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论文

时间:2020-10-01 14:41:3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全国开设日语专业的本科院校已有385 所,高职高专院校中也有200 所。这些毕业生大多就职于日企、中日合资企业等与日本有关的企业。但由于近年日语人才需求趋向饱和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以前照本宣科的学校教育渐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把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语言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科竞争力。因此,笔者通过与国内几所综合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本校课程设置的特点及优缺点,并试图探讨本校今后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论文

  一、我校与各综合大学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从学科分类角度来看,日语专业课程可分成语言类课程和专业拓展类课程。语言类课程包括语言综合技能和语言学,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日语语言能力。专业拓展类课程包括人文学科和经济类学科两大系列,目的在于拓展学习者的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上表可以看出,综合大学日语专业课程的学分在89~124 之间,平均为103 学分。其中,语言类课程的学分在71~102 之间,平均为85.1 学分,平均比例是82.7%。而专业拓展类课程的学分在14~22 之间,平均为l7.9 学分,平均比例为17.3%。语言类课程与专业拓展类课程二者的比例大致是83︰17。而我校总学分为112 学分,高于平均值;语言类学分为88 学分,虽然基本接近了平均值,但比例却低于平均值。专业拓展类为24 学分,高于平均值。

  (一)语言类课程设置

  日语专业的教学是“零起点”,语言类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主要课程。按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日语专业要开设精读、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虽然各高校的课程名称有差异,但基本上是按大纲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不过,也有一些特色课程,如厦大和人大专列“日语语音”课程。吉大增开“日语速读”、复旦增设“同声翻译”等课程。在语言学课程上,各高校一般开设3~6 门课。其中,北大最多,华大次之。普遍开设的是古典语法课、日语语法、语言学或语言概论。

  而在学分配置上如下表所示:表2 语言类课程学分配置可以看出,语言类课程按学分比例的排序分别为精读>听说>阅读>语言学>写作>翻译。其中,精读和听说是语言类课程的重点,学分所占的比例过半。而我校精读课47 学分,高于平均值;写作为6 学分,翻译为4 学分,语言学为7 学分,基本上接近了平均值;而听说和阅读分别为10 学分和4学分,严重低于平均值,这正是我校学生的薄弱环节。

  (二)学科拓展类课程设置

  作为应用型人才,除了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日本社会、文化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以及从事工作方面的专业知识。

  以下是各学校在学科拓展类课程方面的比较。表3 学科拓展类课程学分配置可以看出各综合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人文学科方向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化概论、日本历史等系列课程。其中日本文学史类型较多。此外,北大、人大、复旦和厦大还开设专题研究系列课程,以培养研究型人才。而经贸类学科方向,主要是经贸日语(人大、厦大、福师大)或商务日语(吉大),还有日本经济(人大、华大),日本经贸(复旦),日语经贸谈判与函电(人大)和日本企业管理(人大)。从学分配置来看,人文学科方向比重大,并侧重于日本文学。而经济学科方向比重小,学分最多的是人大,有8 学分。而与此相比,我校专业拓展类课程设置与以上几所综合大学差别较大。经济类学科方向比重较大,占18 学分,这是几所学校所没有的,也是我校的特色之一。

  二、对我校课程设置的反思与思考

  (一)语言类课程:以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为主,强化听说训练

  目前,在语言类课程方面,我们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1.语言综合技能课。精读课有基础日语和高级日语,学分为47 学分,占语言类课程的53% 。听说课有日语视听和日语高级听说,10 学分,占18%。阅读课有日语泛读,4 学分,占5%。写作课有日语基础写作、日语应用文写作和论文写作,6 学分,占7%。翻译课有日汉互译、高级口译,4学分,占5%。

  2.语言学课。开设日语语言学、日语词汇学,4 学分,占7%。

  这些课程在学分配置和比例上,与上述高校相比,精读课、写作课、翻译课差别不大。差别较大的是听说课、阅读课和语言学课。其中,精读课学分相当,但比例上高出7 个百分点。听说课的学分配置比之低6 个百分点左右。阅读学分低4 个百分点。语言学课的学分低1 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其中,精读课作为主干课程,尽管学分比例偏高,但我校学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差,所以还是要有一定的学分做保证才能将学生的语言基础打牢固。因此,精读课、写作课和翻译课可不做调整。

  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听说课的学分比例,保证高年级阶段听说训练不断线。语言是工具,听说是重中之重。我校听说课学分少,与此相应学生此方面的能力较差。这主要反映在能力考试中听力成绩较差;求职面试时加之紧张而听不懂的也不在少数,这就导致在就职面试中被淘汰。笔者所在学校日语教研室曾对本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做过调查问卷,其中认为应该增加听说的学生占到90%以上。而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中也发现:用人单位对我校学生最不满意的一点则是语言应用能力较差。由此可见,课程设置与学生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阅读课作为在高年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在我校开设的比较薄弱。笔者曾对本校接受日语能力考试的学生做过统计,发现失分最多的是听力和阅读题型。大多数学生对于文章理解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自己以为理解无误,实则错误百出,有时令人啼笑皆非。这反映在实践中则为在工作中收发邮件时将内容理解错误直接导致工作失误。因此除了增加学分之外,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选择题材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语言课学分虽然与以上几所院校配置基本接近,但笔者认为本校在此课程设置上还是存在一定弊端的。其弊端就在于语言学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而设置的。而笔者认为,语言学作为语言类课程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应该作为专业必修课。本校的专业设置上采取方向性教学。即在三年级后将课程分为语言文学方向、商务日语方向和计算机日语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进行选修。不可否认此种理念是比较先进的,也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而分“学科类方向性课程”的做法已体现在厦大的教学计划。厦大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分为学科类通修课程和方向性课程,方向性课程又分为常识型、技巧型和考研型三种。但本校在具体实施上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三个方向的专业选修课不是交叉进行的。即选择商务方向的学生是不能选择语言文学课程的,因为其上课时间是相同的,这就导致商务方向的学生如果要考研的话,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要从零开始,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且学校规定选修人数不够20 人是不能开班的,这就导致如果选修语言文学方向的学生不够20 人,那么当年的语言文学方向课是没有的。笔者认为这会导致有一部分考研的学生在复习准备过程中由于对语言学知识毫不知晓,需要花费很大功夫重新学习语言学,而无时间去准备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有些学生下定决心考取本专业研究生,但因为准备时间厚此薄彼而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有学生想避开此弊端选择跨专业考研,但同样不占优势。这也是本专业学生考研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语言学科目的设置,还是需要做些调整的。在原有学分不变的前提下,作为各个方向的专业必修课,或者可以借鉴厦大课程设置,如果语言文学方向课程无法开设时,可以机动增添考研型方向课。

  (二)专业拓展类课程:分方向教学,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要适应社会需求,就需要拓展多学科知识。

  我校开设的.专业拓展类课程有日本概况、日本文学史、日企商务礼仪、国际贸易日语、商务谈判,市场营销,日本经济概述,电子商务日语、商务日语法规、旅游日语等等。这些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范围,合计24 学分。与上述各高校相比,经贸课程比重较大,人文课程比重较小。这也是我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之一:注重商务方向,培养应用性人才。但笔者认为,此类学科在学分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要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并且要对教学方式做必要的改革。例如,鼓励学生跨系选修。对于国际贸易和贸易中的法律、法规,可在学习方向课之前通过选修经济系和法律系的课程,对相关概念有所了解后,在日语课堂上除了解说与日本相关的独特知识外,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设置情景模拟,练习学生在商务中的日语应变能力,让其参与到课堂中。而我校的商务课程还停留在给学生讲解商务概念及理论上,这样就导致老师讲,学生听,日语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到不到锻炼,课堂效果不太理想。另外,笔者认为,专业拓展类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一味地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合当今形势的发展,要根据各科的特点进行适当改革,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使其掌握一定的能力才是关键。

  三、我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当前,日语人才市场较为突出的供求矛盾是:很多日语专业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很多工作找不到合适的日语毕业生。可以看出,如今的日语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市场需求。对近期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网等公布的日语人才市场关于日语人才需求情况的调查统计显示,市场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主要可以概括为:日语教师;日语翻译、助理、文员;日语销售、管理、技术人才;日语IT 行业等。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在原有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有所突破。笔者结合社会需求认为本校课程设置应在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一)保证语言类基础课程,增添资格考试相关内容

  日语教师招聘单位多为外语培训学校、公司的日语培训部门等,主要的工作除了面对日语初学者的日语教学工作,还要参与日语能力考试或Jtest 考试的辅导。所以,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规范日语发音标准,增加日语能力考试或Jtest 考试的辅导课。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就业的资格证书,还应使其掌握考试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便于适应以后教学与辅导。

  (二)注重专业拓展类课程,增强学生日语应变能力

  日语翻译、助理、文员仍是日语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流方向。因此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培养课程基础上应增设办公室日语、企业用语专业课程,加强日语企业的相关图书资料的建设。办公室日语讲授办公室用语以及电话接听的礼仪、交谈的礼节要求等,培养学生在日资企业担任文秘工作必备的素质。

  (三)鼓励学生跨系选修各行业课程

  对于日语销售、管理、技术人才和IT 行业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选择上除了保证语言类基本课程、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学生的语言功底之外,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以改革,鼓励学生选修计算机应用、编程、软件研发、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务管理等课程。

  四、结论

  通过与国内几所综合大学的对比可以看出,我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合理的。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与几所大学的学分基本接近,而专业拓展类课程比重较大,这也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也是今后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由于我校日语专业开设时间还不长,加之各方面的因素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今后在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大众化高等教育下地方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地方院校动画教育研究论文

2.临床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3.地方院校诊所式法律教育研究论文

4.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向

5.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工科大学数学教育改革研究论文

6.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论文

7.赴荷兰留学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介绍

8.地方财经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研究论文

9.地方农业院校新闻传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