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和县退耕还草现状调查

时间:2020-11-01 18:57:37 其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民和县退耕还草现状调查

摘要:通过对民和县退耕还草现状的分析,指出退耕地草地管理、利用和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以为民和县退耕还草工作的展开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草;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青海省地处中国西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俗称“中华水塔”。20世纪后期由于人为因素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青海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和荒漠化程度加剧,并且不断向东推进。这不仅对青海,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平衡也带来不利影响[1]。为改变这种局面,同时缩短青海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促进青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2000年,民和县以国务院提出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契机,强抓机遇,紧紧围绕“生态立县”这一目标,认真贯彻国家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政策,在圆满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的同时,使民和县的生态环境大为改观,为青海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
  1民和县自然概况
  民和县位于青海省的最东端,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俗称青海“东大门”,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南北长约69km,东西宽32km,平均海拔2 100~2 500m,东经102°26′~103°04′,北纬35°46′~36°26′。土地总面积1 890.82km2,耕地3.14万hm2,其中水浇地0.8万hm2,浅山地1.69万hm2,脑山地0.65万hm2。东北以大通河、湟水河与甘肃省永登县和红固区为界;西北和本省乐都县毗邻;西以拉脊山与化隆县分界;南以黄河同甘肃省积石山县、永靖县隔河相望。县境内地形复杂,拉脊山在民和县的西部,是民和县的主要山脉,俗称“南大山”。北山系大板山的支脉。民和县整个地势是西部高,东南部低,由西向东北,东南倾斜,在全县形成较大的8条沟谷。河水流入湟水河和黄河。最高点是民和、化隆和乐都3县交界的尕长峡山,海拔4 220.3m,县境内相对高差达2 570m。从满坪镇浪塘到大庄山一线为分水岑,把民和县分为黄河、湟水两大水系,统称为河湟谷地。在黄河、湟水两岸发育成三级阶地,构成了下川口和中川小盆地。
  民和县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特征较明显,降水少,气候干旱,温度变化较大。年均气温6~9℃,极端高温为38℃,极端低温-22℃;年日照时数为2 400~2 600h;无霜期170~200d,年降雨量350~700mm;≥0℃积温2 400~3 400℃;10月下旬土壤开始上冻,翌年3月上旬开始解冻,冻土期125~128d。从脑山到川水地区作物生长期210~240d;川水牧草萌芽时间为3月上旬,青草期川水4月上旬至10月下旬,浅山4月中旬至10月中旬,脑山4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枯草期大约4~5个月。
  2退耕还草现状
  民和县共计退耕还林(草)面积为1.47万hm2,其中,2000年畜牧部门退耕还草面积共计0.165万hm2,后由林业部门以1m的林带3m的草带的方式退耕还草0.935万hm2,现共有退耕草地为1.1万hm2,主要分布在浅山和半浅半脑山的转导、马营、大庄、总堡、隆治等乡镇,退耕牧草主要是紫花苜蓿,无其他牧草品种。2009年经民和县草原站的测定,单产鲜草平均为12~18t/hm2,草地鼠害和退化较严重,重度退化的草地紫花苜蓿成了劣势种,其他杂草成为优势种或成为秃斑地和摞荒地。
  3存在的问题
  3.1退耕地牧草退化严重,产草量持续降低
  民和县退耕地以种植紫花苜蓿为主,播种当年及翌年生长较好,后由于田间管理不善,鼠害频发,大部分还草地退化严重,经调查,在民和县1.1万hm2的退耕草地中,重度退化成为秃斑地和摞荒地的有0.6万hm2,占54.5%,轻度退化的有0.5万hm2,占45.5%,各乡镇的退耕地虽进行了多次的鼠害防治,但由于未能及时进行补植补种,产草量持续下降,退耕还草草地的后续利用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
3.2后续产业开发力度低,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多
  民和县属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干旱多灾,群众生活困难,大部分群众处在温饱线上,自我发展能力差,退耕还草后,对后续产业投入开发力度不足,发展步伐缓慢。而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养殖业和其他产业,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缺资金一些种养加项目无法启动,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