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

时间:2020-10-10 13:16:39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

     [摘 要] 传统制造业是江苏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点。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判定了江苏省传统制造业所涵盖的范围,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产业集群的培育、融资渠道的拓展、技术创新的推进、信息 化改造和人才培养等角度提出了推进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建议。
  [关键词] 传统制造业;判定;升级
  
  传统制造业是相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提出的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传统制造业的内涵不同。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但随着技术的革新和经济的发展,一批在江苏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制造产业正在步入传统行业的行列。在此情形下,准确的判定江苏传统制造业的涵盖范围,明确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推进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成为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促进江苏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江苏传统制造业的判定
  
  江苏是经济大省,行业门类众多,且很多行业具有传统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双重特征,因此要准确的'圈定江苏传统制造业并非易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制造业也逐步形成了有别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二是处于由成熟期向衰退期转变,产品销售利税率、劳动生产率低;三是面广量大,仍然是一些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和支柱,且占有较大的国内外市场份额。为准确判定江苏传统制造业的所涵盖的范围,本文首先根据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将高新技术产业剔除,然后本着科学性、典型性、操作性、认知性的原则,对照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特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借助于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传统制造业涵盖的行业门类。
  根据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加工制造业一共分为30大门类。为使聚类分析的统计结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比性,本文首先要剔除高新技术行业和特殊行业,明确考核样本的范畴。比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其在劳动生产率、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等方面均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故直接将其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类别,从样本集合中剔除。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专卖体制,其经济指标与其他行业可比性较差,在此将其样本集合中剔除。2006年规模以上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总产值仅有35.46亿元,占加工制造业总产值的0.09%,工业增加值也不过9.91亿元,占全省加工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0.1%,不具有江苏产业发展的代表性,因此也从样本集合中剔除,最终确定考核的样本为22个。
  按照传统制造业的基本特征,本文建立了一套能够反映传统制造业典型特征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的个数、所容纳的就业人口数量、劳动生产率、销售利税率四个方面。根据多元统计的基本思想,具有相同典型特征的产业通过统计聚类分析必然会聚到同一类别,以此来确定传统制造业包含的门类。根据上文确定的四个指标的亲疏程度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22个行业样本进行聚类(样本数据来源于2006年江苏省统计年鉴),聚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因为传统制造业所融入的高新垄断技术较少,比较容易进入,且容纳了大量的低层次的劳动力,故通常其企业的数量较多、从业人数多、劳动生产率较低、销售利税率较低。从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1.第一类别涵盖了8个部门,全省共拥有9142个单位,平均每个单位吸纳劳动力237人,而另外两个部门的平均就业人口为173人/单位,反映第一类别总体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2.第一类别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21万元/人,其他两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1.13万元/人,反映主要吸纳了低层次的社会劳动力,具有较低的劳动生产率;3.第一类别平均销售利税率为6.16%,另外两部门平均销售利税率为8.43%,反映其获利能力低于对比类别。总体来看,第一类别8个部门具有显著的传统产业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单位数量多,产业规模大,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在此将它们确定为江苏省传统制造业。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

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

【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相关文章:

1.功能性服务集群促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机理研究

2.传统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推动力

3.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下实体经济论文

4.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

5.船舶制造业车间管理策略措施研究论文

6.工业工程在制造业转型中的应用研究

7.汽车制造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的论文

8.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9.小学数学《平行线的判定及性质》优秀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