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论文

时间:2022-11-04 14:58:54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茶文化论文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茶文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文化论文15篇

茶文化论文1

  摘要:古今中外,对于“文化”这一概念的定义就达好几百种。实则,文化是一种极为微妙的东西,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茶与咖啡,本为两种饮品,却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从茶与咖啡的起源到兴盛,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与咖啡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这两种饮品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更值得我们深入关注。其中,代表中国的茶文化与代表西方的咖啡文化的差异,更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内在差异。本文主要分析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异同,进而能够让读者从这两种文化的视角下探出中西方文化的潜在关系。

  关键词:茶文化;咖啡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茶和咖啡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主要饮品。茶的清香让人心静神怡,喝茶时清新而淡雅的意境更是让人陶醉;咖啡的香醇令人痴迷,它的滋味更是让人在舌尖回味无穷。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渗入到人们的思想精神领域。同样,咖啡对西方人的重要性也正如茶对中国人一样,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今,茶和咖啡已经被衍生为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它们都象征着追求优雅、放松、静心享受生活,注重品味的一种生活文化。然而茶与咖啡除了具有这些共性外,还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这些差异更透析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一、茶与咖啡的起源说

  1、茶的起源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这是大家没有疑义的。在中国的饮食中,茶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在这其中,茶就有着自己独立的领域。同时,在我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在谈到富人的生活情境时用“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形容,普通人家则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从中我们可以晓知,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人们都离不开茶,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茶究竟来源于何时呢?

  中国历史上对于茶的起源有多种传说,包括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等,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则为神农说。在《史记》、《淮南子》、《本草衍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均有“神农尝百草而得茶”的相关记载,唐代茶学专家陆羽也曾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1]相传神农在采药时偶然发现一种植物,后来便将其定名为“茶”。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由此,这一偶然的发现使得后人将茶这种饮品不断发展,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后来茶不仅是举国之饮,更是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

  2、咖啡的起源

  咖啡是西方最受欢迎的饮品,其得到人们接受的程度并不亚于茶在中国的畅行。咖啡的起源也有种植煌的传说故事。其中之一是根据罗马一位语言学家罗士德.奈洛的记载:大约公元六世纪时,有位阿拉伯牧羊人卡尔代某日赶羊到伊索比亚草原放牧时,发现羊群吃了某种红色果实后兴奋不已,卡尔好奇地尝了一些,食后自己确实也觉得精神十分爽朗,从此他就时常赶着羊群一同去吃这种美味果实。后来,一位回教徒经过这里,便顺手将这种不常见的红色果实摘回家,并分给其牡慕逃衙浅裕他们发现这种果子能令他们在祈祷时保持清醒,此后这种具有神奇效力的浆果便广泛地流传开来。据后来研究证实,这些浆果就是咖啡的种子。随着人们越来越多的食用,这种苦中带甜,又极为醇香的饮品被西方人所欲罢不能,成为日常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关于起源之说,两者都带有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和神话色彩,为茶与咖啡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精彩的故事背景,同时在传播过程中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得到众人的普遍认可。

  二、 简述茶与咖啡特征之差异

  中国人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而且茶叶被分为多种类型,不同场合还有不同的泡法。喝茶时,需要注意茶叶适当拼配,要随喝随添,水温适宜。同时,配着点心、干果等一起饮用,味道更加。茶有健身,治病等药物疗效,还具有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功效。

  现在比较流行的咖啡种类主要是意式咖啡和美式咖啡。其中意式咖啡,即意式浓缩咖啡,是一种口感强烈的咖啡类型。用意式咖啡作为基底,熟练的咖啡师可以巧妙的利用其与牛奶的交融形成各种精美的拉花图案,使之成为一种拉花审美艺术。同时饮用咖啡还可以振作精神、增强思考能力,恢复肌肉的疲劳,还能帮助消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胆结石等疾病。

  茶与咖啡有着各自特定的制作方法和品尝方式,它们带给人们不同的文化享受,同时,人们也可根据二者不同的种类和功效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使其疲惫的身心得到有效的舒缓。

  三、茶文化与咖啡文化

  1、中国茶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茶最开始是其药用价值在民间流传,随着历史的进展,逐渐转为人们生活中的饮料,后更是成为一种文化。秦汉时期,巴蜀地区的人们已开始饮茶,文人已与茶结缘。有文字记载曰“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即认为在社交活动中以茶待客始于三国时代,而礼仪化、程式化的饮茶一分茶确立于晋代。在晋代茶己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人们在饮用过程中开始赋予茶叶超出物质意义以外的品性。

  “茶”蜕变为“茶文化”,就不得不提“茶道”。我国素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其中“客来敬茶”自古就被尊奉为一则礼仪信条,不言自明,妇孺皆知。 “茶道”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其中云南白族“三道茶”就较为有名,它以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早在明朝时被白家用来敬待客交友之道,并逐渐成为一种礼仪。至于后来斗茶品茗过程中娴熟的手法,典雅的姿态,精美的茶具,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名扬四海,为各国所效仿。 除了上述显在的文化礼仪蕴意外,还不得不提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头―――儒、释、道。 儒家向来强调一个“和”字,即天、地、人的中庸之道,而茶文化正是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和谐气氛,增进友情等等。 说到佛家,就必须要说禅与茶之间的奇妙关联。 茶之味苦,饮后若甘,而参禅打坐,自明心性,最终也得出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结论。 也就是说,禅和茶都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都是在苦涩中蕴藏着真谛的古朴文明;而老庄的道家思想,其核心是返璞归真,道法自然,超凡脱俗,清静无为,喝茶能使心境变得恬淡自然,仿佛和宇宙万物合为一体,达到忘我、与世无争的境界。[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茶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合一,同时也是天地人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高雅与通俗的统一。 而茶文化的兴起则是在盛世唐朝,茶史专家朱自振说道:“在唐代,荼去一划,才有茶字;陆羽作经,才出茶学;茶始收税,才建茶政;茶始边销,才有茶的贸易”,总之,是在唐代,茶叶生产才发展壮大,茶文化才真正形成。

  在唐代,刘贞亮概括出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精辟地道出了物质及精神文化,使我们充分了解了茶的功用及其所反映出的精神内涵。[3]之后,人们又赋予了茶更多的人文情怀,将茶品与人品,茶德与人德联系起来,以茶的“君子性”来使茶文化与道德文化相联系,用茶和饮茶的礼仪程式来达到使人修身养性的目的。此外,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茶的品饮艺术,使饮茶向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演进,对茶树、茶叶、茶具及品饮过程都赋予美的意义和形式,使茶文化成为了一种“怡情”文化。

  真正使茶文化达到鼎盛的是在宋代,由于茶叶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茶区的不断扩大、茶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在宋朝名茶的数量就达到200种左右。饮茶风俗在宫廷贵族和文人之间更为流行,而且也深入地传到平民百姓的生活当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王安石《议茶法》记载:“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茶因此成为宋代社会普遍接受的饮品,由此茶肆、茶坊与茶馆也渐渐兴起。茶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了联系,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社会现象、习俗或观念,使茶文化的内容更为丰满。

  茶文化的发展不仅提高了饮食文化的品位,而且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并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制度、道德、伦理、风俗习惯、仪式礼节、修身养性等相对规范的茶文化,进而发展成为人们社会交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

  2、 咖啡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咖啡被认为是消费最多的饮料。至21世纪以来,咖啡在中国也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接受。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人们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在这片以饮茶为主的土地上兴然而起了对咖啡的热爱,尤其得到了年轻一代的认可,逐渐而兴的便是一股“咖啡文化”之风。在各个城市咖啡馆、咖啡书店成为了人们看书、休息等悠闲生活的好去处。而这种最初只流行于西方国家追求自由、舒适、新颖、实效内涵的咖啡文化是怎样逐渐形成的呢?这值得我们的深入了解,以便将这种文化更好的传递丰富起来。

  产生于非洲埃塞尔比亚的咖啡,随着全球交通的发展,信息交流的畅通,逐渐被世人所认识。目前,咖啡的出产地涵盖了中西非、中东、东南亚、印度和太平洋地区等50多个国家。咖啡逐渐流行于整个西方国家,从上流社会的装饰演变成百姓日常的必需品。

  而真正开始传播咖啡“力量与热情”文化内涵的则为法国,据说法兰西民族中那种自由、浪漫的气质与咖啡品质中的香甜十分吻合。后又在法国咖啡文化基础上,演变出了定位为“您的邻居”的为我们所熟知的美国星巴克咖啡文化,和在日本兴然而起的“真锅咖啡文化”。这里以美国为例,由于美国咖啡文化追求的是亲切、轻松、休闲和大众化,所以美国人的这种咖啡文化,使其著名品牌星巴克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咖啡热浪。[5]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无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咖啡同时也深入到他们的生活而难以分离,影响之深甚至达到没有咖啡就不算生活的地步,常常形成“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情景。

  现今,咖啡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快速的传播,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更适应了咖啡的味道和感觉,更把其看成是时尚的标志,这使得咖啡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让咖啡畅行于世界。

  结束语

  茶文化有着含蓄内敛又不失高贵的品性,咖啡文化则象征着一种随性浪漫又不失理性的内涵。本文仅从粗略的层面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进行了比较,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咖啡文化的无限魅力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两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相信会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断交流和文化的相互影响,擦出更为美妙的火花。(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晓树.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xx.

  [2]王建萍.浅析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差异[J].上海:科技世界,20xx(30).

  [3]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社会生活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xx.

  [4]王士文.咖啡精神――咖啡与咖啡馆的文化记忆[M].长沙:岳麓书社,20xx.

  [5]敬一兵.“咖啡文化”旧话新谈[J].天津:世界文化,20xx(2).

茶文化论文2

  一、湛江茶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对茶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价值认识不够

  茶文化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价值,不仅仅是丰富了城市旅游资源所带来的直接经济价值,还有在旅游基础设施、城市形象和产品品牌等方面形成的不可估量的连带价值,这必将带来旅游目的地的长远利益。现在湛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已经存在,只是没有跟旅游业很好地结合。事实上,旅游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手段,旅游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对文化的挖掘就越深入、越彻底,方式也会越多样化。反之,没有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特别是古老文化的价值就很难体现出来,人们也很难关注到。但湛江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本地得天独厚的茶文化资源不甚匹配,关于茶文化的旅游项目少之又少。原因之一是湛江长期以来都是以“碧海蓝天”作为自己的旅游王牌,根本忽略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其实“碧海蓝天”很多地方都有,特别是一海之隔的海南岛,湛江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意识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才是湛江旅游业振兴的转折点,而茶文化无疑是湛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茶文化特色体现不明显

  在国内“茶文化”热潮的涌动下,湛江也兴起了一些茶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如本地企业投资300多万建成的“茗上茗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一期”,并计划投入8 000万建二期。但是现有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大多停留在游览茶园的层次上,最多安排一些摘茶炒茶的体验项目。这些“茶家乐”的旅游形式在别的产茶地很常见,一些发展成熟的茶区甚至做得更好。湛江的茶文化特点在于它的早茶文化、茶点文化、凉茶文化,这种饮食文化已经深深渗入到民众之中,成为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湛江的茶楼与整个城市是融为一体的,既是本地百姓生活需要的产物,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所。茶楼里最古朴原始的文化没有因为追逐经济效益而变得舞台化、庸俗化,这才是最吸引旅游者的地方。

  (三)专业技术设施和服务不成熟

  茶文化旅游重视的是游客物质享受之外的精神体会。这种精神体会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游客自身素质的高低,更与旅游服务的专业水平息息相关。专业导游人员的适时引导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会给游客带来知识收获和愉悦的心情。现在湛江缺少专业的茶文化讲解员,也没有针对线路专门设计的解说词和导游词。就算游客来湛旅游,也对湛江的茶文化知之甚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游客对于本地茶文化的认识。

  (四)缺乏品牌意识,宣传不到位

  地理品牌代表着某种特色的历史传统、资源禀赋以及声望,而这些特色通常既是无法复制又是能够持续传承的。所以原产地品牌能够向消费对象提供的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湛江凉茶文化深厚,街头巷尾的凉茶铺很多,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本土品牌如“龟老板”、“拾爹”、“八爹”等。这些品牌的凉茶深受本地群众信任和喜爱,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没有形成规模销售,更错失机会申请遗产保护。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公布将凉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粤港澳的21家凉茶生产企业、18个凉茶品牌、54个凉茶秘方以及凉茶术语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其中有“王老吉”、“邓老凉茶”、“白云山”、“黄振龙”等市民熟悉的老品牌,但湛江本土知名品牌却榜上无名,湛江无一家企业被列入此次的遗产保护。究其原因在于大部分的湛江凉茶铺都是以祖传自制的凉茶配方在生产销售本土品牌,以“卖多少算多少”为经营目标,缺少品牌经营意识。更由于外来品牌的介入,本土的凉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无疑会导致湛江凉茶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减弱。湛江茶叶也有一些自己的品牌如“茗皇茶”、“茗上茗”等,也曾在2011年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但在全国范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是很弱。其实在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巨型帆船重返中国时,湛江出产的金萱茶被选为礼品茶赠送给瑞典国王。这些重要信息都没有被有效宣传,使湛江茶的知名度一直停留在省内,没有走向全国。总之,湛江的茶文化旅游虽初见端倪,但是发展定位、支撑条件等都不完善。湛江茶文化旅游未来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二、湛江茶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一)树立正确观念,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由于缺乏对茶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湛江每次举办茶文化活动,都更注重茶叶的经济效益。以湛江每年都举办的“茶博会”为例,主题都是茶叶贸易及旅游购物。虽然看似茶叶与旅游也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很浅显,主要是以茶叶展示带动参展人数,进而促进展会的旅游特产销售,带动地方经济。这种方式使得茶博会的后续效应十分微弱,更不可能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文化才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才催生了人们旅游的动机与行为。所以我们要拓展思维,转变观念,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在茶博会中要多展示和宣传茶文化,在文化旅游中深入挖掘本地茶文化的真正内涵,使茶文化旅游在带动经济效益的同时彰显更大的文化效益。

  (二)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

  既要推介自然风光也要展示人文风情,这应该是湛江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把湛江茶文化与碧海蓝天的美景结合起来,让旅游者一边欣赏这一方水土的美景,一边体会这一方百姓的生活,形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满足的全方位旅游产品。“碧海蓝天游”与“茶文化游”应当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湛江的旅游吸引力。

  (三)设计体现湛江特色的茶文化旅游

  真正有特色的事物才是游客认可的旅游吸引物。我们应当从这个角度出发,把湛江的茶文化旅游从亲近自然的乡村茶园拉回到熙熙攘攘的都市茶楼中。因为湛江的茶文化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里。热气腾腾的早茶市最能体现湛江人对生活的热情,对他人的情义,对身外之物的淡然。精明的湛江人怎会不知“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他们看似悠闲的品茶生活是生活方式,实际上也是工作方式。约上生意伙伴,一壶浓茶几件美点,边吃边谈,既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做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走马观花的大众旅游经常使游客在景点与景点之间奔波不停、疲惫不堪,如果我们适时地安排游客到茶楼中去放松一下,慢慢品味生活原来的味道,细细体会本地文化的细节,那么旅游就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找寻自我的升华,我们才真正抓住了旅游的意义。

  (四)深挖茶文化内涵,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茶文化贯穿在茶叶的采摘、制作、选水、煮茗、列具、饮用、礼仪以及茶诗、茶画、茶俗、茶歌、茶舞等各个方面。将茶文化的内涵融入实景或民俗当中,才能形成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湛江现有的茶文化旅游线路如“万亩茗皇茶大观园之旅”、“廉江茗上茗文化休闲旅游区”、“湖光茶厂品绿茶”等都是以自然观光为主的生态茶园游,虽然也算得上茶文化旅游,但其内涵未免单薄。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结合茶文化各个方面,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

  1、茶歌、茶戏欣赏游 比如徐闻民间婚嫁风俗改编的舞蹈“打盘茶”就是茶与歌舞民俗结合的好作品。在2006年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上,“打盘茶”被列为粤西地区唯一推介和保留的民俗风情项目。这项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很多启迪,不妨依据此类资源开发茶文化印象实景剧或者茶民俗风情园、茶文化民俗村落等。

  2、茶艺品鉴游 通常人们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这样容易使茶叶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受破坏。近年来,茶学专家们纷纷尝试用各种办法来解决既保留茶叶口味,又保留茶叶营养成分的双重问题。在2010年湛江茶博会上,用雷州画景天然碱泉冷水在短短几分钟之内泡出口感细滑甘甜的好茶的演示,堪称一绝,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冷水泡茶”这一亮点,实为湛江茶艺特色,值得游客品鉴。

  3、湛江茶点、茶食游 在湛江饮茶早已不限于茶的本身,更多已演变成以吃茶点为主的休闲小聚。茶点都是湛江一些地方特色小食,有香甜可口的大树菠萝包、马蹄糕、凉粉糕、椰汁果冻、酥皮蛋挞……也有传统的蒜香排骨、猪肠粉、烧卖、凤爪、肚片、虾饺、猪肠粉、牛肉丸、萝卜牛杂等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精神兴奋、体力消耗大,旅游宴席上又往往营养搭配失衡,动物脂肪过多,维生素供给不足,旅游者极易出现“上火”的生理反应。茶膳清淡、爽口,茶水助消化,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因此非常适合旅游者的需要,受到旅游者的喜爱。

  4、凉茶馆体验游 依据遍布城乡的各色凉茶店铺开发凉茶馆体验游,有些湛江本土凉茶品牌如“龟老板”、“拾爹”、“八爹”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并且到今天还保持着原有的品质和风貌。参观百年老店,亲口喝一杯湛江的凉茶,“百闻不如一见”,这种体验方式给游客的感受和印象是别的方式无法比拟的。

  5、茶文化节庆游 如开发与现代节庆结合的茶博会、茶文化节、“全民饮茶日”等,深入挖掘茶文化,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带给游客更丰富的体验。

  (五)茶文化旅游软环境的完善

  应立即着手聘请有关专家人士针对不同的茶文化产品编写专业导游词,一方面把茶文化旅游的相关内容融合到本地的欢迎词以及城市导游词当中,让游客在初到湛江时就迅速对湛江的茶文化有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展示本地茶文化内涵,让游客在导游词的引导下,达到视觉、听觉、味觉乃至心灵的文化洗礼。还要培训一批高素养的茶文化导游和讲解员,能深入浅出讲解茶文化,兼具知识性、趣味性,使游客易于接受。

  (六)树立品牌战略,创新营销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品牌战略。如对于湛江凉茶的本土品牌,要深入挖掘品牌背后的故事,寻找它们深受群众喜爱的原因,并积极联系相关文化部门,有条件的应尽快申请非遗保护项目。在这方面,不仅企业自身需要有积极主动的品牌意识,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加以引导。同时应当规范市场,制定凉茶的生产销售标准,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做好不同凉茶生产与销售的对象分化策略,在保护本地文化遗产之外也要努力避免那些街头巷尾的凉茶铺被竞争的洪流击垮。另一方面,在传统营销策略的基础上应注重网络营销。目前旅游网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且平稳增长,网民数量也不断增加,旅游网络日益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出游信息的主要渠道。可以在湛江旅游宣传片中加入茶文化的内容,通过各播放平台对外宣传。还可以把茶文化与其他文化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表演性质的新节目,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的形式制作出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茶文化企业、旅游局等也可以建立官方微博,与广大网友就茶文化的历史、人物、典故交流互动,分享茶文化情怀。总之,湛江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应当转变观念,重视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深入挖掘本地茶文化的真正内涵,开创“碧海蓝天游”与“茶文化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多角度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创造湛江文化旅游再上台阶的新契机。

茶文化论文3

  摘要:随着当前人们对体育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日已成熟,如今整个体育活动水平不断提升,整个体育活动日益体系化,结合当前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来看,亟待融入文化理念内涵,创新体育文化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本文拟从当前体育文化模式应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容,根据体育文化的价值作用分析,从而探究融入茶文化要素开展体育文化模式创新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茶文化;理论视角;体育文化;模式创新;价值思路

  结合当前人们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认知日益成熟,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具体的体育运动理念,还是其具体体育活动发展方向,均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尤其是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竞技化发展水平日益提升,必须结合当前体育活动开展的的具体状况和存在问题认知入手,通过融入多样理念,从而实现体育人才的综合、全面培养。

  1当前体育文化模式应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体育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其往往受体育理念,体育运动方法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而整个体育运动体系。随着当前体育活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整个体育运动逐渐朝着竞技化、大众化等方向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其实际上就对体育活动机制建设提出了全新要求,虽然我国体育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整个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缺乏对体育运动的具体开展状况和具体要求的全面认知,就使得整个体育运动工作亟待改进和创新。目前我国整体构建了涵盖所有专业、多个水平层级的体育运动体系,通过开展专项体育训练和兴趣俱乐部,从而为我国体育运动全面开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而在现代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要充分注重组织和参与各种体育赛,优化体育运动元素,从而大大提升了体育运动开展的综合水平。可以说,目前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已经初步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具体体系,为我国现代体育运动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在我国体育运动推进过程中,其实际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集中表现为:首先,就体育项目开展实施来说,多数体育运动爱好者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其对体育项目训练更有兴趣,其将学习的重点和精力放在了项目技能的学习上,忽略了文化知识等其他环节和过程的学习。不仅如此,多数人才在参与培训过程中,其更多将重点和精力放在了体育项目的训练和学习上,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运动项目的文化理解和内涵认知。其次,对于体育项目的实施理念来说,其在体育活动推广时,缺乏针对性训练方案和策略,特别是多数教练和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无论是具体的体育运动方案,还是体育运动目标和具体的运动量,都缺乏于参与体育活动者实际体育水平之间的有效衔接。实际上,对于体育活动开展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运动效果,需要充分融入体育运动者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具体理解和内涵认知。因此,对于体育运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运动发展效果,必须创新体育运动模式。最后,目前在整个体育活动模式构建和具体应用过程中,整个模式体系上缺乏有效衔接,更多情况下,体育文化与体育训练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两者未能形成统一、高效的互动关系。对于体育活动开展推进来说,只有完善文化元素融入,创新体育运动机制,创新体育活动中体育训练与体育文化的有效融入。事实上,在该体育活动推进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实施理念,还是相应思路,都未能与当前整个体育活动的具体开展相结合。应用体育文化模式,实际上,其反映的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不断提升,所以想要实现体育文化的有效推广,就必须结合该模式的具体应用要求,创新体育文化应用机制。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容分析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而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与关键,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进行分析,能够从中寻找到值得我们当前传承的具体元素和理念内容,当然,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体育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同时更重要的是其实际上为体育文化机制的创新与应用,提供了实质性帮助。想要有效应用传统茶文化理念,就必须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系统化分析和认知。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也是我国整个文化体系传播过程中的关键,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体系中的具体内涵融入到体育活动推广过程中,其能够帮助我们有效了解和认知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甚至加深对体育项目的具体理解,从而实现体育文化模式创新的理想效果。对于体育文化模式创新来说,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是一种价值理念创新,更是一种内容结构的重塑,因此想要实现传统茶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就需要通过有效融入文化元素,从而丰富整个体育活动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元素,实现体育运动推广与体育文化传播的理想效果。对于体育活动开展来说,融入文化要素,其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活动理念,同时也能优化文化模式。因此体育活动想要实现理想效果,需要融入文化要素,通过系统化创新和结构内容优化,从而实现体育文化模式创新。结合当前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来看,无论是教学,还是社会推广,都未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元素的重要性和价值内涵,加上当前在整个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更倾向于体育元素的应用,从而大大限制了体育活动的价值。

  3体育文化的价值作用分析

  体育文化的价值是理解和应用体育项目的基础,也是诠释体育运动项目特点和内涵的关键。随着当前人们对体育运动的作用价值认知日益完善,如何既能提升体育运动水平,又能增进人们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认知,就逐渐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开展的必要前提。体育文化的融入和应用不仅丰富了体育运动素材的有效融入,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整个体育活动开展的水平。当然以往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运动的具体技能学习,忽略了体育文化理念的有效融入,因此随着当前体育运动开展日益体系化,大众化,体育文化理念的价值应用就极为必要。体育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崇尚竞技理念,但同时也倡导合作精神,因此可以说想要实现体育活动传播开展的理想效果,必须倡导完善的文化理念。在现代体育运动日益科学化、体系化、完善化的今天,开展体育活动需要融入全新模式,尤其是训练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掌握文化素养对推动体育文化开展效果的实质性提升有着重要影响。融入体育文化,创新体育活动开展的具体模式,不仅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同时更是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当然,在体育文化创新应用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就需要系统化探究适合体育活动开展的文化理念,通过全面融入和整体性提升,从而实现体育文化应用的理想效果。因此,体育文化模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认知体育文化的价值作用,融入全新价值理念,通过构造全新体育文化模式,从而实现体育运动水平的实质性提升。

  4融入茶文化要素开展体育文化模式创新的具体思路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而茶文化与体育文化之间有着诸多内涵上的一致性,尤其是茶文化和体育文化所倡导的精神理念都是体育运动推广普及过程中所必需充分注重的内容,因此如果能够将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理念相融入,其不仅能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创新,更重要的是能够大大丰富体育文化的应用与具体融入。文化不仅是一种元素,同时也是一种内涵诠释和理念表达。因此,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文化的融入,不仅能够诠释体育运动的精神内涵和本质,更重要的是体育文化从根本上体现了整个体育运动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将茶文化理念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在创新体育运动开展形式的基础上,完善体育运动的文化元素,从根本上推动体育运动开展。当然能否将茶文化理念与体育运动开展相结合,其不仅需要探究体育文化开展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要寻求体育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结合点。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无论是具体的物质元素。还是文化理念,其实际上都是整个文化体系展现自身价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如果能够将茶文化融入到体育文化理念中,其必然能够丰富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与价值,从根本上提升体育文化的完善度。在融入茶文化元素,创新体育文化模式时,要在两者内涵一致性的基础上,探究时代元素,尤其是要充分激发社会大众的关注度和兴趣点,通过具体了解和系统化融入,从而为体育文化模式创新提供实质性帮助。要细化体育活动开展的各项要素,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育文化融入对策,从而实现体育文化模式的全面创新与发展。在融入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体育文化过程中,其对该活动的界定标准是以文化内涵的完善性为衡量基础,然而在具体的体育运动开展时,可以看到当体育运动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其会遭遇一定瓶颈,而想要对其进行实质性突破,就必须对整个体育运动文化的具体特点及内涵进行认知,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内涵,从而实现体育文化模式的有效创新。

  5结语

  结合具体的体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想要实现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具有体能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等一系列元素内容。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可以看到无论是体育运动理念的完善性,还是其文化水平及价值内涵日益丰富,而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其实现了形式化创新与优化,但是在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文化内涵的有效融入,其更多融入的是体育运动项目学习和体能训练的开展,忽略了文化价值理念的诠释与表达。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竞技走向健美:大学体育人文精神重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2):127-129.

  [2]冯胜钢.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作用和地位[J].北京社会科学,20xx(15):119-123.

  [3]宋亨国.中国当代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xx(3):232-234.

  [4]宋会君.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xx(19):126-129.

  [5]向玉贞.关于茶文化跨界融合特征与当代核心理念的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xx(11):182-185.

茶文化论文4

  摘要:本文首先对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发展特征进行简要阐述,并就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进行具体说明。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前现代艺术设计”和“后现代艺术设计”的特殊艺术设计理念。其发展特征包括实用主义的价值核心导向、设计手法的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体现为三点: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人文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尤为丰富的表现元素、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变革理念。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中国茶文化;关系;文化融合

  从管理学、艺术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组织行为学等不同的学科视角来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共同的学科发展趋势就是“文化分析范式”的形成。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理论都纷纷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人们在后现代时期面临着的诸种问题。中国茶文化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至今,初步形成了以“茶文化学”(人文社会科学)、“茶学”(偏向于自然科学)和“茶产业学”(偏向于茶叶经营和管理学)这样三个主要的学科群。其中,茶文化学由于其知识来源的多元性,尤其是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度甚高,与人们的行为交际等联系甚广,普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推陈出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知识来源。

  1现代艺术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发展特征

  在艺术学或工艺美术学上,“现代艺术设计”(Modernartdesign)一般也被人们称为“功能主义艺术设计”,指的是一种区别于“前现代艺术设计”和“后现代艺术设计”的特殊艺术设计理念,内在地它指的是出现于人类工业化时期一种注重实用化、功能化、快节奏化、目的导向、可批量复制刻录的一种设计思想。现代艺术设计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艺术特征:1.1实用主义的价值核心导向任何艺术思想和艺术流派都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和立场,这一标准也是区分不同流派艺术思想的根本指标。传统的艺术设计思想根植于慢生活节奏的农业社会,因此,人们对于艺术设计的基本价值立场是注重突出作品的“审美核心导向”,在对待特定的传统艺术作品时,无论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都将审美功能作为艺术设计的基本主轴。而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主义文化等潮流的兴起,人们在看待特定的艺术作品如工艺品时更为注重其“商品属性”特质,而商品属性的基本价值主轴是“实用主义价值”;再加上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消费形态下,消费者普遍出现了审美疲劳,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观念以鲜明的实用主义价值为核心。1.2设计手法的人性化传统的艺术设计受制于特定历史时代的物质手段和落后的生产力等因素,在设计手法上尽管具有一定的人性价值关怀,但设计语言、设计材料、设计手法等还谈不上彻底的人性化特征。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工业化、技术化、人机交互尤其是信息化、数字化等艺术设计手法不断推陈出新,作为将“科学”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现代艺术设计在手法上更为注重人性化,即在设计观感上更为注重作品的美感和质感、更为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作品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功能、设计的个性化特征等,总的原则就是不断通过人性化的方法更好地、更充分地满足个人消费者的个体需求。1.3设计理念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诚然,任何一种设计理念都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但是,区别于传统设计理念创新性缓慢的特征,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产生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比如波普设计思想,其时代性、创新性的设计理念特征尤为突出。例如,在对待艺术设计方面现代设计理念更为大胆地开展艺术想象力,用古今中外的各种艺术元素开展融合和创新,以求寻找出一种极其富有艺术张力的设计理念作品,正如有设计师所指出的那样:“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道路。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又如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广泛地运用现代科技、现代文化元素、流行文化等更好地适应了现代生活。

  2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

  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关于文化内涵与实用功能相结合、关于技术与审美相结合、关于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一种过程,因此,从一开始产生,艺术设计就被打入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在我国文化语境中,受独特的东方文化气质之影响,现代艺术设计传入我国后就被打上了深深的东方文化特色,而中国茶文化正是特色的内涵之一。现代艺术设计与中国茶文化的主要关系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2.1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人文内涵不同于西方或其他国家的消费主义的茶文化,我国的茶文化从一开始产生是一种“道德文化”。按照现代文化范式提倡的分析结构,一个文化体系从核心到外延主要包括“集群性假设”(指向价值观念体系)、“文化实践”(指向文化行为仪式等)和“外显事物”(指向文化的物质载体等)这样三个部分。我国茶文化体系正是这样一种典型的文化结构,居于其最核心位置的是茶文化的集群性假设部分,转换为茶语就是“尊礼重道”、“和而不同”、“礼之用,和为贵”,即提倡用茶德消除对立和冲突,走向人与外界的自然和谐统一。围绕着儒家思想提倡的这种人文内涵,缘起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在现实中存在着过于注重实用化而忽视人文内涵的倾向,因此我国茶文化的存在可以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如儒家思想提倡的“君子之交”、“天人合一”、“道德文章”等都可以注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2.2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尤为丰富的表现元素现代艺术设计尽管依靠科学技术和一些先进的表现手法获得了生命力,但是它的发展也面临着“后现代主义”的危机。比如说,缘起于西方现代文化的现代艺术设计虽然标榜其人性化设计理念,但是,在表现元素上,如果不能从我国本土的语境中寻找到相关的人性化表现元素,就很难真正融入到我国的文化生活中去。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积极地向传统文化迈进,挖掘其中蕴含的表现元素。我国的茶文化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是传统社会中的茶文化,传统性是其最鲜明的特征。茶诗、茶曲、茶艺、茶道、茶具、茶戏等不同的茶文化形式中都蕴含着丰富的表现元素,这些元素可以为精神空虚的现代人提供一种来自于传统社会的文化乡愁之满足感。2.3中国茶文化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变革理念应当看到,现代艺术设计本身正处于裂变和创新的过程之中,一个重要的变革方向就是从“主体性设计哲学”走向“共同主体性哲学”,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着的“情感化设计”,便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生动体现。缘起于西方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因循着主体性的设计思路,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极端化,形成了人与作品、人与人、人与自然等的张力状态。中国的茶文化内在地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为精神内核,其内在地并不是以寻求人与外物的紧张张力关系为导向,而是寻求“天人合一”式的“共同主体性”哲学。因此,未来包括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变革在内的过程都可以从孔子式的茶文化当中寻找到这种和谐的文化模因,并将其作为自身的变革理念借鉴。

  3结语

  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和思想,是人类社会上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化进步等进程带来的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并且为现代生活的内涵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武器。但是,面向以碎片化、个性化、反叛化等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时期,人的消费观念、审美观念、人文内涵渴求度等都在发生某些积极的转变。在经历了以西方社会设计理念和设计语言为垄断的“知识模仿”阶段之后,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开始寻找自身的“知识定位”阶段,因此,从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优秀的文化元素、文化手法、文化内涵、文化理念等不断地为现代艺术设计注入新的内涵和灵魂就成为一种创新手段。面向未来,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出路之一就是要从人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去寻找想象力,茶文化内嵌于中华文化生活之中,几千年绵延不断,是一种优秀的想象力来源。

  参考文献

  [1]陶德臣.试论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与科学发展[J].农业考古,20xx(5):15-22.

  [2]王彤灵.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J].兰州学刊,20xx(3):295-296.

  [3]伍燕灵.浅论现代艺术设计的意识[J].武汉理工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90-92.

  [4]姜薇薇.茶文化的艺术价值对艺术设计发展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xx,39(10):72-73.

  [5]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xx,18(7):16-20.

茶文化论文5

  摘要:了解传统艺术,认识传统艺术就成为我们利用该艺术的关键所在。正是因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体诠释的文化属性和艺术理念,使得我们在发展当代油画创作艺术时,通过充分融入多样化的艺术理念和文化思维,从而提升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和实际影响力。本文拟从美术教育的问题不足认知入手,结合当前油画艺术的创作诉求理解,通过具体分析茶文化元素的整体内涵,从而研究吸收应用茶元素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与油画创作艺术的具体实施思路。

  关键词:美术教育;油画创作;茶文化元素;吸收机制;应用体系

  在艺术与文化之间深度融合、全面发展的今天,借助多种元素,助力当代艺术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绘画艺术元素,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具体素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实现整个茶文化机制发展应用的最大价值,当然这也是实现该艺术全面传承的关键使然。

  1美术教育的问题不足认知

  在当前整个教学机制日益成熟的时代背景下,诸多元素都能够具体应用于具体的学生培养活动之中,无论是文化素材本身,还是其背后所诠释和表达的精神,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所关注的重点,更重要的是立足当前学生培养诉求下的创新要求。对于美术教育活动来说,其中所需要的,绝对不仅仅是美术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和美学情感。但是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实施进程中,缺乏对美术创作内涵的深度理解与认知,从而影响了该教学活动的全面、合理化实施。就当前美术教育的具体开展来说,其中所需要具体融入和充分传递的,不仅是具体的美术绘画思维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文化元素,提升整个美术教育活动的人文属性和生态内涵。客观的看,在美术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茶文化元素的具体优势,一是因为整个茶文化机制中包含了诸多能够被具体应用与美术教育的内容元素,无论是茶画艺术,还是茶文化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和创作思维,客观地看,都是目前美术教育活动中,值得我们传递和融入的重要内容。

  2当前油画艺术的创作诉求理解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中,绘画艺术无疑是人们内心情感诠释与表达的重要方式,油画艺术不仅是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对油画艺术的具体展现和艺术创作所展现的内涵进行集中分析,我们看到在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本质恰恰就是文化理念的表达。在诸多世界级的油画艺术作品中,其都蕴含着浓厚而成熟的文化机制。同时在油画艺术具体创作过程中,通过多种艺术元素的融入和借鉴应用,实现了油画绘画者自身情感的生动形象表达。事实上,随着当前油画艺术日益成熟,如今在具体的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其生活化诉求和内涵化的应用要求逐渐提升,比如:油画艺术中,以反映宗教故事为主要创作素材的比重不断降低,其中以阐述情感的艺术作品日趋多样,同时在这一具体过程中,也出现了一大批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油画作品。在多元文化交流、融合日益成为时代诉求的发展背景下,油画艺术与我国文化之间形成了新的融合与创造,就不同油画艺术的风格理解和艺术展现看,其中形成了不同艺术流派,不管是具体的油画写实,或者是新画派等等,客观上看,这些都是油画创作内涵化的集中表达与艺术呈现。当然,在我国油画艺术的具体发展进程中,正是文化艺术环境影响,从而使得该艺术并未能形成独立化的风格内涵,特别是在当前油画艺术的具体创作背景中,其中缺乏合理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思维融入,尤其是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应用缺乏合理的文化环境及氛围,从而影响了油画艺术自身风格的诠释与内涵思维的合理表达,限制了其融合与提升。

  3茶文化元素的整体内涵分析

  就我国本身来说,其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文化机制。在该茶文化体系发展传承时,其中不仅包容了丰富的物质元素,同时也系统化的诠释了相应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理念,并且通过不断应用,从而形成了内涵化的文化体系。因此,就当前多元文化融合传承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我们能够将茶文化的整体内涵以合理的形式,通过系统化的开发活动,使其能够系统化融入到油画艺术的创作以及美术教育过程中,其自然能够实现茶文化应用的吸收的理想效果。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无论是具体的茶文化理念,还是茶文化体系的价值元素,其中所传递的都是一种精神认知和成熟的人文理念,所以在当前教学体系日益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其需要我们通过文化理念的合理诠释与表达,从而在全面理解和认知茶文化内涵和应用价值的同时,通过合理的吸收和借鉴,从而实现整个美术教学体系的深度发展。

  4吸收应用茶元素开展美术教育活动与油画创作艺术的具体实施思路

  油画艺术虽然不是由我国所发明的艺术形式,但是其在近些年融入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也实现了全面而有效的融入与诠释,无论是油画创作的素材,还是整个油画艺术创作的整体理念和融入的思维都得以全面提升。在当前我们具体利用茶文化元素丰富美术教学体系时,其中需要的不只是从整个茶文化元素体系中,探究其中所具体包含的艺术内容和绘画素材,尤其是结合精神理念的合理表达与诠释,从而实现美术创作过程中的精神思维展示。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合理认识茶文化元素与美术教育活动之间的结合点,通过深度融入,从而实现当前整个美术教育活动的全面提升。在具体吸收茶文化元素时,其关键在于通过对茶元素中所具体包含的精神理念及思维进行深层次理解,在具体融入的关键前提下,通过集中融入,从而来具体丰富美术教学活动。特别是对于美术教育活动本身来说,其需要通过具体融入茶学元素内涵,从而构建极具文化气息的美术教育机制。结合美术教育活动的实际诉求看,如何才能更为充分、有效的去挖掘学生在参与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本质关注点和兴趣诉求,这恰恰是当前我们在实施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点与关键。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其中所使用的教学素材和方法,都诠释了艺术理念的融合价值和应用特色,尤其是任何一幅美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需要学生将自身的理解与认知情感融入其中。就我国茶文化的内涵诠释与具体表达看,其中无一例外地诠释了茶文化体系的情感思维,因此,在美术教育机制全面创新时,如果想要合理有效的去利用整个茶文化,就必须从根本上探寻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培养的实质性诉求。当然,就茶文化体系本身来说,其中所集中传递的艺术思维和情感理念,恰恰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关键所在。美术教育作为学生培养活动的重要组成,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有着深远影响。当然,对于今天整个文化艺术环境看,传统文化的复兴、西方文化的传入,实际上都让学生充满期待,因此,在美术教育时,我们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可以将茶文化体系中的茶画艺术,以及西方的油画艺术等内涵融入其中,通过实际素材,从而让学生自身能够绘画艺术的内涵形成本质性期待和理解。因此,在当前美术教育活动具体实施进程中,其不仅需要我们细化认知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内涵所在和人文认知,同时也需要对茶文化元素的内涵理念进行本质化诠释,从而使得学生对艺术应用与文化理念,形成情感化认知。就当前美术教育活动的实施诉求看,完善的艺术融入更是立足当前美术教学机制创新与提升的关键所在。在具体吸收和应用茶文化元素,创新美术教育活动时,其中所具体需要的不仅仅是艺术理念的集中融入,同时也需要通过深度解析其中所诠释的精神思维,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感。事实上,在研究美术教学机制全面创新与吸收应用时,其从本质上看,正是立足学生视角所实施的美术教学活动创新与提升。

  5结语

  就当前文化传承与内涵优化的时代背景看,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茶文化不仅能够被有效应用其中,同时也能够通过发挥茶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深远影响力,来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美术教学的本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欢;罗来兵;童福洲.借信息技术之力翱翔智慧课堂———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美术学科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06):136-139.

  [2]王丛;黄金程;史芳.基于“文化理解”的美术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以《富阳祠堂建筑》教学案例研究为例[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15):191-955.

  [3]肖菱;李红菊;李燕芳.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评《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2):321-325.

茶文化论文6

  随着喜爱饮茶人数的增多,驮运队的数量每年也大量地增加,因此人们为茶叶的运输建设了专门的道路,并于1880年竣工开放了西伯利亚铁路线的第一部分,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从印度和锡兰购买茶叶,通过水路运输方式到达敖德萨运输线。对茶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加,饮茶已经成为俄罗斯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了。在1886年俄国沙皇下令把茶叶列入军队供给的生活食品清单中。直到这个时期饮茶之风在俄国各阶层才开始盛行,茶叶真正走入了人们的生活。在20世纪初,俄罗斯对茶的需求量之多,跃居世界的首位,与此同时茶的种类也增加了,茶贸易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俄罗斯人饮茶阶段及特色

  1.贵族阶级的饮茶

  在大城市中生活的贵族们,他们曾一度效仿英国的饮茶习俗,这样相似的饮茶风俗曾风靡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沙龙,相似的贵族饮茶方式“ворянскийчай”不仅体现在购买相似的食物上,还体现在相似的交际方式上。

  2.商人阶级的饮茶

  那时的饮茶必须搭配有甜食和食品。甜食:糖、蜂蜜、饼干,食物:各种馅的小饼(пироги)蔬菜的、蘑菇、野果、奶渣、鱼肉和其他种类的肉、蜜糖饼干(пряники)、挂锁形白面包(калачи)、面包圈(улики)。喝茶的时候经常添加酒精—浓烈的酒精(репкиенастойки)和香树脂(альзамы)。类似的喝茶方法是独出心裁的方法,无节制的饮食好像什么都没吃,但一小碟七个小馅饼已经被津津有味地吃完了。

  3.平民阶级的饮茶

  平民—古板官僚、有工作的人、小铺老板、平民知识分子。在这一阶级的人观察和模仿贵族和商人的饮茶习惯。他们模仿商人喝茶时搭配丰富食物,效仿贵族一边观看文艺节目一边喝茶,就是这样一种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的娱乐形式在小市民中形成了一种浪漫音乐抒情诗的饮茶形式。

  4.俄罗斯公共饮食阶段

  俄罗斯在这时期开设了许多茶餐厅,在每一家餐馆都设有茶桌,顾客们吃完正餐之后将继续享用高级的茶点。

  5.农民的饮茶

  在那个时期,饮用真正的茶对于这个特殊的阶级———工人和农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通常他们饮用的是混合产品,在茶中常常添加草一类的混合产品。

  古俄罗斯的饮茶习俗与礼仪

  《俄罗斯编年史》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在品尝这种神奇的饮品时一定要缓慢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给你带来味觉上的享受,而且在精神上也会让你从琐碎纷杂的烦恼中获得解脱。”在古代俄罗斯人喜欢摆上茶炊喝茶,这样的场合很多:如当亲人朋友欢聚一堂时,当熟人或路人突然造访时;清晨早餐时,傍晚蒸浴后,炎炎夏日农忙的田头,大雪纷飞人马攒动的驿站;在幸福快乐欲与情人分享时,在失落悲伤需要安慰时;在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全民欢庆的佳节……在有客人来时,主人应当摆上茶炊,并陪客人一起喝茶,客人与主人的家人们一起围坐在桌子周围喝茶聊天、关于就坐的次序也是有严格规定的,尊贵的客人应当坐在中间的位置,其余的人按照辈分的高低依次就座。类似斟茶和敬茶的工作通常由女主人来做,时而大女儿也会帮忙,敬茶人在敬茶时应当双手端着茶杯并面带微笑地说些祝福的话比如“让我们为了健康而喝茶!”(Назоровье!),按照惯例客人们应当回答:“感谢上帝的馈赠”(СпасиБогвас)或“感谢您的款待”(Благоарювам),在喝茶时这些话经常被提及,那时的人们认为这种真诚的感谢会通过空气的弥漫继而产生神奇的魔法,会给人们带来福报。据记载,人们认为茶有保健作用。那时俄罗斯关于茶的成分的研究大多是来自爱好喝茶的女主人,他们把茶按照保健功能、性别、制作时间进行分类。有许多秘方,对于姑娘只能饮用“少女茶”(евичийчай),这种茶添加了晒干的带有种子的苹果,这样的饮品可以帮助姑娘拥有白皙的皮肤和红润的气色。塔季扬娜茶(Татьянинчай)是由三种不同种类的三叶草构成的,据说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长久地拥有美貌,可以加固爱情,帮助人们实现愿望。男人茶(мужскиечаи)通常添加旋覆花(евясила)、欧芹петрушк、金丝桃(зверооя)等植物的根茎。

  俄罗斯的茶炊之路

  18世纪随着茶落户俄罗斯,茶炊制造也逐渐盛行。大量的茶炊的生产兴起于乌拉尔地区,19世纪初,莫斯科的彼得西林先生的工厂主要生产茶炊,年产量约3000个。到19世纪20年代,离莫斯科不远的图拉市则一跃成为生产茶炊的基地,仅在图拉及图拉洲就有几百家加工铜制品的工厂,它们都生产茶炊和茶壶,到1912—1913年,俄罗斯的茶炊生产达到了顶峰阶段,当时图拉的茶炊年产量已达到66万只,可见茶炊市场的需求量之大。茶炊的样子是多样化的。有球形、桶形、花瓶状,小酒杯形,以及一些不规则形状的茶炊。从事茶炊事业的工匠们,不仅仅展示了高超的技艺,而且体现出高雅的审美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族的智慧。

  茶与文化

  茶文化是俄罗斯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俄国的作家和艺术家的作品里有对俄罗斯茶炊的描述,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有这样的诗句:天色转黑,玩茶的茶炊闪闪发亮,在桌上咝咝响,它烫着瓷壶里的茶水;薄薄的水雾在四周荡漾。这时已经从奥尔加的手下斟出了一杯又一杯茶,浓湮的茶叶在不停地流淌。诗人笔下的茶炊及烘托出的时空意境,体现着俄罗斯茶文化所特有的氛围。俄罗斯的著名画家巴库斯托季耶夫以饮茶为题材作有油画《商妇品茗》,画面左边就是一把高高立在餐桌上的铜制茶炊,画家通过画面,传递俄罗斯茶文化的信息。

  现代俄罗斯的饮茶方式

  对于现代俄罗斯人来说,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也是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俄罗斯人喜欢简单的生活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一杯茶加几块饼干就是一餐,但再简单的一餐也不可以缺少茶,在他们中有“无茶不成席”的俗语。从功能上看俄罗斯人喝茶常常是为三餐垫补或往往就替代了三餐中之一餐。当然,喝茶之际谈天说地是必不可少的,俄罗斯人把饮茶当成一种交际方式,饮茶之际可达到一种最好的沟通效果。饮茶一般配有大盘小碟的蛋糕、烤饼、馅饼、甜面包、饼干、糖块、果酱、蜂蜜等等“茶点”俄罗斯人酷爱红茶,从饮茶的味道看,俄国人更喜欢喝甜茶,喝红茶时习惯于加糖、柠檬片,有时也加牛奶。俄罗斯民族一向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许多家庭都有以茶待客的习惯,当你去俄罗斯人家中做客时,主人会问:“您想喝点什么,是喝茶还是咖啡?”假如你选择喝茶,主人会说:“马上去煮。”喝茶可谓是他们的一大嗜好。

  在俄罗斯,人们不能一日无茶。作为最普及的大众热饮,无论在家还是做客,无论在食品店还是咖啡馆,无论在影剧院的小吃部还是卖热狗的街头小摊上,只要有卖食品的地方,都能喝到茗香四溢的热茶。每个超市都设有专门的茶叶区,琳琅满目的茶叶根据不同的包装、不同的种类、不同的产地摆放在货架上,方便顾客选择。在饮品区你也可以发现许多茶饮料,由此可见,茶是现代俄罗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茶文化论文7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 各种社会道德问题不断地涌现,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主力, 其心理健康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教师可以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育, 通过发挥茶文化的积极作用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就茶文化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方案;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 与其他时期的大学生相比, 当代大学生处于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环境, 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极差。在浮躁的二十一世纪, 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引入茶文化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因为茶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和精神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

  2 茶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2.1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加强茶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 通过提高大学生对茶文化的认识, 可以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我国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和精神是十分丰富的, 例如我国茶文化精神中就包含有“理”、“清、“敬”以及“融”, 在茶文化中, “理”主要是指喝茶品茶之人具有和气明理的特点;“清”是指清白廉洁;“敬”是指和人相处要以礼待人;“融”是指和人相处要和睦融洽。可见茶文化中所包含的精神正是我们做人的道理, 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能够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

  2.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茶文化教学, 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说到喝茶, 许多人脑海中立刻反应出来的是“功夫茶”, 在泡功夫茶的时候, 讲究的是“慢”, 从煮水到茶叶的冲泡再到茶叶的品尝, 都要慢慢地进行, 从而更好地、细细地品味茶。我国茶文化中体现出的这种“慢文化”, 教导人们要“宁静以致远”、“不以物喜不以物悲”, 让当代大学生静下心来, 戒骄戒躁,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身的心理。

  2.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

  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都比较差, 自我坚持能力不强。我国茶文化体现出来的“坚韧”的特性, 种茶人在种植茶叶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特性, 恰恰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大学生自我坚持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行为控制能力。

  2.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 其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 我国茶文化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学习茶文化知识, 大学生可以学习茶叶种植、茶叶制作、茶艺表演和茶礼茶俗等相关知识, 从而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3 茶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案

  3.1 结合茶文化制定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要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作用, 在制定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时就应当结合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加强茶文化的导入课程教学。首先, 学校要明确规定茶文化课程教学的时间, 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学习茶文化。其次, 从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角度出发, 在开展茶文化课程教学时, 应当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块开展教学, 而不是将茶文化穿插在日常的教学当中, 这样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茶文化的全面认识, 无法有效地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作用。第三, 要发挥出茶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可以将茶文化的课程安排在心理健康教育后, 并且是独立开设课程。最后, 教师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结合当前茶文化的教学素材, 向学生阐述加强茶文化教学对于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实训的方式来进一步构建学生的心理状态。

  3.2 加强教育资源场地的建设

  为了有效地发挥出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作用, 学校应当加强茶文化教学资源场地的建设。学校可以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训教室作为茶文化的教学课室, 进一步加深茶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教室布局的时候, 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提高师生之间的平等性, 教师可以将课桌围成圆形或者是弧形, 从而更好地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提高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 我国茶文化最主要的内容是“静”, 所以在进行教室布局的时候, 应该主张比较朴素的风格, 并且选择偏暗的色调, 从而更好地营造宁静的课堂氛围, 更好地体现出我国茶文化的特点。

  3.3 结合知行开展茶文化教学

  在进行茶文化教学时, 为了更好地突出茶文化的特点, 教师应当遵循知行结合的原则来开展教学, 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来开展茶文化教学, 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在课堂上,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演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 比如,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演示如何泡功夫茶, 将泡茶的步骤清晰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学生掌握好相关的步骤后, 可以在课堂或者在课后进行自我学习, 进一步提高对我国茶文化的认识。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关于品茶、茶艺相关知识的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加强茶知识的交流, 提高自己对于茶文化的全面认识。

  3.4 结合实际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对当期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学校以及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来引入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 在开展茶文化教学时, 应当进行专题教学, 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 通过开展专题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深刻认识, 比如结合心理健康教学的内容, 教师可以着重结合茶文化理念对学生开展为人处世的警示专题教学。其次, 加强对学生开展案例教学, 通过列举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的深刻认识, 提高学生对于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感悟。比如, 可以针对当前大学生校园借贷的事件进行专题讨论学习, 结合茶文化所包含的理念来进行警示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3.5 提高学生的茶文化修养

  不管是加强对大学生的茶文化教学, 还是心理健康教学, 都需要将教学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茶文化的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价值体现出来。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到茶文化所包含的思想精神内容。比如, 通过学习品茶, 能够有效地平复大学生的浮躁心情, 更好地调节学生的心理。此外,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茶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组成相关的茶文化社团组织, 为学生开展茶文化的学习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茶文化修养。

  3.6 注重对学生的启示教学

  在进行茶文化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要注重对学生的启示教学。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出引导作用, 通过引入身边常见的人际交往问题,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 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其次, 为了更好地开展启示教学, 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 比如教师可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才将茶文化的文化理念讲述出来, 并且结合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情况给予相应的警示和启示。

  4 结束语

  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以及处世智慧, 所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茶文化教学, 可以更好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学生的处事能力, 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康健全的人格。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时, 教师应当结合实际, 适当地引入茶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理念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刘茜.茶文化在高职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J].农业考古, 20xx (5) :118-120.

  [2]谢文才.传承茶文化, 茶香满校园[J].贵州教育, 20xx (8) :14-15.

  [3]魏鹏程.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分析[J].福建茶叶, 20xx (12) :234-235.

  [4]鲍娜.茶艺对学生素养的提升研究[J].中国培训, 20xx (24) :278.

茶文化论文8

  【摘要】在现代旅游市场中,各地茶文化旅游因其生态、健康、养生的形象,迎来蓬勃发展。广西昭平县茶文化旅游资源赋存丰富,初步打造了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但目前,茶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不强,不能深化游客体验,体验不鲜明,参与性不强。要打造满足深刻体验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当地开发者要开发极具茶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深化游客体验;围绕茶文化旅游体验主题,构筑茶文化体验平台;精心策划茶文化旅游参与性项目,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要。

  【关键词】体验式旅游;昭平;茶文化旅游

  随着旅游的发展以及游客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满足游客深层次感受的体验式旅游成为趋势。希腊学者斯塔波力斯与斯凯尼斯认为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有一定程序的,顾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追求舒畅而独特的感受的旅游方式,它能给旅游者带来一种新的附加价值。[1]体验式旅游追求一种个性化的、独有的、有内涵的行程,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所经历的参与性和亲历性活动,全身心感受消费的每一个细节,体会旅游产品的内涵和魅力,获得更直观和深刻的旅游体验,从感悟中感受愉悦,也就避免了“到此一游”或走马观花式的旅游结果。而且一次别开生面的旅游体验会使游客回味无穷,“这表明在中国的旅游背景下,一个愉悦、新奇、参与感强的旅游体验更容易让消费者触发关于旅游体验的记忆再现”。[2]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人文景观为依托,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制作、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茶文化内涵融为一体而进行开发,是集自然旅游、人文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光、休闲、高品位的精神需求。在现代旅游市场中,各地茶文化旅游因其生态、健康、养生的形象,迎来蓬勃发展。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是著名茶叶产地,旅游业发展快速,茶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2017年昭平县南海茶园被评为4A景区,昭平茶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虽好,但总体是为游客提供观光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多仍停留在比较粗浅的层次,体验性不强,难以满足游客日益成熟的消费心理需求,旅游效应不显著。本文从体验式旅游的视角研究昭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探析促进昭平茶文化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一、昭平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昭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辖县,地处广西东部、桂江中游,县域面积3273平方公里。当地旅游资源深厚而具特色,在2013年入围“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名单后,昭平县因地制宜,乘势而上,大力发展旅游业。2016年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该县把旅游产业作为战略型支柱产业进行投入建设,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近年来,昭平县以“长生福地,美丽昭平”为定位,着力打造古镇寻梦、田园观光、民宿体验、茶海度假、山水养生、温泉休闲六大产品体系。昭平县茶文化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昭平县种茶历史悠久,产量高、品质优。昭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在310天以上,土壤肥沃,十分适合茶叶的生长。宋淳熙年间,茶叶就成为广西进贡朝廷的贡品。宋代官修的《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昭州产朝廷贡茶七千五百斤”。昭平县茶叶开摘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品质优。2013年12月,昭平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昭平红”、“昭平绿”取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有机茶之乡”、“国家有机认证示范区”、“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的荣誉称号。所建成的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的茶叶示范园区有大脑山茶叶标准园示范基地、马圣茶叶标准园示范基地、台水茶叶标准园示范基地、裕益茶叶标准园示范基地等。全县现有茶园面积达21万亩。目前,昭平县初步打造了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是根据市场要求,对茶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人力资源及景点进行规划设计、开发和组合的活动。昭平县将生态健康旅游与茶产业发展相结合,致力打造南山茶海、故乡茶博园、合水茶叶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昭平大脑山旅游区等景区,不断打造集体验、品鉴、观光、养生等于一体的旅游项目,致力构筑“生态健康旅游+茶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把昭平县打造成全国最有魅力的茶乡。其中,充分利用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和广西现代特色茶产业(核心)示范区的机遇,重点打造南山茶海项目,将种植茶树标准化、有机茶文化体验与旅游观光深度融合,打造茶旅结合的新典范。2017年南山茶海景区获评为国家4A景区。始于2004年的昭平茶王节逐步成为地方特色旅游节庆。茶王节是昭平县通过举办茶艺比赛评选采茶、制茶王以及其他茶事的节庆活动,至今已举办14年。茶王节的最初宗旨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交流,把昭平茶推向全国。2008年后,地方逐步将茶产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紧扣“生态旅游县”、“中国绿色茶都”的主题,茶文化旅游价值日渐彰显。2014年地方政府举办昭平茶王节暨黄姚旅游文化节,推动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齐头并进、融合发展。

  二、体验式旅游视角下昭平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不足

  (一)茶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未能深化游客体验。体验式旅游注重人本主义和情感特征,所开发的旅游产品要能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产生共鸣,触动游客内在的情感和情绪。中国茶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游客们通过茶文化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从中了解茶史、茶艺、茶道,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对游客的精神洗涤。从目前昭平茶文化旅游开发来看,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及当地文化进行了一定的挖掘。贺州黄姚秋歌三茶文化有限公司创作了中国首台茶道体验剧“黄姚茶宴歌会《且坐喫茶》”,通过演员的演绎和观众的参与体验,用古诗词、舞蹈、音乐、山歌等结合电影、穿越等元素,让人们认识了从汉代至今不同历史时期的茶道和茶礼,也品味了昭平茶文化和黄姚古镇的文化。故乡茶博园则上演了民族风情秀《茶梦故乡》,该剧将昭平美丽的自然山水和浓郁的地方风情及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茶文化、长寿文化、历史文化浓缩成一场高水准的艺术视觉盛宴展现在人们面前。但从总的来说,对中国茶文化挖掘的力度不够。茶道体验剧及民族风情秀,无论从表演者还是观众来说数量不多,内容不够丰富,影响力不大。而着力打造的南山茶海缺乏文化意境,游客们感受到的也仅仅是茶海的壮观、生机盎然,难以深化游客体验。

  (二)体验旅游主题不凸显,游客体验不鲜明。个性与特色是避免旅游产品千篇一律,吸引游客参与的关键。人们到景区游览,是为了放松身心或者追求与平常生活不一样的体验,为了加大旅游吸引力,体验开发者不仅要提供游客所需的旅游景观,还应根据地方资源、文化为游客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尽可能调动游客的感官,使游客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茶文化旅游应以自然景观和茶业生产为基础,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为游客提供观光、参与、娱乐、度假的旅游产品。昭平茶王节特色鲜明,以评选采茶、制茶、烹茶王为契机,打造特色节庆品牌,但其主要作用仍是打造茶叶品牌,扩大茶叶的销售。自2004年起,昭平县每年举办“茶王节”茶事活动,到南宁、北京、广州、深圳等地举办茶叶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不断提升昭平茶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从昭平南山茶海和故乡茶博园开发来看,目前体验旅游主题不凸显,未能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就南山茶海来看,景区打造的养生、休闲旅游,突出的主题是自然景观与茶叶生产,游客旅游活动仍然是观光、采摘茶叶。旅游产品缺乏鲜明主题,未能根据地方特色文化进行统一布局、策划,旅游产品难以达到令人震撼、为之一新的效果。

  (三)体验旅游项目薄弱,游客参与性不充分。体验旅游强调游客参与性、亲历性的行为,通过与旅游产品的互动,丰富感知,获得愉悦感。开发者应根据旅游主题,事先设计游客参与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增强对旅游体验中某种事物、情节和情绪的回忆,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丰盈,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昭平茶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主要体现在采茶、炒茶、泡茶等方面。故乡茶博园的茶文化中心主要以茶文化与农业生态休闲观光为核心,注重休闲功能的深度开发,结合风景、茶文化、互动式体验于一体,让游客在生态景观中观景,跟着采茶女工“赛”采茶,在茶厂制茶师傅的指导下亲自动手炒茶,亲手冲泡自己炒出的新茶,或是体验制作糍粑和油茶,聆听茶艺师关于昭平茶文化和各类茶品鉴。然而,这样的参与性项目未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尤其是已升为4A景区的南山茶海,体验旅游项目尚显薄弱。此外,体验旅游项目不够新颖,“在体验式旅游中,旅游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追求快乐的体验。快乐是由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三要素组成的,其中,新鲜感源于差异,旅游者对旅游产品感到新奇、独特”。[3]即便是故乡茶博园的体验活动,也缺乏新意。三月三的南山茶海骑游活动,也仅仅吸引了小部分骑游爱好者。

  三、促进昭平茶文化体验式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一)打造极具茶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深化游客体验。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内容既包括茶的历史、生产、茶与风土人情、茶艺,也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伦理、思想文化精髓。旅游开发者应深入挖掘我国茶文化内涵,围绕茶叶生产、制作工艺进行探讨;强调择茶、择水、择具、泡茶方法和品茗艺术以及品饮的环境;展示茶与词、书法、琴棋、歌舞、戏曲、工艺等,熏染浓烈的茶文化氛围,让游客享受乐趣,增广见识,领悟茶道精神,陶冶情操,修养身心。南山茶海是昭平县最主要茶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可以通过建立茶文化景观,点缀茶园,增加人文气息;建立茶文化博物馆,以细致形象地反映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和几千年茶叶文明的历史轨迹,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旅游开发者还应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民俗,以地方文化特色吸引游客。昭平是客家人、瑶族的居住地,素有喜欢油茶、擂茶的饮食习惯。这些独特的饮食风貌,会给游客带来新鲜的感受。茶王节是地方政府为了推动茶产业发展打造的地方特色活动,加大力度,在原有的茶王擂台赛、茶园风光摄影大赛、茶艺表演、品茶会等系列活动的基础上,融入采茶舞、茶歌,打造茶饮食文化,举办全国性的茶文化论坛等,有利于树立茶文化旅游节庆品牌,深化游客体验。

  (二)围绕茶文化旅游体验主题,构筑茶文化体验平台。旅游主题是统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线,是将旅游地的设施、景观、体验产品、服务及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形象的关键。缺乏主题的体验会给旅游者带来杂乱无章和无特色的负面印象,而好的主题不仅是细化项目设计的指导性纲领,更是避免旅游产品雷同、千篇一律问题的关键。对游客来说,好的主题应该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令人瞩目,充满旅游的吸引力的,这是体验旅游主题化成功的关键。旅游开发者应立足地方地脉、史脉、文脉,根据游客的需要,科学制定旅游体验主题,并围绕该主题,构筑全方位体验平台,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时空,获得与日常不一样的体验。昭平县地处山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当地居民长寿养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10年昭平县就获得了“长寿县”的美誉。2017年贺州市获得世界长寿市的殊荣,昭平县的地位更显举足轻重。地方政府将茶文化、旅游业、长寿文化进行有机结合,着力打造生态昭平、长寿茶乡、养生之都。因此,在茶文化旅游开发中,长寿茶乡不仅是旅游品牌,也是统领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线。从观赏性的茶园,到茶艺展示、茶饮食体验的文化中心,茶叶加工厂、茶叶展览馆,以及附属的运动功能区,都要围绕长寿茶乡的主题,提供给游客不同的体验场景,使游客通过参观、制作、研讨、品尝、运动等活动,从文化、长寿养生的层面,多角度地获得一种整体统一的美好感受,形成深刻的记忆。

  (三)精心策划茶文化旅游参与性项目,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需要。体验式旅游以游客体验旅游为基础,游客亲自参与活动是重点。开发者要针对游客需要,事先设计体验项目,开发参与性、亲历性的独特、新颖的活动,吸引游客积极主动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满足其内在的需求与情感。昭平茶文化旅游开发已有较好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者应结合当地特色资源,充分考虑自然、人文因素,以打造新、奇、特的旅游产品。首先,开发者在挖掘传统茶俗的基础上,策划一系列的茶俗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动手采茶、制茶、品茶、制作茶食品以及练习茶歌、采茶舞等,让游客在观赏茶园,学习茶文化知识之余,不是作为一个观者,而是模仿着当地人生产、劳作、生活,体会当地人的文化、人际交往、情感等。其次,利用茶园优质的生态环境,秉承极致生态的理念,运用生态木屋、帐篷酒店,推出茶香生态民宿度假产品;依托茶园生态开发高端度假养生产品,如茶园度假酒店、茶香SPA等,为追求高端品质的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产品。此外,继续利用昭平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机,围绕茶文化,整合当地其他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多样性的旅游产品。走马观画之南山茶海骑行活动不仅是茶文化之旅,更是美丽的桂江之旅、体育之旅。在南山茶海晋升4A景区的基础上,低碳绿色、享受自然、运动康体的南山茶海骑行将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旅游项目。

  四、结语

  目前,昭平县正全力推进百亿元茶产业工作,充分发挥昭平县茶产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打造知名品牌,推进茶旅融合发展。打造满足深刻体验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有助于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促进旅游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提高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把昭平县建设成为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大县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长寿养生旅游名城,打造“长生福地,美丽昭平”。

  参考文献:

  [1]徐林强,黄超超,沈振烨,朱睿:我国体验式旅游开发初探[J].经济地理,2006(12):24.

  [2]潘澜,林壁属,王昆欣:探索旅游体验记忆的影响因素——中国旅游情景下的研究[J].旅游学刊,2016(1):53.

  [3]李翠微:论体验式旅游的创新思路[J].税务与经济,2010(5):49.

茶文化论文9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原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真正的达到教育的目的,更无法适应时代的脚步。因此,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的需要。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课程,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也应该真正的做到实处,成为一门可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若将其精神内涵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必将为我国的体育教学事业带来崭新的生命力。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首先对传统茶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次对体育教学的现状做出了具体的阐述,最后对在新课改下,如何促进茶文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于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茶文化;体育教学

  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力度不断地加大,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势在必行。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实施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更极大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进步。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宝,其精神的指导使我国的众多领域受益匪浅。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在新课改下,如何促进茶文化体育教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紧紧地围绕新课改的要求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教学工作。

  1传统茶文化的基本内容

  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沉淀,茶文化早已经成为了系统而又完整的文化体系,也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极具风格的文化标志,茶文化也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深邃的内涵指引影响着中华儿女的言行,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甚广,与茶文化在世界上传播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推开茶文化的大门,更多的人踏上了一趟关于中华文化与精神的旅程。茶文化的内容以“和”为主引,并完美的融合了儒家、道家、释家以及各大家的文化精髓。它筛选精良的文化种子,力求打造出最深刻、最具韵味的文化格局。“和”的内容包含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它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更注重尊重人内心的感受,注重实现人与自我的和谐。因此,饮茶不仅能够让人的心境更加的平和,更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升华与净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茶文化的这一精髓也显得尤为珍贵,更特别的难得。因此,如果能够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有意的加入茶文化的内容,不但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新课改的目的所在。

  2体育教学的现状

  体育教学不仅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应该面对全体的学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精神方面的灌输。目前来说,我国的体育教学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2.1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教育应面向所有的学生,而不是为了选拔个别方面的精英。因此,为了最大程度上面向所有学生,教学的模式绝对不能一成不变,教学的内容也绝对不应该千篇一律。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都没有受到过科学的、系统的体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更无法设计出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课程项目。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都有所差别,在结果上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表现。而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专业的教师也无法做出精准的判断,更做不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因此,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枯燥的教学内容不仅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2.2单一的教学目的和淡薄的文化意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一些生硬的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全身心的发展才是体育课程存在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对于体育课程国家已经表现出了关注,但是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教师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提起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而教师情绪的不高涨也无法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由于学习最开始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的,可如果学生缺少了获得学习能力的主动性,就无法真正的学好一门功课,哪怕那只是一个简单的握球的动作。再言之,体育也绝不仅仅是一门室外活动课,只有将文化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延伸出去,学生才能够记得更加的牢固。而在这方面,现在的体育教学所做的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目的一旦偏离,就很难找回。而错误的学习目的无疑会让更多的学生进入痛苦的学习旅程之中。

  3结合新课改促进茶文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思路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将体育教学的工作开展的更加彻底,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加大对于文化知识的渗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只有这样,体育教学的工作才算得上是成功的。3.1设计茶艺活动项目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原有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学校应该设置一些具有文化特色的体育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关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茶艺活动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在冲、泡、品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动手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可以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茶文化氛围,进而体会到茶文化的韵味所在。而在舒缓和谐的氛围之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会得到了释放,也会获得平和的心境。通过这种亲身实践,学生能够对中华的传统礼仪有更深的了解,也可以纠正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一些偏见。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中,有许多媒体都抱怨说中国的青少年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非常冷淡,有的甚至对于一些基本的礼仪都不清楚。而崇洋媚外绝不全是学生的责任,在各国文化的共同冲击之下,我们自身也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示范和亲身实践的机会,也许这才是阻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只有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他们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他们更加重视和信仰自己的文化。3.2加强茶文化内涵的渗透全面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而这个开放性绝不仅是因为体育是一门室外课程。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心理环境使得体育教学的氛围变得相对轻松。因此,在如此轻松的体育环境之中渗透传统的茶文化,其实是一件并不困难的事情。加强文化内容和体育运动的合作教学,不但能够促进文化知识的吸收,也可以让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有全新的认识和了解。体育教学并不单纯是动作的示范,更要加强对技巧的指引和技能的培训,只有真正掌握了体育运动的技能,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爱上体育运动。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处处都体现着合作的精神。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及时的向学生传达茶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完善学生的品格和完健学生的身体对于教育来说是两件同等重要的事情。当然,茶文化的内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也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内心的感受。就像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一样,对于每个学生的评价,教师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的地方,如何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摒除思想上的观念,尊重每个学生内心的感受,并愿意分享和倾听,才是在新课改要求下所需要的教师的品格。3.3尊重茶道精神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因此如果能够将茶道精神加入其中,会大大的中和它的这一特性,使它变得更加的文明。对体育来说,赢绝对不是唯一目的,而它的目的是为了让人的身心更加的健康。因此,不管在何时,教师都绝不能将结果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对过程的注重和对过程中学生们努力的肯定才是老师应该关注的地方。如果偏离了这一主题,就很难将新课改的工作落到实处,教师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教学突破。茶道主和,也尊重对方的感受。而在大型的体育赛事中,能够赢得观众喝彩的绝不仅是运动员的技能与速度,而更多的是运动员的人格。技能与能力可能引起一时的名声大噪,而只有具备真正的体育精神才可以赢得世界的认同。因此,只有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才可以具备良好的心态,也可以真正发现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体育运动中完全的释放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真正所擅长的体育运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4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新课改促进茶文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非常及时,而且十分的有必要。茶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精进,而在其指引下,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也一定会得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作为未来的主导者,我们的学生不仅会获得健康的体魄,更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秀的品格。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回归正途;学生才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发展。相信通过本文的分析,对新课改下茶文化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我们国家可以早日成为教育强国,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唐文玉.传统和新课标下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对体育兴趣的影响之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2):47-49.

  [2]范军平.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09(S1):38-41.

  [3]刘爱霞.新课改下如何提高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课堂教学效果[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4):47-49.

  [4]张德洪.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1):49-50.

  [5]陈照年.茶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使命[J].人文奥运与中华茶文化高峰论坛文集,2006(10).

茶文化论文10

  一、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饮用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农氏,茶叶是中国的国饮,中国人有“来客敬茶”的传统习惯,“茶”属于“开门七件事”之一,在民间有“茶祖节”的习俗。茶文化正是中国树立文化产业特色,区别于其他各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标志。然而,茶文化在中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倒是邻国日本却将茶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免再次出现中华传统被别国剽窃的现象。

  (一)培养茶文化人才是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优胜劣汰。茶文化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之一,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舞台中的影响力。

  (二)培养茶文化人才是社会沟通发展的需要

  老舍先生在谈到其话剧作品《茶馆》时曾说到:“茶馆里人来人往,汇聚了各色人物、三教九流,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在古代,既有文人士大夫会友于茶馆,也有商贾老板谈生意于茶楼,更多的中下层市民将茶馆作为聚集休闲之所。近现代以来,人们通过茶馆聊天聚会、娱乐休闲,达到沟通交流、了解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茶馆成为社会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公共场所。

  (三)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

  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由茶圣陆羽所著的最早的茶专著《茶经》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饮茶器具、民俗、行为、舞蹈和儒家思想相融合,形式推陈出新,内涵不断丰富。一方面,我们要继承传统茶文化,使其得以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尝试让茶文化融入更多的近现代元素,使其发扬光大。

  (四)培养茶文化人才是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的需要

  各种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如茶文化节、茶艺大赛、茶具展览、茶叶博览会、国际茶文化交流会等文化活动,必然会吸引更多的人品茶、爱茶。这些文化活动能对茶文化起到交流、升华的作用,也可以把中国茶文化和茶叶推向市场,带动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传统茶文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随着茶叶产业的不断扩大,茶文化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整体来讲,我国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茶叶产业的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茶文化存在着散、乱、杂的现象。一些地方、企业各自为政,唯利是图、恶性竞争,为了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茶文化的发掘和传承,随意杜撰、抄袭模仿,扰乱了市场环境,同时也降低了自身信誉。目前,我国茶文化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专业少

  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专业设立了我国至今唯一一个茶文化本科专业,从20xx年的招生计划来看,该专业每年招收六十名本科生。少数几个高职高专院校也在培养茶文化的专科学历人才。人才培养的数量显然不能满足茶文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研究专著和论文少

  从国内最大的购书网站当当网,以“茶文化”为主题搜索图书,只能找到113本图书;从CNKI上以“茶文化”为篇名搜索相关期刊论文,也只能找到2272条搜索结果,其中CSSCI中只有78条记录。

  (三)茶文化高端人才少

  与茶文化相关的职业目前仅限于茶艺师。茶艺师分为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等级。主要是对茶艺操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考查,而在茶艺方面创新性的高端人才在我国仍然缺乏生长的土壤。

  三、茶文化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外部保障机制

  1.政策支持

  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茶文化人才培养的战略地位,为茶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从人才培养方面,在产茶大省的农业院校开展学历教育和应用科学研究,支持茶叶企业和研究院所定向培养茶文化专业人才。从人才应用平台方面,在旅游开发、外宾接待等场合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促进市场对传统茶文化人才的需求。

  2.资金保障

  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方面讲,即使茶文化人才的培养在短期内看不到经济效益,也必须坚持和发展下去。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包括人才培养经费、课题研究经费和适当的企业补助等。只有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传统茶文化人才,才能正向激励茶文化研究人员和支持茶文化发展的企业。

  3.社会支持

  茶文化的研究和相关人才的培养不是自娱自乐,不能闭门造车。它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单纯地实现文化传承,而是要走向社会、面向市场、实现价值,促进和推动茶文化产业以及茶叶产业的繁荣发展。所以,茶文化人才培养需要获得社会的支持。高等院校必须走出去,与茶叶企业或行业协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共建茶文化研究中心、课题小组,采取项目合作的形式,更好更快地把学校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二)内部保障机制

  1.活跃茶文化的科学研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茶文化研究严重缺乏学术性乃至严肃性,自科学者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文化方面,人文学者也没有把实践操作与学术研究联系开来,这就导致茶文化一直处于被动的传承阶段,而几乎没有学术创新。要培养传统茶文化的高层次人才,把高层次人才留在传统茶文化领域,就必须活跃传统茶文化的研究氛围,以学术研究带动人才培养。

  2.创新课程体系

  农业院校可以在茶学专业加大对茶文化相关课程的教育力度,将原有的选修课升格为必修课。也可以在全校开设茶文化和茶艺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了解茶的故乡在中国,充分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学习茶艺。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茶文化属于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要注重理论的掌握,还要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多方位培养茶文化发展所需创意设计、茶艺表演、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复合人才。

茶文化论文11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加上沟通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如今语言的沟通与交往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发展时代。可以说,汉语已经进入“国际化”发展新时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希望了解中国,融入中国发展,这就使得以汉语为纽带的国际教育成为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的精华和核心,也是对外交往过程中,重要的传播内容,如何在汉语国际教育时代背景下,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至关重要。本文拟从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和潮流出发,结合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实现茶文化的有效传播与推广。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往;茶文化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走向世界。一方面,以孔子学院、中外文化年等形式为基础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交往进入空前发展时期。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知道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为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文化等各项生活要素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愿意了解中国文化。

  2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方向分析

  教育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以往在接触世界教育时,更多的了解到的是以英语文化为核心欧美发达地区文化,中国的汉语文化事实上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属于东亚地区的区域性语言。在以往,对汉语这门语言来说,无论是其传播地区,还是掌握人群,实际上都较为有限。教育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意识影响,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语言,无论是听,还是看,都需要用语言做保障。同时随着语言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和语言体系化的不断成熟,文化的魅力和认同感也进一步明显。事实上,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语言是保障,但经济沟通才是重点。只有国家强大了,发展了,才会有地区和国家愿意去了解你的文化。如果你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基本没有对外沟通和交往,那么文化交往基本上就没有开展的土壤和先天要素。正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不断成熟,使得中国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汉语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对外沟通、文化交往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考量。我国逐渐完善对外文化交往的渠道和途径,无论是文化年建设,还是向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加大留学生选派及交往人数,完善留学服务政策,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等,都是国家针对汉语教育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重要举措。从其发展方向来看,在未来,汉语教育的国际化、复合化程度将进一步明显。而这一过程也将是让世界各地区了解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同样正是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这就为我们丰富普及中国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重要帮助。

  3以茶文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基于二者融合点分析

  茶文化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文化的文化元素,其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中对做人、处事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人们掌握道德、礼仪规范的客观约束等等,实际上都在茶文化中有所涉及。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其落脚点只能是文化内容的宣贯与传播,通过充分发挥汉语的工具性指导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选择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实际上是可行。

  3.1文化缩影———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地区几千年传承发展的宝贵继承。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出现断层的国家和地区。在今天,随着文化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想将我国传统文化有效、体系化的成功推出,需要我们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行推广和宣传。而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就可以充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被有效传播。究其实质,则是因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成熟发展,如今通过茶文化,就能从客观上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整体内容。

  3.2核心涵盖———茶文化有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之所以说茶文化可以代表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点都在茶文化中得到一一体现。我国是礼仪大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我国是礼仪典范,无论是客人,还是亲属,以及各种事物的处理规范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谦让、静心,也在茶文化中被良好继承和成熟应用。同时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个人的要求与约束,包括个人性格、喜好、正确的处事方式,如何做人与做事等等,这些都在茶文化中有具体的体现。茶文化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正是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核心涵盖,恰恰说明了因为茶文化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推广茶文化,可以很好阐述中国传统文化。

  3.3实质一致———两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

  实质一致,是评判两个内容是否一样的重要标准。对于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茶文化能否代替传统文化,其依据和前提就是两者的实质与根本是否一致。在文化交往高度开放的今天,想要向全世界推广传统文化,就必须选择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反映,也是能够代表中国精髓的重要元素。而茶文化也是如此,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重要集合,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化的见证。正是二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才使得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以茶文化为传播的接入点。通过充分融入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背景,在传播茶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

  4结合汉语国际教育背景有效实施茶文化研究的思路分析

  文化是其他地区和人们了解该地区风俗、风情面貌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通过文化展现,能让人们对该地区形成相应的直观了解。如今,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不断成熟,传播茶文化,推广传统文化的机遇日趋完善,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充分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变化,调整传播形式,丰富茶文化研究思路。通过变革茶文化的认知方式、认知思维,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深度研究。

  4.1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构建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

  所谓开放的思维,实质上讲的就是任何文化都是可以相互融合、互相贯通的。要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和封闭思维。我们必须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文化之间的隔阂与界限逐渐模糊,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可能逐渐明显。所谓开放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认知基础和前提,也是处理茶文化传播的基本思维。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实质,想要达到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思维来看待这一文化传播与沟通过程,实现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渠道,为茶文化的“国际化”打下坚定基础。

  4.2以中外结合的方法———构建茶文化研究的新渠道

  事实上,中国的茶叶很早以前就已经先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曾经一度,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为我国贸易顺差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茶叶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事实上,在国外,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而这也应该属于茶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如今孔子学院这一汉语教学渠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可以在本国家、本地区了解中国文化。而人们在接触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理论认知和体系化感受。而这些认知也属于研究茶文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研究茶文化时,必须融入这一新渠道,通过将中外研究思路相结合,实现对茶文化研究渠道的有效延展。

  4.3以互动、沟通的形式———构建茶文化研究交往的新思维

  任何文化都不是单纯的讲解,却不接受反馈的过程。讲解与反馈,互动、沟通才是文化交往、沟通发展的重要桥梁。一直以来,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由于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使得整个交往过程并不彻底,但随着文化沟通进程不断加快,想要发展自身文化,加深文化研究理解,就必须重视其他人和地区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文化沟通的不断深化,实现茶文化研究的升华与发展。

  4.4以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构建茶文化推广的新格局

  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要充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特点,通过充分融合,实现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想要做好茶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我们树立长远发展思维,超前布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得我们在进行文化继承和推广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超前量”的思维来对外自身发展。只有超前布局、提前谋划,才能为茶文化成功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而梳理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也是在文化沟通交往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客观要求。而这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所在。

  5结语

  随着文化沟通与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当前已经进入国际化文化沟通、交流时代,而汉语的国际教育也成为趋势和方向。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的传播,就需要我们在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实现其传播与推广。而深度研究茶文化,也需要对国外茶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正是语言沟通障碍的有效解决,实现了茶文化交往的创新与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林海.汉语国际教育与茶文化传播[J].传播科学,20xx,8(15):36-39

  [2]范存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路[J].文化论坛,20xx,4(7):44-49

  [3]姜飞.结合汉语传播的茶文化研究[J].汉语教育,20xx,8(16):29-32

茶文化论文12

  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茶文化中通感现象论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茶文化论文13

  摘要:茶文化被看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茶文化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尚和、重德、贵真与崇俭等都属于它的核心理念。长时间以来,茶文化被人们当作培育高尚德行、增强修身养性的关键性内容。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茶文化的德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茶文化传播

  茶的种植源于中国,迄今为止业已超过了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如何种植茶树、加工茶叶产品、制作各种茶具、茶叶烹煮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饮茶方式。它的背后蕴含着我国儒释道等多种领域的精神传统和思维方法,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民族特色。随着茶文化的日益普及和推广,循序渐进地促进了茶文化的外传,眼下已成为了国内外的一种时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思想潮流的影响,笔者认为可以借助茶文化中的有益方面,在向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

  1茶文化传播积极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活动

  1.1茶文化具有较强的精神教化作用

  茶文化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茶文化的外延、内涵、概念、茶艺表演过程中的各种礼仪、礼俗活动。它们能够引导高校学生遵守理解,讲究礼仪,培育他们具备优良的社会公德。茶文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比如茶文化中道德观与思想观念的传播,可以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传统的茶文化非常注重培育人们的怡真和静的理念,将原本并不复杂的饮茶活动和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密切联系起来,提高到哲理层面和人生高度,产生了系统化的茶道、茶德。茶道被看成是茶文化领域中的至高层面,是它的核心内容。在实际的茶事活动中,赋予了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及崇高的人格与品性,它既能够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又能够怡情修身,促进人们心态的动态平衡,化解当代人们的精神困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1]。

  1.2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众所周知,茶文化形成于林林总总的茶事活动中,是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它涵盖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内容,体现出了深远的意蕴、幽静的意境。茶文化的具体内容涵盖了茶德、茶道、茶诗、茶艺、茶与茶故事等多歌方面。这些元素异彩纷呈,成为了国内优秀茶文化的菁华。我国茶文化的鲜明特征是重德、崇俭、尚和、贵真,这种精神理念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重德是传播的茶文化德育功能的第一要求,它关注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而言,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牢固地确立科学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尚和是指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茶文化的这个特征可以促使大学生尽最大努力,灵活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其交往和活动提供价值尺度与标准。崇俭的字面含义是崇尚勤俭,高校学生会受到茶事崇俭、以俭育德思想的强烈影响,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清廉的道德品质、朴实无华的思想理念。贵真立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育学生追求真善美的理念,能够有效地矫正和塑造学生群体的人生观与世界观。[2]

  1.3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大学生学习和接受茶文化,领悟茶德思想,有利于他们调节自己的心态,帮助他们调整自己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化解他们的精神困惑,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扎实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乐观积极、奋发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1.4茶道精神对于学生强化思想道德修养非常有利

  茶文化内容应该以茶德为核心,大力提倡无私奉献,坚决反对唯利是图与见利忘义,倡导义重于利,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协调与和谐,尊敬他人,强化养德修性的理念。增强学生的心态平衡能力,化解学生的精神困惑。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强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它的最大作用是促使高校学生积极地调节心态,聚精会神地静下心来,既能够乐观,又积极地迎接生活与学习过程中的诸多挑战。茶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升华学生的思想境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3]。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茶文化传播途径

  2.1积极创新茶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手段

  茶文化具有丰富多彩、深厚渊博的文化内涵,所以如果采取单调的课堂讲述,确实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无法体现出妙趣横生的课堂讲述效果,弱化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积极地采取多样化的茶文化传播教育形式[4]。强化学生的自主体会以及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方能内化这些茶文化知识,尽可能发挥茶文化积极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品行的作用。在创新茶文化教育领域中,高校应该采取茶艺表演、茶文化方面的知识竞赛、开设相关的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和宣传我国的茶文化,打造优良的茶文化传播氛围。很多高校教师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但是并未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制作和设计,缺乏良好的实用性。因此在推广、宣传与教育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和知识时,必须紧紧地依靠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以此为基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精彩纷呈的视频文件、图片等多种形式。它可以提供可读性强、便于观赏的茶文化知识和内容,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创新传播茶文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5]

  2.2培训茶文化中的茶艺

  不少大学纷纷组织茶艺表演,组建了相关的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娱乐、休闲场所,因此也是校园文化领域中的一个亮点。这些社团的主要内容是茶艺训练和运用。组建了相应的茶艺表演组织,定期开展茶道、茶艺表演,使得不少高校学生纷纷关注茶艺表演活动,积极地加入茶道文化社团中去。很多学校每年都设立茶道文化周,开展茶艺培训。接受茶艺培训的主体是广大学生,比如邀请不少茶学学者或者专家开设相关讲座,帮助他们积极地理解和宣传传统茶道文化及发展脉络,为国家做过的贡献等,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必须科学地宣传优秀的茶道文化内容,引领广大学生摒弃其中的诸多陋俗与恶习,开展丰富多彩的茶宴活动,比如品茶或选茶,感受茶道的深层次内涵。在举行茶宴的过程中,应该添加相应的茶文化活动,比如茶诗歌,茶音乐、视频赏析与茶书法方面的比赛。这样以来,既可以发扬光大我国的茶道优秀文化内容,又能够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群体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6]。

  2.3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扎实学风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大学生掌握茶文化的理论知识,传承茶文化内在的优良品质。要强化理论指导的作用,在茶文化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茶的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为了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历史悠久、理论完善的茶文化,可以要求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亲自参与茶的烘焙、种植、采摘与烹制等环节中,接触从种植到品茶的具体流程。这样以来,学生在循序渐进地了解茶文化的过程中,使自己具备学习茶文化中注重精神追求、不畏严寒、肯于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丰富茶文化知识,以理论指导自身的各种茶文化活动,将扎实的学习风气和正确的实践结合起来[7]。

  2.4开展丰富多彩的茶道文化活动

  在茶道文化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有条件的大学应该开展与茶道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茶道、茶艺的相关理论。还可以带领学生去茶馆品茶,在茶馆中举办文化活动。如此以来,可以有效地弘扬和光大优秀的茶道文化,也能够联系茶道的内容。学校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结合本专业的知识,调查和研究与茶道文化关系密切的相关内容。扩展茶文化传播的领域,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积极地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素养。

  2.5锤炼学生具备茶文化的内在品质

  不少大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茶文化认识,然而仅仅将其当成普通的日常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茶文化既是朴素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具有深层次内涵的高雅活动,让学生领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在品质。当前社会发展呈现出快节奏的态势,不少大学生心浮气躁,缺乏平常心,不能从容地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因此教师要积极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深厚的个人修养,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茶文化的外在形式、内在品质与背后的价值理念、精神传统和道德素养,积极地培育他们的良好品行和综合素养。在逐步学习和理解茶文化精神的过程中,使他们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保持淡定轻松、从容不迫的稳定心态,体现出茶文化的内在品质和气魄[8]。

  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德育功能和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传播茶文化的相关内容,既能够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也可以通过茶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教育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茶文化的密切结合,借助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变高校学生的错误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效地发挥茶文化自身的德育功能,全面地教化和引导高校学生群体形成灵活的思想政治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3],[4]赵晓峰.浅谈茶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养[J].教育教学论坛,20xx,(8):252-253.

  [2]胡雅娟,夏达.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研究[J].福建茶叶,20xx,(6):211-212.

  [5]邢雯芝.茶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J].福建茶叶,20xx,(5):58-60.

  [6]孟丹.中国传统茶道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应用[J].福建茶叶,20xx,(06):277-278.

  [7],[8]任杰.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浅析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作用[J].福建茶叶,20xx,(7):244-245.

茶文化论文14

  (一)茶文化的概念与范畴

  1、茶文化的定义

  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数千年的种茶、饮茶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更迭,逐渐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且底蕴深厚的茶文化。中国茶文化开始形成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此时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政局大动荡、思想大碰撞时期,文人雅士无处施展抱负,清谈之风渐兴,茶有提神益思的功效,便成为文人清谈必不可少的媒介,自此,茶逐渐走入文化领域。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则是在唐朝时期。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政治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茶文化受到佛教兴盛、科举制度、诗风大兴、贡茶制度、禁酒策略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公元 760 年,陆羽《茶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由此看来,中国已有数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然而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茶文化研究则开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在台湾,1982 年,娄子匡在为许明华、许明显的《中国茶艺》一书的代序—“茶的新闻”里,首次使用“茶文化”一词;在大陆,1984 年,庄晚芳先生在发表的论文《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首倡“中国茶文化”。1此后,不少学者都对茶文化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释。

  陈文华在《中国茶文化学》一书中指出:“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2刘勤晋在《茶文化学》一书中说明:“茶文化是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中国人,3000 年以来在发现、种植和利用茶作为食品、饮品、礼品、贡品和祭品的过程中,以茶作为载体,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情感、爱憎等思想观念的各种文化形态之统称。”1姚国坤在《茶文化概论》一书中提出:“一般认为,茶文化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感情、意识形态的总和,所以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2程启坤在《中国茶文化的历史与未来》一文中说“一般认为,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根据《中国茶叶大辞典》),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解释,茶文化是有关饮茶的文化,即对各种茶的欣赏、泡茶技艺、饮茶的精神感受以及通过饮茶创作出的文学艺术作品等。”3综合上述学者们对茶文化定义的表述来看,虽然表述的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点—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本文所理解和使用的是广义层面的茶文化,包括与茶叶相关的所有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内容。

  2、茶文化的结构层次划分

  茶文化包罗万象,内涵外延相当丰富,包括与茶叶有关的所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因此,了解茶文化的层次结构划分,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茶文化的概念。对于茶文化结构层次的划分,学界目前主要流传“四个层次说”和“三个层次说”。姚国坤、陈文华、丁以寿等持“四个层次说”,他们把广义的茶文化划分为物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精神)文化四个层次。陈文华还指出,心态文化层是茶文化的最高层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而程启坤、杨江帆二人则主张茶文化结构的“三个层次说”。他们认为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与茶有关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制度层面。除了对茶文化进行文化学意义上的层次划分外,还有部分学者持茶文化的“中介文化说”。王玲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认为茶文化是一种中介文化,它以茶叶为物质载体,同时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是一种典型的“中介文化”。1这里不再对茶文化进行明确的属性层次划分,而是把茶文化看作一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中介文化形态。茶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广泛,实难进行清晰明确的划分界定。本文所研究的茶文化采用广义的茶文化内涵,并着重研究其物态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的开发利用。

  (二)文化产业概念的表述与界定

  1、文化产业概念的起源与表述

  从概念层面来说,文化产业一词最早起源于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概念。“文化工业”这一名词在 1947 年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两人合着的《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二人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的专门概念,指称大众文化的产品和过程。2随着文化产业概念的出现,各国都在自身的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作了不同的引申和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是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的,即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英国政府把“文化产业”称作“创意产业”,强调的是文化创意的重要性。4美国把“文化产业”叫作“版权产业”,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欧盟将“文化产业”定义为“内容产业”,指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及其服务的产业”。5在日本,“文化产业”被称为“娱乐观光业”,是因为日本的娱乐业及观光旅游业较为发达。

  2、国内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界定

  文化产业的概念引入中国后,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学者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定义,这里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做一些探讨:

  江蓝生等在《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现代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们建立在大规模复制技术之上,履行最广泛的传播功能,经商业动机的刺激和经济链条的中介,迅速向传统文化艺术的原创和保存两个基本环节渗透—将原创变成资源开发,将保存变成展示,并将整个过程奠定在现代知识产权之上”。1这个观点详细描述了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并且突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花建将文化产业概括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利润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变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2这一观点,将文化产业生产的目的、核心表述的很明确。

  李江帆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3这一定义,是从产业概念的角度提出的,存在的缺陷是只重视了文化产业的生产环节,而忽视了流通、销售等重要环节。

  邓安球认为“文化产业是指为市场进行创造、生产、流通、销售具有文化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之有联系的各种支撑、参与等活动的集合”。4该定义明确了文化产业是为市场服务的本质,同时将文化创意纳入了产业构成环节。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行业范围都不尽相同,文化产业的概念范畴是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演进的,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实难给出一个精准的定义。本文所理解的文化产业是指以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以及标准化方式,生产和传播既能创造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又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三)茶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与特征

  1、国内学术界对茶文化产业概念的界定

  随着近年来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不断向产业渗透,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经济领域异军突起,各地不断涌现出茶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实践,于是关于茶文化产业的理论描述也持续出现。

  茶文化产业的概念,首次出现于 20xx 年龚永新、张*光、蔡烈伟等的《三峡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报告》一文。文中对茶文化产业下了广义和狭义上的两个定义;广义的茶文化产业是有文化内涵的茶产品和以茶文化服务为主的产业集合,泛指与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能够较多体现茶文化特征的行业,狭义的茶文化产业则是指与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

  无论是狭义的茶文化产业,还是广义的茶文化产业,它都强调的是茶文化的体现性,把茶文化在产业中的作用,定位为增加茶叶产品附加值的工具。

  詹罗九在《中国茶叶经济的转型》一书中对茶文化产业进行了简单的说明:“茶文化产业系统是艺术产业与休闲产业之集合,具有感染性和怡情性。茶文化是发展茶文化产业的深层次动力”。2这里的茶文化产业已渐有脱离原有茶产业范围之势,在信息、创意、科技等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为独立于传统茶产业而存在的新型产业形态。

  舒曼等在《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所谓茶文化产业,是指从事茶文化产品和茶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基本上有以下内容:茶叶经营、茶具经营、茶艺馆经营、茶艺师培训、茶文化产品广告传媒和各类茶文化活动(包括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艺术节等)”。

  此时的茶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内部关联性及外围辐射性,茶文化处于这个辐射圈的核心位置,其他一些既体现茶文化特征又兼具其他文化属性的产品与服务行业是围绕这个核心的外围相关层,同时也辐射到那些具有茶文化内容的行业。

  夏良玉在《论我国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一文中对茶文化产业做了如下界定:“茶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型概念,是指生产和提供具有茶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行业门类的总称,泛指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和商品化方式所进行的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直接相关的行业或领域,并把茶文化产业基本分类如下:茶文化产品(茶文化艺术之都、茶文化生态园、名茶、茶具、茶画、茶书等)、茶包装设计、茶馆业、茶会所、茶文化旅游、茶文化艺术节、茶器设计经营、茶业职业培训、名茶营销模式开发、茶文化动漫业、茶文化广告传媒、茶文化音像制品开发等和各类茶文化活动”。1夏良玉学者所指的茶文化产业内涵丰富,门类多样,不仅把以茶产业为基础的传统茶文化产业行业囊括在内,还将以创意、信息、科技为支撑的新型茶文化产业门类纳入其中。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不难看出,茶文化产业是茶文化与文化产业各行业门类的融合,本质是茶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基本立足点是茶文化,而茶文化自身内涵丰富,涉及历史、文学、民俗、科技、美学、养生等学科,所以茶文化产业必然是一个综合型概念,泛指那些和茶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直接有关的行业以及其它较多地体现茶文化特性的行业。

  2、我国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茶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新分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1.我国茶文化产业处于起始阶段,与传统茶产业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茶文化的宣传普及,推动了茶叶消费的增长,最终带动了茶业经济的发展。茶文化贯穿茶业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茶文化产业与茶产业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晰。

  2.传统茶文化产业已有一定基础,创意茶文化产业发展欠缺。在现有的人才、技术以及资源环境条件下,以茶馆业、茶文化节庆会展、茶文化培训等为代表的传统茶文化产业已有较好发展,但对创意和科技等要求较高的茶文化动漫游戏、茶文化影视传媒、茶文化创意设计等新型茶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3.茶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目前,关于茶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发展指导理论,很多地方的茶文化产业实践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我国茶文化产业的概念特征决定了本文研究的特殊性,它不是一个由理论研究到指导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从实践分析到规律总结再到指导实践的过程。

茶文化论文15

  摘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言文学重点包括文学史、语言学和文论。汉语言不仅能够维系中国的统一,而且能够传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传统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支,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成为华夏文明的一大代表。在这个过程中,汉语言文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汉语言独特的韵味赋予了传统茶文化深刻的内涵,因为汉语言文学发挥它的作用,使得传统茶文化不断传播开来。在时代发展与变化的同时,传统茶文化也随之改变,融入了新的元素,使得传统茶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概念。汉语言文学在时代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传统文化影响很大,把很多传统文化宣扬开来。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播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中国是以汉语作为其标准语言的国家,由此产生了许多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内容。汉语言文学就是以汉语学习为核心的一门学科,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也得以发扬壮大。汉语言文学对于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将结合汉语言文学的作用和传统茶文化的特性将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的作用进行一个分析。

  1发展历程

  1.1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程

  汉语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国是以汉语为标准语言的国家,我国从一百多年前就开设汉语言文学。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我国的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为政府培养它所需要的从业机关人员,而非培养具有良好汉语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人。汉语言文学从产生到现在经历了不少的变革,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经过历史的风雨洗礼,汉语言文学的形态特征已经形成。各大高校也纷纷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作品也开始流行起来,汉语言文学教育也越来越有它独特的价值。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历经了沧桑与曲折,也拥有过辉煌和灿烂。汉语言文学在没落的时代里记录了最黑暗的故事,在最美好的日子里叙写了最荣耀的篇章。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它的发展过程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的一个浓缩。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是我们民族灵魂的象征。

  1.2传统茶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蕴含丰富,其中包括传统茶文化、戏曲文化、京剧文化等等。传统茶文化当中又蕴含许多珍贵的文化元素,包括采摘茶叶的相关内容,泡茶的相关流程,与茶有关的典故传说,以茶为题吟诗作赋,茶具的挑选,关于茶的品鉴......与茶有关的文化自几千年起就有,茶与中华民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种类的茶,但在中国茶不仅是供人饮用的饮品,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国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依据之一[1]。

  2赏析汉语言文学与传统茶文化相关的内容

  2.1古代咏茶词的内容

  历史上不乏名人写下关于茶的诗文,关于茶的诗书典籍数不胜数。宋朝时,许多文人墨客饮茶会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品令茶词》中写道:恰如灯下,古人万里,归来对影。词人在独自一人独立与稀疏光影之中,喝了茶之后的情绪类似于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用语言来表达,只有饮者才能体会这其中的滋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作品中有此番对于茶饮的赞誉。同样是与黄庭坚并称为宋代大书法家的米芾也写过许多关于茶叶的词句。他曾写过一篇《满庭芳咏茶》里面有许多文字都在刻画沏茶时的优美画卷,细腻传神地再现煮茶的各道工序,沏茶时的火候以及用以沏茶的泉水的清澈透亮,都通过词句展现出来。这不失为一首极有情韵的咏茶词。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意境丰富内容细致意蕴悠长的咏茶词,这些汉语言文学作品都对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关键作用[2]。

  2.2近现代咏茶作品

  中国著名人民艺术家老舍有一篇代表作叫做《茶馆》,这部作品看似是一篇不长的汉语言文学作品,但实则续写了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情况,茶馆见证了时代的革命,这部汉语言文学作品也为中国传统的休闲活动做了宣传,因为这部作品的推广,许多现代人又对茶馆的休闲氛围更感到新奇。作家林清玄写了一本名为《非常茶非常道》的散文集,其中富含很多禅理。文章文字清雅,意境深远,内涵丰富睿智。这本书关于禅茶文化,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地讲故事,实则故事蕴含深刻意义。

  3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3.1汉语言文学与传统的关联

  从汉语出现到现在,汉语言文学作品已经多得数不胜数,汉语言文学涉及的方面广博,与传统文化也联系密切。古代文学作品到当今的社会中也依旧被人们熟知,很多名家的作品都被作为汉语言文学作品展示在大众面前。可以说,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壮大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推广,传统习俗传统节日传统礼仪传统观念都以不同的形式被记录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

  3.2汉语言文学发挥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包括许多方面,包括文学史、语言学等等,汉语言文学中有不同风格流派,导致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新的思想观念会融入文学作品之中,对于启发民智有一定的作用。汉语言文学作品也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社会现象,笔者会有隐晦的角度去揭露时代的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起到重要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中语言具有艺术性,在语言表达方面达到了艺术感染力强的效果,所以某些时候汉语言文学能够陶冶大众的情操。汉语言文学作品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是它具有传播作用,汉语言文学作品或者是针对性的文学评论都以不同传播媒介传播散布,涉及面广泛,所以很多思想观念、艺术形式、传统文化、政治理念、文学概念等等都因为汉语言文学得到发展。

  3.3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传播的作用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新的形式。茶文化在中国不仅代表着物质文化也代表着精神文化,许多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都被人们认可和重视。自古时候起就有关于茶的诗词歌赋问世,茶文化中的茶不仅只代表饮食文化上的一大元素,更是上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茶的清热解毒功效被世人公认,但在中国它如同精神的调节器一般,历代文人墨客都饮茶作赋。我们在传承茶文化的过程中也看到了其他国家诸如日韩两国对于茶文化的发展传承,很多都是从大众媒体上看到其他国家的茶文化发展;但对于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去了解它的意义内涵所在就要了解它的来源和它历经的风雨历程。如今的中国人对于传统茶文化应该不算陌生,至少说到饮茶,不管什么年龄的人多少都会了解它的内在含义[3]。因为从小学开始接触的古诗文就讲述了茶的相关知识,在很多汉语言文学作品中都会以茶叙理,在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指导下,人们开始认识到不同的茶叶种类,开始意识到品茶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开始了解不同的词汇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茶的滋味的品鉴。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期的语言表达习惯也造就了不同的茶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在汉语言文字追求典雅大气的时期,茶文化中出现了类似于斗茶、选茗等词汇,在汉语言文字表达趋向于简便易懂的情况下,饮茶文化中出现了泡茶、倒茶的这些表达习惯。这些都是汉语言文学直接导致茶文化的改变,这种改变也证明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范围之广,这些词汇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都在举国上下出现,并且被人们频繁使用。汉语言文学在传统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是因为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记载使得传统的饮茶文明没有被人抛弃,也使得饮茶习惯一直被人们视为一大民族爱好。得益于汉语言的宣扬,才让传统茶文化在历经千年的发展变迁之后仍然存留于世界民族之林。

  4结语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包括它的语言文字和它的传统文化,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传统茶文化甚至许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传播作用,汉语言文学为传统文化的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传统文化推广给本民族的后继者,也将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到世界的范围内。汉语言文学是我国的一大艺术特色,它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在如今的网络环境推动下,汉语言文学的传播途径被拓宽开来,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作用,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军亚.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G].汉语言文学.20xx(12):53-55.

  [2]王艳.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联系[G].汉语言文学.20xx(2):67-69.

  [3]唐谷杰.传统茶文化和汉语言文学的联系[G].汉语言文学.20xx(6):46-49.

【茶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茶文化论文11-04

茶文化论文11-04

紫砂与茶文化论文10-23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4

中国茶文化论文07-26

音乐对茶文化传播的作用论文12-12

小议俄罗斯的茶文化论文07-07

中国茶文化选修论文11-04

茶文化体育教学论文推荐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