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治理的题目

时间:2020-10-21 15:50:18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治理的题目

摘要:本文就目前事业单位的资产和预算治理进行了探讨,以为事业单位的核算体系不公道、预算编制的不科学、约束能力弱是导致资产和预算治理差的主要原因。之后提出改善核算体系、规范预算编制工作程序、加强事后绩效评价考核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产;预算
  
  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治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资源基础,是事业单位行使职能和正常运营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的预算治理模式迄今为止仍然是以投进控制为重点的传统治理模式。财政部于2006年5月30日公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暂行办法》(部长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治理暂行办法》(部长令第36号)明确“资产治理与预算治理相结合”为资产治理的第一原则。在新规定的出台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预算治理进进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就当前的处理原则和所存在的题目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和预算治理的涵义
  
  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含义
  事业单位中的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也是一个具有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历史范畴。国有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有资产是指所有的国有财产,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所取得的各种财产和财产权利,包括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及取得收益所形成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款形成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国家拥有的土地、森林、湖泊、矿躲等资源性国有资产。狭义的国有资产仅指经营性国有资产,是国家作为出资者投进企业的资产,是国家依法在企业中所拥有的资本和权益。此时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不仅包括开始经营时国家投进企业的资产及形成的各种权益,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占有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获利而投进企业,转化而来的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及国有资源投进生产经营的部分。可见,国有资产的种别是可以转化的,各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转化为经营性国有资产。
  2.事业单位预算治理的涵义
  一般意义上的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猜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预算治理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财政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监视、控制、评估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事业单位进行预算治理首先可以进步事业单位的治理能力;其次可以有效的监控和考核事业单位的绩效;再次可以优化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进步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预算治理还能降低资源耗费,进步各部分的协调,优化沟通。
  
  二、事业单位的资产和预算治理现有缺陷
  
  1.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不公道
  事业单位资产和预算治理存在的重要题目之一就是会计核算不公道,这使得事业单位资产导致虚报或者预算失效。比如说,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除经营性业务以外)的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从报表上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造成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背离,虚增了资产总量,而且造成了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本钱核算不完整,事业单位不能正确地反映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本钱耗费情况。这严重歪曲了事业单位的.资产价值事实,不利于正确评价事业单位的绩效,也不利于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的治理。
  2.资产预算的约束力不强
  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的预算治理意识比较薄弱,导致资产预算的编制只注重形式,并没有切实的约束效果。比如说,预算的编制一旦与实际有所出进是可以进行调整的,但是有的单位这种调整十分随意,并且缺乏公道的依据和考证,并没有真正按照之前编制的预算来进行遵守,而且调整也十分随意,这让之前的预算编制失往了本来的意义。预算编制显得形同虚设,对资产的治理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