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论文

时间:2020-07-22 15:05:48 建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探讨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论文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断提高,但仍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弊病,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渗漏问题。它是施工单位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有效使用,必须依据渗漏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防范,采取事前预防,事后检查的方针政策,把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工作做好。

探讨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论文

  1建筑工程渗漏问题概述

  根据经验分析,渗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选用的防水材料不符合标准和要求产生的渗漏;混凝土密实度低,抗渗漏能力差,一旦地面出现积水就会造成渗漏;防水层高度不够产生的渗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形成墙体裂缝产生大的渗漏;忽视了选用材料固有的物理特性,未进行防范处理而产生的渗漏,如热胀冷缩等;施工操作未遵循相关规范,致使屋面防水层出现裂缝、空鼓、皱折等现象,削弱了面层的防水作用,从而引起渗漏;预留孔大小或位置不准确,安装管道时极易产生裂缝,引起渗漏;另外,排水不够畅通是厨房、卫生间和盟洗室产生渗漏的主要原因。

  2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

  建筑工程中的渗漏根据产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屋面渗漏、墙体裂缝渗漏、厨房及卫生间渗漏,地下室渗漏等。下面我们进行分别论述。

  2.1屋面防渗漏

  房屋的最上部结构即屋面防水工程,起着防水防漏的作用,兼有承重和保温隔热的作用。工程施工一旦有所忽视必将造成渗漏。屋面渗漏主要表现为天沟漏水,檐沟漏水,出气孔管道漏水和落水口处漏水。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根据实施建筑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和温湿度以及建筑使用功能选择合适的温度卷材及防水防漏材料,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及业主需求。且卷材、涂料等不同的防水材料需要按不同的规范要求施工。2)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应延续而无间断,防止温度下降出现冷缝,造成渗漏隐患。另外钢筋混凝土浇筑时要进行振捣密实,避免出现蜂窝,麻面,漏浆,露筋现象,保证屋面板施工质量。3)找平层作为屋面防水的最基本保证,必须具有较好的刚度,强度和结构整体性,另外还应具有合适的坡度,避免形成积水渗漏。整体水泥砂浆找平层上必须预留分隔缝并合理设置分隔缝的间距。为了提高其防渗性,施工前应对屋面基层进行认真清洁,并进行洒水润湿。4)防水层施工前对屋面和天沟檐沟的基层进行严格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以保证其平整,密实,不易形成积水,产生渗漏。防水防漏工程施工完成后还要认真做好后期保养护理工作,如严禁在其上放置重物,焊接管道与避雷设施等作业,以保证防水外墙面防渗漏工程的有效使用。

  2.2墙体裂缝防渗漏

  墙体裂缝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实施建筑工程处的地基土质较差,建筑形状不规则不对称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另外,选用材料的热胀冷缩也会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无疑留下了较大的渗漏隐患。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1)为提高建筑物的强度和刚度,在墙体上每层均要设置合理配符的圈梁,防止因不能承重而变形开裂。2)浇筑混凝土是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混凝土或加入合适的外加剂均可减少伸缩沉降带来的危害,从而减小渗漏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建筑工程的施工时间应避开酷热的夏天,选择温度适宜的时节开工。3)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设置必要的伸缩缝、沉降缝以及防震缝等变形缝,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应根据预计地基变化情况,建筑物对称情况及其使用功能设置沉降缝;当温度变化或其他因素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时,砌体很容易产生裂缝,此时应设置伸缩缝;用于抗震,防裂的防震缝则是通过将一不规则形状的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单元,使每个结构单元在地震作用下均可承受的住,不易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不宜变形开裂,因而也不会产生渗漏。

  2.3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

  厨房及卫生间渗漏主要表现为各管道周围渗漏及楼地面开裂破坏了防水层而产生的.渗漏。为防止渗漏采取如下措施:1)选用符合质量标准和防水要求的管材、设备及配件。2)厨房卫生间分隔墙底部的混凝土导墙是厨房及卫生间防渗漏的必要结构,必须按照规范和要求统一浇筑。3)严格按规范来验收每道工序,凡是给水管道的安装工程,必须在安装完毕之后进行试压,试压强度为工作压力的1.5倍,而排水管道则必须进行通球试验。4)卫生间管道与预埋套管之间采用水泥以及石棉来密实两者之间的空隙。卫生间的楼板上若存在预留口,必须采用分层填补的方法,填充料用细石混凝土较为合适。

  2.4地下室防渗漏

  1)缝的变形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缝的变形是整个地下工程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都是变形缝,其材料延伸性能、老化以及物理性质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所以为了加强变形缝防治,必须选取符合规格的止水带,并在安全前夕仔细检查其有无缺陷,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确保止水带不被挤压而变形。

  2)混凝土渗透产生渗漏防治措施

  混凝土产生渗漏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水泥标号的错误选取而产生,所以在标号选取的时候,必须使得其能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1 .3-2.0左右。若在侵蚀性环境下,混凝土的抗渗漏等级必须在P8以上,保证主体厚度在250mm以上。为了彻底解决混凝土产生渗漏,需要采取机械搅拌,并增加搅拌时间,如有必要,合理使用外加剂。

  3)施工过程中连接缝产生的渗漏防治措施

  我们知道,在成型的混凝土中,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标准,满足施工要求。当在硬化后的混凝土表层,容易出现松动的水泥薄膜以及脱节混凝土层,这种情况必须对相关物质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保持混凝土表面干燥。施工前,首先铺设一层与混凝土等级接近的水泥砂浆,这样便于连接缝的结合。当浇注底板混凝土时,在墙体与地板之间设置连接缝时必须设置在墙体上,而且设置位置必须比地面高出300mm以上。当墙体上的孔洞出现时,连接缝距孔洞距离最好不要低于300mm。除此之外,混凝土防水作业完成后必须随时进行养护,注意每天浇水的次数,养护的时间必须达到相关规定,即不少于14d。

  3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渗漏问题繁多,遇到具体问题必须具体进行分析,充分了解渗漏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使防渗漏工作做得完美。建筑工程的渗漏问题出现设计上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施工中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必须坚持严格遵循规范,杜绝渗漏事故的发生。

【探讨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策略论文】相关文章:

1.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监理论文

2.建筑工程施工中外墙防渗漏技术论文

3.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探讨

4.建筑工程施工外墙防渗漏技术运用

5.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论文

6.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强化策略论文

7.土建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讨论文

8.基于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探讨建筑工程论文

9.公路施工机械检修保养实践探讨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