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0-10-30 16:44:5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吴炜旻(以下简称“吴”):巢老师您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使用了十年之后,终于得到了修订,教育部于近日公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新课标有一些微调。考虑到课标对教学的导向性作用,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变化极为关心,对这些变化背后的国家旨意极为在意。而您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对这些变化及其内涵了然于胸,因此,我刊想请您就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展开谈谈。比如,在新课标“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又多次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您能否跟大家说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新课标作了这样的修改?其背后的导向是什么?实验稿对语文学科的定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那么,这样的修改是否可以理解为是对工具性这一属性的强调?

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巢宗祺(以下简称“巢”):好的。新课标的修订,坚持了实验稿中的基本思路,其中包括: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坚持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以“语文素养”为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这一理念,是和关于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

  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根据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工作者的要求,尝试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表述,来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对实验稿的一个发展。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中采用这样一个说法,凸显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确实是希望语文教学中能减少一些偏离这一核心任务的做法。

  也许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上还存在一些误解。其实,突出“语言文字运用”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并不是只强调工具性,因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既要注重工具性,也要注重人文性。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初步具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是: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化育”,增强文化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品位,遵循社会文明的准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包括书写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选择,对语言的运用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书写和表达。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一方面要求文明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趣味、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健康发展。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学习材料和表达交流话题的选择上,要选择最“有营养”(文质兼美)的作品和最值得学生“咀嚼”的话题,组织教学;“人文性”也体现在学习目标的把握上,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材料或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展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发挥或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人文性还体现在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在“接受”有关的知识、思想、文化和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展开自主、探究的学习。

  吴:新课标“基本理念”部分在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同时,特别指出“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后面的“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也再次强调语文课程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的精髓”。对传统语文之重要性的进一步强调,是否意味着是对前些年我国语文界过于注重外来经验的输入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传统经验的吸取的反拨?对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以及个人专业成长方面更加注重传统?

  巢: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一直是非常重视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的,而且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排除诸多干扰,坚持采用具有中国语文课程特点的一些概念,如“诵读、积累、品味、感悟、熏陶、感染”等,这是过去一段时间里语文教学大纲等文件里不采用的词语,因为它们被认为比较模糊。但是在实验稿中,确实没有把“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这句话明确表达出来,十分可惜。

  现在大家似乎都赞成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优良传统”,然而,还是有一些基本的问题要先弄清楚。例如: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什么?应当怎样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们明白,有些教师心目中的“优良传统”是指一段时间里盛行的一套做法:默写词语解释,讲解“语、修、逻、文”知识点,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复操练读题答题的技法。

  而我们所惦念的“优良传统”首先是“读书”。何以见得“读书”便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人描绘学习情景与感受,会说“琅琅书声”“声声入耳”,充满了美感和享受感。从前我们常常听人这样说:“他年纪还小,还在读书。”在这里,“读书”已经由一个动宾短语凝固成一个词,表示“学习”“上学”,它所指的行为不只是局限于捧着书本朗读或者默读。尽管“学习”这个词很早就存在于我们的语言里,可不少人还是习惯于用“读书(有的地方说“念书”)来表达“学习”的意思。想来,“读书”是从前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在语文学习中。当“读书”成为一个社会的某种传统之后,它不仅可以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而且会成为这个社会里每一个人生活习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成为一种民族特性。

  读书,这一千百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在以工业生产流程为参照系的语文教育科学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了,被认为是没有科学理论支撑的“笨办法”。由此又牵涉到传统的语文教材——“文选式”读本,屡屡遭到今人的批评:缺乏科学的设计,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练习。

  传统的教材是应该改进,然而我们可不能看偏了它的编写指导思想。有人以为传统语文教材没有什么编写理念可言,无非是将选出的一篇篇文章编辑成册而已。其实它的背后隐藏了深刻的道理:其一是学语文的根本道路就是好好读书;其二是读书的力气要花在千百年间最优秀的作品上。那些“文选式”经典读本编者的水平体现在哪里?是选择作品的眼光,能从浩如烟海的诗文中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绝不是一般读书人所能做到的。

  一套好的语文教材,首先必须提供最优秀的文本,强调读书,然后再论其他。它不是采用根据某种“科学配方”配制的“补品、丸药”,而是提供语文“绿色食品”。它不施粉黛铅华,无须叠床架屋,避免让人走进迷宫、耗费了精力却耽误了读书;也避免以二三流的文字降低营养价值或搅乱他人的味口和脾胃。

  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改进,需要发展。然而我们在对传统教材编法加以改进的时候,千万别丢了它的精髓;在使用各种超越传统的教材进行教学时,也千万别在花枝招展的布局中迷了路。

  传统总是不断被颠覆,也是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我们所看到的传统,并不是亘古不变的东西,它有最古老、最原始的文化底层,也陆续堆积、融入了后世历朝历代的新事物。我们就是要在这林林总总被颠覆、被创造的“传统”中,梳理和发现真正适合于中华民族今天的优良传统,调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元素,使它们相济相融,将来也成为后人眼中的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传统是这样形成和发展的,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

  我们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就应该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同时我们还应该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故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吴:谢谢您对“读书”这一观点的阐释和强调。新课标在“前言”部分两次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又多次进行了强调,并要求在“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提高阅读品位”。同时,新课标还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16篇,可以看出在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多背,这吻合新课程改革一贯的理念,但是和一线教学的实际却存在一些冲突,比如教学时间不足、评价上难以落实、高考的导向薄弱等问题,不知您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有何建议?或者说,课标组在修订课标的时候如何考虑这些问题?

  巢:“教学时间不足、评价上难以落实、高考的导向薄弱”,这的确是个问题。我们国家在本国语言文字教学方面的课时比好些国家安排得少,再加上课外时间又有其他东西产生冲击,这些情况都不利于语文教学。

  在这样的情势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师需要克服困难,尽自己的努力推进教学,争取获得最好的效果。应该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例如,关于阅读背诵,要设法让学生自己明白这些环节的重要性,教师自己可以加强语文课内对于阅读、背诵的评价;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吸引学生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也应该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不能被考试牵着鼻子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抓紧抓好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中考高考来临的时候,也还是应该重视应对,不过,不要在日常教学中时时处处盯着这些考试。

  吴:如何在考试和教学中取得平衡,确实比较为难,课标对此也没有比较好的建议。但是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新课标倒专门做出了明确阐述,比如“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课标组的成员们也认为一线教师在阅读教学上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新课标的这一建议虽然符合了课改强调学生主体性的理念,但是否忽视了文本的特殊性?比如有些文本就并非经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就能够理解的,而必须依赖教师个体的深入解读。同时,课标的这一修订,是否也意味着传统的讲授法等方法不再得到提倡?

  巢: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的教师可能会从课文中的一点发挥到十万八千里之外;有的教师会传授一些解读文本的套路来模式化地解读一切作品。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成效。

  学生的阅读通常达不到教师的理解程度,所以需要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你说“有些文本就并非经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学生就能够理解的,而必须依赖教师个体的深入解读”,我还不大明白,这种“深入解读”该是个什么状况,该到什么程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都能达到教师那样的理解水平,不能超越学生的阅历和认知水平去给他们提出要求。另外,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中,用教师的视角解读是一回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又是一回事。学生能记住教师某次“又深又透”的讲解,会有进步,然而更重要的是要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学会自己解读文本。再说,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固然很重要,但是这毕竟还不是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部,也不是它的终极目的。

  吴:作为课标组的主要负责人,您认为新课标在十年的修订过程中,有哪些理念上的变化特别值得强调?您对一线教育工作者有何建议和期待?

  巢:语文教师是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获得成功的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语文教师应该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运用功底,要有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对语文作品的鉴赏力,要有适应时展需要的教育理念和良好的语文教学技能。语文教师应该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让他们从题海战中解放出来,减去无效或低效劳动的负担,获得更多的专业化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语文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紧紧抓住语文教育的关键环节,采用适合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

  我们希望语文教育的外部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把令人生厌的繁重的机械操练转变为富有趣味和实效的语文学习活动。

  语文课程中还存在不少难题有待突破。例如,关于“语文学科”“语文知识”的问题,关于语文教育效率的问题,关于语法教学的问题,关于语文教学序列和学科结构体系的问题等。语文学科还是一个必须充分利用经验的学科,凭我们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准确刻画语文教育的科学规律。因此,在真正弄清语文教育的规律之前,经验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经验可能暂时还不能得到理论的解释,但是毕竟比不切合实际的理论有价值。所以,我们还必须重视经验,认真总结、分析语文教育中成功的经验。广大语文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语文新课标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探讨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1.护理教育中的问题探讨论文

2.比喻和诗的语文特征的论文的教育理论论文

3.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探讨的论文

4.美国留学值得关注的问题

5.从问题教学开始的教育理论论文

6.探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之我见的教育理论论文

7.生物工程教育的问题探讨论文

8.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探讨的教育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