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育实验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研究论文

时间:2021-04-11 18:23:45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联合教育实验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通过联合教育实验方式提出几种适合高校美术教育的课程模式,在以环境艺术专业为实验点的前提下,结合以文化为中心的综合基础课,以任务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以技术开发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设计课程,得到属于自己专业特色的教育新模式。

联合教育实验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研究论文

  关键词:校校联合;教育;环境艺术

  近二十年以来,高校美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普遍是专业教育的单门课程孤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课程教学的模式常常是以一位教师为教育主线,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出现。这种简单传统的教育模式,脱离了针对性的培养目标,使教学凌驾于设计的现实性与纯理论之间的尴尬境地,使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系统的深入学习和训练,从而影响到环艺教学的落实和发挥。这些问题日益得到重视,已有不少院校将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应用有所侧重地做出调整与改变,比如注重与外校进行联合教育来加强全面训练,通过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改变现状,走出高校教育模式的创新之路。

  1“校校联合”教育的几种主要模式

  高校美术环境艺术教育在不断借鉴和学习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多样、有中国特点的尝试,衍生出了强强联合型、优势互补型和对口支援型等模式。

  1.1强强联合型

  这种类型是构建以专业教育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为平台,以提升教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为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的目的。通常是合作两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合作方式有举办双方论坛、交流会、专家讲座、开展实验班、开展师资培养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共同合作研究项目等方式。可以互派教师兼职兼课,联合组织有关技术支持项目和课题。实现专业信息转播和教学资源共享,开辟合作平台等。比如南京大学的建筑系大一构成课程与南京艺术学院结合,安排建筑系学生去南京艺术学院学习,可以利用南京艺术学院的专业实验室,提升南京大学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

  1.2优势互补型

  这种类型是指教育类型不相同,专业化明显的院校与自己相关跨界学校开展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交流、学习可以达到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的教学目的。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专业性强,涵盖面广泛的专业院校。比如我校此次教改,就是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设学院。我校环境艺术专业,主要以艺术类为主,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设学院,主要以建筑为主。此次联合教学,相互可以提高自身所欠缺的部分,补充专业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3对口支援型

  对口支援型一般是指优秀院校对一般院校的对口支援教育合作。合作内容主要包括:①派遣教师,优秀院校作为一般院校的长期师资培训基地,可以尽可能地提供给一般院校教育资源、专业信息,同时可以选择派遣一些优秀院校的'教师做访问学者到普通院校作指导、讲座。②管理交流,双方不定期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管理模式交流,以提高一般院校的整体教学和管理水平。③联合办学。

  2联合教育模式的重要意义

  2.1提高学生素质

  专业水平是衡量学生能力的标准,在普通院校,学生由于接受外来知识的渠道面窄,专业技能提升有限。学生可以通过“校校联合”这样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方式达到。在两校间得到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一定更加广阔,不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阅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2.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工作科研任务繁重,除了进修以外,想要了解和提高自己比较困难。通过“校校联合”这种模式,就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与相关专业的同行进行交流补充,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2.3有利于学院共同发展

  通过“校校联合”这种模式,可以更新传统观念,丰富教学资源。而且如果将“校校联合”这种模式经营的更加专业化、系统化,也可以成为吸引生源的一个招牌,称为发展学校专业特色的一个契机。

  3联合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各种模式的学术交流合作,可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使得学校更新办学理念,提高管理、教学、培训的水平。但是面临实际操作,也会遇到很多问题。

  3.1协调支持的问题

  在不同的学校,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差别。特别是专业建设不够好的一些院校,也许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只重视形式化、理论的管理,无暇顾及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协调。也有一些院校,对于自身的教育资源信息存在着保护心理,不愿意与外校进行分享。必须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经费问题

  展开“校校联合”的教学合作,难免产生相应的经费。那么学校对于此次教改的投资,直接关系着教改合作的数量和质量。解决此项经费,必须使学校认识到该项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并予以支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不可抗的外界因素,会给教改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校校联合”这种新型教育模式,带给学生、教师、学校的正面反馈和帮助是不可预估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手段,扫清教改道路的障碍,认真部署教改措施,必将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傅君君.浅谈职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J].商业时代,2007(4).

  [2]栾晨.“订单式”中等职业教育模式探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3]石鑫炯.校校联合校企联合订单培养人才定制[J].中等职业教育,2005(20).


【联合教育实验中校校联合新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分析校企联合培养MBA的主要模式论文12-12

工商管理硕士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分析论文12-10

土木工程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思考论文12-11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现状调查及分析论文12-12

教育技术物理实验研究论文08-22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校企联合教学改革论文06-23

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08-12

试论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8-17

校企联合育人的二元制教学管理论文10-06

最全联合利华校招流程&面试笔试真题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