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13 19:50:12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话语分析 听力教学

  论文摘 要:话语分析不是单纯的从词汇、语法等这些微观方面分析,重要的是从语境,背景知识等宏观方面分析。本文在话语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听力理解的特殊性质提出了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听力理解分析方法。
  
  一、引言
  国际上普遍认同以Zelling Harris于1952年发表的Discourse Analysis论文为话语分析的开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话语分析引进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使研究者们可以从多角度研究话语,出现了功能语法、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言学等分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话语分析理论被引进国内,并得到不断地吸收和创新。国内的研究较多的集中于其定义、理论基础以及其在中的应用。当然,也出现了不少对话语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他们以不同的理论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话语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话语分析对外语教学的深刻影响。但是,话语分析在国内的发展还比较年轻,所以研究者们对话语的定义、特征及其在教学中应用的认识不尽相同。而且,目前对于话语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以及关注教师话语的质量和数量等各个方面。鉴于此,本文将总结概括话语的定义及特征,结合听力理解的特性,形成一种新的全面系统的话语分析方法,并应用到外语听力理解教学中。
  二、话语及话语分析
  话语一些研究者叫做语篇或篇章,许多研究者给出了话语的定义。话语通常是指一系列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黄国文,1988;朱元枚,2004)。Halliday and Hasan把语篇定义为和背景相联系的语义单位。一段文章,不管长度如何,不管是以口语还是以笔头表现形式出现,只要形成了一个整体,就是一个语篇。话语分析通常指的是对比句子/话段更大的语言单位所作的语言分析,目的在于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coherent)的语篇(万晓卉,2006)。还有诸如廖益清(1999,2001)等从语言学的角度定义话语分析。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不同的话语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理论对话语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观察和分析。笔者认为应从微观语篇特征(词素、单词、短语、句子等)和宏观语篇特征(背景知识、语篇知识)方面进行话语分析。
  三、听力理解的本质
  Buck(2001)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听力理解是一个充分利用来自各个方面信息的互动的过程,这些信息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Wipf(1984)指出听者必须能够辨别声音、理解词汇和语法结构、解释重音和音调、理解意图以及在就近或是比较大的上下文中解释这种意图。Rost(2005)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听力理解过程,听力是一个接受说话者真正所说的过程;一个加工和重新呈现的过程;一个与说话者协商回答的过程(合作目的);通过参与、想象、情感创造意义的过程。总之,听力是一个复杂的、积极的解释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把所听到的和他们已知的联系起来。这些理论可以归结为三类: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两者相互作用。所谓自下而上是指听力理解在某种程度上是经过许多连续阶段的过程,每阶段的输出又成为下一更高阶段的输入(Buck,2001),又被称为微观信息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听者将听到的内容出入到大脑,大脑对这些分成基本的语言单位,如语素、单词等。接着把这些小的语言单位合并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如短语、句子、段落等,从而完成听力理解。这种方法能够正确地分析句子的成分,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所谓自上而下是指听力理解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语言时应用各种知识(Buck,2001),又被称为宏观信息处理过程。进入听觉系统的信息,可以激活大脑中已存在的图式,听者利用这些图式假设、推测及推断,预测话语的发展,从而比较快而准确解话语所传达的信息。经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语言重新组合,重新构建与听着原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新信息,也就理解了说话者的意思(Anderson and Lynch,1988)。但是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的自下而上或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而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信息处理过程。在这过程中,是没有固定的顺序的,任意顺序都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同时使用、互相作用和影响。语言不是孤立的声音、词素、词汇和句子的结合,而是一个表达意义为目的的有机系统。因此,在理解话语时,不仅要用语言知识,同时还要运用非语言知识,即要运用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达到听力理解的目的。
  四、话语分析在听力理解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话语的.定义、特点及听力理解的特性,对听力理解的分析应该微观和宏观兼顾。既要分析听力理解话语的词、句等微观成分,也应从语言运用的和语篇整体去理解。这要求在听力理解的教学中,主要加强对词汇、语法知识,背景知识,语篇知识的练习。
  (一)微观分析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
  词汇、句子和语法知识是理解任何语篇的基础。听力理解中,足够的词汇量和准确的语法知识能快速而正确的达到理解的目的。笔者在实验中,把听者分为两组,提前把即将听到的语篇中的词汇和语法告诉第一组;另一组直接收听听力部分。结果证实,第一组的成绩比第二组的高。可见,词汇和语法对听力理解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听力教学中,要多补充类似场景的词汇和关键句型。
  (二)了解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语言学家、认知和信息处理研究者心将人们在理解和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进行分类,分为两种:自上而下认识和自下而上认识。前者是指利用先前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处理所接受的信息,后者是指理解事物主要利用刚得到的信息中的单词、句子等材料(Brown and Yule,2000)。先前已有的知识可以统称为背景知识(包括社会文化知识),是一个人所有经历、知识和等。在听到类似场景的信息时,头脑中会激活已存的这些信息。一旦听着头脑中已有这种对话场景,听力理解过程就可以推测和假设来完成,即使遇到难懂的单词,也不影响理解。
  (三)宏观把握语篇知识
  对话语的理解涉及很多因素,在听力理解过程中,随着话语的展开,听话者需要根据话语的上下语境分析,虽然话语是由一系列句子构成的,但句子意义要受到话语宏观结构的制约,对单个句子的理解并不能说明说话者已经理解了整个话语。这就需要在听整个语篇前预读所给出的信息,整体把握谈话内容。
  (四)掌握话语的衔接和连贯
  话语的衔接和连贯手段是语义的传接纽带,起到暗示的作用。如一些表示增补或递减的连接词moreover,furthermore,besides等;表示转折的词but,anyhow,actually,however;表示因果关系的词,therefore,so,hence等,听者根据这些词语确定听的重点。在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话语的衔接和连贯,从而达到理解听力材料的目的。
  五、结语
  听力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是微观分析又是宏观分析的过程。话语分析理论为听力理解教学提供了新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既要从微观方面的词汇、句子、语法知识方面,又要从宏观把握语篇的知识和语篇的连贯、衔接。笔者相信,通过把话语分析知识引进听力理解教,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Anderson,A.and T.Lynch.Listen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8.
  [2] Brown,G.&G.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4]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1.浅析话语分析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浅析类比在GMAT写作中的应用

4.浅析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5.浅析目标教学在英语课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6.浅析多种教学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浅析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8.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9.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