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5-18 10:44:51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

  人本主义强调教育对人的潜能发展的作用,将教育过程规定为人“自我实现”的过程,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及学生情感的发展,对于克服行为主义及信息加工教学论的机械性,对于改变教育环境、促进人健康全面地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观

  1.强调人的因素和“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2.主张意义学习及自发的经验学习。罗杰斯在描述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的特征时,经常使用“意义学习”这个术语。他认为,意义学习提倡对知识的灵活理解,而不是消极地接受。在这种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学习材料;自行安排适合自己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确定自己的学习进程;关心自己的选择结果。此外,罗杰斯还用“自发的经验学习”描述他所提倡的这种学习类型。其特征为:

  (1)它使整个人沉浸于学习中——躯体的、情绪的和心智的。

  (2)教学的方向来自学生。

  (3)它产生学生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4)根据学习者而不是教师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

  3.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并增强适应性。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的重心是“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这些将使他们更加建设性地对付“现实世界”。而这根本不是凭借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就能实现的。

  罗杰斯主张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改革和学习。变化是确立教育目标的根据,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取决于学习过程,而非静态的知识。所以,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4.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罗杰斯对外部评价模式持反对态度,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他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已作出了最大努力,才能发现哪些方面失败了,哪些方面意义深远和成果累累。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本质就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因而能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效和更加持久,意义学习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运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思想,首先要求教师找准一个角度、围绕一个中心、扮演好两种角色。

  1.一个角度。首先要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有关原理作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好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高扬“人本主义”旗帜,促使个体和谐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重视人的情感、勇气、自信等方面。它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的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这些基本理论,是我们实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出发点。

  2.一个中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学习者中心”教育思想指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要求教师具有这样的品质:

  (1)最基本的重要态度——真诚、坦诚;

  (2)成功地促进学习的态度是重视学习者,认为他们是有价值的;建立以共情式理解的学习氛围。

  3.两种角色。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潜能不断得到发挥的一种动态的、形成过程。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应的课程,培养作为促进者而不是权威者的优秀教师,来作为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最可靠的载体。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扮演好“两种角色”,一是促进者,一是提问者。人本主义教育家坎姆勃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规定、传统、模板、发号施令,它也是管理存在的过程。这个角色要求教师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当好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是教师的重要角色。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的自然结果,没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材料中的教师不是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善于提出问题,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形式,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强烈的共鸣,实现教与学和谐统一;要注意问题的梯度,体现教学对象的个性差异;要以民主的态度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对于问题的解答,不追求千人一面,肯定有偏颇的答案,允许有不同的答案,鼓励有创意的答案。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2

  摘要:在大学音乐教育中,钢琴是一种关注度相对较高的课程。不过大学钢琴教学也经常暴露出许多问题,限制了大学钢琴教学的水平,如教学方式传统、师资力量不足等。为解决大学钢琴在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大学钢琴课程就有必要改革钢琴教学的内容、方式以及标准。在提高教职人员的素质基础上,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以现代教育论为依据,研究与分析其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够给钢琴教育提供一定的帮助,发挥大学钢琴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教育理论;大学钢琴;教学改革

  前言

  钢琴是一门同时兼顾实用性、艺术性的乐器,钢琴课因此也同时带有着同样的特征,在大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无法替代的角色。钢琴课程并非是独立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与普通教学活动相近且具有普通课堂特点的课程。钢琴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钢琴独到且特殊的作用在时代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发生过大的转变。因此,钢琴教育的改革思路应将重点放在教育思想、教育体系的变化。也就是说,现代教育理论能够成为钢琴教学改革的辅佐技术。

  1现代教育论概念

  1.1构建理论

  建构理论在现代教育论中是最典型的一个代表,这种理论注重的是知识的建构与探索过程,即要求学习者应当主动、积极地学习。[1]同时,还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构建理论为宗旨思想的教学模式应当将学生视为教育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在教学活动的结构中扮演着引导者与指导者的角色。教师采用合作方式、情景方式完成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知识,完成学科知识的掌握。

  1.2认知理论

  所谓的认知理论,是一种建立在认知心理之上的理论思想。这一理论包含了童话说、发展理论、发现说等内容。[2]这种理论注重的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需要详细地设计课程,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当作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认知理论的教学原则包括合理融入内容与重视引导。

  1.3主导理论

  主导理论是在教育理论及构建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这种理论更注重教师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了教学的充分结合,积极发挥了师生互动的价值。这一理论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功效。

  2现代教育论在大学钢琴教学中的体现和运用

  2.1情景教学

  钢琴教学大可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的授课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在短时间内实现教学意境的深化。演奏时学生必须保持高亢的精神状态,学生在进入教学场景的过程中,绝不可以轻易转变学习和对环境的理解思路,否则很容易出现琴声飘散的情况,影响表演发挥的效果。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可以借助情景教学的方式,消除学生对钢琴学习的抵触情绪。比如,授课前教师可以先行引入一段简洁的语言,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回到上一节课的节奏与氛围,回顾之前所学曲子的风格、结构,以巧妙的语言使学生重新回到学习的情景。[3]授课前教师还可以提前播放一段类似的歌曲,让学生进入学习情景,激活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另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展示与课程相关的资源,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提高授课效率。

  2.2分层教学

  为了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能力差异,分层教学经常被应用于钢琴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每一名学生都从中有所收获。在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提前拟写教学大纲。在教师掌握每一名学生的个人能力及技巧水平后就可以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在大纲中提前画好难点和重点,选择适合用于提升学生水平的教学曲目。这种教学法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引导下,获得综合成长,赋予钢琴教学实效性价值。

  2.3阶梯教学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就是说,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职业需求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确保学生的需求与教学的内容相吻合。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将学生按照认知能力与钢琴水平划分为多个小组,最后就每一个小组学生的薄弱点进行加强训练,不断改善学生的基础能力与薄弱问题。

  3现代教育论在大学钢琴改革中的应用思路

  为了在大学钢琴改革中凸显现代教育论价值,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创新思想融入教学活动。第一步是转变教师的个人教学思想,这是发挥现代化理论价值的必要工作。教师制定教学方案前,应当详细地了解与掌握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因材施教为教学原则,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能力提升。第二步是提升教师的个人能力与教学素质。事实上,教学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教师能力的限制,所以学校理应为教师提供更多进修学习的机会。教师在进修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钻研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教学问题,为现代教育理论提供补足。第三步是创新教学模式。伴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许多学生都意识到了教师教学方案的进步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重大意义。

  4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论在钢琴教学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在钢琴教育改革中也发挥了不可小视的价值,现代教育论不仅有助于实现钢琴教学在内容层次上的创新,同时还能转化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思想。这要求教师必须严格遵从“生本位”原则,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只有这样大学钢琴教育的改革才能够顺利开展。另外,教师还要积极更新教育观、教育理念,善用情景、分层以及解题等教学模式。教学结构与主体必须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钢琴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钢琴教育的创新式突破。

  参考文献:

  [1]郑云丹.论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7(24):44-45.

  [2]宋扬.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8):182-183.

  [3]王雪莹.刍议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6(36):351.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解决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理论基础,该理论指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两种水平: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引导发展。文章概述了最近发展区的的概念、内涵,着重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苏联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建构主义理论的先驱,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在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在其理论思想中,最近发展区是核心内容。最近发展区创造性地阐述了教学、学习与发展之间的辩证的关系,教学对发展的促进,成人对学生认知的作用、同伴合作对提升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儿童能力发展的潜在性,这些思想对教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教育模式。日本学者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两点:在学习者发展中强调教育的主导作用;教学必须与最近发展区相适应。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林达认为,“对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解读产生了两种不同取向的动态评估:一种取向是侧重于评估的教学整合;一种取向是侧重于教学的评估整合。” 在国内,最近发展区也受到高度的重视,1998年10月 成立了维果茨基研究会。我国对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研究成功主要有:钟启泉(2006)在其《最近发展区新解及启示》中提出了对最近发展区的新解,即由最初的外部教育性影响逐步转换成为个体自己的东西,挖掘出了最近发展区思想中所蕴含的”内化“。麻彦坤(2005)在其《最近发展区理论影响下的同伴合作研究》中探讨了影响合作效果的因素,分析了教学、技术和教师在同伴合作中的作用。王颖在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探讨了最近发展区对学生内部言语的促进。她认为,“最近发展区和内部言语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当儿童发展时,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与他人互动,建立自己的内部言语,成人为儿童发展自己的内部言语搭建各种支架和提供帮助”。

  本文拟从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的角度,对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概念、内涵进行阐述,并从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因材施教和教学观三个方面探讨最近发展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一、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内涵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称潜在发展区,指儿童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在维果茨基看来,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的潜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现有水平”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潜在水平”则指正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强调教学与学生的发展不能等量齐观,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学校中各学科的教学对心理过程的引发表现在以下三个事实上:

  (1)各学科教学的心理基础具有相当大的共同性;

  (2)教学对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3)学科教学可加强各项心理功能的相互依从和联系高级心理的发展是学龄期的一个主要的发展成果。它的提出说明了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教师不应只看到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那些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水平,这样就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最近发展区强调学生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通过教学,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就会转化为现有水平;在新的现有发展水平又会出形成高于原来最近发展区的新的最近发展区,如此循环往复,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潜能不断得到挖掘。

  最近发展区注重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个体的发展有他自身的内部逻辑,教学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的,如果教学内容超出学生潜在水平,教学效果是无用的;相反,如果教学仅仅满足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现有水平,那就是保守落后的做法,也就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就是指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水平,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带动学生发展。

  最近发展区的关键在于确定学生学习的关键期。所谓关键期指最容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维果茨基认为,每一种能力的学习都有其关键年龄。在关键期内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就会导致认知能力、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且难以通过教育与训练得到改进。印度狼孩就是关键期缺失的典型事例。因此,在维果茨基看来教学的时间非常重要,任何一种能力的教学应以儿童的成熟为前提,在相应能力的关键期内进行相应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评估方面

  20世纪初期,智力评估与测量运动正式发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它作为一种指导教育实践的诊断和预测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对智力静态测量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他看来,西方对智力测量只能测得智力发展的已有结果,无法反映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无视学生潜能的发展。教学不仅主导着儿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学决定着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最近发展区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后,促进了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动态研究,激励了研究者们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博德欧夫(Bodoff)的研究发现,许多智力分数较低的儿童只要得到适当的训练,他们与智力分数较高的儿童一样表现出较高的学习水平;前苏联心理学工作者卢博夫斯基(Lubovskii)的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在获得帮助就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并且能较熟练地将学习经验迁移到测验情景与课堂行为中;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学者詹姆斯.弗林(James R.Flynn)在对文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重要的趋势,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所有发达国家年轻人的IQ指数(智商测量分数)都出现了持续增长。这一发现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称为“弗林效应”(The Flynn Effect),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较多的人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些研究都是对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智力动态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揭示儿童学习潜能发展。

  (二)在因材施教方面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不同的小学生因其年龄、性别、需求、动机,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不同,其最近发展区也不同,正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个体差异的特点,所以在教学原则上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具体地说,因材施教的本质就是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个人的能力、兴趣和爱好,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教育对象,才能确定教学的起点、要求和方法。在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面向中间,兼顾两头。即在教学的速度、难度等方面应以中等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为依据.同时.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给予个别指导。通过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审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教师更清楚的知道,在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时,教师不仅要了解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小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

  (三)在教学观方面

  设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什么,它既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所谓目标是指尚未实现、没有达到的结果。如果目标设定在已达到的范围,则失去了设定目标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要高于小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实现“教学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但是,在确保教学目标高于儿童现有水平同时,注意目标设定不要过高。用一个形象地比喻,就好比儿童摘桃子,桃子置于的高度需要儿童踮起脚尖就能摘到的位置,在这里,教学目标就如同桃子一样,设置的位置要恰当,既不太高,也不太低,儿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学目标要设定在儿童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

  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态度、能力、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教与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儿童的发展。他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观点主张教学内容应该略高于儿童现有的水平,这样教学才能促进发展。他高度重视教学的作用,认为教学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

  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思想体现的合作学习思想包含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多向而丰富的交流和探讨,取长补短,并完善和深化自身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正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高的成员的交往中有利于将“潜在的可达到的水平”转换为“现有水平”。

  总而言之,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发展、教学及其学习的见解独到而深刻,它能给我哥小学教育教学带来活力,随着这一理论的不断丰富、完善,也势必给教育、教学带来更有益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4

  1、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阅读到写作,都突出了“想象”。儿童的想象需要情感伴随,儿童记忆屏幕中的形象要组合成新的形象,需要“力”的推动。儿童常常会因为好奇而想象;因为想改变眼前的现实而想象;因为可以获得心理的愉悦而想象。想象可以展示孩子的聪慧;想象可以给孩子带来快乐的体验;想象力是儿童拥有的巨大财富。

  小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具有好奇、爱探索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教育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多是生动有趣的童话、小说、寓言等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多种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环境、一种氛围,让学生能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描摹的情境中。课堂上借助音乐渲染情境、巧用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悟情境、通过语言描绘情境。这些情境设置能让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弥补了单纯课程容易陷入知识系统状态的缺陷,将知识的系统性、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凭借特定的氛围,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在优化的情境中,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李吉林设计的各种“情境”,“无论是进行语言训练,提供作文素材;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整体发展;还是考虑到多种题材体裁的教学:识字的情境教学、阅读的情境教学、散文的情境教学、诗歌的情境教学、童话的情境教学、寓言的情境教学、作文的情境教学,对学生来说,都是种种新鲜的刺激。这些精心设置的“情境”具有显性的目的指向,及时“提供人的自我意识、场景记忆、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学习环境”,因而引领着儿童迈向更优化的方向,促进儿章全面深入的发展。

  2、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能力逐渐增强。语文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境,极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固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过优化情境,引导儿章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小学语文教师非常注重课堂设计,所设计的每一个问题、所展示的每一幅画、所吟唱的每一首歌、所分配的每一个角色能做到精益求精,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李吉林老师是把学生引入“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情境,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情境教育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欣喜、兴奋,在唯美的活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中,他们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地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堂的实践训练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训练,潜在的智能也得到开发,学生情感的培养、知识的渗透出现一派生机,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

  3、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

  少年儿童在小学阶段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情绪色彩明显,非常注意那些直接的令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创设情景寓情于教,促进学生素质的主动协调发展,情境教育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读一些作品时,由于时空原因,由于学生年龄认知、修养、阅历等原因,理解起来有些“隔”。他们也许会叹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却不会被感动。而语文教学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注定是失败的。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紧扣文学术语,应挖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鼓励他们去寻找周围相似的人或事,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达到与文章的共鸣。

  从思维规律来看,人的思维具有多向性,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我们不妨利用反向思维,为学生提供另一种拓宽思维的方式,让学生去感知、想象、发挥。文学作品讲究含蓄就如同绘画讲究留白,讲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语文课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写作目的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感知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寻根究底,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加深学生思维深度。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审美感悟会有很大提升。学生从了解课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到积极思考、开拓智力、发展能力。语文学习的目标不再简单定位于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陶冶情操渗透审美,能最大效果地培养学生的感悟性。

  4、结语

  情境教育的出现让语文教师看到了希望,他们可以借助音乐、美术、语言、表演等手段刺激学生,让他们全身心融入课堂。李吉林老师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她开创性地提出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本文对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包括:第一,带入情境启迪想象,发挥学生能动性;第二,培养兴趣指导观察,注重学生实践性,第三,陶冶情操渗透审美,培养学生感悟性。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究出一条情境教育之路,摸索出一条相对适合的理论操作模式,使之更好地辅助初中语文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5

  摘要: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十字路口的学科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反观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对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现状;应用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国家文明传承的纽带,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教育事业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法宝,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1]。当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成为新的教学趋势。大学作为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应关注知识,更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引导。

  1、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融合学科,也被高校教育称之为应用心理学[2]。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解,既可以从宏观角度理解,也可以单纯地从研究具体的教育实践心理活动的微观角度来阐释。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从其微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简要来说,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研究教师如何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任务,学生如何更加牢固地掌握教学知识,从而协调教育事业,使学生能够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虽然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地渗入教学心理学的教学理论,但是从实际的应用现状来看,这些理论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大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还单纯地停留在表面,对学生的心理调查缺乏联动性,因此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心理的变化情况。此外,还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中收效甚微,不能够发挥出其自身应用的作用和价值。

  2、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心理学的一大分支,具有心理学的特点和作用[3]。对于高校教育事业而言,在教学中积极应用教学心理学理论,可以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任务提供指导。具体来说,教育心理学理论着重关注教育中的教与学问题,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教师而言,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探究,采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开展教学工作。并且借助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任务,并且能够在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形成良性的学习模式,教育心理学理论重视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尽快地将书本中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可以极大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既懂知识又会具体操作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其次,教育心理学理论是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力工具,心理学的探究比一般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更为深入和细致,因此,也就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起到及时扫除学生学习中障碍的重要作用。最后,对于我们整个高校的教育事业而言,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积极向前发展。

  3、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3.1实现人本主义教学,转换师生角色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任务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有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诸多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4]。因此,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人本主义,转换师生角色是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育应用中的根本。师生关系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每一位教学工作者而言,在履行基本的教学职责的同时,更要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用真诚感化学生,用真心感动学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从内心深处形成想要学习的意识。由于高校学生在学习能力、文化背景以及家庭状况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高校学生正处于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的关键阶段,学生可能会面临继续升学的压力,或者是找工作的压力。在教学时,就需要与他们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展必要的心理访谈,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出困境,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去。教师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时候,要注意真诚性、奖赏性以及换位思考三个要素。真诚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只有当教师付出自己的真心,才能够感化学生。奖赏是促进人际和谐的良药,即使是高校学生,作为刚刚成年的祖国未来栋梁,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奖励和鼓舞。换位思考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也是是否能够构建和谐关系的关键。例如:为了进行差异性教学,教师可以与同学开展访谈,向其他同学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他的问题及困难所在。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习底子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也不能放弃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从而避免学生间形成马太效应,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出现。对于基础较好者而言,可加快教学进度,并向学生适当讲解课外拓展内容;对于基础能力薄弱者而言,很有必要放慢教学进程,确保当前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开展后续的教学任务。

  3.2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学氛围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就能够塑造出什么样的个人,时刻注意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可以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措施包括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多多组织开展团体活动等。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促进班级教学任务的及时完成。同时,目标的设立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推动学生个人不断向班级目标靠近。开展班级团体活动也是提升学习氛围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团队活动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以及个人在团队中的不可或缺性,从而让学生形成凝聚力和责任心,在团队中尽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是帮助教师营造良好教学氛围的有效手段。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去,而不是将时间过多地浪费到打手游等娱乐活动中去。例如:很多高校将微信移动教学方式引入到了高校教学课堂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追捧。借助微信移动教学,以弹幕的形式,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和交流,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减少高校课堂中低头族现象的出现。

  3.3科学、有规律地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学生开展学习指导时,要注意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和有规律性。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师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合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的教学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可将目标定太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有耐性,教学成果的凸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例如:对高校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要根据高校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弱、读写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将教学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上。此外,教师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科学合理。教学进度以适中为宜,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宜过慢,过快的教学进度会导致学生在知识理解过程中出现困难,导致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掌握不牢固,这种状况的叠加,久而久之会导致更加严重问题的出现。教学进度较慢也容易导致出现不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尤其是高校的教学内容不同于以往初高中的学习内容,专业性更强,教学难度也更大,所以教师作为教学进度掌控者要充分履行自身职责,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能够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教学进度。具体来说,在规划教学进度时,在顾全大局的同时,又要充分地兼顾每一个学生个体。这就要求教师们能够恰当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类型以及学习习惯。将其作为自己设置教学进度的参考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设计安排出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教学进度。例如:以高校英语教学为例,带领学生学习新闻类“Writing about a Short Story”英语作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设置:

  ①帮助学生掌握什么是新闻;

  ②一般新闻类写作的基本要素;

  ③新闻类英语作文的实际写作这样的教学进程,确定好教学进程之后,通过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分析,我们对于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就可以依次推进教学进程。如: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在介绍基本的英语作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创作。而基础较差者,可以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模板,让学生通过模仿掌握新闻类英语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情况,适当对教学任务进行调整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个性化、差异化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探究学生个体心理,了解学生特色,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切入点,也是当前我们高校教育的趋势。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在教学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科学探究教与学的关系,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营造和谐的高校教学课堂,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积极履行我们作为人类工程师的职责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屈丽娟.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228-229.

  [2]刘建军.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J].考试周刊,2017(70):23.

  [3]刘海英.浅议如何运用应用心理学理论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水平[J].才智,2013(26):63.

  [4]牛天宇.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J].南方农机,2017(18):151,19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6

  一、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发展优势

  高中物理的学习不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点进行简单记忆的过程,更是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过程,故物理相比于其他科目,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活教育理论恰恰意识到了这一点,打破传统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运用生活实现对教育理论的指导和完善,将生活与高中物理教学紧密结合,不仅可以打破学生与物理理论之间的隔阂感,还可以将相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利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的思维与物理课本内容达成共识,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并将兴趣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高中物理教育者还可以将课堂搬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自行探索,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断努力解决问题,将物理探索能力和思维作为学生的必备素养进行培养,并将其运用到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有机会享受到独立自主研究和探索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热情,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二、生活教育理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掌握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课本内容通常是以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学生无法集中精力跟上课堂进度,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高中物理教育者可以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在讲解课本内容的过程中融入生活情景,根据教学的最终目标,有针对性地创建一些生活情景,帮助学生打破与物理学习之间的隔阂,站在一个更加主观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此同时,高中物理教育者还可以在学生日常接触的练习题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其背景更贴近生活,更好地对题目进行主观分析,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其解题效率,让学生在兴趣中投入物理学习。

  2.运用生活化实验,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理解

  除去在课堂中构建生活情景,生活化实验的引入也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教育者可以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知识映射到生活化实验中,将实验作为物理学习的一个工具,学生可以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验生活化实验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同时,教育者在进行实验前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分组,让学生自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样的实验流程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高中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教育者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高中物理学习和实践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创造更具有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在提高物理学习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综合素质的拓展,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多元化发展。

  三、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显得格外重要,当代高中教育者要认清当前的教育形式,将生活教学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通过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活化实验,帮助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理解;将高中物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实现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7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重大变革。在高校里,有条件的学校开始把一些应用型课程移至机房,笔者所在的学校即是如此;条件差一点的学校至少也把普通的教室改造成了多媒体教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传统的粉笔和黑板等教具逐渐远离离我们。但是,课堂教学水平并不会因教学条件的改善而显著提高。经笔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跟踪调查后发现,半数以上的高年级大学生对用PPT教学持反感态度,个别极端的学生在多媒体教室门口一看到PPT就转身离去。与此同时,很多教《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公共课的老师也在感叹计算机基础课难上,在各类院校的教学比武中也很难看到计算机老师获大奖。

  为什么教学条件的改善没有带来预期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呢?教学水平的提高,虽然有赖于教学硬件设施的改善,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更新教学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寓教于学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简介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1]。

  建构主义提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建构主义不仅提出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也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与行为主义相反,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引导者和忠实的支持者,随之,学生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师寻求的不是学生能够重复什么,而是他们能够创造、证明和展示什么,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3、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计算机基础课中的应用探索

  笔者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在网络机房里进行,每个学生都有一台电脑使用。教师可以监控每台学生机,教师机的桌面也可以清晰地传到每台学生机上。在这样有利的教学条件下,尝试着对课堂教学作了以下改革。

  3.1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学会学习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因特网上都能找到,且有很详细的案例。因此,这门课程的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因特网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并鉴别出有用的、正确的信息。因此,笔者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中,采取实践-讲评-再实践的三段教学模式。

  3.2加强师生联系,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后

  因特网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通过Email、QQ、RemoteDesktop等工具,学生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可以很容易地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做个别指导。当形成良性循环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工作量无形中会增大,而且对老师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

  3.3让学生学会提问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中心进行教学,这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多数老师会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对对学生的提问积极响应,有问必答;而在学生眼里,只要把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弄清楚了就行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高分评奖学金,不会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独立思考,部分学生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由于一切答案都可以直接从老师口中得到,哪怕是书上写得很明白的内容也不必去翻书,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会思考、不会提问了。

  3.4合理分组,提倡合作学习

  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个体差异。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上课时的机位按优劣互补的原则固定下来,倡导团队合作,鼓励机位相邻的学生对某一具体任务展开讨论或协同完成。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以把讨论范围扩大到全班,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见仁见智。不同思想和见解的碰撞有利于激发灵感,是创新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4、总结与展

  综上,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计算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应用和推广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首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还没有在国内推广开来,因此在实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时,很容易受到来自其他实施传统型教育方式的前辈甚至是学生的攻击和责难;其次,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课堂教学完全是开放式的,以学生为主的。为了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已建构知识,教师设计的问题或任务应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综合素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8

  摘要:个人的品行、修养已成为当今社会中个人的名片,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需要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德行的重要任务。结合高校学生实际,阐述了将教育叙事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从教师主体叙事、学生主体叙事及第三方叙事等方面,积极探索教育叙事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新思路,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育叙事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主体叙事; 学生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

  引言

  叙事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起源较早。法国叙事学专家热奈特非常明确地指出:“正如叙事的存在源远流长一样,对叙事的研究也可以上溯到古远的年代”[1]。教育叙事作为由教育叙事主体讲述教育生活中事件的活动[2],不是简单罗列细枝末节,也不是单纯讲故事,而是在秉承真实性、情境性的基础上,使人反思,使人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将叙事法用于德育工作,以德行引领德行,用道德的方式来培养道德。

  1、教育叙事的内涵及特征

  1.1 教育叙事的内涵

  叙事即讲故事,经常用于文学创作中。教育叙事即讲与教育有关的故事,需要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重新整理、重新审视,重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使被试者与叙事主体感同身受,共同发现教育故事中显现的不平凡的教育意义。教育叙事不是为了叙事而叙事,它带有一定的研究目的,为了揭示某些教育规律。教育叙事的内在结构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叙事主体,也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实施陈述行为的主体;另一方面是教育叙事客体,即通常所说的叙事题材,包括原声事件、意识事件及视听和文本事件。

  1.2 教育叙事的特征

  1.2.1 微型性

  教育叙事与一般叙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教育叙事是微型的,事件涉及的人物不宜过多,最多5人即可;事件要简明,过程情节要集中,不能冗繁拖沓,要直截了当地说明想要表达的道理;叙述字数最多千余字。教育叙事虽属微型,但也要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涵盖主要元素,做出完整的表述。

  1.2.2 建构性

  叙事主体所表述的事件应真实可信,通过主体的情感流露、生动表达,让被试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双方都获得感悟的效果。在建构方式上,教育叙事多采用实构型,为了使叙述更加生动、逼真,也可加入少量虚构手法来表达自我美化性或自我辩解性的叙事部分,但叙事整体要以真实情形居多。在建构方法上,可采用缩略法或扩展法,但无论是想使情节更简单,还是想使叙述更丰富,都要注意突出主要过程、主要人物和主要环节,切不可冗繁复杂。在建构过程上,教师需要将生活中杂乱无章、细枝末节的琐事,从无序到有序,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总结,继而合理穿插到教学知识点中,呈现在学生面前。

  1.2.3 反思性

  反思行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反思,人们才能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育叙事的每一事件都可能包含多重价值,需要学生从多重角度去分析、体会,从而勇敢地提出多种看法。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就会导致情感的升华、知识的交织、德行的领悟等等,而这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境界都是一种提高。但学生不能总是被动地当听众,反思之后一定要有所行动。听到具体叙事事件时,要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找出自己的欠缺之处,并思考今后应该如何改变或提高,要付诸行动,有的放矢,使反思的效果落到实处。

  2、高校思政课教学运用教育叙事法的必要性

  2.1 教学内容要回归生活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部分概念抽象、晦涩难懂。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一听到德育、政治理论等话题就会感觉枯燥甚至反感,将政治教学视为说教,认为学不学政治理论无关紧要,继而放松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教育人、塑造人。人的品行、修养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个人名片,有品德之人才能成就大业,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理解。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3]。通过叙事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将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从知识性转向本源生活,以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将学生的意见整理归类后,进行评价反馈,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达到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教育叙事不仅是叙事主体讲述具体事件的活动,也是提升主体和客体德行的活动[3]。

  2.2 教学本质要回归素质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立意识较差,受压能力弱,责任心不强。高校学生因求职、人际交往、健康、家庭、恋情等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自杀、他杀事件屡见不鲜。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是3%~5%,也就是说,每1万名高校学生中,就有300~500名患抑郁症,其中一部分容易发生自杀或他杀行为[4]。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社会交往技能、性格调适状态等诸多因素,都是素质教育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到具体的知识,还要让他们获取教师授课内容以外的东西,如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思想品质、缜密的思维方法、良好的生活习惯等[5],让思政课教学真正回归素质教育。

  3、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探索

  3.1 教育叙事客体

  教育叙事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选择教育故事,描述关键事件,反思与意义诠释。一个好的教育故事具有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价值,故教师如何选择教育故事尤为重要。教育故事应该符合以下两点要求:

  (1) 应是真实发生的事件,用事实说话才能引起共鸣,切忌虚构和杜撰。

  (2) 应具有典型性,从平凡大众的生活事件中提取典型的矛盾冲突。这样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令人深思、给人启迪。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从生活实例中选择合适的教育故事,提炼事件的关键节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其中的人物及情节、矛盾,并积极讨论,展开思想批判,提出应对策略,继而顿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思想高度。

  3.2 教育叙事主体的叙事方法

  3.2.1 教师主体叙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以教师为叙事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教学效果起重要作用。教师如何更好地以德引德,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不乏独到且有启示的见解。如我国学者李辽[6]设计的“移情训练系列法”,主要从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作品评析四个方面来把握。他要求叙事主体通过回忆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选取有代表性的情节与学生分享,被试者要假定涉入情境之中,去体验当事人的感受。教师作为叙事主体,要积极引导被试者,将被试者带入既定情境中,使其切身体会其中的情感。另外,教师可要求被试者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感受,并从中选取较为贴切的进行讲评、分析,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师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时,可设置以下问题:

  (1) 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看待残疾人的?当他们因腿脚不便而遭到嘲笑时,你会漠视或是绕道离开吗?

  (2) 你经历过哪些挫折?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你的态度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引入教师主体叙事,继而进行学生讨论,最后进行教师评析。讲授与理想、信念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你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并作主题发言。学生的反应可能会较杂乱,如有的学生支支吾吾不敢说,有的直接说没有理想或有理想也实现不了,有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或盲目从众。这时教师可不必着急要答案,而是先和他们分享一则故事:

  我想当演说家

  有次课堂上,我让学生谈理想,有个学生小声说道:“我想当演说家。”“为什么呢?”我很有兴趣地问。他支支吾吾地说道:“不为什么!”我意识到这个学生说话时方言很重,吐字不太清晰。班里学生都笑道:“哈哈!英语老师昨天还让他读20遍单词呢!”“他是大舌头!”

  听了学生的话,我为之一震。在学生的内心,是多么在意老师的评价和惩罚。我当众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大胆和自信,并希望他能在学好普通话的同时发扬这种方言优势。课后,我们通过沟通和交流,帮他找回信心,并找到实现理想的方向。学生也很努力,从那以后积极学习普通话,并通过了学校广播社的选拔,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小播音员。播音社还专门开辟了用山东方言讲笑话的小专栏,而每天的这1分钟成为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时间。

  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学生才能畅所欲言。学生说得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教师需要理解和体会学生的感受,才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主体叙事能够通过情感体验,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拥有完善的人格,成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所需的合格公民。

  3.2.2 学生主体叙事

  叙事主体是学生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情感换位的方法,通过叙事来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审视自己的人格、身份和价值观念。学生主体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尤其是印象最为深刻、持久的内容,能够引发大部分深有感触的学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优化他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叙事主体时,教师必须适当引导,以免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讲授科学对待人生环境部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从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促进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等方面,引导学生叙述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案例。如下面这则案例: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她站起来后一直沉默,满脸通红,并向教师流露出请求坐下的眼神。教师细细观察后发现,她就是班里同学经常说的小胖妞,便更加积极地鼓励她说说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与和谐相关即可。教师的真诚打动了这名学生,她终于开口了,她的回答令人难以忘怀:

  请给我自信

  我生下来就很胖,吃的也多,干什么都很慢,身边的好朋友也很少,而且也从来不敢在学校洗澡。我试着少吃饭、锻炼,但都没有成功减肥。班里的同学叫我大粗腿、大胖妞,我也都微笑着接受。老师想让我自信起来,就让我当化学课代表,我也逐渐适应了学校生活。有一次我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个腿部有残疾的女孩很害怕上一节英语课,因为在这节课上要学一个新单词“lame” (瘸的,跛的,残废的) ,她害怕被同学嘲笑。但最后老师没有教这个单词,同学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读出来,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很多年后她才知道,原来是老师上课前借故让她去办公室拿备课本,趁着这个空当先带其他学生学习了这个单词,并让大家不要在她的面前读。我也希望能够这样。

  教师这时顺势启发学生们:我们总是喜欢从缺点出发去给他人起外号,为什么不尝试着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呢?

  3.2.3 第三方主体叙事

  第三方叙事主体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高校采用专家、名人、顾问等讲座形式,就当前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术问题、文化问题或某专题展开探讨,大多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受年龄限制,涉世经验较浅,通过聆听专家、名人或榜样的观点和见解,感受他们的经历,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勇气和信心,学习好的研究方法,甚至对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第三方叙事鼓励叙事主体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直接叙述,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在叙事过程中,人们通过讲故事和听故事的共建性行为与他人建立联系[7]。在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的生命感悟、精神体验被熔铸进去,故事因而也就印上了故事人物的痕迹,正如陶瓶身上模印着陶工的手纹[8],每个叙事受体触碰了“手纹”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故事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便得以传播。

  4、结语

  教育叙事法有着手段简便、形式多样、自由度大等特点,通过叙事型道德体验,可达到育己育人的目的。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方法,适宜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如果运用得当,就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营造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氛围和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

  [2]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6.

  [3]林德全.教育叙事价值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33-39.

  [4]唐登华.约5%中国大学生患上抑郁症[N].重庆晨报,2006-11-28 (10) .

  [5]郑小军.素质教育应回归基本和简单[J].出国与就业,2009 (11) :114-115.

  [6]李辽.青少年的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0,(1) :72-79.

  [7]佴康,付昌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叙事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2015 (6) :136-137.

  [8][德]汉娜·阿伦特.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8:100-10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前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人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并认为:音乐智能与其它智能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他在《多元智能》一书中谈到艺术教育特征时说:人类的智能训练有两种方式,即非正式学习活动方式和正式的学校训练方式,而后一种方式在当今世界占据着主导地位。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音乐教育则是培养中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途径。那么,音乐智能的培养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作了清晰的诠释:“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加德纳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音乐智能由三种音乐能力构成,它们是:

  (1)音乐的感知能力,即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内部的差异(其中自然包括音乐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

  (2)音乐的创作能力,即音乐创作的意识、音乐表现中的创造性成分;

  (3)音乐的反思能力,即从自己或其他艺术家的感知和作品后退一步,寻求领会这些感知和作品的方法、目的、难点和达到的效果。

  加德纳提出的这三种音乐能力,不仅为确定中学音乐教学的具体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学音乐教育效果的评价构建了理论与操作框架。以下就本人学习加德纳有关音乐智能理论的体会,结合多年中学音乐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心理学认为:“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组成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是一种包含着组织与选择的主动的反映。”音乐的个别属性包括:音高、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人对音乐的感觉就是通过听觉通道,对这些音乐的基本要素产生感觉。然而,音乐是上述基本要素的结合体,对这些基本要素的整体感觉,就是对音乐的知觉,将音乐的感觉与知觉结合起来,就称为音乐的感知觉。显然,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概念与技能。但是,这不是音乐艺术教育的全部,苏珊.朗格认为:真正的音乐感知是把形式统觉为能动的东西。对作品完整形式进行感知之时,就是开始赋予形式以艺术。加德纳指出:“艺术的学习仅仅掌握一套技巧和概念是不够的,艺术是一种深度个人化的领域,学生在这个领域中将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感情世界。”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加德纳说:“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个体的思维方式,包括实践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和艺术作品文化背景研究专家的思维方式”。根据加德纳的思想,我在音乐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

  第一,借助其它艺术形式感知与欣赏音乐这一抽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对多种艺术形式的欣赏,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艺术形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特点与内涵的理解。例如,在中华民族器乐曲《春江花月夜》的欣赏教学中,我在对该作品风格、旋律、特点等简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刘方平的《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便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部分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同时,让学生欣赏表现《春江花月夜》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诗与画来丰富学生的表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进入到一种音乐与想象情景相互交融的意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藤守尧在其《审美心理描述》一书中说到:“想象就是通过把感知到的完形或是大脑中存储的现成图式加以改造、组合、冶炼、重新铸成新的意想的过程。”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加德纳所说的“我们是采用认知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的”这句话了。

  第二,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即加德纳所说的,要教会学生能辨别一种艺术形式的内部差异。为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让学生体验中西方音乐在表现同一主题时存在的差异。例如,在《月夜》单元教学中,我让学生先自己去欣赏中国音乐《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和外国音乐德彪西的《月光》,并体验它们在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各自特点,而后在课上概述出中西方音乐所存在的文化差异。有同学说,中国这两首音乐根据曲名就可感知音乐表现的特定情景,而欣赏中也不难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外国音乐《月夜》则像西洋拉弦乐器的弓弦运用,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因而音乐表达的情形似乎更曼妙而富于遐思。更重要的是通过发现差异,使学生由原来对音乐的一般感知而深入到了对相关音乐文化的思索与鉴赏。其二,是让学生感受同一音乐题材因采用不同表现方式,是否会产生不同的心灵体验。例如,在音乐作品《梁祝》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课外自主欣赏不同的演奏版本,如:小提琴协奏曲、二胡演奏曲、钢琴曲以及琵琶独奏曲等,并请学生在欣赏后谈体会,有的学生说:“我还是喜欢小提琴协奏曲,因为小提琴音色优美又具抒情性,加上管弦乐队协奏,表现力非常强。”也有学生说:“我更喜欢二胡演奏曲,因为我学过二胡,听着这深情的音乐,我能体验出演奏家那娴熟的指法与弓法中所隐含的丰富情感。”还有的学生说:“我较喜欢琵琶独奏曲,因琵琶的音色悠扬动听,扣人心弦,而且《梁祝》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用民族乐器来演绎,更能体现其内涵。”可见,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差异中,在获得独立的审美体验的同时,音乐的鉴赏能力自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加德纳所说的音乐创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究的问题。首先,我认为:这里的音乐创作不能理解为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创作,即按规范的音乐创作程式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音乐作品,而应理解成学生的音乐创作意识,以及在他们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再者,我认为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艺术教学的各种形式,为学生创设能激发创作欲望及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形。

  音乐欣赏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教学形式。将单纯的音乐欣赏与适当的艺术实践及创作活动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的创作意识乃至创造性思维。例如:在音乐欣赏

  教学中,师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等简介了解后,并在聆听这些作品的基础上,如果再通过师生共同试唱或试奏代表性的乐句、乐段,将更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欲表达的主题思想,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及人文价值,而进一步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也就成为了可能。譬如让学生为某一段音乐填词,或者反过来为诗歌、散文、小品、舞蹈、图画选择或创作相应的乐曲、乐段等。我曾在欣赏乐曲《梁祝》后,在师生共同吟唱音乐主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主题音乐创作并表演小品《梁祝新传》,学生对此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创作热情。他们用浙江方言填词演唱主题音乐,并用电子琴融进爵士元素进行伴奏;在人物形象与内容表现上,又以卡通动物造型,拟人化的演绎现代梁祝的“草桥结拜”。纯真活泼而不失审美趣味,富浓郁民族情韵的表演,不仅体现出学生极具睿智的艺术创意,也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再创造的兴趣。课后,同学们饶有兴致而感慨地说:“我们很乐于参与这样动静交融的音乐欣赏教学。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艺术创造表现的机会,并让我们收获了更多”。

  此外,随着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音乐教材与教学形式的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自主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组织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为了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意识,我让学生围绕音乐欣赏教学的主题内容,课外自行选择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中进行推介并共同欣赏交流。例如:在初二新教材《乡韵》的教学中,学生们选择了《向天再借五百年》、《精忠报国》、《家乡》、《唱脸谱》等音乐资料在课内一起鉴赏,甚至同时以他们自己的舞蹈、武术和绘画相诠释。而后,他们又在对所选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一位同学说道:“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因戏歌的传唱被我们青少年所接受。但据悉,我国各地有很多剧种却在逐渐失传。我认为,如果进行适当改革或把它们拍成影视动画剧,并用戏剧的主题音乐填词作为影片歌曲传唱,再将传统与现代的演唱方法有机结合,就能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甚至发扬光大。”还有同学充分发挥了批判性思维说:“现在有些歌手用奇异的唱法来处理演唱一些具有严肃题材的歌曲,不仅破坏了歌曲原有的意境,而且显得没有格调。”从学生们活跃的交流中可以看出,组织进行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音乐欣赏的视界,更是激发和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意识与能力。当然,学生的想法不一定全面,但从中却反映出了他们乐于思索、敢于批判创新的创造性精神。

  三、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反思能力

  加德纳在探讨有关艺术教育的几个基本观点时,曾提出过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实在的知识呢?还是认知与元认知的形式?”从心理学上讲,元认知就是个体对自我认知过程的认知,它包括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调节与监控;从音乐智能来讲,加德纳所提出的音乐的反思能力就是音乐的元认知能力,它包括个体对艺术家的作品的评论,也包括个体对自己音乐感知与理解能力的反思与评价,即:反省自己是否理解作品的创作目的?是否了解作品的创作方法?是否体验到作品的效果等?

  根据元认知理论及音乐反思能力的含义,我在音乐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音乐反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进行曲》类音乐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音乐的拓展学习,在注意聆听和收集社会生活中各种进行曲的同时,关注各类进行曲的特点并予以分类。

  更为主要的是,要学生谈学习的心得体会。一位同学在所写的心得中,首先描述了进行曲创作的历史沿革及其功能,并将其分为两大类,即:“表演性进行曲”和“实用性进行曲”,又对每类进行了举例说明,并概述了各类进行曲的特点。而最后他写到:“我突然发现鉴赏音乐并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样简单,而是有着相当的文化蕴涵于其中。以前我一味追求流行音乐的潮流,现在开始才对音乐的本质有所注重和认识。”又例如,经过《月夜》单元的音乐教学,一位同学这样写到:“通过这一主题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使我对音乐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而且让我懂得了生活中,不仅仅只有流行音乐才能感动我,其实许多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乐曲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它能带你进入另外一种不同的境界,让你领略到一些截然不同的景象,开启你思绪的大门,因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从上述两位同学的自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感知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已开始对音乐的本质与内涵进行思索,同时就自我原先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了反思。显然,在思索与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对音乐的反思能力以及人文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资料]:

  1、[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2、尹爱青,《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建立》,中国音乐教育,20__年第11期。

  3、杜晓新、冯震著,《元认知与学习策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4、霍力岩等著,《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__年1月版。

  5、藤守尧,《审美心理描述》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踏入我们的生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突出了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突出了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综合化,突出了知识的构建过程,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科学的研究。就物理学科特点而言,它本身与生活结合很紧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只有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觉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从学生发展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经历,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提供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应用学习理论,改革和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课题的开设就是为了向大家表明学习理论的应用研究是不容忽视的,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对这方面引起重视,让更多的教师学会如何应用学习理论到物理教学中去,从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

  学习理论揭示了人类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指导人类学习,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心理学原理和学说。

  从古至今的学习理论有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三大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映—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不去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强调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当作一个“黑箱”,认为学习是一种可以观察到的行为变化,他们把观察、分析重点放在行为变化上,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而输出是输入刺激的一种反应。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令人满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令人不满意的反应予以补救或否定来纠正其反应;学生的任务则是做出反应,接受和消化知识。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主要解释学习是在既有行为之上学习新行为的历程,又是关于由“行”而学到习惯性行为的看法。

  二、认知主义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是突然领悟和理解的过程,而不是依靠尝试错误实现的。学习是凭智力去理解,绝非盲目的尝试。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要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和兴趣,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工作的外界刺激(如教学内容)做出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联系起来,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

  认知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结构和内部心理表象,即学习的内部因素,这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只关注学习者的外显行为,忽视其内部心理过程有很大不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突破了行为主义,仅从外部环境考察人的学习思维模式,它从人的内部过程即中间变量入手,从人的理性角度对感觉、知觉、表象和思维等认知环节进行研究,把思维归结为问题解决,从而找到了一条研究人的高级学习活动的途径,而且抓住了人的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 但它片面脱离社会实践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把它归结为单纯的内部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知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计算机对信息的机械加工。

  三、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发展了早期认知学习理论中已有的关于“建构”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并力求在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情境学习活动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来建构和理解新知识。建构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相应的教学设计应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学习环境”来设计,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探究性、创造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主要优点是,学生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材的培养。这一理论的不足之处是,应用时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师生间情感交流及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容易偏离教学目标要求。

  但是在学习理论应用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1)不能“照搬”学习理论,要与实际联系

  所谓“照搬”学习理论是将学习理论拿来,不分场合和条件而直接加以应用。这不是应用理论,而是糟蹋学习理论。因为,学习理论所揭示的都是学习过程的一般特点和规律,而应用学习理论有时要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从一般理论到具体应用尚有一段距离,需要应用者把一般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具体化到实际问题上,才能发挥学习理论的作用。理论的作用在于给人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种指导思想和一般原则及方法。所以,掌握学习理论要掌握它的一般原理和思想实质,并根据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结合具体学科的学习理论,提出具体应用模式学习理论的研究应该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研究是基础理论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某类学习的一般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提出适用广泛的一般原理或学说;第二层次的研究是学习理论的应用发展研究,它的研究目的是根据基础理论研究提出的一般原理,结合具体学科和具体学习条件的特点,及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提出应用该种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模式。

  总之,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教学条件做必要的选择和完善,才能把学习理论更好的、更完善的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教育者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模式,从而使我国的物理课堂能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从突出接受转变到突出探究、发现与建构,从关注学习结果转变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初级知识的获得(表层性知识理解和记忆、习题训练)转变到关注高级知识的获得(深层性理解合高级思维,实际问题解决),推动学习理论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涵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其一,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而教育要最终回归生活,为改造生活服务,也就是说生活与教育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二,社会即学校。学校要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生活实践活动才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该教育思想主张学校将教育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将社会生活展现给学生,力求实现学校生活社会化,并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生活;其三,教学做合一。是指教学本身就是教、学、做的统一,要加强三者的紧密联系,强调教法要适应学法、学法要适应做法,教学要以“做”为中心,即以实际生活为中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着终身教育思想、大众教育思想,是符合中国实际教育情况的教育理论,对明确教育发展方向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思想符合高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与教育要紧密联系。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生活化的物理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学科知识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借助实际生活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充分发挥生活教育理论在指导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应具备问题性、真实性、生活性的特征,要使教学情境贴近现实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情境,而是要对生活情境进行加工和净化,使其符合物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建立起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之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取一根绳子,在绳子中间系上一个重物,让两名学生分别拽着绳子的两端,要求学生将绳子拉直,并保持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但是,无论这两名学生怎么努力都无法拉直绳子,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为什么无法拉直绳子呢?谁能运用刚学习的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在引导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最后应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归纳和总结。

  (二)激发学生探究实际生活问题的兴趣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如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研究中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奥斯特在大量实验中发现了电流磁效应的存在,法拉第经过十年研究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探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引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经历中探究生活物理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尤其要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变化和探究体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自主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并能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去。例如,在教学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观察两个不同的手电筒,一个手电筒是生活中常见的装有电池的手电筒,另一个手电筒是手摇式、里面没有电池的手电筒。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手摇式手电筒没有电池也可以发光?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唤醒起来,这时教师打开手摇式手电筒的外壳让学生观察内部装置,发现手电筒里有磁铁和线圈,学生必然会想到手电筒发光与这样的装置有着某种联系。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这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规律。通过将生活问题与物理规律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就是要运用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改变生活。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学生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只会运用知识解决书面上的习题,而不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这一教学现状,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物理教学,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探索物理现象的本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再用物理改变现有生活。例如,在讲授完牛顿第三定律之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问题:在拔河比赛中,甲队战胜乙队的原因;人为什么能跳起;马为什么能够拉动车。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独立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结论:

  总而言之,将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其实质是利用实际生活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效率。所以,物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积极找寻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素材,通过加强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下,我国综合实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教育是我国的软实力,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了教学机构的建设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新课改的实行为学生提供了发挥自我的平台,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的效果。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者和思想家,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被广泛运用到每个教育阶段中,并获得了很大的教育效果。幼儿教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使用生活教育理论,将教学实践和幼儿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为幼儿提供生活化的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美术教学

  新课改倡导学生使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思想认知和行为习惯处在初步形成期,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幼儿品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幼儿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幼儿园开展了美术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拓展幼儿的绘画经验。

  1、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教学的影响

  社会文明在不断进步,有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认可和使用。我国的教学体系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适应我国国情。在素质教育下,学生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成长变化。不同的学者对教学的方式有不同见解,陶行知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还原学习的本貌,使学生在生活环境下掌握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就是“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就是为了适应生活的变化,学生经过系统、专业的教育之后能够过上好的生活,教育便是成功的;学生将来的生活过得不好,便是变坏的教育。教师领悟“生活即教育”的精神后,在组织教学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会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将抽象的、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转换成直观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降低教学的难度[1]。“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命题,陶行知认为人是在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会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大众的角度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大众学校,生活就是大众接受的唯一教育。在“社会即学校”的主张下,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的学习,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文化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2、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2.1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将美术教学内容生活化,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强调了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生活、健康的教学环境,满足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多方面发展。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以生活为中心,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借助生活中的自然景观,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捕捉和描述能力,在生活中丰富幼儿的绘画经验,提高幼儿的美术技能,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幼儿美术教学内容中要有80%是幼儿熟识的,剩下的20%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2]。

  2.2美术材料生活化

  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到:“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因素,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的物件作为美术材料,将美术与生活物品结合在一起,幼儿观察自己认识的物品,然后模仿着绘画,会增大幼儿的绘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精神。例如,在手工课活动中,教师可以教幼儿制作小蜻蜓,手工工具是:雪糕棍、卡纸、双面胶或者胶水等,幼儿看到自己平时扔掉的雪糕棍能够制作出漂亮的小蜻蜓,会产生很大的创作兴趣。幼儿在美术课堂中对生活物品的使用进行思考,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教师将“废弃物品”作为教学材料,带领幼儿经历变废为宝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向幼儿灌输节约、环保的思想。

  2.3美术活动形式生活化

  为了使美术教学活动更好的走进幼儿的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美术课外活动,带领幼儿去认识校园中的树木、花草、建筑物和花园中的小动物等等。幼儿的好奇心非常大,教师告诉幼儿树干的颜色,幼儿就会问树叶的颜色。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会变得更加的融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幼儿对美术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3]。将美术教学形式生活化,教师走出课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将自己掌握的相关内容传授给幼儿,幼儿会听的津津有味。教师也可以问幼儿问题,比如看到校园中的蚂蚁在成群结队的爬行,教师就可以问问幼儿小蚂蚁是在做什么,为幼儿提供一个思考的过程。

  3、结语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以幼儿身体健康为主,在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下为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知识、接触外界的机会。幼儿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需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拓展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教育阶段打好基础。幼儿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感受自然和生活,更好的体验美和表现美,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雄.探索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2):3.

  [2]严佳祺.浅析陶行知思想对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影响[J].神州,2017,(8):203.

  [3]薛彦平.学习陶行知思想,指导幼儿美术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6(24):158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2篇)】相关文章:

浅谈建构主义在音乐理论教学中的运用10-18

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3-04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7-21

谈谈内部营销理论在酒店管理中的运用10-10

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的运用研的论文10-30

大学翻译教学中图式理论的运用08-25

图示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1

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论文10-03

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03-07

谈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