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0-10-27 13:57:25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

一、审计预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预备阶段是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在审计业务的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且可以大大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和本钱,进步审计效率。加强审计实施前的质量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内部审计部分应该根据审计项目的性质和复杂程度、被审计单位规模的大小、审计职员的客观性等因素指派具有必备知识和技能的内部审计职员。首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内部审计职员只能从事其胜任的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内部审汁项目组职员的组成,需要基本的胜任能力,审计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应与承担的审计项目相适应,审计组长是控制该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审计组长除应具备专业经验及核心业务能力外,还能驾驭审计项目实施,作好团结和内外协调工作,形成审计组的协力。其次,委派审计职员应符合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要求。内部审计职员的客观性,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部分负责人不应委派那些可能有利害冲突或偏见的审计职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以保证审计职员客观公正、中庸之道。  2.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审前调查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一些重点审计项目,更要花足够长的时间搞审前调查,做深进细致的调查。实践证实,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初次审计时,审计组应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状况,初步了解主要经营治理了作的业务流程,索取报表、数  据、银行财户情况表,相关法规政策、内控制度以及执行情况等资料。再次审计时,审计职员在查阅前期审计档案,了解以前存在的、风险领域等相关信息的同时,应重点关注关键岗位治理职员、治理方式和信息系统的主要变化。调查结束后,审汁组应执行性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潜伏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缺陷或控制过度的情况,对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市计风险作出公道评估,初步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方案是审计实施的基础,是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审计方案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和效果,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使审汁事半功倍。因此,要求每个审计项口都要在明确审计目标、防范审计风险上下功夫,本着重要性、谨慎性的原则、制订的、操纵性强的审汁实施方案。要区别不同类型项目,分类编制审计方案。由于内部审计项目类型主要有财务收支市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审计、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等,各种类型审汁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因此,我们在编制审计方案前一定要留意分清项口类型,根据各类型项目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有的放矢地编制审汁方案。审计方案要重点突出,内容要周全、具体,组织分工要明确、公道。  二、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市计总体风险,具有重大作用,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项目审计责任制。在具体审计项目的实施阶段,要按审计项目治理制度的`规定,严格内部审计工作程序,明确项目组长和各级审计职员的工作职责,明确项目组长对审计项目的工作质量负主要责任。  2.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薄弱环节,应扩大测试范围。在实施现场审计时,审计职员根据审计具体方案中确定的审计步骤,运用审计技术对业务程序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收集有用性、相关、重要的审计证据。内部审汁职员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如发现被审计单位职员职责分工不严,存在严重混岗等严重缺陷时,内部审计职员应充分意识到该证据的重要性,保持应有的职业警慎,对这一重大隐患执行扩大测试,实施进一步的取证,以确定工作职员是否利用机构内控不严的漏洞,实施了违法违规行为。  3.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在审计工作底稿上要反映出审计职员的工作轨迹和专业判定的过程,有利于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审计职员既要做好审计过程记录,反映出审计职员实施审计检查的范围和,包括查看了哪些账目、资料和文件,做了哪些取证工作,找哪些人了解过情况等等;又要记录审计的主要成果和查出的重点。审计工作底稿应由审计职员编制,审计组长复核,对反映被审计单位情况和经营治理题目的取证单,应交被审计单位相关职员签字确认。  4严格执行复核程序。内部审计应建立审计组长和审计部分负责人两级复核制度。各级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和承担责任,层层把关,级级负责,确保每一个审计工作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组长的复核是审计报告形成前的质量控制,它承上启下,把握审计质量关,是属于第一层次的复核;第二层次的复核是审计组提交审讣部分负责人的审定,是最重要的控制环节,是在重要审计工作底稿进行重点抽查复核的基础上,全面复核结论性的厂作底稿。有条件的,如设立总审计师、聘请审计顾问的企业,应实施三级复核制,对各自责任明确分工。  5.加强对内部审计职员的现场指导和检查。项目组长要及时了解审计职员审计工作情况,会同审计部分负责人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题目,对各层次审计职员的审计工作给予实时的充分的指导、监视和复核,这是做好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内部审计部分应当将审计中执行的监视证据做成记录,记进审计工作底稿。现场检查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审计工作是否按照审计方案和计划进行;审计过程及结果是否适当记录;实施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重点审计领域和重要审计事项是否已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能否充分地支持审计发现、审汁结论和审计建议;预定的审计目标是否已实现。  6.建立审计报告的签发制度。审计报告由项目组长起草,审计部分负责人审核。审计报告签发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加强双方的沟通。审计组应客观地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意见,换位思维,避免审计职员因主观因素和审计取证过程不够深进、调查了解不够全面造成的偏差。征求意见后,项目组长应对审计报告再行修改,经复核把关后,向被审计单位、企业最高治理当局和规定的其它有关职员报送正式审计报告,保证审计报告编制报送的规范、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