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IC生产模式的灵敏供给链体系结构研究

时间:2023-03-24 10:34:50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面向IC生产模式的灵敏供给链体系结构研究

摘要:传统的供给链在IC生产模式下存在缺陷与挑战,我们应该提升对供给链的治理。文章提出了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能够支持IC生产模式的成功实施,能实现以低本钱地即时响应顾客化需求而创造出新的竞争上风。  关键词:基于时间竞争;IC生产模式;灵敏供给链
    
  一、引言
  
  目前,对于很多行业,例如汽车、服装等行业,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低价格和高质量曾经是赢得竞争的手段,现在低价格和高质量已成为进人这些行业或在这些行业立足的基本要求,在这些行业,定制已经成为和正在成为企业新的竞争手段。调查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希看提供定制产品,已经实施定制生产的企业,希看进一步进步定制的程度。与此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时间走向了前沿,时间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新的关键资源。此外,由于持续增长的激烈竞争,企业也希看持续不断地降低本钱。现在,定制、快速响应甚至即时交付产品和服务、低本钱已经成为企业希看实现的目标。但是,现有的生产模式和治理方法已难以使他们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实现这个目标。
  正是这样的环境压力孕育着企业的下一个生产经营模式——即使顾客化定制(Instant Customerization,Ic)。IC生产模式提供了定制产品的一种先进制造模式,其目的是解决长期困惑制造业的“三难”题目,就是既要使产品满足顾客个性化的要求,又要使产品的本钱和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相同或相接近。IC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设计方法、制造过程、物流系统或营销战略,它将会成为21世纪企业的组织原则,就象大批量生产是20世纪的组织原则一样。
  尽管IC生产模式是一个刚刚才提出的概念,但要想推广即时顾客化定制生产模式(IC),首先必须解决IC生产面临的一些关键题目和重要技术。IC生产模式的成功实施和推广,需要面向IC生产的技术条件、治理条件、职员条件、产品条件和市场条件等方面的保障。IC生产模式面临的一些关键性研究课题包括面向IC生产的产品开发设计技术、面向IC生产的制造技术、面向IC生产的治理技术、面向IC生产的信息技术等等,其中面向IC生产模式的供给链治理是保证IC生产模式有效运作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IC生产模式对供给链提出的新要求
  
  (一)传统供给链存在的缺陷与面临的挑战供给链(supply Chain)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那时人们把供给链治理的重点放在治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治理库存和运输。这种传统供给链治理是以生产为中心,力图尽量进步生产率,降低单件本钱获得利润。在销售方面,则采用促销方式试图将自己的产品倾销给顾客,并通过库存来保证产品能不断地流向顾客。但是,过往的市场竞争远没有像今天企业所面临的这样严重的局面,因此传统供给链系统在当时的环境下并没有反映出不适应性。然而,进人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全球化等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传统供给链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挑战开始显现出来。
  1,传统供给链存在的缺陷。
  (1)传统供给链存在的战略目标题目。传统的供给链治理方式把计划猜测、生产制造、储存销售、顾客服务各个过程独立对待,独立地考虑每个过程,相互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局部最优而非全局最优。
  (2)传统供给链存在的信息题目。传统供给链的信息题目在于一方面供给链各个成员之间不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贸易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处理方式仍然以手工和半自动化为主,按照功能划分的信息系统像岛屿的分布一样,顾客服务、会计结算、制造和分销系统分别通过各自的系统,影响了信息的共享性。
  2,传统供给链面临的挑战。
  传统的供给链结构偏重于企业内部的从采购到零部件的生产转换过程和配送到销售用户的过程,目前它面临的挑战有:
  (1)夸大与企业外部的合作,而不是仅仅关注企业内部的优化:
  (2)降低本钱的要求日增:
  (3)库存压力,夸大低库存甚至零库存:
  (4)顾客化服务要求的进步:
  (5)最大顾客化服务与大生产力的矛盾:
  (6)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7)复杂的间接销售渠道:
  (8)供给链治理的发展趋势明显地呈现出全球化、虚拟化和灵敏化。
  随着顾客需求变化日益迅速,供给链企业要想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赢得更大的利润,就必须采取以时间和顾客化服务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供给商、制造商、零售商、顾客之间需要有更及时、更正确的信息,然而在传统的供给链治理中,固然信息流也是供给链治理的一部分,但是从根本上而言,它更注重的是产品流,信息流只是伴随产品流而出现的。这显然不能适应目前的供给链治理模式和市场变化。因此,在供给链企业从大规模生产向速度与顾客化服务生产转化的过程中,供给链治理模式也必须相应地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IC生产模式对供给链提出的要求不可能有全能的企业,只有充分发挥各个企业的核心上风,组建动态同盟,才能解决“即时响应、以较低本钱生产和满足顾客个性化要求的产品”的困难。这就要求在企业中实施即时顾客化定制生产模式,实现买方和卖方的“双赢”。这样的制造企业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化大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并作为动态的制造环境中一个可使用的制造个体资源,以企业集成的形式,通过合作与竞争,参与灵敏供给链。因此,企业的集成范围正在逐渐的扩大,其主要的趋势是向供给商和终极顾客扩展,其变化如图1所示。
  在即时顾客化定制环境下,各企业在灵敏供给链中各尽其力,共享利润。所以,为了增强竞争上风,各企业就会将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而将其它活动交给别的企业处理。这样。尽管灵敏中的企业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更多的是合作,所以企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说已经转化为整个企业同盟和其它企业同盟的竞争或者说是企业供给链与供给链之间的竞争。
  由上面的论述可知,IC生产模式的提出对供给链题目赋予了新的涵义和要求。因此,为了实现即时顾客化定制生产必须依靠灵敏供给链,我们应该提升对供给链的治理,提出一种新的灵敏供给链系统,即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系统。
  
  三、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体系结构
  
  在对灵敏供给链功能需求分析和即时顾客化定制生产对供给链提出的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面向IC灵敏供给链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面向IC灵敏供给链是一个跨企业的网络结构,是一个多用户基于Internet/Intranet集成信息平台同时进行运作的系统。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Internet技术相互连接,加强信息在各节点之间的相互传递和共享,使从顾客个性化需求信息的获取到定制生产的分配能够在瞬间完成,从而进步供给链的灵敏性和即时性。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核心就是在“零时间战略”指导下,完成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设计与构建,在运行战略的指导下,围绕供给链的生产计划,以低本钱、零交货期和定制化服务的竞争上风参与市场竞争。
  其中,在宏观战略方面:零时间战略(zero TimeStrategy,ZTS)为供给链的核心思想,它是IC融进灵敏供给链中的充分体现;组织结构选择(OrganiseForm Selecting,OFS)是确定供给链采用的组织形式,如网络组织结构;合作协调机制(CooperativeCorresponding Mechanism,CCM)为供给链体现了战略伙伴关系和企业内外资源的集成与优化利用,保证供给链组织的协调稳定;利益分配机制(ProfitAssigning Mechanism,PAM)为供给链确定利益与风险分配模式以及激励策略,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保证;信息战略规划(Information StrategyPlan,ISP)为供给链采用Internet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提供了保证;市场战略规划(MarketStrategy Plan,MSP)为供给链进进市场和占领市场的规划决策。如追求顾客份额的市场占领战略;产品战略规划(Product Strategy Plan,PSP)一般主要由供给链中的核心企业根据市场战略进行制定实施的。在运行战略方面: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LP)夸大供给链中各个环节按照增值原则进行设置,保证了供给链以低本钱进行生产;灵敏供给(Agile Supply,AS)保证了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或环节之间的产品能够快速满足顾客需求:需求驱动(Demand Driving,DD)为供给链以终极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驱动而进行生产;柔性反应(FlexibleResponse,FR)保证了供给链能够在产品品种上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动态同盟(Virtue Enterprise,VE)保证了供给链能够灵敏地进行重构,实现即时同盟;即时响应(Instant Response,IR)保证了供给链能够以零顾客订货提前期满足终极顾客的需求。
  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的目标是:通过灵敏供给链,实现以大量定制的本钱即时地生产出顾客定制要求的产品。它的基本思想:将顾客个性化定制产品的需求信息,通过灵敏供给链快速、正确获取和高效传递给业务合适的生产个体和供给个体,通过动态的企业同盟来共同承担定制生产的压力,终极实现大量定制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并以即时响应终极顾客个性化需求和零交货期的需求。
  (一)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特点面向IC灵敏供给链系统区别于一般供给链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但可以动态同盟的形成和解散进行快速的重构与调整,而且将“零时间”概念引进为顾客提供满足服务的供给链全过程中,追求对顾客个性化需求响应时间“零”的极限的目标。面向IC灵敏供给链还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面向IC灵敏供给链结构的虚拟性。由于顾客需求驱动把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与终极顾客连接起来,所以它必然随着顾客需求而经常变动。一般来说,IC生产模式的面对的市场呈现出个性化、易变性等特点,企业为了捉住市场机遇,会根据自身的核心能力,选择与之有着资源和能力方面互补的供给商结成同盟,共同来满足终极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当市场中的顾客个性化需求发生改变和原来的供给商无法满足需求时,企业会寻找新的供给商而结成新的同盟。由此可知,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结构的稳定程度与市场中顾客个性化需求变化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实际上它是一个虚拟的供给链。
  2,面向IC灵敏供给链结构的复杂性。面向IC灵敏供给链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复杂网状式的组织结构。面向IC灵敏供给链是一个跨企业的网络结构,是一个多用户基于Internet/Intranet集成信息平台同时进行运作的系统。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Internet技术相互连接。在这个网状式的组织网络中,有些合作伙伴是长期稳定的基于合作的双赢(或多赢)关系,有些合作伙伴是为了灵敏地获得某一市场机遇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企业相互依靠,各环节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②面向IC灵敏供给链协调运行的复杂性。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上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节点企业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合作程度,不同的企业文化、治理模式、价值观的治理特点,甚至个人的情感、意志、领导风格等也会对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运行治理造成极大影响,从而使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协调运行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3,即时响应的供给链。面向IC灵敏供给链是基于某一具有增值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市场机会而形成的以对个性化顾客需求的即时响应为特征的供给链,有明确的目标及要求。它对环境的变化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目标是追求对顾客需求响应时间的“零时间”极限,也就是说,面向IC灵敏供给链的信息流响应时间即是“零”,物流响应时间即是“零”。
  4,动态可重构性、集成性和开放性。动态可重构性是指面向IC灵敏供给链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同盟组织的变化,从而根据要求进行供给链的动态重构;集成性是指面向IC灵敏供给链可以有效实现同盟各企业之间信息共享与交流,并能有效支持同盟各企业之间的功能互操纵,即体现了信息的集成性和功能操纵的集成性;开放性是指面向lC灵敏供给链不依靠于实现环境,即不因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网络模式等信息系统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同时开放性还表现在灵敏供给链具有很好地融合新技术的能力。
  5,信息强化的供给链。在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中,为了保证信息能流畅地传递,必须建立基于Internet网络的信息共享平台,即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通过Intemet技术相互连接。事实上,面向IC灵敏供给链各节点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服务、内部数据结构各异,系统中包含了不同的操纵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基于Intemet/Intranet的信息网络接口代理将供给链链节中的其他节点企业连接起来。企业内网的浏览器就能成功地访问其他节点企业的信息系统。其他节点企业,即供给商、供给商的供给商、顾客、顾客的顾客的信息系统也采用基于Web的体系结构。这种系统结构将能满足供给链信息网上实时动态信息输进、输出、查询的要求,成功地做到异构兼容。因此,这种信息平台使得各成员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连接,从而使得来自顾客需求信息(销售信息)同时向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中供给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各成员传递,各成员由此决定向上游企业的订货量。
  (二)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与传统供给链的比较分析本文从供给链的拓扑结构、战略目标、决策策略、能动性、交货期、产品的个性化程度、信息共享、跨组织参与的广度、伙伴关系和灵敏性及稳定性等十个方面,对面向IC灵敏供给链与传统供给链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面向IC的灵敏供给链在10个度量指标的比较中都具有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更能够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竞争要求。
  
  四、结束语
  
  大规模生产、大量定制生产与IC生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面向大规模生产和大量定制生产的集成化供给链治理的模式并不适用于IC生产模式。国外很多企业在从大规模生产转变为大量定制生产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起适合大量定制的供给链治理模式而导致本钱的大幅度增加和效率的大幅下降,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尽管IC生产模式是一个刚刚才提出的概念,但是要想成功推广和有效实施IC生产模式必须有相应的供给链治理模式的支持,以区别于面向大规模生产的供给链。

【面向IC生产模式的灵敏供给链体系结构研究】相关文章:

基于价值网的企业集群式供给链治理模式研究04-28

供给链系统的柔性性能06-03

供给链中伙伴关系及其合作策略06-03

谈数字IC设计技术08-25

配网工程中营销客服与生产调度集约模式研究06-12

发挥电子商务在物资供给企业中的作用研究06-04

中国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向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研究05-30

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04-18

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论文08-05

从财务报告信息供给链看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关系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