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底稿的电子化

时间:2020-10-20 19:45:44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底稿的电子化

随着机技术的广泛,信息化程度的逐步进步,传统的以“纸 笔 计算器”为工具的审计方式日益显得低效和不,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审计方式进行改造,是国内师事务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底稿化的实践谈点体会,供同行们。

  电子化底稿的上风

  1.电子化底稿可方便审计职员共享资料,进步审计效率。审计工作是一种团队工作,其效率依托于有效的信息共享。在传统的纸质底稿工作方式下,审计小组成员各自按分工编制底稿,相互查阅很不方便。审计工作底稿实现电子化后,审计职员能方便地通过公司内部的局域网或审计小组现场的对等网实现信息共享,相互之间查阅审计底稿只需要点点鼠标即可轻松实现,而且审计职员之间互不,从而可以极大进步审计效率。另外,在传统的“纸 笔 计算器”工作方式下,大量的计算工作利用计算器完成,审计职员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正确,往往要验算二到三遍,浪费大量时间。在电子化底稿工作条件下,审计职员只需要进行初始的数据录进,计算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计算结果正确,无须验算,可节约时间,进步审计效率。

  2.有利于事务所积累审计经验,进步知识治理水平。底稿电子化后,审计职员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可以很方便地及时转化为指导以后审计工作的模板,并可及时更新审计程序,实现审计经验的共享。一旦国家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事务所利用电子化底稿也能迅速作出反映,调整自己的审计程序。而在传统的纸介质底稿的方式下,为了进步效率,事务所一般将审计程序印刷在纸上,在印刷时为节约本钱,印刷批量一般较大。一旦批量印刷完成,审计程序无法批量进行调整,只能在使用时由审计职员进行调整,而这往往需要事务所进行大量的宣传和培训才能做到。这样,国家颁布新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新要求和事务所内部的审计经验难以及时转化成审计程序,不利于进步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

  3.有利于强化审计质量控制。在传统的“纸 笔 计算器”的工作方式下,事务所内部的三级复核和质量检查都是通过纸质文件流转的方式实现的,控制力度不大。在电子底稿中,通过设置控制点,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底稿的编制、复核、检查都实现计算机自动签名,可以方便而严格地控制业务流程,保证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贯彻执行。由此可大大强化三级复核和质量检查工作,进步复核和质量检查水平。

  4.电子化底稿扩大了审计底稿的素材范围。有了电子底稿后,除了纸质底稿外,录音材料、录像材料、电子照片均能构成审计底稿,审计职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方便快捷搜集审计证据,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5.减轻审计职员的携带负担,方便审计工作底稿的保管、检索和查阅。底稿电子化后,所有底稿皆可以储存于笔记本电脑中,审计职员无需携带沉重的纸介质底稿。而且底稿完成后,回档于服务器或刻录成光盘,方便保管和以后的检索、查阅。由于纸张消耗的大幅度降低,既可以大幅度减少事务所底稿的保管用度,也符合国家的环保政策。

  化底稿实现的条件和途径

  实施底稿电子化不仅是底稿介质的变化,实际也是通过机技术对现有的审计方式进行的一场深刻的变革,需要审计职员进行审计理念上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事务所应不断审计经验,及时调整审计程序。

  实现底稿的电子化,核心在于开发一套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有两种方式:委托外单位开发和自行开发。软件的开发一般利用已有的办公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实施。可供利用的软件有:OFFICE、SQSEVER、NOTES等。事务所应结合自己的规模,选择恰当的数据库软件。规模较大的公司或拟规模化的师事务所,建议自己招聘软件人才自行开发,开发小组应由经验丰富的审计职员和软件职员组成。首先由审计职员提出各种需要,软件职员在与审计职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编制电子底稿,并随着会计和审计的发展不断调整审计软件,软件应该开发成版而不是单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