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论文

时间:2020-07-07 15:53:51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武侠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论文

  1前言

武侠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论文

  在所有电影音乐类型中,武侠电影音乐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可谓有着最密切的关系。武侠电影承载着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不但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鲜明的独特标识,即便是国内其他题材的电影,就文化的传承性而言,也无法与之媲美。我国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武侠电影诞生开始,发展到今天,几乎可以这样说,每一部武侠电影的场景配乐、背景音乐、尤其是影片的整体音乐风格,都体现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借助了大量的民族音乐元素进行主题的烘托与表达。即便是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武侠电影开始转向喜剧、魔幻、荒诞类型题材发展,武侠电影的主题曲创作走上流行、通俗歌曲的'路线,武侠电影音乐也从未真正偏离于民族音乐的风格特色。

  2武侠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在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上,武侠电影中的配乐体现地最为明显。《十面埋伏》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影片,无论是题材内容、故事情节所反映的纯武侠精神,还是影片中出现的教坊乐曲、使用的背景配乐,都体现着我国民族音乐风格的精粹。‘《十面埋伏》影片的取名即来自我国著名的琵琶曲《十面埋伏》,乐曲讲述的内容是公元前202年的楚汉“该下大战”,汉军以“十面埋伏”的阵法将楚军击退、大获全胜的历史事件。曲中琵琶铮铮,铿锵有力,迂回起伏,杀机频现,以萧瑟的几声弦语开场,烘托出一番山雨欲来之势。乐声急转,伏兵渐现,乐曲于高潮处一度停滞,展现两军对垒短暂的胶着状态,在一番急促弦语之后,楚霸王渐露败相,最终兵败如山倒。全曲将伏兵四现、两军对战的紧张场面描绘得活灵活现。

  《十面埋伏》影片以琵琶曲《十面埋伏》作引子,用奇崛、荡气回肠的乐谱旋律呼应影片中敌我于暗地勾心斗角的风云诡橘,口本配乐大师梅林茂深受东方文化与中国民间音乐的熏陶,以《十面埋伏》中的琵琶作为主乐器,以中国的古乐风格为基础,为影片的配乐和审美意境,献上了一曲细腻而婉转、肃杀而凄凉的音乐叙事。在影片的一开始,金捕头在乐坊中与歌女们玩拔河游戏,婉转美妙的琵琶声中夹杂着摇铃的声音缓缓入耳,将男欢女爱的闲适情景恰当烘托,也为后面源宁小妹出场表演舞蹈做出音乐上的承接。小妹表演的舞蹈配乐是琵琶与二胡的协奏曲,自汉朝李延年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在这段舞蹈中,琵琶声、摇铃声源自画内音,由乐坊中手持乐器的歌女奏出,二胡的旋律则来自影片的场景配乐,二者天衣无缝的交织融合,二胡凄婉的音色衬托出小妹淡淡的哀愁,琵琶紧促的弦声提示着气氛的紧张不安、一触即发。民族风格的配乐不但将影片的意境烘托的唯美、逼真、富有中国古老神秘的艺术气息,同时还将我国古代文化巧妙的融合进影片叙事中。

  武侠电影音乐对于我国民族传统音乐的这种文化继承,几乎随处可见、信手拈来。如《关云长》中曹操送关羽回房的场景,采用箫声独奏进行配乐,烘托关羽“心在曹营身在汉”的压抑无奈,另外还采用箫、尺八等进行配乐,烘托故事肃杀、凄凉的气氛;《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巩俐向周润发问安的场景,采用竹笛、古筝进行合奏配乐,使观众在听觉上感受到中国浓浓的古风与朝代气息,等等。

  3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武侠电影题材内容上的特殊性,使得为其配乐的音乐风格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由是,武侠电影音乐在所有音乐体裁中,可谓是最能够通过实际的作用与影响,将我国的民族音乐继承并发扬广大的音乐体裁。

【武侠电影对中国文化的传承的论文】相关文章:

1.数码技术对武侠片的影响论文

2.电影文学对当下电影的思考论文

3.中国十大武侠电影

4.试论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的文化论文

5.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定位论文

6.中国文化对中国村镇文化的影响论文

7.试论中国译者对中国文化论文

8.徐复观对中国文化的定位的研究论文

9.浅析中国文化对中国村镇文化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