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

时间:2022-03-29 14:04:13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

  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 篇1

  摘要:山东民间舞蹈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其以独特的文化感染力,在传承过程中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成为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重要方式和手段。本篇论文探索分析了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具体讨论了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在学习和传承民间舞蹈的过程中需要秉承创新态度,在保留山东民间舞蹈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促使民间舞蹈文化的丰富发展,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山东民间舞蹈;舞蹈教学;文化传承

  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以广阔的分布成为国家的主体,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汉族分布地区的特点,因为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形成了特色不一的区域文化与舞蹈特色。以山东民间舞蹈为例,不仅融入了山东地区劳动人民的智慧特色,而且与当地不同的社会阶段文化特征息息相关,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与山东民间文化的紧密融合,呈现出群体性与共融性的特点。

  一、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东民间舞蹈以其悠久历史闻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舞蹈的审美特性,综合分析山东民间的三大秧歌,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这种纯朴古老的艺术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将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谛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山东民间舞蹈最直接、最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山东人民以及山东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特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山东民间舞蹈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篇论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以发挥舞蹈教学这一文化载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实现统一,这种教学方式将舞蹈文化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认识舞蹈形态之后的文化内涵。以鼓子秧歌为例,在这种舞蹈形态之后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民间舞蹈教学里,要不断的从民间舞蹈所包含的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山东民间舞蹈。

  建立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认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而不是停留在肢体语言的表达之上。通过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更快的掌握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不仅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还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种动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学通过让学生将技术与知识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支撑着山东民间舞蹈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因为有了灵魂更具感染力,从而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点强调和促进文化的渗透发展。

  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两大舞蹈形式,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都体现了齐鲁文化,清晰的标示出了舞蹈中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第一,鼓子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鲁北平原流传,在东西地区,鼓子秧歌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东部地区鼓子秧歌以惠民县为代表,秧歌的特点表现为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有力,具有柔韧性;西部地区鼓子秧歌则以商河为代表,其的特点表现为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分明,具有刚健的特性。在东西两个地区,鼓子秧歌共同的特点表现为粗犷雄浑、气势豪迈,以及神、韧、稳的特性。第二,胶州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鲁东半岛靠近胶州湾附近流传,在传统秧歌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为女角。如,翠花演绎的为中年妇女,这一角色的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为少妇,这一角色动作温柔贤淑,小曼儿扮演的为小女孩,这一角色的动作活泼俏丽。这几个角色虽然不同,但是在动作上表现为拧、碾、神以及韧等特点,并且呈现出“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这两种山东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特点也对山东人民吃苦耐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宽容大度以及自强自立等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内容上的选择中,需要特别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摆伞、走伞以及杨家庙、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动作,并对这些特色动作的动势与走势等进行重点训练。其次,选择“胶州秧歌”的教材内容,需要集中训练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儿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动作,不仅确保动作到位,而且还要确保每个动作的`韵律美,体现出该舞蹈所富含的审美心理特征。

  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一)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传统山东民间舞蹈加工、创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传承,实现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体现。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强调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在保留传统优良精神文化精华的前提下,还要实现创新发展。

  (二)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特别是对待山东民间舞蹈的传统问题时,往往只认为只有对齐鲁原生态进行传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义的山东民间舞蹈,反之则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参与的角度分析,民间舞蹈是只有人民大众参与或者实现自娱自乐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这一观点立场的人,强调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过于强调传统,属于片面的坚守传统。

  这一观点,对山东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实践方面,使得山东民间舞蹈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了舞蹈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内容的丰富和舞蹈技艺的提高。因而,若促进和实现山东民间舞蹈走得更快更远,需要改变对山东民间舞蹈的认识,提高民间舞蹈技艺和民间舞蹈审美的发展。例如不管是海阳秧歌还是胶州秧歌,在看到山东大秧歌时可与清代《柳边记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随意性,所谓民间舞蹈应当具有特定的民族区域风格特色,山东民间舞蹈应当融合山东区域乡土风情,重现山东浓郁的风土人情,既展现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舞台时尚特色,最终让民间舞蹈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民间舞蹈形态不应该永远停留于原生态,例如胶州秧歌实现了舞蹈与戏的结合,通过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蹈的发展。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现对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内涵中,山东民间舞蹈也成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从根本上实现质的跨越。

  山东民间舞蹈在继承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方式来实现,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变为群众集体创作,在娱乐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山东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四、结论

  本篇论文通过论述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的意义,以及其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我们主要从山东三大秧歌舞蹈形式进行分析,在舞蹈形式的探索分析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传承和发展山东民间舞蹈文化需要认真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性的发展,既保留传统优良精华,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最终促进和实现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发展,提高民间舞蹈的艺术地位和影响力。

  参考文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马嘉.浅析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3]扈松松.关于山东高校舞蹈教育推动民间舞蹈发展问题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

  [4]王奇.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J].通俗歌曲,2014,4.

  [5]刘琛.浅谈胶州秧歌表现风格的传承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

  [6]郑中健.民族民间舞蹈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7]孙爱莉.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6.

  [8]崔莉.浅谈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知识文库,2016,3.

  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 篇2

  【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丰富的民间文化。民间舞蹈文化是众多优秀历史文化中的一种,是历史沉淀的优秀产物。但是近年来,民间舞蹈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窄,许多优秀的民间舞蹈甚至接近失传的地步,在民间舞蹈的教育上,也只有很少的力度。因此,将民间舞蹈纳入到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中,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间舞蹈;高校;舞蹈;价值

  现当代,民间舞蹈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与现在流行的街舞、芭蕾舞等现代舞种相比,很难引起大众的关注。在欣赏惯了动作华丽的现代舞之后再去看民间舞蹈人们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毕竟是千年文化的积淀,民间舞蹈是我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民间舞蹈纳入到高校舞蹈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民间舞蹈在高校中的教学也起着重要作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

  一、领略民间舞蹈的魅力

  要把民间舞蹈带到课堂上去,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领略到民间舞蹈的魅力。民间舞蹈是传承自五千年历史文化下的优秀产物,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高校是培养全方面人才的地方,在高校开设民间舞蹈课,让大学生去认识、了解、学习民间舞蹈,是对民间舞蹈传承的最好方式。学习的动力源自于兴趣,我国的民间舞蹈大多是源自于各个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或者是一些民间习俗,学生在学习这些舞蹈的同时,更能够了解到许多的民间文化,这些文化是很难从书本上学到的。我国有许多的民族性质的高校,这些高校可以作为民间舞蹈课程开设的试点,因为比起一般的高校,民族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各个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学生基础能够更好地教学,起码学生在学到本民族舞蹈的时候能够配合老师教学。学生听得懂,老师好教。同时,还可以让这些同学亲自讲述关于这个民族舞蹈的文化色彩,这样更能提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民间舞蹈的魅力在于带给人一种神秘感,毕竟很少能够在公众平台上看到,抓住这种神秘感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一同领略民间舞蹈独特的魅力,在高校民间舞蹈课程的初始阶段具有重要教学意义。

  二、参与民间舞蹈的表演

  舞蹈是表演者通过丰富的肢体动作向观众表达情感的艺术,优秀的舞蹈者能够用自己的舞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自己的感情世界中。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间舞蹈,有很多舞蹈都是我们很少能够见到知道的。但是民间舞蹈大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一次跳舞的人数能够很多,举个例子,陕西安塞腰鼓,可以上千个人同时舞起,气势磅礴,引人入胜。再如壮阔的蒙古舞,蒙古人豪放的性格加上豪放的舞姿,让人不禁跟随起舞。将民间舞蹈纳入高校舞蹈课,能够有效地防止优秀文化的丢失。在少数民族大融合的今天,一些挂着少数民族头衔的人甚至连本民族语言都不会,更不用说本民族舞蹈了。为了让优秀的文化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不丢失,高校民间舞蹈课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这些文化的传承,孔雀舞等著名的舞蹈都相继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这就说明了国家的重视程度。但是光靠国家是很难实现这些文化的保护的,因此,通过高校课程教授民间舞蹈也是保护途径之一。

  三、传承民间舞蹈的文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意义

  在于更多地学习文化知识,丰富自己;高校开设课程的意义在于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是一个知识互通的时代,文化需要传承,自然是需要人去学习,去发展的。高校的舞蹈课程可以施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授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跳舞中,只有跳了才能领略到民间舞蹈的魅力,才能真正学到,会跳了以后才有机会有能力再教别人,一代一代地教下去。唱歌跳舞就是要多练多唱才能熟悉,因此,还要杜绝在课堂上空讲理论,理论讲一万遍还不如让学生亲身去跳一遍,站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多实践,少讲课,是高校民间舞蹈课程的大方向。近年来广场舞风靡了全国各地,男女老少都爱上了这种舞蹈模式。虽然现在看来广场舞不是什么正统的舞蹈,但是说不定在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形成一种民间舞蹈文化形式。再如我国彝族人民的左脚舞,这算是普及率较高的民间舞了。彝族左脚舞是彝族人民在火把节这天为了祭祀而跳的舞蹈,许多人手拉手围绕着火把团团跳,在舞蹈中增进了感情,而且左脚舞很简单易学。高校舞蹈课也可以学习左脚舞,正好符合高校人多的情况,但是不必要像火把节那样点起火把,只要全班同学到开阔的场地上,全员参与进来就行了。

  民间文化的传承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民间舞蹈课的开设,有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拾起了被人们所遗忘的优秀文化,保护这些优秀的文化,让后世子孙能够有让他们为之骄傲的文化。总之,高校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深刻认识到民间舞蹈课的重要意义,把民间舞蹈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吴楠.戏曲教学纳入高校选修课的价值及意义[J].才智,2017,(15):47.

  [2]陈乐.高校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艺术分析[J].大众文艺,2015,(1):210.

【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传承论文】相关文章:

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与民间舞蹈教学探究论文08-22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结合的论文07-12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1-14

探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21

谈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有机结合论文05-13

南京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09-07

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教学11-06

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论文08-09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论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