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教育论文

时间:2020-09-01 09:05:3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教育论文

  摘要:艺术设计学科的建立使我国设计教育蓬勃发展。文章就设计教育的现状提出应该从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国际设计教育与国内设计教育的关系中来认识,以此在整体上提高国内设计教育水平。

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教育论文

  关 键 词:设计教育 高校设计教育 社会设计教育 国际设计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学科在高校造型艺术教育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那种以绘画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模式日渐消解。自我国加入WTO后,社会生产中的各行各业均在不同程度上急需设计人才。以往的设计教育模式,如今已不能满足社会的急剧需求,这便出现了目前全国大中院校纷纷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社会部分培训机构均以不同形式开设了设计教育课程,以满足企业需求而获得商业利益。面对这种良莠不齐的教育局面,笔者拟就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关系、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的关系、国际设计教育对国内设计教育的渗透这三方面谈些个人看法。

  一、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96年7月颁布的新专业目录,已经将“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并列,明确地将“设计艺术学”与“美术学”在专业上分离,使设计艺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国家教育部将“艺术设计”定为本科专业名称,而“设计艺术学”则作为研究生专业之称。美术学曾经包含过艺术设计学专业,即使在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各立门户之后的今天,很多高校的设计专业均归为美术学的门下,因而其教学模式在短期内很难摆脱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这种将设计教育与绘画教育混为一谈的情况在当前国内的设计教育中普遍存在,其实质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的区别。相当一部分高校看到社会对设计人才的急剧需求,便顺水推舟地在美术学专业中增设“艺术设计史”“设计概论”课程,如此就谓之设计教育。在没有从学科本质上明确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两者关系的前提下办设计教育势必会歪曲设计专业的存在理由,直接影响设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协奏规律,流弊甚远。因此,要想从真正意义上发展设计专业,首先就要在教育理念上理清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两者的关系。

  二、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

  既然艺术设计学与美术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那么在艺术设计学中也有必要明确深化教育的承载面和专业层次。有人说,学设计专业的高校学生毕业后到社会工作才是真正念大学。这句话是否成立,暂且不论,但其隐喻指出设计教育包含着两个承载面:一个是高校设计教育,另一个是社会设计教育。面对当前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设计教育局面,笔者愚见,有必要对高校设计教育和社会设计教育在概念、特征、功能上进行再认识。

  高校设计教育是指高等院校美术、设计院系开设的各种专业教育,有明确的教学大纲,独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及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难能可贵的是高校设计教育无不例外地开设了艺术设计史课程,这应该是设计教育作为学科价值存在的学术依据。陈振濂先生曾力主高校艺术教育走“先‘学’后‘术’”的办学模式,在学术理论上明确设计专业的学科定位,突出学术性,保持技术性,力促艺术教育达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一言以蔽之,即高校设计教育当以培养高级设计人才为目标,重点是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

  社会设计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是指除高校外的所有设计教育机构,包括各种设计工程公司、工作室及公私培训单位。狭义的仅指以培养电脑设计操作的私营培训班。社会设计教育的存在,有其积极意义,可以说是对高校设计教育的一种拓展与补充。而其最大的弊端就是本身固有的无序性,开设的课程难以形成系统性,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加考虑地给学员灌输各种机械的电脑操作知识,其目的显然是以培养设计“图夫”为主。

  高校设计教育虽与社会设计教育存在明显区别,但也必须清醒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共性——以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同时,高校设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一样流向社会,成为广义社会设计教育的组成部分。如何使高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设计教育自然地融合,并保持学院派的优势呢?又如何使高校设计教育与社会设计教育互为补充,协调发展以共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呢?要解决这两组矛盾,还是得从自身的课程设置与定位上寻找答案。

  高校设计教育自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艺术设计学”专业以来,到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原来高校设置的七个专业一并归属于艺术设计专业范畴之后,由此标志着艺术设计专业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现在艺术设计学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梯度,研究生教育中,艺术设计学还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的院校都有研究生层次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专业美术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综合性大学、师范、理工类大学则不同程度地在努力向研究生教育层次提升。高校设计教育的落差使得各校之间在如何统一开设基础课程上陷入了尴尬。定位当然是不言自明的,关键是基础课程要达到相当水平,已明显地与社会设计教育拉开距离。随着计算机在艺术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当前无论是高校设计教育还是社会设计教育都开设了电脑设计课。社会设计教育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操作过程都用设计软件来完成,手绘能力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因此,高校设计教育应借鉴社会设计教育的前车之鉴,在基础课程上加强手绘技能训练和设计理念讲授。技能训练是传统的造型基础、色彩基础、设计基础、设计创意、设计方法及表现,使得课程更为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着重设计方法的学习。至于理论方面可以围绕“历史”和“原理”来设置,开设“现代设计史”“工业设计史”“设计原理”“透视技法”等,既与社会设计教育拉开距离,也为毕业生将来步入社会准备了发展后劲。社会设计教育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实际操作,但是其过程严重缺乏创意。如高校设计专业在四年中传授学生一套完整的创意体系,那么其步入社会工作之后,广义的社会设计教育又为其提供了宽阔的实践空间,两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对提高整个设计教育水平大有裨益。广大设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注意,在高校设计教育和社会设计教育上明晰概念,引导两者健康稳步发展。

  三、国际设计教育与国内设计教育

  世界现代设计教育从上世纪初的包豪斯开始,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当前世界设计教育的理念大部分师承包豪斯范式。国内设计教育相对于世界设计教育而言,只有短短20多年的时间,这期间如果和西方近百年的设计教育史相比,只能说是摸索阶段。然而,就是这短短的20年,国内的设计教育已经从功能和形态上形成了以“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三大领域为主的教育体系。

  国内设计教育的发展潜力在哪里?这是当下国内设计界一个既现实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现实是事实如此,无法回避;忽视是因为在设计界普遍存在崇洋媚外心理,认为国内设计教育所遇到的问题只能借用国际经验来解决。很多所谓的设计师就是拿来主义者,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已成必然趋势,然而全球文化却是多元化的。由此,笔者认为国内设计教育未来的发展潜力在于深厚博大的传统文化和更新设计观念。只有自己民族的东西才能真正意义上突出本国特色,诚如鲁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为世界所接受。靳棣强先生也曾指出,说自己40岁时的设计作品在意识和风格上已经跟国际大师不分伯仲,然而却一直未能得到国际设计界的承认。后来,他才意识到民族性问题,开始在传统文化里寻找有益成分。通过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终于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在国际设计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设计教育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国内也一样。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且每年均在高速发展。强大的社会经济实力,直接反映在各项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再像上世纪初一样推崇西方文化,而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价值,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相一致。国内设计教育应该以社会经济为依托,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借鉴绘画教育的优秀经验,走出一条设计教育民族化的路子来。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顺理成章要求设计教育的目的和功能相应地国际化,然而由于各国文化的多元化,所以在风格上可以具有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内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处在当前提倡文化多元化环境下,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都不可取。设计教育中出口必言欧美、日本,那是对本国文化漠视的表现。当然,国内设计教育客观上还与欧美、日本等国存在差距,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国内借鉴,但如果只是一味唯欧美、日本的设计教育马首是瞻,那无疑是在作茧自缚,永远没有超越的可能。因此,在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正确区分和处理好国际设计教育与国内设计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提高整个国内设计教育水平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上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

  [2](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选编,《贡布里希论设计》,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年

  [3]陈振濂著,《先“学”后“术”——综合性大学艺术学专业办学新思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1)

【对当前设计教育的几点认识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学习校本课程后的几点认识的教育论文

2.对音乐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3.对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现状的思考的论文

4.赏识教育对学生自我认识的影响的论文

5.高校影视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6.对企业销售竞争的几点认识

7.对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探讨的论文

8.对于游戏角色设计的几点认识毕业论文

9.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