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文

时间:2020-09-23 13:47:24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文

  摘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其健康心理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家庭的配合同样重要。因此,本文对基于家校合作理念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文

  关键词:家校合作;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1、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1.1.1自我认同缺位,挫败感强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不高的现实,难免对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认同产生负面影响,“高职生”成为学生对自己身份的一个消极代称[1]。此外,由于中考、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难以快速走出心理阴影,不能及时调整心态,有的学生甚至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1.1.2缺乏职业规划,求知欲低多数高职生对高职教育目标不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学习动力。同时,家长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偏差,孩子在进入高职院校后,家长对其期望值降低了,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放松了,缺乏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松懈。1.1.3负面情绪较多,情感脆弱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生活环境,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与高中严格、封闭式的管理相比,高职院校管理相对宽松、开放,然而由于高职生自我认同感低,缺乏生活经验和独立生活能力,心理敏感,更容易因人际交往能力欠缺而产生害羞、恐惧、自卑等负面情绪[2]。

  1.2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其应对挫折和压力能力,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如拉横幅、拍几张心理咨询活动的照片等[3],仅仅为了评优评先摆出样子,没有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1.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016级和2017级护理专业约四千名学生,对这两个年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即使出现心理问题,仅有约5%的学生想过主动找心理专家或教师咨询,有15%的人会憋在心里不说,有近30%的人对学校开设心理咨询中心持无所谓态度,甚至有近3%的人认为多此一举,完全没必要开设。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有偏颇,应该引起重视。

  1.4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

  调研期间,在菏泽家政职业学院2016级和2017级护理专业新生报到时随机采访同来的家长,83%的家长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是与心理健康相比,70%的家长最重要的始终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5%的家长会优先考虑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这说明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在学业压力已经很大的情况下,只有10%的家长认为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67%的家长仍然认为应该加强学习方面的投入,忽视了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家校合作,在学校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家长能够转变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现行教育制度让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而不重视孩子的品格、兴趣、社交等状况。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学校和家长长期投入,因此,学校专业教师可以向家长进行观念宣传,帮助其建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阵地[4]。其次,家校合作,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于师生比例失调,教师难以顾及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家长与孩子相处时间长,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避免问题恶化[5]。因此,家校合作可以及时防治个体心理问题,同时达到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使学校集体教育效果更好。再次,家校合作,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在“为了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目标上,家校双方始终是一致的。教师作为专业教育者,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经验,家校双方通过不定期的交流,互相学习,既能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又能丰富教学内容,两相助益。同时,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最后,家校合作,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相应调整。通过家校交流,教师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学生、理解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3、高职院校基于家校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1以学校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该模式要求学校教师尽可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建立家长联合会,以学生需求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家长联合会作为纽带、桥梁,保证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络及时畅通,形成家校联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实施前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平等、友好地进行沟通。学校发现的问题可以直接向一线相关教师反馈,也可以向家长联合会反馈,反之,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和教师反馈。对于双方共同发现的问题,可在探讨、分析协商后制订解决方案,避免学校或家庭一方独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独断专行[6]。

  3.2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家长教育理念和文化程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通过优化家庭环境、改善家庭教育方法、更新家庭教育理念、进而从源头上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着手。该模式实施的关键是学校在对家庭进行充分了解基础上,针对突出的家庭问题,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对家长开展主题培训,或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健康工作者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提高家长对家庭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教育合力。学生个体差异往往根源于家庭,对于存在特殊问题的家庭可以展开调查,了解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把握问题的核心,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一是这样的家校活动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有利于优化家庭环境;二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

  3.3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每个学校都会存在一些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可以采用以个体为核心的健康教育模式,着重和家长的沟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开展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上3种模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校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和不同阶段单独或联合实施。比如,在针对大部分学生开展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现个别学生的突出问题,就可以实施以个体需求为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4、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共同负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二是学校对于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普及[6]。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形成、学业问题、升学和择业问题、考试与竞争等压力、协调生活及人际关系等,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而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特殊家庭等是学校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家校合作,家长能认清问题,学校也能发挥资源优势,根据不同家长的文化背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5.1建立交流平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既方便家校沟通,也方便家长间的交流。对于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家长在相互沟通过程中集思广益,得出解决方案。同时,学校可以于每周固定时间在平台上为家长答疑,上传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方便家长学习参阅。交流平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起桥梁作用,更重要是的不同工作和背景的家长的加入,可以丰富教育内容,也可以提供多种支持和服务[5]。

  5.2通过电话家访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学校根据学生情况与家长展开个别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为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5.3学校设立家校互助机构

  学校设立家校互助机构,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向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开展家庭教育咨询活动或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7]。这有利于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促进家校合作沟通。

  6、结语和展望

  培养思想健康、身心俱佳的学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目前,高职生成长环境越来越复杂,受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7],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愈发令人担忧。本文对家校合作理念下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但在这一领域还有很多课题值得研究,如如何发挥家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何在生活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偏远地区如何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将第三方组织引入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中等。当前,人们认识的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科之间的交融等,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在实施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8]。但是只要社会各方联合起来,特别是家校双方和教育部门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王浩,赵凤青.心理健康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与超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7):28-32.

  [2]刘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89-92.

  [3]佘少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3):96-97.

  [4]刘莎,袁文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17):76-77.

  [5]董敏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76-77.

  [6]黄群瑛.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视角:心理弹性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2011(5):33-35.

  [7]李严艳.注重家校合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88-90.

  [8]周秀艳.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及教育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8(8):68-70.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论文】相关文章: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报告

2.心理健康教育个案个人工作总结

3.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

4.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5篇

5.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5篇)

6.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范本()

7.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总结范文(精选5篇)

8.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心得体会9篇

9.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得体会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