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对青少年的影响

时间:2020-09-14 15:22:5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传统文化孝对青少年的影响

  导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第7课《陈情表》中有句话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用乌鸦反哺之情打动晋武帝,希望求得奉养祖母到最后。古人评论“读《出师表》不哭则不忠,读《陈情表》不哭则不孝”。

传统文化孝对青少年的影响

  “孝”与“忠”构成了中华传统道德两大基本准则。当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扩展知识;有助于健全人格,提升自我;有助于与人共处,促进和谐。珍惜青春,品味传统;珍惜亲情,孝敬父母;珍惜生命,建设国家。

  关键词:孝,青少年,传统文化

  一、珍惜亲情,孝敬父母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论文网,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我们年轻,而我们的父母却正在一天天老去。如果我们不愿留下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悔恨,那么,天下的儿女们,早点行动吧,献上我们的一份孝心,趁着父母还没有老去。

  《论语·阳货篇第十七》有一章如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汝安乎?”

  曰:“安。”

  “汝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汝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

  或许正因如此吧,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令人向往的共享天伦之乐的图景。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篇第四》)

  耳畔仿佛响起那动人的旋律:“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哪怕帮妈妈涮涮筷子洗洗碗……老人只图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二、珍惜青春,品味传统

  当代青少年了解孝文化有助于学习中华文化,学好语文知识,尤其是文言文知识。

  1、“以孝治天下”

  李密说:“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其实,岂只是晋朝“以孝治天下”,中华古国泱泱千年,尽皆如此。《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孝敬父母,忠君爱国,立身扬名,都是孝。换一句话说,“以孝治天下”只是中华孝道的一部分。从皇帝的角度说,是个人实践孝道的终极目标;从臣民的角度说,是孝子实践孝道的必由之路。

  那么孝子如何事亲呢?《孝经·纪孝行章第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论语·为政篇第二》“孟懿子问孝”章原文如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不要违背礼节: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古人强调三纲五常,“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这种道德观念强调的是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置在个人利益之上,先追求集体利益然后再满足个人需要。而这种观念一旦深入人心,便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神力”。必修4第12课《苏武传》让我们为忠于大汉的苏武所折服。苏武牧羊北海,强留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捍卫了大汉国威。是什么让他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威武不屈呢?我们来看看苏武自己的回答吧。

  李陵受单于委派来到北海,“为武置酒设乐”,告诉他兄死弟亡,母故妻嫁,两个妹妹与三个孩子“存亡不可知”;“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的言行让李陵慨然而叹:“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是怎么回答的呢?苏武说:“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惊天动地泣鬼神!苏武一家为了汉武帝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怪不得历朝统治者极力弘扬孝道。“以孝治天下”,确实有其独特的威力。

  2、侍汤药未废离

  李密说:“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论文网,未曾废离。”为亲人治病,精心照料病人是履行孝道的人一定会做的事情。古人用药,亲人会先尝试一下甘苦冷暖,觉得合适饮用了,再让病人服用。不要说普通百姓这样,即使是坐拥天下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会如此。西汉文帝刘恒就因为为母亲薄太后亲尝汤药,照料病母,三天三夜没有休息而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历史上的“二十四孝”之一。

  《论语·为政篇第二》“子夏问孝”章原文如下: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必修3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描写了贾母用餐的情景。请看这样的细节: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饭毕……贾母便说:“你们去吧,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