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生活世界理论下的幸福教育

时间:2020-09-17 11:54:36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析生活世界理论下的幸福教育

  摘 要:生活世界是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中的基本范畴,其代表着人们在其中生活着的、可直接体验到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幸福教育则是一种立足于生活世界之上的以学生的人性、个性以及情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从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突破“唯学校知识价值论”的思维定式、放慢冲往未来的步伐、释放被禁锢的动物灵魂和促进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四个方面阐述幸福教育应如何把握好生活世界。

试析生活世界理论下的幸福教育

  关键词:幸福教育;教育模式;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学中的基本范畴,它是针对实证主义思潮下的理性世界而言,所代表的是一个非课题性的、具有奠基性的、由主体构造的现实世界。我国学者李文阁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做了这样的概括:生活世界就是“人们在其中生活着的、可直接经验到的、主体间的文化世界”。[1]生活世界理论一经提出便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教育领域,美国教育家杜威深受生活世界理论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主张教育应与社会发展合拍,要求学校教育与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合拍[2];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育本质方面结合生活世界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把教育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3]。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推动了当时教育事业极大的发展,甚至在今天,仍然对教育事业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幸福教育是一种关乎人性的教育,也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教育。我国学者孟建伟对幸福教育下了一个比较受到认可的定义:“所谓幸福教育,就是一种将幸福视为最核心和最终极的价值理念的教育。幸福教育是一种目的论,它不仅要让人们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幸福,而且更要让人们终生充满幸福。幸福教育又是一种方法论,它将本体论与幸福论同认识论与技术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生命本体的幸福置于优先地位,从而让人们真正从灵魂深处来感受和获得教育。因此,幸福教育就是这样一种目的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即让人们最大限度地既在教育中真切感受幸福,又在幸福中切实获得教育。”[4]可见,在幸福教育中,幸福和教育是相互融合的,在这个情境下,人在主观上感到教育幸福,并且在客观上又拥有物质的和精神的教育条件。生活世界作为其他世界的奠基所在,是生活教育的条件和前提,而幸福教育是寓于生活教育之中的,因此,实现幸福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握好生活世界。

  一、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

  幸福教育有时候仅仅被视为是一种目的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只关注教育后所得到的结果,即学生是否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是否考取了名校或者毕业后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这样的教育观下的学生会被限定在学校这个狭小的范围内,每天接触到的事物只是和考试、工作相关的学习材料,几乎与生活相隔离。即使这种教育在结果上是幸福的,学生未必在教育的过程中获取到幸福感[5]。而幸福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过程论,即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幸福,同时在幸福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因此要想达到这种过程幸福,教师就必须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接触到的不仅仅是学习所必需的教材,更多的是接触到生活中最原始的东西,让学生能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生活事物的感受。间接教育只能够让学生在脑海中抽象出所学习到的内容,而直接教育则能够让学生亲自发掘到事物的特征,将事物与自己的兴趣相结合,从而轻松地在记忆中构建图式。学生在学校中通常会感觉到的是紧张的氛围,而在生活中则会感到放松。因此拉近教育与生活的距离能够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收益。

  二、突破“唯学校知识价值论”的思维定式

  “唯学校知识价值论”认为学生只有在学校接受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而社会生活是复杂凌乱的,只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长期以来,这种思维定式使得学生对走上社会道路心有余悸。而实际的状况是,学生习惯了学校单一的温室环境,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时突然显得手足无措,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而无法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这便是教育与生活相隔离的后果之一。幸福教育则主张突破“唯学校知识价值论”的思维定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社会生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从而敢于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幸福教育中,学生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处理社会问题自如的社会成员。学生关注的焦点也不再仅仅是学校里的必备教材,而是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正如杜威所说,要使人生获得幸福,每个人都要具有解决生存过程中遭遇到各种问题的能力。在幸福教育中,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三、放慢冲往未来的步伐

  斯宾塞的“生活本位论”把教育目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教育应当为未来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虽然在这种理论中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同样陷入了极端的目的论。斯宾塞过分关注了未来的不可预知的生活,把人的生命历程看成了一种零件加工流程,仿佛在每一个加工阶段只要按照固定的步骤包装好,就能够最终得到想到的完美生活,这显然是一种不理性的幻想。它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以及主观能动性,性格迥异的人在这种教育模式的作用下会被抹杀掉创造性,最终成为受理性支配的机器。幸福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当下,考虑的是学生在现在的教育氛围中是否能够感受到幸福。而未来,是一种逐渐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的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发掘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选择去开创自己的未来生活。学生的未来生活是通过指引自己去生成的,而不是在固定的流程中固化而成的。因此,放慢引导学生冲往未来的步伐,带着教育的“农耕意识”培养学生对未来的展望,适时而育,一步一个脚印,保证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成长,最终过渡到学生自己想要的完美生活。

  四、释放被禁锢的动物灵魂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将人的灵魂三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以及理性灵魂。其中动物灵魂也称之为非理性灵魂,表现在本能、情感和欲望等方面[6]。每个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大致处于动物灵魂阶段,其情感先于理性在这个阶段表现得十分旺盛,因而他们总是对外部世界充满极大的兴趣,或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探索世界的奥妙,或想成为一位建筑师为祖国建设一座座宏伟的大楼,或想成为一名教师传授人类渊源的文化,又或想成为一位医生帮助病人摆脱病痛的折磨。然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这个阶段往往直接禁锢了孩子们的动物灵魂,把他们最为真挚的情感隔离在了教科书和试卷之外,把学生的升学视为对学生最好的帮助。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以一种零件的姿态被教学所加工,完全表现不出任何个性与活力。幸福教育是一种释放学生被禁锢了的兴趣的教育模式,主张将学生的兴趣带入到学习中,充分挖掘学生兴趣背后的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幸福教育尊重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将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逐步放大。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够不断深入自己的兴趣,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

  五、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传统的应试教育仅仅重视对学生进行智育,把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放在第一位,只要学生能够考试取得好的成绩,就觉得教育是成功的,这种教育模式大大忽略了德育、体育以及美育的重要作用,完全不在乎学生的幸福感受。幸福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幸福教育模式中,学生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在社会上会遇到许多考验并培养自己思想道德的情境,教师在这样的情境中对学生加以指导,使得学生对社会上的道德问题进行判别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将生命的珍贵性深深镌刻进脑海当中[7]。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身体锻炼,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美育也是幸福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辨别什么是美好的事物以及什么是丑恶的事物,从而能够学会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事物。幸福教育也是一种劳逸结合的教育,学生在长时间学习知识后感到疲惫时便有适当的体育课或者美育课紧随其后,让学生得以放松。德育内容则是贯穿在所有的课程当中的,同时也会设立少量的单独课程对学生进行集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总之,幸福教育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受益。

  幸福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以生活世界为根基,以幸福为目标,是将教育与生活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幸福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人性、个性以及情感,可以说把学生应当在教育中享有的权利考虑得非常全面。然而,幸福教育毕竟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成功实施这种教育模式还有很大的困难,如学校基本设施、师资力量、传统教育观念的转变等等。当前的教育模式应当逐步向幸福教育模式转变,不断抓住生活世界对学生的深刻影响,最终迈向幸福教育的大门。

  参考文献:

  [1]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8.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28.

  [4]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28-33.

  [5]苏宁,沈智明.幸福教育:人性的复归[J].教育探索,2012(4):7-9.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7]程雯.幸福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探索,2008(8):7-8.

【试析生活世界理论下的幸福教育】相关文章:

1.试析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论文

2.试析素质教育下“人性化”班级管理对策

3.让生活走进课堂的教育理论论文

4.试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消费支出情况的调查教育理论论文

5.新课改理念下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的教育理论论文

6.当代实践哲学与生活世界理论优秀论文

7.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幼儿英语教育的浅析论文

8.校园文化创新背景下的学生工作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

9.人格面具理论下的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