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循环理论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时间:2020-10-16 19:34:49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资本循环理论对现代企业经营的启示

【摘要】资本循环理论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价值增值的实质,而且其内在的经济内容及规律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鉴戒价值。本文拟在深进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理论的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对现代企业经营的鉴戒意义。  【关键词】资本循环 现代企业 经营启示
  
  一、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的基本内容
  
  资本只有经过不断的运动,才能实现增值。资本的循环是资本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在运动的总过程中,资本要实现增值,必须依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三个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最后实现价值的增值。
  1、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购买阶段,即资本所有者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用货币购买商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做预备。这一阶段用公式表示为:G-W=A Pm,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
  从形式上来看,买者把他的货币转化为商品,而卖者则把他们的商品转化为货币,货币执行的是一般商品流通职能。实质上这里的货币同时具有资本的职能。由于资本所有者购买的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生产资本——劳动力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条件,而生产资料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所以,在G-W中,G作为货币资本执行着资本的职能,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预备。当这一阶段完成后,资本运动就进进第二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即资本所有者以生产组织者身份,把购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用公式表示为W=A Pm...P...W',其中,P代表生产,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资本。
  在这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仅发挥着一般生产要素的作用,而且发挥着资本的作用。通过生产过程,资本由生产资本的要素形式变成商品资本形式。这些商品与原有的商品相比,不仅在物质形态上发生变化,而且在价值量上也发生了变化,包含了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这一阶段是产业资本全部运动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阶段。
  第三阶段:售卖阶段,即资本所有者又以商品出售者的身份回到市场,把新商品销售出往,收回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的一定数目的货币,用公式表示为W'-G'。经过售卖阶段,资本不仅发生了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更重要的是使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了实现。这个阶段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阶段,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商品资本能否完成W'-G'过程,对资本的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只有完成W'-G'过程,资本家收回货币,资本的循环过程才能继续。因此,商品资本要实现自己的职能,必须将它的商品形式全部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也正因如此,马克思把这一过程称为“惊险的跳跃”。
  由以上可以看到,资本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不断地循环运动,才能使价值增值,这就是资本循环的过程,用公式表示是G-W=A Pm...P...W’-G’(G g)。其中,购买阶段和售卖阶段属于流通领域,生产阶段属于生产领域。可见,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同一。在这个运动中,预支资本的价值不仅保存了,而且它的量也增加了。
  2、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产业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实现价值增值。为了不断地获得剩余价值,产业资本不能经过一次循环之后终止自己的运动,而必须把这种循环运动不停顿地进行下往。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是一个无止境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