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0-10-11 14:47:59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大学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体育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全面发展肩负着重要责任。文章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及对师资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了系统、有针对性的建议,力图推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大学体育 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体育作为高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我国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的发展不仅导致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同时也对高校教师赋予了更新、更高的使命和挑战。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及队伍结构等方面也存在着大量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便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纵观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以年青教师为主,尤其是新毕业的教师居多。年青教师有自身优势,精力充沛,积极性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教学经验、驾驭课堂能力较弱,这些结构上的不合理使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存在明显的“断层现象”,没有做到老、中、青三结合,教学中坚力量太少。二是性别结构不合理。很多院校体育教师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以鹤壁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女教师偏多,而学生中男生比例较大,对于许多男生喜爱的球类项目、游泳项目、轮滑类项目来说,女教师缺乏驾驭能力。三是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在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偏低的现象。拥有硕士、博士学历以及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50%的专任教师学历达到硕士才能评为师资A级,职称由高到低达到1∶2∶4∶3,才算结构均衡,而目前我校教师的职称较低。四是学缘结构不合理。对于从业教师来说,毕业于不同学校,来源广泛,学缘结构方算合理,相反,教师来源单一,则不利于活跃学术气氛以及优化知识结构。以我校为例,35%的体育教师毕业于同一师范院校,另有30%~40%则毕业于另一省立大学,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渗透着相同的教学模式,这种结构的不合理极大地阻碍了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2.科研水平较低。科研是体育教师的薄弱环节。科研水平是任何学科发展的源泉,科研成果来源于实践,又实践,体育教师由于从小从事体育锻炼,精力的大部分都投入运动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水平的提高。进入工作阶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注重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教授,而漠视了教育教学的和思考,使得教学效果不错,但创新、科研能力不足,使得体育教学失去了深度扩展的活力。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从事户外教学的任务多,多数教师只关注于运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而缺乏时间和精力搞好科研,一些体育教师由于文化素质偏低,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较弱,使得他们的科研成果以及发表的论文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少,承接的课题项目数量少、层次低等。
  3.教学任务繁重。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其班级人数达到30人左右,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由于一、二年级都开设体育课,使得多数高校教学班级较多,而教师队伍较少,致使每名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以我校为例,教师基本工作量为每周10节,而体育教师实际工作量都在每周20节以上,教学任务超出基本工作量的一倍多,使得教师们无奈地从事着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而没有时间从事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4.教学手段单一。体育教学不单单是运动能力的培养和教授,最重要的是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和体育知识内容的掌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运动技能的掌握上,反复练习,重复示范,从而达到掌握技术动作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较少,理论课时较少,这与体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
  5.对体育能力的培养不足。体育能力的培养,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学生自学、自练、自调、自控的能力往往得不到发挥,使得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技战术的时间较长,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兴趣减退,无法很好地落实“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新形势下对体育教师的挑战

  1.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的完善以及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对体育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体育教师不能仅是会教授某一技术项目的.示范者,体育课堂也早已不是发一个球上一堂课的“放羊式”教学。国家对培养综合素质、全方面教育的要求,把体育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要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这一岗位的要求。一方面我们要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既懂又有教育经验,在课堂上灵活驾驭,在实践中熟练操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专业知识上,对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也应不断充实,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