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

时间:2020-10-14 13:57:4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议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

  【论文关键词】教学 任务型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大学生用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文章就有关大学英语的任务型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进行探讨,研究了如何利用课堂教学的客观条件和,以及如何采用能调动大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而使大学本科生更有效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的外语知识。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素养,以适应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培养大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此目标呢?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很重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客观条件和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任务型教学、建构主义教学、体验式教学、个别化教育、合作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等。教师课堂选择的教学方法应建立在课前了解学生和分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这里我们主要来讨论两种教学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近年来,这种“用语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到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我国外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任务型教学法属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般而言,学生的认知风格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如何根据认知风格理论,针对“场依存”学生和“场独立”学生的不同特性来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就很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不同学生认知风格的强项,以使教学活动更为有效。那么,哪一类型的任务更适合“场依存”的学生,更能很好地发挥其潜力;哪一类型的任务更适合“场独立”的学生,使之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呢?
  1.场依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他们在认知活动中,倾向于以外部环境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这种学习者依赖于学习环境,总是使自己与环境协调,因而在形成自己的观点时会更多地考虑所处的环境,他们较依赖于学习的预先组织,需要明确的和讲授;他们感觉很敏锐,擅长于人际交往,易于受到周围的情形及他人的意见影响。
  2.场独立的.学生。一般来说,这种学生个性鲜明而独立,他们都有很强的个人定向,比较自信,自尊心较强,不易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他们更擅长分析和思维,他们能通过分析复杂的上下文来解决某些关键问题,他们在学习中倾向于更多利用内在的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必要时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改组。这种学生能很好地进行分析,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明确提出自己的目标。与“场依存”的学生相比较而言,他们不大善于社交,在学习中表现出善于独立思考潜心钻研的精神,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语言形式,注重语言的准确性。
  3.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人们一般认为场依存者比场独立者更适合外语学习,尤其体现在听说上。有些实验的结果支持了这一观点,但也有些实验得出不同的结论。善于交流的学生并不一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特别体现在四级英语考试中。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应能够根据学习的需要灵活分配不同的任务,扬长避短,促进外语学习。由于场依存者移情程度高,擅长于在自然情境的交流过程中习得语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跳读寻找具体信息、找寻句法及语义线索、分类及填补信息等活动进行指导。而场独立者则擅长有意识的语言学习形式,如传统课堂上的复述故事、分析篇章、演绎语法、练习以及略读等方式。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学生达到性格优势的互补,从而扬长避短。在课上分组活动时,应注意把不同性格倾向的学生组合在一起,如角色表演、用英语演剧、组织小组讨论、做游戏等,从而加强场依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场独立学生语言运用的流利程度。
  三、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个人主要通过自身的经历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与知识的不断的互动教学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下面我们来谈谈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体,互相激发,共同进步,老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在完成课堂分配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激发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进行合作、交流。从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设计原则,同时在学生陈述的过程中也操练了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表达的技巧。
  2.注重“情境”设置
  通过课前给学生设定任务,要求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课上老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视频,设定有关话题的情景,向学生提出问题,询问学生印象中已有的知识,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