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0-11-01 18:58:08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研究综述

  配送管理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所在,由于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依靠家族亲情为纽带的初级管理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决策方法支持,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出来的关于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研究综述

  引言

  配送管理是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所在,从物流的角度来看,配送几乎涵盖了物流节点上的所有功能,集产品的装卸、包装、仓储、运输于一身,企业运作的全过程,无论是其原料采购、产品销售,还是市场经营都依赖于物流配送模式的应用.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建立起高效快捷的配送管理体系,是任何一个成功企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对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而言,这一问题尤其重要.由于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依靠家族亲情为纽带的初级管理阶段,缺乏现代化管理决策方法支持,企业行为的决策主要依靠企业领导的经验进行,由此导致了众多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举步维艰.遵循现代企业的发展规律,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物流供应链体系,特别是功能强大的配送管理体系,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而这一任务的完成,还依赖于立足体育用品企业发展特点、发展阶段的科学管理决策方法体系的建立.本文在详细梳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物流配送管理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规律,构建了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决策方法体系,相信对于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实践不无裨益.

  1 我国体育用品企业配送管理的现状分析

  虽然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起步较晚,但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创造的业绩却是举世瞩目的.2013 年,规模以上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 按《中国工业行业标准》统计口径,主要包括球类制造企业、体育器材及配件制造企业、训练健身器材制造企业、运动防护用具制造企业和其它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规模以上是指年收入达500 万元以上) 的总数量已达894 家,[1]总资产超过 600 亿元.据《中国体育用品行业 2010 -2011 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中国制造"占世界体育用品业 65%以上的份额,中国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头号体育用品生产大国.

  但与我国体育用品业蓬勃发展局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落后的企业管理模式,特别是落后的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和方法.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大多起源于 OEM( 为国外着名体育用品企业加工生产) 模式,起初主要是生产加工,根本不涉及物流、配送、营销等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大部分企业开始尝试摆脱国外企业的束缚,建立自己的品牌并独立发展成体育用品企业,但先天的不足使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在科学化管理发展过程中进展缓慢.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取得的辉煌,主要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工人工资仅为泰国的 1/2,美国的 1/20,日本的 1/40) 、大规模的企业数量( 中国体育用品企业达 6000多家,美国仅有 1400 家) 、低廉的价格( 中国产品平均价格不及美国产品的 1/10) 而获得的,如据美国纺织组织委员会( NCTO) 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服装较美国制造商价格低 76%,较其他出口国家的同类服装低 58%.中国服装的全球出口价格为 1. 84 美元,其他国家的出口价格 4. 4258 美元,美国制造商价格 7. 6376 美元.[2]

  这与国外着名体育用品企业依靠先进的供应链建设、高效的配送管理、科学的营销理念、强有力的研发支撑走现代化企业运作的方式截然不同.而这正是导致在世界体育用品品牌占有率上,美国品牌占据 40%,欧洲品牌占据 35%,中国和其它国家品牌合占 25%,[3]以及在高端体育用品( 如高尔夫球、保龄球等) 市场上没有中国品牌声音等现象最为主要的'根源所在.

  由此可见,在我国体育用品企业数量已足够多、生产总量已足够大的前提下,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管理程度,遵循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是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必须着重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国从体育用品生产大国向体育用品生产强国转变的关键之一.而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配送体系的建立是核心环节,重中之重.正如前所述,从物流的角度来看,配送几乎涵盖了物流节点上的所有功能,因此,以科学的方法对配送管理进行规划、组织,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企业流通、高速占领市场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科学的配送管理已成为国际着名体育用品企业的"制胜法宝".国外约 4/5 以上的体育用品连锁企业建设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且运作高效.如耐克公司非常重视物流配送中心建设,[4]其物流配送系统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非常先进.

  2011 年,为打破商业发展和物流局限的瓶颈,耐克公司不惜巨资在中国江苏太仓建设其在全亚州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 CLC) .该中心采用耐克自行研发的仓储管理系统( WMS) 进行管理,拥有 10 万个货品托盘,年吞吐量达 2. 4 亿个次件,从门店订单到发货仅需数个小时; 阿迪达斯公司同样注重配送管理,[5]为开拓亚洲市场,它与全球领先的物流配送设施开发与服务商普洛斯合作,在苏州建设了世界一流的物流配送中心,有力地保证了自己的市场占有率.

  与耐克、阿迪达斯等着名体育用品企业相比,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明显处于落后状态.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李宁公司通过引入德国 SAP 的 R/3 软件 3. 1I 及 AFS( 服装/鞋业解决方案) 1. 0D 建立起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其物流分拨时间比国内著名的海尔物流都要快半天.[6]

  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物流配送整体水平还相当落后,我国仅有不到一半的体育用品企业建设有自己的配送中心,而且往往由于选址方法不科学,配送管理模式落后,自建配送中心中有 7 成以上的人员和设备处于荒废状态,车辆实载量不足 1/4,一个配送中心只能负责 20 个店面,每台车辆只能负责 2 - 3个店面.而日本体育用品连锁企业的一个配送中心能够负责 70 -80 个店面,且只需要 5 台车,运作效率有明显区别.[7]此外,我国体育用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功能不完善,基本不具备信息处理与反馈功能,标准化程度低,配送成本高居不下.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的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其物流配送管理模式处于全面的落后状态,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