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哲学中两种因果理论的关联性探析

时间:2020-09-01 15:31:41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社会科学哲学中两种因果理论的关联性探析

  根据休谟彻底的经验论观点,从证据到因果假设的推理不能是演绎推理,只能是归纳推理,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探究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一个特点

  休谟在《人性论》中对因果关系的定义是:“它是先行于、接近于另一对象的一个对象,而且在这里凡与前一个对象类似的一切对象都和与后一个对象类似的对象处在类似的先行和接近关系中”〔1〕193(定义 1);“把一个原因下定义为一个先行于、 接近于另一个对象的对象,而且它和另一个对象在想象中密切地结合起来,以致一个对象的观念决定心灵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观念,而且一个对象的印象也决定心灵形成另一个对象的较为生动的观念”〔1〕193(定义 2)。定义 1 中提出因果关系是如此这般的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是要阐明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不是解证和直观得来的,进而因果关系并没有绝对的形而上学必然性。 定义 2 则从彻底的经验论出发,要求在认识论或心理上定义因果关系,以避免产生绝对必然的形而上学定义。 于是,以此为基础,看待因果性形而上学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彻底否认因果性的存在,罗素早期就是如此认为的:“因果律…是过去时代的遗物,就像君主制一般,它的残存,只是因为人们错误地认为它是无害的。”〔2〕1其二是从认识论上得到的因果关系特征后,反过来从中形成一个因果性形而上学的规定。 可以说,后一种思路就是从休谟的定义 2 反推定义 1.由于因果关系在科学中的重要作用,上述前一思路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罗素后来也放弃了这一思路。 而后一思路在自然科学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问题,这是由于在自然科学中找到一种认识论特征往往同时揭示了其他认识论特征的合理性,从而完整揭示了因果性。 例如,发现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反事实依赖关系,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操作使这两种现象相互转换,那么也就同时发现了电磁转换的机制。 但是,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一个特点是复杂性, 例如某段时期内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增发货币与失业率降低这两个事件之间体现为复杂的结合:即使我们认识到了增发货币与失业率降低之间的某种共变“规律”,或者认识到了两者之间的某种触发和反馈的链条,也不能确定是共变“规律”还是触发反馈的链条,或是它们共同揭示了所要探寻的因果性?

  这一问题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存在的证据问题,也就是将休谟的定义 2 看作是对因果关系的证据推理。 从证据理论的视野来看,社会科学哲学中有两种理论为因果关系提供了相对可靠的证据, 一个是可操控性理论(manipulabilitytheory),另一个是机制论(mechanism theory)。

  二、两种证据

  可操控性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原因可以被用来操控结果。 从证据理论的视角来理解,首先,在建构因果贝叶斯网的工作中,佩尔(Pearl)和格里莫尔(Glymour) 等人将数据处理为一系列概率独立性和概率依赖性关系并以其作为相关因果假设的合理证据。 为了使这些计算顺利进行,需要目标系统满足一系列条件和假设〔3〕12-29. 这些条件和假设共同排除了许多虚假的或非因果性的概率相关。 赖斯(Ju-lian Reiss)将这视为一个排除虚假证据而获致真实证据的过程:“命题 e=‘随机变量 X 和 Y 是(样本上或经验上)相关的’是假设 h='X 和 Y 是因果上联系的‘表面证据。 如果所有替代假设 hia(例如,’由于样本误差造成的相关性‘、’由于 X 和 Y 的数据产生过程是非稳定性的‘ 造成的相关性、'X 和 Y 是逻辑上、概念上或数学上相关的’)可以被排除,那么 e就是 h 的真实证据。 ”〔4〕15第二,伍沃德(James Woodward)认为,科学中的因果效应广泛地体现为结果对作为原因的其他变量或要素的反事实依赖,尤其是在社会和行为科学中〔5〕8. 于是他将这种可操控的概率相关视为因果假设的唯一合理证据,并将其定义为“介入下的不变性”, 这就使得对因果关系的一种认识过程被定义为因果性形而上学规定。 当然,为了保证介入下不变性对所探寻因果效应的充分性,伍沃德对“介入”概念做了很多限制。

  第三,然而,在社会科学的说明和预测中,还存在其他作为因果假设的证据,如机制结构。 如果将因果关系在形而上学上唯一地规定为可操控的概率相关, 那么机制结构就不能被视作合理的证据,这明显有悖于社会科学的实践。 例如要说明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学家总是要通过货币政策、市场运行、民众行为等等一些要素之间的机制来进行说明,并且认为这种机制就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潜在因果关系。 对此,伍沃德认为,被视作因果关系的机制实际上是由一系列“介入下不变性”关系组成的,归根结底因果关系仍是一种可操控的变量间相关性,没有可操控性,机制既不会被认识,也不存在。〔6〕44-46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机制性因果关系说明的往往是观察数据,而非实验数据。 就如上述对一次经济危机的说明,对于已经出现或正在出现的一些政策行为和市场现象的数据,回溯过去进行介入而形成反事实依赖关系是不可行的,而且对于整个社会复杂的运行进行介入也是不现实的。 也就是说,伍沃德将机制结构还原成一系列可操控的变量相关是不可行的。

  机制论的因果理论则认为能让我们把握到两个对象之间的结合关系并将其认作是因果关系的是这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的某种机制。 从证据理论的视角来看,机制论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可操控性理论相同的是,机制论也是从认识论层面将两个对象之间在时空中的结合作为因果关系的证据;不同的是,机制论并不认为这种结合关系表征为反事实的概率依赖关系,而是应表征为产生这种依赖的实质过程或活动。 第二,因此,在社会科学中,社会机制各部分之间的生成过程和相互作用活动的证据组成了因果假设的证据。 赖斯认为,过程或机制的每一部分都是在自身的假设语境中建立起来的,这些假设形成了一个关于过程或机制的复杂假设,这个复杂的机制假设再形成对原初因果假设的支持。〔7〕350

  可以说,机制概念的生成性含义〔8〕98-99为社会科学中多样的因果关系形式提供了合理的辩护,这一点克服了可操控性因果理论以反事实概率依赖“过度决定”因果关系而造成的困难。 第三,机制概念本身具有形而上学的内涵,这就反过来将因果关系的认识论特征定义成了其形而上学规定。 第四,机制论的困难是,许多生成过程和相互作用活动不能用形式化语言来表达,这使得在机制论因果性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单纯的依赖关系或函数关系就不能被视为因果假设的证据,这有悖于具体的科学实践。

  可操控性概率依赖与社会机制作为社会科学中因果假设的两种证据,同样是从认识论上对因果关系的规定,可以说,它们互补地支持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假设。 然而,可操控性理论和机制论各自都将这两种证据视为相互排斥的,这很大程度上是源自这两种理论各自试图从两种证据在认识论上乃至方法论上的有效性重新建立唯一的因果性形而上学。

  三、不存在一种普遍有效的证据

  根据休谟彻底的经验论观点,从证据到因果假设的推理不能是演绎推理,只能是归纳推理。 那么一方面,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就这一点而言,可操控性理论对“介入下不变性”关系做出了限制:这种不变性是在一定时空区间内的不变性;机制论则将因果假设看作是由机制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支持的,这实际上是承认了相关因果关系的局部有效性。 另一方面,归纳推理框架本身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上述两种因果理论都违背了这一点,它们都将从各自证据到因果假设的推理框架视为一种普遍框架,从而定义各自的一种因果性形而上学。

  从科学哲学史上来看,密尔(John Stuart Mill)提出的推理因果关系的五条归纳规则就是试图为因果关系的推理建立一个普遍有效的推理框架。 亨普尔的“律则模型”实际上是诉诸演绎推理的有效框架来解决归纳推理的难题。 而贝叶斯方法则是用概率计算来建立普遍有效的推理框架。 这些寻求普遍有效的推理框架来解决归纳难题的推理理论可以被称为形式归纳理论, 与此相对应, 诺顿(JohnD.Norton) 提出了一种 “质料” 归纳理论 (MaterialTheory of Induction)。

  关于诺顿的质料归纳理论,简而言之,首先,归纳的有效性是来自相关问题中的事实材料而非普遍框架〔9〕650. 以上述两个因果理论为例,之所以可以从反事实的概率依赖或某些机制过程中归纳出某种因果关系,这在于所处理的社会现象是一种概率数据的形式或是一种机制的构成,而不在于所有的因果关系都应该从反事实概率依赖或机制推得。 第二,因此,所有的归纳都是局部性的〔9〕651,也就是说,特定的归纳只对其所关注的特定局部事实材料有效。 这就免除了一种对其事实材料有效的证据形式也要对其他事实材料有效的要求。 第三,质料归纳理论可以转移归纳风险〔9〕664-665,也就是说,由新的现象不符合某一解释这一现象的假设或理论带来的风险,不再对原假设的归纳框架造成威胁,而是转移到了形成原假设的事实材料上。

  从质料归纳理论来看,无论是可操控的概率依赖还是机制过程,就其所处理事实材料的局部性上都是支持相关因果假设的合理证据,并不会由于它们不能涵盖社会科学中复杂多样的因果关系而丧失其作为证据的资格。 然而,进一步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它们是如何支持和保证相关因果假设的呢?

  四、两种证据的融贯

  赖斯为回答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证据理论(pragmatist theory of evidence)。这里的“实用主义”是相对证据理论的实验范式而言的,实验范式的证据理论以随机控制试验 (randomized con-ducted trial,简称 RCT)的方法作为证据的 “黄金标准”. RCT 通过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对比来获得反事实依赖关系,并且通过随机化过程来获得表征这种依赖的概率分布,可以说,可操控性因果理论就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范式证据理论。 赖斯认为不存在一种唯一有效或具有优先地位的证据,他的实用主义证据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赖斯指出通常我们容易混淆两种证据,一种是支持性证据(sup-porting evidence), 另一种是保证性证据(warrantingevidence)〔10〕284. 简而言之,支持性证据是其所支持假设的“迹象”或“症状”,也就是说,目标假设可以说明支持性证据,但也存在其他的(与目标假设不相容的)假设可以说明该支持性证据;而保证性证据是能够或强或弱地证明目标假设成立的一系列证据。 第二,从支持性证据到保证性证据,需要排除许多替代性假设。 举例来说,概率相关性是因果关系的支持性证据,而这一证据与其他可以排除(elimi-nate)共因关系、虚假相关、不稳定时间序列相关等等替代假设的证据共同构成了对该因果关系的保证性证据。 第三,对于什么样的证据可以是支持性证据,存在什么样的说明这一支持性证据的替代假设,要排除哪些替代性假设这些考虑由所涉问题的语境决定。 这种语境包括所涉问题的背景知识以及具体科学实践的目标。

  综上所述,赖斯的实用主义证据理论需要考虑(1)可以说明证据的多种假设,(2)排除一些替代假设,并且(3)这一过程是由语境所决定的,因此,结合这三个特点,赖斯又称他的证据理论为“取消主义的.假设语境论”框架(the Eliminativist hypotheti-co-Contextualist(EMC)Framework)〔7〕344.在赖斯证据理论的意义上,反事实的概率依赖证据和机制证据都是合理的支持性证据。 由于社会科学的复杂性,说明或预测某一社会现象时,社会科学家们会获得来自各种渠道的事实材料或数据,具体获得什么样的事实材料和数据形式是由所探求问题的背景知识和实践目标也就是语境所决定的。 这些不同的事实材料或数据形式有的为反事实概率依赖证据提供合理性,有的为机制证据提供合理性,这两种证据本身并不必然互相排斥,在排除掉说明这些证据的替代性假设后,这两种证据可以共同构成对原因果假设的保证性证据。 当然,这两种证据对同一因果假设是支持还是反对也可能是不相同的,那么要判定哪种证据应该被采纳或被排除,也要由语境来决定。

  在这种证据理论的视野下,可操控性理论和机制论是融贯的,它们互补地支持和保证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假设。 然而,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虽然在放弃原来两种理论对因果性的形而上学承诺后,可以使两种因果证据相容,但是这种相容的因果证据所支持和保证的因果关系是一种怎样的因果性概念呢? 这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因果性形而上学问题。

  五、认识论与形而上学

  赖斯认同诺顿的质料归纳理论,这体现在他认为语境中包含所涉问题的具体事实材料,而语境又决定支持因果假设的证据,因此,这种因果关系也是局部性的。 更一般地来说,赖斯和诺顿是在强调因果证据的认知语境,这意味着在认识论层面定义因果关系,避免可操控性或机制性的绝对因果性形而上学定义。 这契合休谟做出定义 1 和定义 2 的立场。 然而,也可以再推进一步:既然不能从认识论层面的因果特征来做出一种绝对的因果性形而上学规定,那么就直接在认识论上定义因果性。 威廉姆森(John Williamson)就提出了这样一种“认知因果性”(epistemic causality)理论。

  首先,认知因果性理论在合理因果信念的意义上来理解因果关系。 先要阐明一个主体的证据是如何决定她应该采用哪种因果信念,然后将因果关系分析成一个主体根据总体证据所应采纳的一组因果信念。〔11〕168一个主体的证据可以是反事实的概率依赖性证据,也可以是机制性证据,这些证据决定了有哪些合理的因果信念,而这些证据的总体组成了一组应该被采纳的合理的因果信念,这组因果信念就是因果关系本身。

  其次,具体而言,证据对因果信念的决定在于要使用因果关系做什么。 反事实的概率性证据适合于因果关系的推理性或预测性的使用,机制性证据适合于因果关系的说明性使用,这两者都是合理的因果信念。 一个全知的理性主体所拥有的因果信念图就是因果关系本身,因此,反事实的概率性证据不会改变说明性使用因果关系的因果信念,机制性证据也不会改变预测性使用因果关系的因果信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因果性的一种形而上学规定。〔12〕77-78

  再次,这里存在的问题是,在合理因果信念的意义上定义因果性, 那么因果关系就会丧失客观性,必须诉诸全知的理性主体来保证客观性,但全知的理性主体可能是不存在的。 威廉姆森认为认知因果性理论类似于客观贝叶斯概率理论,概率信念由一个主体的证据决定,而概率本身只是一个全知主体应该采用的信念。〔11〕169合理的是,我们知道的越多,我们的合理因果信念就越符合因果事实,全知理性主体就是将这种合理的情况推向极致的假设。

  认知因果性理论对因果性形而上学问题做出回答,这种回答以认识论层面的因果关系特征为出发点, 这与可操控性理论以及机制论的做法相同。

  而不同的是,后两个理论将认识论特征中的非认知因素作为因果性形而上学的规定,使得其与因果关系的其他认知特征---其他证据不相融贯;而认知因果性理论则是将因果关系的认知特征本身---关于使用因果关系的合理信念作为因果性形而上学的规定, 从而使得各种因果关系的证据得以融贯。

  结 论

  从证据理论的视野来看,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关系问题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讨论空间:其一,各种因果理论在证据理论视野下是融贯的;其二,强调因果证据的认知特性,将更多的能影响认知的非认知价值考虑进了社会科学因果关系问题的探求中。 赖斯就认为,对于间接支持性证据,一定程度上是从非认知价值的方面来考虑的,如科学家是倾向于工业企业的因果决策,还是倾向于民众健康的因果决策就是从非认知价值方面的考虑。 其三,不足之处在于, 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毕竟是两个层面的问题,简单地将形而上学归结为认识论是不能令人完全满意的。 正如贝叶斯方法的概率信念从何而来的难题一样,因果信念也只能诉诸全知的理性主体。 其四,近二十多年来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问题的热烈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社会科学具体研究实践中取得的新成果的激励。 因此,要从认识论上推进因果性形而上学研究,还需要紧密联系社会科学的具体实践。 可操控性的因果定义与机制论因果定义在形而上学层面的融贯,或许取决于社会科学研究是否能进一步克服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得反事实依赖关系以某种方式直接呈现为社会机制。

【社会科学哲学中两种因果理论的关联性探析】相关文章:

1.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探析

2.试论《逻辑哲学论》中的对象理论论文

3.语言哲学中的名称理论释解论文

4.孔子思想中的人生哲学探析

5.哲学家所实现的哲学革命探析

6.哲学与法学的关系探析

7.康德哲学中想象力理论初探论文

8.哲学下新媒体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