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实体财务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0-10-19 12:24:37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后勤实体财务治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从多个方面进手,对如何创新高校后勤实体财务治理体制进行了与探讨。

高校后勤实体是高校后勤化改革的新生事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进,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诸如产权不清、体制不顺、监视职能弱化等财务。笔者以为,要从设立后勤服务团体财务部、建立健全团体财务部的业务流程、完善后勤团体财务治理制度、健全监视制约机制等几方面进手,建立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相适应的财务治理及会计核算服务体系。
一、高校后勤财务治理体制中存在的题目及转型的必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终极的财务治理目标是将学校的行政治理职能与经营服务职能分开,组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自我完善的后勤社会化实体,变学校办为社会化办后勤,终极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改革后,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理顺学校与后勤的财务关系,规范会计行为,建立规范的后勤财务治理体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高校治理体制特别是财务治理体制产生了重大的,传统的财务治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高校后勤改革的需要,其弊端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核算方面
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没有完全按照会计科目进行设置。按照分线财务治理的要求,对于后勤保障线的核算仍然采用和院系一样的科目,很多诸如“事业基金”、“事业收进”等科目用在这里显然是分歧适的。由于科目设置与企业会计的科目不一致,从而无法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会计报表。由于采用分线财务集中核算无法满足后勤改革的需要,后勤尝试着用自己的会计职员进行细化核算,会计职员的治理题目相应出现。
(二)治理方面
这里的治理分原始凭证的治理和职员的治理。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出现了很多实体,这些经济实体为了拓展社会上的业务,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实体就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企业在注册成为独立法人实体以后,对于财务核算的要求会更加严格。但分线财务治理采用集中核算制,企业取得的所有原始凭证必须到后勤财务进行核算,只能依靠返回的附件作账,而工商或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都会对这些附件提出质疑,从而带来诸多麻烦。
(三)发展题目
分线财务治理的细化导致账户多,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核算,可是增加了整体资金的调度。随着后勤业务的不断壮大,大的投资项目不断出现,资金调度成了能否把握投资时机的保证,由于资金分布在众多的账户,想要进行大额资金的调度几乎不可能,不利于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财务治理监控力度薄弱
改革前,高校后勤财务治理执行的是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在计划经济下,往往只进行预算,对支出的监控比较薄弱。在资金支出治理方面,近几年固然从熟悉上逐步有所加强,但仍存在着“重预算内资金,轻预算外治理”的思想,致使预算外资金的治理长期不能规范化,甚至产生一些***行为。
(五)“小金库”现象严重
在高校后勤财务治理中,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收进不上交的现象。一些正常收进被中途截留或私扣,形成“小金库”,为某些个人和小集体谋求私利打开了方便之门,成为***的重要根源之一。
传统的后勤财务治理还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使高校后勤不能适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制约的要求,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
《中共中心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高校后勤将自身的生产、服务、经营和治理活动自觉纳进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体框架,把自身活动化为社会整体活动的一部分。”实在质就是将高校后勤从以封闭型、供给型、福利型为主的高校附属部分转化成以企业营利型、服务型为目标的后勤经济实体。“既要引进竞争机制,又要注重适应教育工作的特点和我国国情,重视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逐步建立具有高校后勤特点的企业服务体系。从我国高校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社会化改革解决了高校长期以来的机构臃肿题目,促进了职员交流,进步了员工的积极性,引进了社会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办学经费的紧张局势,保证了高校经营性资产的保值增值。这也重塑了后勤部分与学校的经济关系,打破了旧的`财务治理模式,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后勤财务治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