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

时间:2022-11-12 10:03:14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行政管理论文(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行政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政管理论文(15篇)

行政管理论文1

  大学教育,尤其是大学专业基础课的教育,是令许多老师头疼的事情,学生不爱听、课堂气氛不活跃、内容枯燥乏味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翻转课堂的引入,改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这场教育改革必将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也必将影响高校的课程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在现阶段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为是即将影响我国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中国的教育界,翻转课堂带来的高效的教学成果影响着我国教育者的思考,一时间备受广大教师的追捧。是坚守传统教学模式还是与时俱进,自我改变,接受新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知识,然后老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由其在课下完成,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来巩固课堂所学。这种教学模式包含了知识的传授和知识巩固内化两个阶段,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采用。而本文所讨论的“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家通过自学并观看教师所录制的微视频来学习知识,课堂不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由老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翻转的课堂变成了师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课堂上学生自主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练习巩固自学成果,老师负责答疑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在课堂结束后,对本次课堂活动进行分析,通过学生反馈,系统性地总结与反思,布置好下一次课的学习计划。

  一、设定“翻转式”课堂主体及教学内容

  由于行政管理学课程的理论及实践特殊性,我们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改革中采用了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我们只选取出部分相对简单易懂的章节进行翻转教学。在翻转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改变了往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改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通过观看微视频解决疑惑。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课堂上汇总由学生讨论。每一章节习题不再像传统教学模式那样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的形式出现,而是学生自由讨论并完成。

  具体操作方式为:“学生自由分组”,“课下小组讨论”,“课堂成果展示”三结合方式。具体做法是:“学生自由分组”,即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每一个小组5人,以小组形式学习,这一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课下小组讨论”,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将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这一环节是对学生知识上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课堂成果展示”,即在课堂上每一个小组对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阐释,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由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惑,教师在这一个环节中主要对学生讨论内容的重点性、准确性进行把握,对于学生无法讨论出的内容进行引导性的解惑。最后老师将习题列出,由学生在课堂完成。

  二、翻转课堂学习效果检验

  在采用翻转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自觉性,较强的自学能力,往往会发生偷懒的情况。为了尽可能地杜绝这种情形的出现,在课堂中,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虽然翻转课堂学生是主体,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讨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应随机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也应该抛出自己的问题随机地让学生来回答,并给出练习题,由学生来完成。在每一堂课后,老师根据学生课堂讨论情形,小组整体表现以及课堂练习情况对每一位同学作出准确的评估。翻转课堂为一些原来在课堂上对知识领悟力较差的同学,在课下提供内化知识学习提供可能,有利于每一位同学发展。同时,通过翻转课堂,通过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老师也对学生有了更加理性清晰的认识,改变了以往老师靠印象评价学生,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三、鼓励机制的建立

  布鲁纳曾说过:动力与激情是学习的源泉。因此,要让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激情就尤为重要。而要想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就应该建立必要的奖惩制度。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老师在布置课下任务的时候,知识点不宜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知识点过难,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应将知识点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由学生一个一个去解决,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每堂课老师可以选取一定的奖品带上课堂。对于在不同的任务场景里,每一位表现好的同学可以任意选取一样奖品。当然,不同难度的知识,对应的奖品也应该不同,总的来说,难度越大,奖品品质越好。当然,建立必要的惩罚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制度才会有规范,这样也能够提醒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有利于他们取得学习上的进步。

  以上三个步骤在“翻转课堂”应用中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必将导致这一教学模式最后流于形式,不能对行政管理学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诸多诸如学生能否自觉抵制网络诱惑和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但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如何利用好网络资源以及提高学生自觉性,需要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需要说明的是,“翻转课堂”并不是在线看视频,而是一种学习的方法,是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手段,老师不再是站在讲台上单纯的传道,负责讲授知识,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还需要老师和同学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完善翻转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出适应我国教育发展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曹一珂.浅谈“翻转课堂”式教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人文教育,20xx.4.

  [2]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xx.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xx.4.

  [4]赵德钧,李路.大学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现状与启示[J].大学教育,20xx.

  [5]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xx.3.

  [6]张金磊,张宝辉.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xx.2.

  [7]陆涌莉.一个由课堂遗憾“翻转”出来的微型课题[J].江苏教育,20xx.8.

  [8]井淑川,孙淑艳.网络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初探[J].天津电大学报,20xx.12.

  [9]金利.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思考[J].电子制作,20xx.6.

行政管理论文2

  1学校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办学方面没有太大的优势,就会给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学校的独立学院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股新生的力量,由于其办学机制的灵活性,虽然存在各种先天的不足,但同时也存在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学校的独立学院想办出特色,树立品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势必要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推陈出新。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及高效的行政管理水平是学校的独立学院能够快速成长的重要推动力。

  2目前我们国家学校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在管理中新体制造成的问题。学校的独立学院管理团队主要通过三种途径组成,有母体高校,学院出资方以及社会招聘。由于各利益团体的办学动机各异及管理理念存在分歧,学校的独立学院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状况。这往往导致行政管理的混乱,造成学校的独立学院低质量运行。由于存在利益驱动,控制办学成本变成行政管理的第一目标,工作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岗位职能严重缺失,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行政管理最终偏离甚至背离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根本宗旨,学校的独立学院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其次,机构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问题。学校的独立学院在办学之初,由于学生少,行政机构及岗位设置相对简单,一人多职的现象非常常见,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旧体制及旧方法没有相应改革创新,人员的精力有限,工作中应付了事,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学校的独立学院开始建立体制的时候,没有可以借鉴的行政管理制度体系。机构与制度的不健全,往往会出现多头领导、朝令夕改、职责不清的现象,造成低下的办事效率。在对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无法真正解决一些问题,使得部门间出现互相推拖的现象。这些管理服务的不到位,对学校的独立学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最后,管理团队中人员结构造成的问题。学校的独立学院在开始创办时管理人员的年龄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中层的管理者呈老年化,很多管理者到了退休的年龄才发挥出自己的余热,这些管理者的思想与精力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基层的管理人员都较为年轻化,很多大学生就业就做行政管理工作,并且都是被安排在管理角色。这种青黄不接的状况,导致要不就是管理理念迂腐保守,要不就是管理行为杂乱无章,这对工作的效率与力度就带来一定的影响。

  3学校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完善性策略分析

  首先,要把新的管理理念建立起来,充分发挥学校的独立学院管理机制的灵活性,结合公办高校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民营企业高效的管理方式,通过全新的视角对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适合本校发展的管理理念。同时要统一思想,使行政管理的目标一致化,所谓同心同德,才能团结一致,发展进步。同时,新的管理理念必须是建立在学校的独立学院长远发展的目标基础之上,不偏颇于任何一方的利益团体,实实在在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这样的管理理念才能经得起发展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其次,通过内部调整及借助外部监管的方式实现学校的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和制度的优化。创建科学精简的行政管理层次,使组织结构更具扁平化,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最后做出有效的决策。与此同时,要把依法治校、依规办学、依制管理作为学校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守则。把主管部门的检查、评估视为推动学校的独立学院改革发展的契机,把外部监管机制和检查评估指标转变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从而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行政管理中无据可循,章法不一的现象,使学校的独立学院走上科学化发展的道路。最后,要以人为本,把管理团队的培养作为学校的独立学院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学校的独立学院要把人才培养工程做为学院发展的重要工作,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拿出专项资金作为方案实施的有力保障。人是核心竞争力,把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上去,调动行政管理人员付于实践的积极性,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还要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对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给他们提供外出学习深造、交流经验的机会,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他们的思想更解放,使他们真正具备创新创造的能力。学校的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年轻力量,这里也聚集了许多有理想、有才华、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虽然经验不足,但绝对充满活力。学校只有舍得付出成本培养和塑造他们,他们才会乐于将自己的职业发展与人生规划与学院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成长成才也将最终成为学校的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总结,要使学校的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有效的服务于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首先要从管理的理念入手,从管理的制度入手,同时,还要把管理人员团队的素质提高起来,这几点是缺一不可的,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独立学院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直接影响和推动学校的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完善制度建设、创建一支强有力的管理团队,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学校的独立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一定会得到质的改变,也一定会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行政管理论文3

  [摘 要] 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实施行政权力针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行为过程,它是政府行使管理与服务职能的重要表现。新形势下,建立科学的行政管理系统,运用高效的行政管理手段,有利于建构现代化管理理念,有利于推动现代社会经济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 行政管理 发展趋向 凸显问题 实践措施

  行政活动是国家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特有的行为活动,它是社会组织或团体,针对相关事务进行规划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的社会活动。行政活动对于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责,协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功能。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系统,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手段,积极推动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我国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阐述了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行政管理的特点: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进行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它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全面性、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行政管理涉及面广。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广泛涉及到人事编制,政务文秘等工作,又包括资产财务,行政后勤等工作。

  2、强制性、协调性

  行政管理是国家机关为治理相关社会事务进行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的行为,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之上,具有法制性特征,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是协调社会关系的管理行为。

  3、实效性、服务性

  行政管理工作目标是保证机关工作正常顺利地开展,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特征。行政管理通过组织、控制、协调与监督等方式,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行政管理要讲究工作效率和质量,讲究及时高效管理的实效性。

  二、行政管理的功能

  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行政管理的功能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参与政务功能

  行政管理是为领导决策和领导工作运转服务的,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它要协助领导者制定和实施决策,收集整理提供各种信息和资料,掌握和研究有关工作的方针,政策,提供各种决策的方案和建议。

  2、协调事务功能

  行政管理工作机构具有承上启下,沟通督促的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各项事务具有协调社会关系的功能,充分发挥其枢纽和综合协调作用,保证行政工作的正常运转。

  3、提供服务功能

  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于社会服务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秩序以及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行政任务的完成。行政管理工作起着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连结内外,联系群众的服务作用。

  三、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型,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1、行政管理系统化

  行政管理,就是通过合理设置机构、配备人员、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把管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应用系统组织各项行政活动,要求对行政管理活动作定量的系统分析,建立相应的逻辑模型,通过分析和评价,选择行政管理方案。

  2、行政决策科学化

  行政决策是为履行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而进行的决策活动。行政管理实践活动,都要依靠行政决策提出解决办法。行政决策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具有一定范围的约束力,现代行政决策可遵照科学决策程序进行。

  3、管理方法多元化

  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构建,现代行政管理,从管理方式角度上来说趋向于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管理预测、决策方面、控制协调方面、分析和评价方面等涌现了多种灵活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了行政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4、行政管理信息化

  行政管理实质上是对政务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查询变更等。现代社会经济形势下,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线信息处理,是机关管理现代化和自动化的主要方向。

  四、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观念意识滞后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管理运行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许多诸如直接干预、微观管理、人治管理等行政管理意识仍然存在,民主管理、法治管理、自治管理等现代体系尚未成熟,管理体制缺乏竞争市场。

  2、行政管理法律保障弱化

  市场经济要求行政管理活动,必须坚持以法律依据为基础,严格按政策办事,与国际接轨。目前,各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管理政策有待于逐步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为此,必须尽快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健全的行政管理法律保障体系。

  3、行政管理运行程序缺失

  参与行政管理的公开程度,是行政程序民主化的重要体现。我国现行行政程序立法中,行政程序的参与性弱,公开度低,对违反行政程序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既缺乏行政程序的宪法规范,也没有缺乏法典化的行政程序予以规则。甚至于当事人没有申诉权

  4、行政管理整体素质低差

  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要求。相对来说,我国行政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特别是各级政府的决策水平和行政领导的决策能力,这也是政府职能面临的巨大挑战。

  五、完善国家行政管理的实践措施

  优化和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的职能,是现代行政管理必须高度重视的创新性实践:

  1、建立和完善相关行政法律法规,严格落实依法行政管理

  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新形势下,要想充分实施行政管理,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政策执行管理;行政机关实施国家行政管理,必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合理适当的措施和手段,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

  2、拓展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行政职能

  行政机关应根据市场需要,运用科学手段依法履行市场监管职能,拓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规范和转变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行政管理体系。

  3、加快与创新行政管理程序建设,有效保证行政程序权利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依法保障行政管理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辩权以及行政诉讼权,通过法律化和制度化的完备规范,切实保护国家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程序权利。

  4、落实和优化行政管理监督机制,强化行政管理行为监督

  要完善司法审查制度,依法对行政管理活动实施监督,对行政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同时,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完善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以及新闻舆论监督。通过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于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行政管理是政府针对社会事务实施国家权力进行有效管理的行为,是社会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新时期下,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措施,深化行政管理机制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建构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性措施。

  参 考 文 献

  [1]《试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杜建军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 20xx

  [2]《行政决策创新与发展》陈蔚涛 蚌埠党校院报 20xx■

行政管理论文4

  近年来,工商部门因失职、渎职被问责而受党纪政纪处分、追究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事件屡屡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事件影响工商执法人员的个人前途,影响工商部门和执法人员履行职能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工商执法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直接危及执法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类型和特点

  (一)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含义及主要类型风险一词的含义是指发生伤害、毁损、损失的可能性。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是指从事工商行政管理职业的人员在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过程中,承担着与职业相关的各种责任追究、人身伤害、精神损害等方面潜在的可能性。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1,行政许可风险。工商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许可部门,因主观过失或者行政相对人的欺骗行为,很容易导致行政许可行为错误,特别是《行政许可法》规定对企业登记申请材料的审查以形式审查为主,同时又保留了对实质内容的真实性审查要求,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是采取书式审查方式还是实质审查方式难于把握,从而导致行政许可执法风险。因此,一旦当事人提交虚假资料骗取登记的企业出现问题,工商部门可能会承担审查不严等责任风险。

  2,监管执法风险。监管执法风险是基层工商部门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受到的责任追究往往发生在监管执法领域,主要表现为不作为、作为不当或不到位、乱作为。

  3,服务关联风险。由于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扶持发展政策,在保证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出台一些与国家禁止或限制的项目和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政策和规定,并要求工商部门予以执行和落实。有的地方甚至专门出台文件。限制甚至阻止工商部门对一些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如果工商部门不遵守当地的“规矩”,就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如果违心地执行“规矩”,则又可能要面临随时被问责的风险,导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存在着潜在的职业风险。

  4,职业关联风险。即与工商行政管理职业相关联的其他行为所引发的风险,这类风险与工商行政管理职业行为相关联。但不是因为职业行为本身违反了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引发的。主要表现为三类:一是执法冲突风险,对工商执法不正常、不合理的监督,制约、阻碍和抗拒执法所造成的风险。二是廉政风险,主要指索贿行为;三是其他与职务相关的行为风险,如在生活工作中违反“六项禁令”被问责的风险,在行风评议、机关作风建设中如果被评为不满意,相关人员就会有受到问责的风险。

  (二)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主要特点

  1,职责伴生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履行法定的职权并负有相应的行政责任,行使职权就必须要承担责任,没有履行好职责自然会有风险。有职权就有责任,有责任就有风险,执法权力越大,风险就越大。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在赋予工商部门权力的同时,强调了应承担的责任,为责任追究提供了执行依据。

  2,可认知性。尽管造成职业风险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人员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但本质上与其他风险是一致的,由于职权和责任是法定的,风险只是可能性。只要我们正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工商行政管理法定职权和责任,就能够全面认识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

  3,突发性。经营者为自身的经济利益。或从事国家禁止的经营活动,或在未办理有关前置审批手续前擅自开业,或未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或以各种方式阻挠工商部门监管执法,从而常常会引发突然性的执法冲突事件或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造成工商部门潜在的职业风险突然变成现实的职业风险。

  4,可防控性。尽管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是难以绝对避免的,但只要认真研究分析影响风险的各种因素,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梳理,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应对,这些风险是可以预防、控制、化解的,至少可以把它降到最低或可以接受的程度。

  二、当前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作为不到位”的职业风险所谓“作为不到位”风险,即在行政作为过程中,代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人员虽然实施了行政行为,但因行为人实施的行政行为不完全彻底或不够规范而显现出来的执法风险。此类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即行为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实施规范的“作为”或者一知半解而无形中为之;二是行为人懂得如何实施规范的“作为”而怕麻烦故意“偷工减料”简化“作为”。比如在高危行业的市场巡查和监管中,常常出现有巡查有监管但没有做好巡查监管的工作痕迹记录并存档、备案作为监管到位的依据。三是行为人懂得如何实施规范的“作为”而故意为之。如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有利害关系人员的故意不回避、询问笔录故意不请当事人签名、采取先行登记保存超时限不依法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等,这些工作上的细则问题,许多工商干部觉得无所谓,但在诉讼中或在责任追究过程中,往往这些“无所谓”的东西就会成为工商部门、工商干部的死穴。

  (二)“不作为”风险

  所谓“不作为”的执法风险,即在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权过程中,代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作出行政行为,却不作出行政行为而带来的执法风险。如对涉嫌应当移交司法机关的案件而不移交,应当对申诉举报的案件进行处理而不处理,应当对已发现的违法行为查处而不查处,本属职责监管范围而不去监管等。

  (三)“乱作为”的职业风险

  所谓“乱作为”风险,即代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依据法定程序、职权等而随意作出行政行为引起的执法风险。如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而随意颁发证照,把缴纳私协会员费作为年检的前置条件,随意超越法律法规规定案件自由裁量权的上下限。

  (四)“不确定”的职业风险

  在国家的行政法律体系中,工商部门是涉及法律法规最多的机关。国家工商总局新的“三定”方案,更加明确了工商部门的职能,扩展了工商职能的领域,无疑也加重了工商部门的行政责任,相应的职业风险就越来越大,在履行职权过程中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的“不确定”职业风险也越来越多,有时尽职也未必能免责。如在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由于行政相对人的欺骗行为而导致行政许可行为错误,就有可能产生被问责的风险。

  三、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成因分析

  (一)不依法行政是工商职业风险的总根源

  不论是工作人员执法思想不端正,办案执法、简化执法程序、超越执法权限或行政不作为、乱用自由裁量权、适用法规不当等行为;还是一些政府部门职责“错位”、“缺位”,出于地方利益的需要,而对工商执法行为加以限制或干涉,都是不依法行政的表现。行政相对人法制观念淡薄,追逐个人私利,而置国家法律法规不顾,与执法机关进行对抗,其目的也是促使工商部门不依法行政。

  (二)对职业风险防范的认识比较片面一是对防范职业风险的意识淡薄。市场经济已从发展初期的相对混乱阶段,发展到现在的有序规范阶段,但许多工商人员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以前的基础上,缺乏对职业风险最基本的意识和危机感,对履职风险存在着模糊或错误的认识,有的盲目乐观,有的无知无畏,有的侥幸轻视,有的故意而为,对实际存在的风险视而不见或者认为以前行现在也行,认为行政赔偿、职务犯罪等问责风险离自己都还很遥远。

  二是对防范职业风险缺乏有效认知。客观来看,许多工商干部具有一定的职业风险防范意识,知道“吃、拿、卡、要、报”会导致对个人责任的追究,但对由于监管执法行为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没有明确认识,往往认为“没有吃拿卡要就不怕”,但实际上许多执法过错行为也可以由过失导致,而且一旦后果严重,也可能追究刑事责任。主观上的大意,很可能导致部分主观恶性不大、一辈子勤恳做事的工商干部因为不能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给国家、单位、个人、家庭造成损失。同时,许多工商干部对如何防范监管执法风险没有全面系统的认识,对于在执法过程中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也缺乏有效认知。

  (三)对职业风险的教育管理缺失

  目前整个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对职业风险的防范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未将职业风险教育管理纳入工商机关日常的决策和管理范畴。同时,现行各条工商业务线关于履行职责的制度不够规范具体,对干部个人的岗位目标任务不够明确清晰,对履职到位与否的内部监督机制运行不够有力有效,对存在履职风险的总体评估和对策研究不够重视,应对风险的成果大多还停留在个案的处理上,转化成制度成果的不多。

  (四)队伍履行职能的能力局限性

  一是履职出现偏差。一些工商干部因为年龄、知识结构、主观态度等各种原因,对工商业务等知识技能学习不够,对本岗位的法律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对本职工作的业务不精,对履职风险的感知能力比较弱,又缺乏具体有效的监管执法指引手册,造成对法律政策理解各异,在具体监管执法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偏差。

  二是履职效率总体不高。由于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诚实守信的意识还不够高,使得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难以达到理论或法律规定的要求,在现实的监管执法中又缺乏相应的强制手段,使得监管执法的效率受当事人配合程度的极大牵制,即使是最简单的日常巡查或无照经营案件的查处,如果当事人不予配合或者采取各类软方法阻碍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执法,巡查或查处也非常费时。

  三是内部责任制度执行不力。现有的内部责任制度执行力度较弱,真正落实到位的不多,从而导致部分工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不高,势必加大行政赔偿、职务犯罪等各种职业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五)现行监管执法体制不够健全

  由于现行监管执法体制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导致现实的监管执法未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出现风险的不可预测因素,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不同的诉求产生出了不少矛盾,反映在对政府的要求上,导致工商部门在某些职能履职上的两难境地。

  一是地方政府利益的挤压。为了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要求工商部门在监管执法工作中予以权限制约或放大,过分强调“放宽搞活”,而忽视市场监管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甚至屡屡要求工商机关给予招商引资企业或地方利税大户突破法律底线的待遇,成为工商监管执法的一个难点。同时为了支持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工商部门也会制定比现有法律法规更为宽松的服务扶持政策措施,从而形成潜在职业风险。二是其他部门利益的挤压。各部门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利益最大化趋势,在现实工作中,有利益就上,没有利益就推。由于工商部门的职能涉及面广,很多政府行为都需要工商部门配合,工商部门往往需要承担其他诸多部门推卸而来的履职风险,如果在配合其他部门执法中缺乏灵活性和原则性,没有掌握好分寸,稍不注意就会给后续监管执法留下不确定的风险隐患,往往会出现责任难以澄清、风险难以规避的情况。

  三是管理相对人的利益挤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逐利性不断增强,管理相对人违法获利、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屡禁不止,导致工商部门存在潜在的风险。

  (六)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特殊性一是工商的具体职能广而杂。相对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而言,工商部门履行职能的执法依据数量多而散,散见于各种复杂的实体法和程序法中。行政规范性文件大量存在并不断修订更新,需要监管的行为纷繁复杂,即便具有相当执法水平的工商执法人员也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要真正做到规范执法难度较大。同时监管的对象数量众多,在客观上造成了某些职能的履职到位困难。二是工商职能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紧密。工商部门处于执法监管第一线,与社会各界的接触面广,执法的正确和履职的到位与否容易被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各界所感知,履职不到位所导致的后果也一目了然,容易被追究责任,产生了先天性的履职风险。

  三是部分工商职能规定存在不合理性。有的法律法规设定的规范目标要求过高不符合现实国情,有些法规对部门责任的规定并不明确,导致部分不应由工商部门承担的责任却往往由工商部门“买单”。

  (七)缺乏防范化解职业风险的有效机制

  一是缺乏对工商人员职业风险的预警、防范和反应机制。如对工商人员遭遇外来的报复陷害、意外人身伤害、精神损害等情况缺少风险处置预案;对工商人员违规操作而产生的责任追究风险缺乏预警和疏导;对各类风险缺乏系统认识和应对思考,对意外突发事件或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对工商人员的伤害处置能力不高。同时部分工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甚至不惜违反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规定去履职。

  二是缺乏有效的物质精神保障。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由于与企业、个人的公务交往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规律性的特点,往往面对着更加隐蔽的、众多的诱惑。再加上基层部门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的难度。双向的挤压使得工商工作人员需要有更加坚定的意志力和拒绝诱惑的克制力来保持自身工作的廉洁性,而一旦“不拘小节”,往往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是缺乏抵抗“人情关”的有效机制。平时积累的私人关系、工作关系甚至是能直接影响到工商部门利益的政府领导等等,一旦出现问题,工商人员往往缺乏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有力证据。

  四、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风险观和责任观

  首先,要正确认识权力和责任的辩证关系。克服麻痹思想,坚持以使命为重、责任为先,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其次,不能因为风险客观存在而杯弓蛇影,惶惶不可终日,被风险吓倒。只要尽力尽责,职业风险是可以防范和避免的。第三,要以奉献精神对待工作中的责任、风险和成败荣辱。要坚定工商职业信仰,自发地认同工商事业和目标,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明白担负起这些责任所应具备的能力和所应达到的水平。

  (二)加强职业风险的教育管理

  要把职业风险教育防范工作融入日常的业务学习培训教育中,运用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工商履职风险思想教育活动,使风险防范意识人心入脑,让每个工商人员明确不能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也不能见事不管,放任违法行为的继续和扩大,否则就是玩忽职守或者渎职犯罪,在工作中要自觉增强四种意识,切实提高自身的防范和化解职业风险的能力。一是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依法行政是工商工作的灵魂和基础,它既要求当事人守法经营。更强调工商部门要依法依规管理、依章办事,体现出双方权利义务对等。若有违背,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工商工作既是执法,也是服务,优质的服务可降低监管执法工作的矛盾发生率,从而规避执法风险。三是要增强责任意识。在严谨工作中化解风险,做到贯彻上级文件不出偏差,落实上级指示不打折扣,履行工作职责不走过场。确保政令畅通;恪守职业道德,工作认真负责、细致严谨,避免因不作为、乱作为和随意性作为而产生的风险。四是要增强学习意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工商人员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准确把握政策要领。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以规范操作来防范职业风险。

  (三)建立多层次的职业风险防控体系

  一是在系统内专门成立一个防范化解职业风险组织领导机构。充分发挥工商部门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加强对防范化解职业风险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将职业风险管理纳入各级工商机关决策的重要内容,逐步开展并加强对履职风险点的管理,加强防范和化解履职风险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具体的风险防范和化解制度。

  二是建立健全职业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对工商职业风险的识别能力、预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首先,要提高对工商系统监管执法风险的识别能力。通过对具体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措施进行梳理和提炼,建立具体的监管执法指引手册,使广大基层工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知晓具体职能规定和具体风险规定,明确应作何为、应不作何为和应作为到什么程度,找准防范和抵抗风险的最低底线,明确具体的风险点,在这个最低底线上,既不能搞擦边球,也不能去触动,否则就会受到惩罚,从而降低由于理解差异造成的执法风险。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全国或一定区域内工商系统监管执法风险案例库,方便基层工商人员更加直观地识别防范风险。其次,要提高工商监管执法风险的预测能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评估,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监管执法风险预测公告,及时明确界定具体的履职风险,按轻重缓急对风险点进行项目管理,及时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并指导基层单位和干部正确应用防范和应对风险的措施。同时要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建立健全对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倡导广大干部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提出好的防范意见和建议,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再次,要提高工商监管执法风险的应急处理能力。抓紧建立健全职业风险事件及时报告、介入、协调、处置等应对机制,提高系统对工商职业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建立经常性的工作沟通联系机制,建立日常执法工作通报制度和专项执法的协作制度,加强与地方公安、法院、检察院、纪检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对工商监管执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商议解决。对已经出现或发生的职业风险事件,要及时启动应急机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畅通沟通渠道,以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防止宣传异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最大程度争取公众理解,切实避免危害的扩大,及时防止社会影响的无限度漫延,以利事件的调查处理。同时要及时对应对职业风险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以指导意见、操作规程等方式转化成为长效管理制度。

  三是加强现行制度有效运行落实的体系和机制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执法监督机制,把防控职业风险工作纳入到日常的行政监察和执法检查项目。并探索建立对各类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制约的制度,加强系统内部的刚性监督,切实落实内部事务和政务管理中的错误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但又不构成违纪违法问题的执法办案人员,采取诫勉纠错手段。帮助和督促他们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对已构成违纪违法的执法办案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予以责任追究,防止职业风险的扩大。特别是对重点、热点、风险点执法工作进行督查和专项检查时,要及时对存在的职业风险进行提示或警示,并提出具体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同时,要处理好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平衡,最大限度地发挥责任追究制度对实际工作的监督和促进作用,更好地推进职能的履行到位。

  四是探索建立监管执法协作制度。对跨部门、跨区域的监管执法协作问题,要立足职能积极主动探索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案件移送、协助调查、信息共享等行之有效的监管执法协作形式,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效率,使部门之间能无缝对接,责任界限清楚,不断消除因职能交叉和监管执法盲区所引发的职业风险。同时要把握好依法行使职权与执法协作问题。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

  (四)讲究监管执法策略一要坚决服从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机关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重大业务活动和重要案件查处,要多请示汇报,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主动汇报工作,实心实意为地方经济发展出力,用真心诚意赢得地方的支持和信任,让当地党委政府正确理解监管与服务之间的关系。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要做好对部门、对群众的解释、沟通和协调工作。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及时解答群众的疑问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廉政监督员、企业工商联络员、个私协会的作用,通过其宣传工商法律法规和政策,收集管理对象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建议,并把工商部门的改进措施、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管理对象,减少执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三要妥善处理暴力抗法等执法冲突引起的突发事件。要慎重、冷静、克制,本着文明、依法、灵活、实事求是的原则。讲究艺术和技巧的方法妥善处置,现场处置人员不要有过激的语言和行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和升级。

  四要做好监管执法的工作细节。在工商监管执法过程中有很多方面的细节,如果对这些细节稍不注意就可

  能导致行政决定的失效,导致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案件的发生。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步改变习惯的、传统的、粗放式工作思维和方式,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做到重视细节。要善于利用抄告抄送、执法建议、问题调研报告、函件等手段,向上级政府或部门及时报告反映辖区内存在的问题,适当的转移和分担风险,增强解决风险的合力。同时要强化履职的“痕迹”管理意识,对各种巡查、执法等的过程和结果一定要留下并固定执法“痕迹”,作为监管执法到位的证据,实现自我保护。

  (五)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

  一要建立学习激励机制。采取以考促学、学习培训情况与干部提拔使用挂钩等激励机制,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系统内大兴学习之风,促进由“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提高,让系统执法人员能更准确地把握工作要领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要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到基层工商局讲授工商的核心职能、执法依据、行政执法风险等与工商职业风险防范相关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工商执法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风险防范能力。

  二要加强工商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商文化建设活动,以工商文化活动塑造人、激励人、鼓舞人,坚定工商职业信仰,自发地认同工商事业和目标,培养工商干部良好的职业操守,自觉摒弃不思为、不知为、不敢为、不愿为的错误观念,通过积极主动的作为来消除和化解职业风险,保护广大工商干部和维护工商部门的形象。

  三要加强公职律师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批法律和业务水平高,专业经验丰富的人才库,提高对系统内复杂疑难执法风险问题的攻关能力。

  四要实行工商执法人员的定期交流制度。可对在同一地方从事监管执法工作满一定年限的人员进行轮岗,具体可以分为职期交流、地区交流和岗位交流,避免久任一职而产生的玩忽职守心理或久居一地而陷入“人情网”。

  (六)加强调查研究,不断促进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作为基层工商部门,针对法律法规和政策中的缺陷漏洞、不合理不完善部分,虽然没有修改权力,但可结合工商行政管理职业风险的防范理论和工作实践加强调研,重点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履职风险点、廉政风险点、人身安全风险点进行调研,并积极向上级提出解决完善的对策,用舆论造势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不断完善,从而防范或减少工商部门潜在的职业风险。

行政管理论文5

  一、引言

  所谓企业的行政管理通常指的是企业行政系统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制定的相关制度和原则以及发展方向,其主要功能包括了管理、服务和协调三个层面。从管理角度来看,要处理好企业相关的日常事务,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的运作,同时要做好企业文化管理,宣传企业精神,教育培训员工,促进他们和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从服务角度来看,行政管理部门要做好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从协调角度上来看,则需要从垂直和水平两个角度来进行协调,垂直角度要注重上下级的协调,而水平方向则注重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这些功能来看,充分显示了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依然沿用传统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思路,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所存在着的问题,并由此出发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从而为我国的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当前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所展现出来的问题分析

  1、存在着明显沿用传统党政机关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自建国以来,实施计划经济长达近半个世纪,所以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在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很多企业都沿用传统的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而不是从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企业单位行政管理的特点进行设置。行政管理的很多工作都消耗在高形式主义、表面文章。这种方式的行政管理不仅浪费员工的精力,同时也是浪费大量的时间,而在现代企业发展思想上,时间的重要性显然极为突出,如果不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就很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这种教条主义的行政管理模式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在协调、服务以及管理三个方面的功能设定。

  2、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主观性明显

  要想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提升管理的客观性,通过制定相关的原则和制度来对企业的所有员工进行约束。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行政管理却存在着明显的主观性。在企业内部并没有完善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相关的部门以及员工的职责和分工没有明确。对于公司的日常事务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程序,往往通过领导或者各个部门领导主观性的意愿来执行,而且这些意愿往往会因为领导以及部门领导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的处理办法,导致下属对于同一件事情往往无所适从,而且过多的依赖领导的主观性意愿,也会导致企业的大事小情都会向上级领导请示,行政管理的基层人员的工作效率难以提升,而与之对应的领导则是忙碌异常。进而产生行政管理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工作,他们工作的内容太少,但是工资却一分不能少。而对应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进而导致领导和员工之间的隔阂,不能够产生上下同心的发展格局。另外这种主观性的行政管理模式也会很容易导致相关人员形成相互推诿的习气,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的浪费。

  3、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时常脱离实际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的问题,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并不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所从事的具体业务,而且相关的产品功能、技术环节、供应链等方面都不能够很好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就难以紧密结合企业的相关业务生产实际来进行,导致有些规定根本不能够推行,或者是不宜推行,进而会引起其他相关部门的抵制和排斥。久之就会让企业的很多其他部门觉得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够成为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持者,还是一个掣肘者,于是渐渐的和行政管理部门产生疏远,除非必要的事情让行政管理部门解决,否则是不会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这种环境下又会进一步造成行政管理部门难以深入了解其他部门,从而造成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上的脱离实际,难以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4、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缺乏相关的体系

  当前我国企业行政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更多集中在一些具体的工作事务上,比如办公室的管理、文书档案的管理、总务后勤方面的管理等。而这种管理思路明显带有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管理风格。这种方式的管理更多借鉴了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并将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内容延伸到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行政管理更多集中在事务性的活动方面。这种单一性的管理模式显然不具有体系性,进而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的行政管理不仅要处理具体的事务,同时还需要管理和协调,只有充分做好这三个方面的事情,而且将这些日常事务通过行政管理制度进行明确,形成体系才能够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但是这一点很多企业都没有做到。

  三、我国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思路分析

  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行政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助于企业凝聚力的形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对落后的行政管理模式加以革新。

  1、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

  由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党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若一味的照搬照抄,显然不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所以需要紧密结合企业的行政管理特点来选择与之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行政管理而言,其核心工作职责就是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要当好幕后英雄。做好为企业其他部门服务工作,并且和其他部门充分配合和协调,而不是变成一个企业内部的“门难进、事难办”的官府衙门。企业的行政管理还需要具备企业管理职能,企业的行政管理不仅仅是企业的总务,同时还应该从事企业的法务管理,比如制定相关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原则,而不是将企管部和行政部进行分离,而是要将这两个部门进行合二为一,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而不会形成两个管理部门都来管理,最后都管理不好的问题。另外对于企业而言,仅仅要求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服务工作,克服衙门习气通常效果较弱。因为行政管理人员在服务于其他部门时,通常没有一个切入口,做好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都会觉得难以入手。如果介入的生硬,就会造成对其他部门的干扰,进而引起其他部门的反感。当明确行政管理职能之后,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以及深入他们的工作就变得有据可循,而在相互沟通过程中制定的相关制度就能够符合相关部门的具体实际,于是就能够在实际过程中被执行。因此对于企业行政管理而言,其选择的管理模式更加注重互动和沟通和协调和服务。这样才能够让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形成管理合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规范企业行政管理模式

  针对现代企业有的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主观性问题,只有通过加强行政管理的规范工作才能够遏制这些主观行为,让行政管理工作能够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进行,这样就能够让行政管理少一些主观管理,多一些客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的规范性。对于企业而言,行政管理是其管理内容的重要构成,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规范性的管理,那么相关的制度就难以得到有效执行,企业的领导也难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够发现企业在管理中所存在着的问题,甚至会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工作就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制定统一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以及结构体制,让不同的部门以及工作岗位,甚至到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行政工作人员的协调下进行良好的运作,而且这些运作和协调工作都是基于良好的制度,而不是通过管理人员的主管意志来进行管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关键的基础就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这样就消除相互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紧密联系企业管理实际开展工作

  企业行政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支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不是为了管理而采用的所谓管理,要坚决抵制传统的形式主义式的管理。在行政管理上要遵循勤俭节约的原则,反对奢侈浪费。关键是要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适当的改变相关的管理方式,以企业利益至上的原则来指导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够一味的因循守旧,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当然此时也要反对主观主义,如果发现旧条款影响到企业管理,那么需要通过相关的协调和讨论,对这个条款进行修改,而不是随意的破坏条款来进行管理。另外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文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忠诚度,以及他们的职业素养。行政管理人员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监督者和管理者,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够提升行政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最后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市场和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制定符合不同业务部门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绩效考评制度等,通过这种紧密联系实际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促进行政管理作用的提升。

  4、构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新体系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必须要符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紧密联系实际来设计企业的行政管理架构。而行政管理架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对于企业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政体系架构的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组织概念、治理机构以及设计原理和内容以及行政流程结构设计、职能分解以及和人力资源及岗位设置等相关内容进行结构。随着现代管理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行政管理新体系还应该包括技术体系,其中内容有:第一,企业行政管理中的领导和管理。这些内容更多是结合企业现状来总结和制定管理内容,并且明确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的相关内容。第二,涉及到的企业行政管理的相关沟通及协调内容。第三,涉及到有关行政管理的监督和控制等内容。第四,还需要涉及到事务管理内容。这是行政管理体系的关键内容之一,其中事务体系涉及到的内容包含了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如后勤管理、办公室管理以及会议管理、行政信息系统管理等。

  四、结语

  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内容,同时要选择与企业相适应的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还需要紧密和企业文化建设,员工的思想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行政管理论文6

  摘要:路桥施工企业负责的项目工程多、施工周期长、人员流动性大、事务分散,给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为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水平与业务水平,路桥企业领导人员必须加大对办公室行政工作的重视,协调好办公室管理工作与企业长远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培养高素质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营过程的效能,实现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路桥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创新方式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路桥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获取更多施工机会,扩大企业市场份额,必须加大对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企业户外施工等特征,以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引进新型办公室管理理念与机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协调好企业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升办公室服务质量,为企业的运营注入新的活力,保障企业各项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

  2路桥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

  路桥企业负责的施工工程项目繁多,办公室工作任务重。基于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不断改进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明确其职能的基础上,突出办公室行政工作的服务性,提升企业运转效率。2.1辅助决策职能办公室是路桥施工企业的重要组织部门,具有辅助决策的职能,其体现:(1)办公室每天都会收集各类企业运营、施工信息,工作人员须对其进行整理后及时反馈给领导人员,并提供对应的建议;(2)办公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调查各项工作,如某个施工项目的投资情况等,其须确保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办公室须负责起草各项施工项目、企业运营过程的不同文件,合理表述出领导意见,提升领导重要决策的执行性;(4)办公室应快速处理好路桥企业运转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如施工项目延期等,则须调查好原因,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2.2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关系办公室在路桥企业中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办公室能够连接领导人员与其他职能部门,其须顺利传达上层领导人员的信息,并及时收集基层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办公室协调企业不同部门关系的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办公室的行政管理工作有统筹全局的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2.3体现企业文化办公室是展现路桥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领导人员应特别重视企业文化,通过加强行政手段的方式,转变企业员工对于文化的认识,赢得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支持,形成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

  3做好路桥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创新途径

  做好路桥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需要领导人员与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努力,立足于路桥企业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行政事务,提升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

  3.1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协调管理行政事务

  路桥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以“生产经营”为基本中心,应坚持“三个服务”的宗旨,增强企业运转过程的服务力度,强化其办事手段,保障企业各个生产运营环境的顺利进行。首先,领导人员应转变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理念,将其当成协调企业部门关系、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树立起办公室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意识,要求其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协调好路桥企业中行政事务的关系,保障企业不同行政事务的有序开展。其次,在开展办公室行政工作时,应树立“走一步、想三步”的通盘考虑意识,每个事务都应有计划性,及时回看事务的落实情况,提升行政管理事务的工作效率,干好分内事的同时,注重事务的完成质量、重视创新,真正做到让那领导、同事都满意。

  3.2构建高素质工作团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构建高素质办公室工作团队,提升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公司应定期将员工派遣到其他企业进行学习,了解其他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运行模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其先进之处;其次,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意识,及时解决好办公室行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3动态管理行政工作,采纳工作人员的有效意见

  通常而言,路桥企业办公的行政管理工作仅在年初进行安排,实行季度检查或者年终检查的方式,但大多数路桥施工项目的行政管理工作影响因素较多。为提升其业务水平、管理效率,必须实施动态管理的方式,办公室人员应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施工区域,听取基层人民的意见,了解其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及时解决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办公室人员应主动关心员工生活,解决好实际问题,主动采纳其建议,从而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4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加快基地建设的步伐

  建立健全路桥企业办公室奖励机制,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整体效能。首先,办公室应根据自身特征,完善岗位责任制度,从办公室负责人到普通员工,都规定好不同岗位的职责,作为日后考察员工工作情况的标准;其次,不断激发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潜能与创造力,通过经济杠杆等手段,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制定完善的奖励方式,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要求办公室人员遵守相关规定,如办公用品发放规定等,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应通过物质、精神等手段进行奖励。加快基地建设步伐,主要目的在于逐步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基地建设应当不断走向规范化、精细化,节省企业在建、分、管房方面的投入,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可采取住房奖励方式,科学解决员工住房难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路桥企业运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优化路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必须加大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企业长远发展目标与项目实际情况为基础,改善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推进办公室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办公室为其他部门的服务能力,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亚娥.实现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xx(4).

  [2]肖海瑛.有效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精细化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经贸,20xx(23).

  [3]李卿.新时期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企业文化(下旬刊),20xx(1).

行政管理论文7

  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的工作革新

  【摘要】政府行政管理改革是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政府行政管理转变成服务型政府。改变以往的行政管理理念,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群众更能感受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与重视,从而使中华民族繁荣昌盛。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革新策略

  一、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服务型政府成为了当今社会转变与潮流的重要发展途径,从而也是各级政府与理论界在加强行政体制中指出的政府重要改革模式。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以“社会本位、公民本位为理念的指挥下,在社会民族秩序下,把政府行政管理定位在服务人民的角色,从而通过法定程序,遵照人民意志组成的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行政部门。”服务型政府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是敷衍搪塞的官僚机构,它是担负责任感与使命的服务者与管理者。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基础,以人民的需要为依归,为人民提供必要的优质服务,从而成为责任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因此,建设服务型政府对国家及人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管理方法需有指挥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随着社会发主义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理应发挥经济调整与市场监管职能,从而为企业发展建设公平竞争与经济环境的模式。通过不断地加强社会管理,从而改善社会环境,努力营造人民发展事业、支持人民能干成事业的现代主义风气,从而让创建社会的经济源泉进行充分的涌流。因此,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能提供社会组织、企业、公民所需求的质优价廉的公共产品,从而来促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健康水平以及文化生活的全方面的提高。只有建立服务型政府,以服务市场和服务人民为己任,才能真正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达到手中的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为人民全心全意办实事,尽心尽力解难事,从而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做好事。再者要改变政府机关与其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办事效率,从而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以便更好地树立人民政府优良的形象。

  二、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业务是建立在官僚主义基础上的,然而在时代的进步下,这种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不太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局限了服务型政府的创建。总之,我国在政府行政管理业务流程上存在几方面问题:其一,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业务由于缺少使整个政府行政管理业务连接起来的技术联系,开展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整个信息流与价值流,不得以地理与专业位置被分散多个层级和多个部门,形成明显的层级化与部门化的工作平台。很显然,任何一个部门及其部门下的职工都无法掌握与了解全部政府行政管理的全部信息。最终使解决公共问题的价值流与信息流分布各个行政部门,从而使信息在传播过程出现过滤以及选择型传递,信息失真现象就出现,信息失真问题就会严重。其二,就是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太过于机械性,政府行政部门做事情都是以“按部就班”“照章办事”的形式来工作,从而关注点在事物的轻重缓急上,以至于有一些人民的事情被这种模式所耽误。因此,在以往的政府行政管理上,由于陈旧的、按部就班的流程,从而使政府行政职员办事效率低下。其三,由于职能细化分割体系下,每一个职能部门最关心自己部门的管辖范围与业务,从而对其他部门的情况漠不关心,更不关心整个业务流程最好的结果。信息的分散、职能的分割,使政府行政管理对外界需要及环境的变迁,都无从了解。因此,政府行政管理内部存在的封闭性,从而导致办事效率底下。其四,政府行政业务流程的压抑限制职员的积极性,政府行政管理组织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它能迅速、精确地服务,节约物资费用与人力,使各方面的要求都达到标准。然而恰恰是它的固守模式,使员工只能按章办事,形成不苟言笑,刻板的态度。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减退,他们最开始的热诚都消除掉了,感觉工作越来越没有意义,从而导致政府行政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不能良好地利用与开发。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善行政管理建议

  改善政府行政管理的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叙述:其一创新与变革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改变政府行政管理理念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与前提。现如今我国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方针很多年了,但是并没有将服务人民的宗旨规范化与制度化,没有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主体,没有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机制与操作体系。以至为人民服务更多的是在宣传上体现,没有落实到政府与公务人员的行动与思想上去。因此,在今后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上,还需要改观。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不仅是政府与民族的政府,还应该是一个法治政府和高效的政府以及清廉的政府。其二,改善管理方式,创新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应实现制度创新,完善运行机制,从而靠制度与机制来确保政府行政管理行为事物协调一致与高效运行。因此,合理的运行机制可以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四、结语总而言之,建立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实现政府行政业务的再造与重塑,不是几个人以及几个部门就能实现的,形成新服务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建立服务型政府管理需要政府与社会等方面的配合以及参与。我们相信,只要广大干部与人民群众齐心合力、群策群力、脚踏实地,我们一定会早日实现服务型政府,从而建立起更加科学、高效、合理的政府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陶源.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高效的服务型政府[J/OL].中国培训,20xx-10-20.

  [2]姜明安.服务型政府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法学研究,20xx(04):71-77+122.

行政管理论文8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的价值进行研究。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期,税务行政管理是国家专门为政府部门的税收而设立的,公共管理理论促进了我国税收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为我国的税收行政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价值

  国家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税务行政管理随着时代的不同也在不断的改变,它直接联系着国家的经济管理大权,是具有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国家行政单位,由税务职能专业的干部所组成的一个政府管理部门,是国家为实现税收职能而设立的,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公共管理对国家税务行政作进一步的完善,如果没有税务行政管理这一行业,我们国家的经济会受到威胁,公共管理能使税务行政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它的职能,对于完成各项税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完善各项税务行政的管理工作,使税务行政管理得到改善和发展。

  一、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一)公共管理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由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其他公共管理两项主体部分组成,对政府部门的管理就是对国家公共机关进行的管理,其他公共管理指的是对除了政府部门以外的其他公共组织部门。简单的理解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场所,如果不对其进行严格管理,社会将会变得混乱不堪。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管理就是具有公共服务性,一切从群众的角度考虑,从群众的经济利益出发,把群众看作是顾客,顾客的满意程度作为对社会公共管理的衡量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公共管理就是对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把政府部门与国家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对社会该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且对政府部门的成绩效益也进行严格要求。并且公共管理对政府部门的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同时公共管理是一种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职业,把公共管理的人员当做对职业的实践者,这些都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征。

  二、公共管理理论在税务行政管理中所体现的应用价值

  (一)公共管理能够完善税务行政组织机构,进行合理布局。一个合格的税务行政组织机构是在进行税收管理应用工作时,能够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把税务行政机构的每个人员应做的工作能够进行具体的安排,对税收进行合理布局是对税务行政以前的布局进行重新整合,把具有相同工作的部门合并成一个管理幅度大的组织机构,以便于税收人员之间对税收任务进行相互沟通与合作,迁移各项税收任务,简化税收的程序,从而减轻行政管理的税收负担。

  (二)公共管理能够对税务行政优化税收服务。由于税务行政管理一般都是把国家赋予的税收执法权体现在了为群众进行公共服务上,公共管理由于对群众的了解,要求税务行政机关在对群众进行税收时,能够更加人性化,对于各个企业的老板,领导以及许多赚钱能力强的人群,他们所纳的税要比员工以及赚钱能力低的人群纳的税要高,能够使税务行政管理应用中实现人性化税收。

  (三)公共管理体现税务行政改进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的价值。公共管理能够提高税务行政工作效率,保证机构能够高效运转,使税务行政必须按照整个税收流程而设定具体岗位,必须保证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有工作人员坚守,还得保证新增的岗位上也有人员坚守,把税务行政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加强对部门的管理,避免员工相互换位以及缺位,影响税务行政的工作效率。公共管理使税务行政建立合理的税收成本合算制度,加强成本控制和对成本进行分析,对纳税成本进行计算,从而构建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税收行政机构。

  (四)公共管理要求税务行政管理应用实施人本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机构进行招聘员工时要对员工进行严格要求,不仅注重员工的实践能力,还要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考虑员工的各个方面能力,招聘一批对机构作出贡献的人才,同时人员在税收行政这一行业,一般比较容易枯燥,为了调解人员的工作氛围,行政机构应经常举办一些娱乐性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行政管理环境。

  三、结语

  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的一种模式,公共管理在税务行政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税务行政管理作进一步的完善,促进了我国税收行业的改革发展的同时能使税务行政充分发挥它的职责,而且能从群众角度出发,使税务行政管理更多地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不是只专注于过程,尤其重视政府的成绩效率,把人民群众的评价作为对社会公共管理的衡量标准,使税务行政管理成为一个具有高效率的税务行政机构。

  参考文献:

  [1]蔡疏涛.浅谈《公共管理对税务行政管理的价值》,中国科技博览,20xx年33期

  [2]王译健.《公共管理理论对税务行政管理》的启示,天津经济,20xx年02期

行政管理论文9

  摘要:高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里面的关键阶段,是进入高等教育的重要的过渡期,不可忽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教育在自身发展的情况下对新课改的适应也呈现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高中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就会暴露出相当部分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高中教育中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一定的对策,旨在让高中行政管理更加合理,和文化教育更加契合,一起推进我国高中教育在新课改的引领下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中教育;行政管理;课程改革;解决办法

  教育不只是针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以及德育等教育方面的内容,学校的行政管理也很重要,行政管理是教育的领头羊,只有行政管理到位得当,教育才能在这一平静的大背景下顺利向前,行政管理在高中教育阶段尤其如此。高中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转折阶段,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因此对高中教育中行政管理出现的问题要予以重视并及时提出对策解决这些问题,方能让高中教育健康发展。

  一、高中教育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课改在尽力实施,目的是解决高中教育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引导教育平稳发展,利于学生,利于政府,利于社会。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部分老旧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那些根深蒂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新的问题不断浮现。其中主要面临的行政管理的问题有:盲目扩大规模,忽略了特色;资金短缺导致的教育质量下降;高中教育所处在的复杂而敏感的社会位置。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受教育的条件也相对增加,对于教育环境和教育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拔高。因此目前很多高中学校盲目的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校区,扩大校区面积,大力招聘教师,合并学校。这样一来,学校的特色被稀释或者消失不见了,生源杂乱,管理方式回溯到传统的模式,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做法从反面削减了教育质量,失去了本来引以为傲的教学特色。还有一种情况便是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趋进,很多高中现在都合民办,综合高中为一体,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样的合并让学生在毕业时有了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继续深造,也可以选择就业。但是这种相对中庸的做法让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不合理,衍生了高中教育中各种新的问题。另一个方面是学校的办学资金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高中教育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社会资金的注入;二是学生学费;三是政府拨款。这其中的政府拨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由于政府拨款并不是不竭之源,因此在高中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特别是资金管理方面就会出现问题,教育质量随之下降。同时也由于资金的不足导致很多民办高中学生的家庭的负担增加,整个教育链出现问题。最后一个问题是目前高中教育在国民社会中所处的复杂而敏感的位置。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开始成熟,心智处于羞涩懵懂的青春期,从而决定了这个时期受教育学生的复杂性,管理成本增加,教育成本增加。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受教育意识得到空前解放,家长和社会各方对高中教育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因此高中教育像被放在放大镜下面一样,所有的不好和问题都被放大,所处的这样的位置给高中教育的行政管理带来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管理难度空前上升。此外就是高中教育处在初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这就给夹在中间的高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中教育起到承上启下、完美衔接的作用。因此高中教育便不知不觉被放到了一个及其敏感的位置上,所带来的行政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二、高中教育行政管理的对策

  针对高中教育所处的位置,社会大环境所决定的发展方向,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行政管理方面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尽快得出相应的措施,出台相关政策,在保证高中教育行政管理良好运行的情况下平稳地发展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不辜负社会和各界人士的希望。本文提出的对策主要有:优化高中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建设高质量的管理队伍;科学合理地利用各方教学资源。行政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管理体制,也就是各个管理阶层的职能规划,明晰每个管理部门的职能,各个部门各执其事,做到管理中的清晰明了。在每一个方案实施之前都应该有相关部门经过一定的流程,提出方案,讨论方案,评估方案的可行性,表决、执行、反馈是这一流程的主要步骤。优化职能之后,从内部看来,管理人员的素质便是决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行政管理提供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是行政管理良好向前的保障,国家或是政府部门通过有效的措施对高中教育中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问答,考核,对管理成果进行评估。建立一个高素质、高质量的行政管理队伍,是提高行政管理质量的关键一步。最后就是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地利用各方资源,提高管理的效率。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作为适应性的第一人,教师便成为了管理中的重点,科学的培训会让教师在适应新课改的过程发挥重要的带头作用,保障高中教育的顺利向前发展。

  三、结语

  高中教育阶段是一个敏感而多变的阶段,处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间,处在一个复杂的位置上,因此对于高中教育的行政管理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一同打造一个良好的高中教育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彭霞.论高中教育经费管理措施探究[J].时代金融,20xx(21):201-202.

  [2]赵青.高中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教育行政管理的对策[J].学周刊,20xx(11):4.

  [3]仇颖.我国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其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6):17-18.

行政管理论文10

  摘要:在一个企业当中,办公室是非常重要的管理部门之一,是一个进行综合服务的机构,在企业发展和运营的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沟通上下、协调左右的作用,被称作企业运营的中枢。企业办公室承担着公司的一些日常行政管理工作,是推动各项工作快速前进的服务中心;是企业进行内部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也是企业进行外部联络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理清办公室管理职能,提高办公室管理措施,是摆在办公室管理面前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职能;措施

  一、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的职能

  1.协调内外关系的职能

  在企业的行政管理过程中,企业办公室是一个中间环节,他可以对上层领导和不同职能的员工进行有效的连接,其最大的用处就在于将上层的信息向下层进行顺利传达,并且把一些基层员工的需求和建议向上层的管理部门传送,另外还具有一定的统领全局的作用,也就是说是一个综合的指挥、执行决策的重要部门,在这个部门运转的过程中,办公室需要对各项信息进行汇总和整理,保证这些信息具有调理性和准确性,另外办公室还需要对企业基层组织运转的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一定的问题,就需要立刻进行协调和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日常运行过程中处于一种高效的状态。

  2.辅助领导决策职能

  企业办公室作为整个企业的核心系统,一定要注意对领导决策进行辅助和帮助。企业办公室在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分担领导的部分工作,让领导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减轻压力,首先因为企业办公室需要接触很多的人员,既有高层的领导者,也会有很多基层的员工,长期累积的过程中,企业办公室是各类人员进行信息传达和反馈的一个重要位置,企业领导在对公司发展方向和战略筹划的过程中,需要获取基层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这时候企业办公室就需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另外企业办公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了解基层员工的问题,并且注意协助他们进行解决,这样能够对员工的工作状态心理预期进行了解,所以,能够给领导提供很多相关的行政策划和调整方面的建议。综上所述,办公室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参谋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办公室需要及时将获得的信息向企业领导进行反馈,并且提供一定的决策建议;其次,办公室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进行各项调查工作,确保所获取的数据具有可靠性;接着,办公室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各种文件进行起草,能够准确地对领导的意见进行表述,让领导的重要决策可以很快的得到执行;最后办公室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公司发生的重要事件进行快速处理,并且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体现企业文化功能

  在一个企业当中,企业办公室也是企业文化进行展示的一个重要窗口,是践行企业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企业管理层需要注意积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立,只有通过加强行政手段才可以逐步实现。企业办公室不单单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执行者,也是确保企业文化能够体现出来的监督者,只有内部的管理层和基层员工都对企业文化充分了解和认同,才能在精神上让员工真正的为企业树立口碑。

  二、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的提高措施

  1.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协调管理

  企业办公室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繁杂的行政事务管理,办公室管理人员需要对日常事务进行具体执行,所以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态度对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企业办公室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过程中,每一位办公室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自己的态度进行端正,有的时候还需要进行主动服务。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在一个企业当中是展开各项活动的一个桥梁,可以确保企业的各项行政事务有效地进行,企业还要加强整个办公室综合协调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套全面协调管理的机制,确保可以让企业的规划目标可以很快完成。

  2.加强综合协调能力

  加强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是企业进行各项活动的一个纽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令通畅。企业办公室每天需要处理繁杂和突发的事情,只有注意让办公室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并且注意建立权威,才能让协调机制可以自如的运转,才能保证企业计划进行不折不扣地执行。

  3.工作创新是核心,建设高效队伍

  现在办公室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任务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让各个部门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自身的工作,因此从这种工作要求和思路上来分析,办公室管理一定要进行推陈出新,并且注意对员工的潜能进行挖掘,还需要积极对员工进行其积极性和热情的挖掘,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是需要不断改变的,需要在知识的运用和累积过程中进行,办公室人员需要清醒地注意到只有对自己不断充电和学习,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工作,不单单需要进行办公室业务逻辑方面的学习,还需要进行进行相应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及积极总结他人的工作经验和思路,来开拓自己的眼界,让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改变,技能不断得到增强。只有这样才能敢于思考,勇于实践,解放思想,进行高效管理队伍的建设,让整个办公室行政管理充满活力。

  4.完善激励机制

  需要对激励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可以进行弹性的薪酬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且需要给办公室人员一定的自身价值的发挥平台,另外还需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采取人性化管理的态度,并且需要协助员工在实践的过程中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解除掉员工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人员的流动率降低,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得到提升办公室工作效率的目的。

  5.提高办公室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

  行政事务需要涉及很多的工作,如果不能进行学习工作,并且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就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办公室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并且需要注意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工作方面需要积极拓展各种有利条件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办公室管理人员能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并且,进行高效的组织管理,让办公室人员的积极性得到调动。

  6.建立健全办公室的管理制度

  需要注意对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让办公室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有迹可循,让一些员工行为更加规范,防止内部腐败的发生,只有这样让办公室管理的工作更为透明,工作效率更加提高,以便从本质上规范办公室综合管理的工作。

  三、结束语

  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需求,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推动企业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开创企业高效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继文,高志远.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J].商业,20xx(2):98.

  [2]喻志浩.浅谈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5(24):29.

  [3]李威.对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及探讨[J].低碳世界,20xx,13(21):298-299.

  [4]向晶.浅谈做好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J].低碳世界,20xx(5):261-262.

  [5]赵春梅.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办公室行政事务管理[J].企业导报,20xx(5):7-9.

行政管理论文11

  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中行政管理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而人们对生活服务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也越来也大,降低了居民对物业管理行业的满意度,加重了两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目前,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行政管理落实不到位、物业管理行业的管理水平有限、居民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使社区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断。现阶段物业管理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行政管理的政府部门职能模糊,管理理念落伍

  在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变较慢,服务型的管理方式还未形成,服务意识淡漠和管理理念落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并且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和管理越位等问题,这直接导致了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效果差。通过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行政管理的改革发展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的,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行政管理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职能的越位主要体现在行政管理部门的经济职能上,对物业管理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加以干预,这不仅限制了市场作用的发挥,还会浪费政府的财力人力,进而影响了其它职能的履行。职能的缺位是指本应由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管理和服务的缺失,这直接导致了行业的无序成长和混乱竞争,严重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正常发展。职能的错位是指行政管理部门职能划分不清,导致相互重叠,主要体现为职能多家分管和职能相互重合,使得物业管理公司无所适从和无法应对,这严重影响了行业的正常发育。

  2、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适应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物业管理公司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和其它相关企业有着复杂的业务来往和利益关系。物业管理公司如何承接验收,如何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如何与相关企业业务对接、与业主发生纠纷如何解决等等都需要有详细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但是由于我国立法工作的落后,产生了大量悬而未决的问题,导致了许多问题没有办法去加以解决或者解决方式不当,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我国立法机构和物业管理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发布详尽的物业管理办法、准则、程序、内容等,对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加以引导。纵观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多起物业纠纷事件,都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也正是这些事件加速了一批与物业管理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还有一批相关法规正加紧制定之中。这些物业管理纠纷事件也暴露了相关立法滞后的弊端。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立法工作落后于社会需求成为了一种常见现象,这也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立法总在问题与矛盾暴露之后,立法工作缺乏主动性,这所造成的影响将使整个国家和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我国的立法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从广泛的、宏观的群众讨论发现人们的现实意愿,立法与当前现实缺乏有效联系,造成了立法滞后。

  3、物业管理公司与居民纠纷不断,纠纷的解决途径不畅

  物业管理行业的行政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而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尤其是在居民群众特别关心的物业管理收费方面缺乏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加剧了社区居民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而且当纠纷出现时,争议双方发现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可以在兼顾彼此利益的前提下圆满的解决问题。物业管理行业属于生活服务业,该行业的发展是为了使人民获得更多的生活幸福感,但是公司的逐利性决定了物业管理公司会采取降成本、增收入的措施,这同居民不断增强的维权意识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在整个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中,从接管、装修、设备的维护、环境清理、安保等方面,居民与物业管理公司矛盾不断。在我国目前的物业管理水平下,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印象是只负责收费,对居民的服务工作不上心。尤其是物业管理行业部分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形象素质不佳更是增添了纠纷的产生。

  二、从行政管理角度出发,探讨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意见

  1、加快立法,完善规章制度,指导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正在不断推进各项工作的法制化建设,物业管理行业也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去遵循。物业管理行业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就离不开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引导。但是适应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较少,有大量需要法律来规定和限制的内容没有说明,这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可喜的是,我国正在不断加强相关方面的立法,其中《物业管理条例》就是借鉴了其它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颁布实施的,而且伴随着我国相关立法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法制体系将会不断的完善起来。

  2、规范居民c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双方依据规章制度履行责任 社区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合同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居民委托物业管理公司依据合同进行房屋建筑、设备设施、卫生、绿化、安全等管理项目进行修缮或维护等。但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物业管理公司不按照合同进行设施的管理,卫生环境维护不及时,对于个别居民的私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的行为不及时制止,水电的突然停供导致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物业管理公司要熟练掌握物业管理的具体流程,认真学习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真的履行签订的合同。而社区居民也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做对其它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扰的事情,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过错造成的损失要按合同规定索要合理的赔偿。

  3、行政部门加强行政监管和企业考评,加强社会监督力度

  健全物业管理企业档案制度,逐步完善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管理和信用管理,促进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规范有序发展。逐渐完善物业管理企业的诚信体系制度,综合各种数据建立企业的诚信档案,对于诚信档案中评价较差的企业要在政策和资质方面加以限制,促使各物业管理企业重视社会诚信,更好的服务于居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向社会定期公布各物业管理企业的档案信息和评价结果,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经营水平和服务水平方面的考评,考评结果及时对外公布。不断完善企业收费项目的透明化,使V大居民清晰明了的知晓收费标准和收费内容。加强舆论监督建设,物业管理企业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服务质量差和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企业进行有效惩罚。

  4、物业管理企业按照规定进行项目接收,减少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间的纠纷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物业管理企业项目接收的规则和标准,以及出现特殊情况时的处理办法,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规范化承接验收提供法律依据。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应该明确的规定承接的时间限制、所要承接的设备设施、承接的范围、承接所需的流程等等,为以后的物业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涉及物业管理企业与房地产公司和其它相关的业务时,法律法规也需要加以明确规范,使承接验收工作的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按章办事,以减少由于承接验收工作引起的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之间的纠纷。物业管理公司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办事,保障各项承接验收工作顺利的开展,对进行承接验收工作的一线员工要加强业务培训,使之熟练整个承接验收工作的规范化流程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处理办法。

  5、畅通纠纷解决途径,物业管理双方按照规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目前我国的物业纠纷不断,而纠纷的解决途径不畅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激化。所以我们应该畅通途径,促进矛盾的解决,减少此类事件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依照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的纠纷解决部门,在照顾双方的利益诉求的前提下,秉持公正公开的办事原则,合理合法的化解彼此的矛盾。物业管理公司也应该加强自身员工队伍的建设,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养,对于居民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进行积极劝导。社区居民也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反应自己的诉求,不要超过法律所允许的范围,积极通过正当的途径与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沟通,不可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的升级。只有居民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纠纷顺利化解才能推进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三、结论

  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是我国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生活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就对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积极的研究与思考,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模式,促进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加强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分工与职责,加强舆论监督,畅通纠纷解决途径,提高员工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居民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服务。

行政管理论文12

  摘要: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了这项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呢?笔者认为,一是找问题——找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二是查“病因”——为何存在这些问题;最后才是“开药方”——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规划。

  关键词:新农村 社会主义 人才流失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农业经营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结构调整的内涵和农业的增长方式也在相应改变,“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七成。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呈现出一系列明显而积极的趋势。但是,在总体上看,农业农村发展仍然面临很多挑战,仍处在艰难的爬坡过坎阶段,存在许多问题。

  (一) 投入严重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20xx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8607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农村增长18%,与城镇投资相比,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大多地方仍旧是以“锄头加扁担”和家庭单干为主的传统方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业投资太少,特别是农业研究和推广缺乏足够的投入保障。(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如河南省20xx年全省生均教育事业费城市初中平均值为601元、小学为768元,而农村则分别为539元和728元。河南农村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不足城镇的三分之一。(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据统计,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已有5%到10%的适龄儿童没机会入小学,更有15%到30%的小孩未能上初中。(5)高辍学率在农村的初中阶段已经很明显,有的地方甚至高达20%—30%.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 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 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 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四)人口增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在我国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发展与人口、环 境、资源不协调的严重问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1号)文件公布的数字,我国人口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了13215万人,增长11.66%,平均每年增加1279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具体到农村的话,每年增长近750多万人。同时,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忽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急剧恶化、环境污染严重,农村能源短缺。

  三、我国农村发展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一) 体制上的原因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从体制上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城市,党在政策上对城市实行倾斜,主要表现在:第一,财政政策的倾斜。第二,设置严格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的设置将数以千万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禁锢在农村的土地上,农民不得随意迁往城市。这种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使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还带来了农村居民受教育、就业、投保等机会的不平等,从而引起收入不平等,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第三,用人机制的不健全。农村干部中大量存在不重视、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现象,敢于坚持真理、说真话、办实事、讲实效的人才得不到提拔和重用,甚至受到打压排挤。

  (二) 改革的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了农技人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行企事业单位改制分流后,农村地区的农技站几乎成为一个空壳,主要原因是工资得不到保障。第二,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比农村发展要快,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要快,城乡之间、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在工资待遇上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城镇或城市教师,部分农村教师生活比较困难,许多青年教师都想方设法离开农村,或“攀高枝”调离农村,或以升学的方式脱离农村教育事业,造成骨干教师的严重流失。

  (三)基层党组织领导不力,作用发挥不够

  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不力是农村建设滞后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众多问题,影响了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第一,农村党员年龄偏大,青年党员新增人数不多,因此,一些支部班子缺乏独立工作的能力,解决新的矛盾的能力不强。第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内生活不健全,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力,凝聚力不强。第三,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威信不高。第四,一些基层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存在严重的知识贫困,不能摆正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致富和迎来送往上,对村党建工作不是一抓到底,而是时紧时松,工作也只是停留在开会和一般号召、发文件上,缺乏具体措施和督促检查。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 发展, 20xx.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徐勇 - 社会主义研究, 20xx.

行政管理论文13

  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需求,现如今,人们的需求已经更多从物质层面转移到精神层面。信息社会的发展也影响着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需要农村基层领导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正确认识基层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以更好地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在农村基层管理中运用激励方法,从基层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激发起他们干事创业和促发展的积极性,是农村基层单位改善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单位的体制改革在不断进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然而,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基层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第一,农村基层行政单位管理成本较高。从农村基层发展现状看,我国多数农村基层单位经济实力较弱,人员多而复杂,而且基层人员数量与基层业绩不成比例。当前,农村基层单位招待费超支已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违规现象,虽然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压缩招待费支出,但招待费超支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农村基层单位超标严重。我国农村基层单位债务也比较多,有些农村债务问题还比较严重,整体来说管理成本比较高。

  第二,农村基层单位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部分农村基层领导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式陈旧,工作方法简单机械,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有的基层干部习惯于开会发文件,布置多落实少,缺乏检查督促机制。有的农村基层的管理办法过于简单,导致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差错,这都会影响农村基层行政单位在基层人员和群众中的形象。①

  第三,社会发展现状导致了农村基层管理出现更多问题。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均、地区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及管理的缺陷造成很多农村地区发展日益滞后,两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这也造成了管理上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也会导致恶性循环持续发生,需要社会给予农村基层更多关注和支持。

  基层管理体制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基层管理体制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领导者自身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管理者自身因素极为重要,农村基层领导长期生活在基层,普遍缺乏管理中应具备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艺术,缺乏必要的法律和管理知识,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有部分领导不注重工作方式变化,一味强迫命令,引起基层人员的抵触情绪。

  第二,历史和社会的因素。随着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城乡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在交通、经济、教育、文化等资源上,城市地区都要好于农村地区,在管理方面同样如此,城市有优秀的管理者,有高比例、高素质的城市人群,而农村基层管理者水平及农民群体素质和城市相比差距甚远。

  第三,管理体制本身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农村基层领导岗位选拔中采取了民主选举方式,但现行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仍阻碍了基层政府形象和领导素质的提升。现行基层行政管理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机制,农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职位和人际关系比较稳定,容易造成干部拉帮结派和一家亲的现象,虽然有民主选举,但论资排辈、拉帮结派、贿选等现象仍随处可见,阻碍了优秀人群进入到领导岗位,导致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

  激励即激发和鼓励,主要是指根据行政人员的心理需要,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式,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激励等措施来激发、疏导行政人员思想行为,以有效地实现成员管理的目标活动。对于农村基层单位而言,激励机制改革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激励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基层人员的各种需要;第二,激励的形式是奖罚并存,形式多种多样,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第三,激励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村基层行政单位的长远发展,同时达到个人、单位及社会的和谐统一。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且从低级层次到高级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情感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第一个层次是生理需要,也是最基本的需要,即人对食物、空气、水等的生理需求;第二层次是安全需要,即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全、有秩序和熟悉的环境中;第三个层次需要是社交需要,即人要求与社会人群建立情感联系,并享有社会地位的需要;第四个层次需要是尊重需要,即人希望得到他人高度评价,受到他人认可和他人尊重的需要;第五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指每个人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量,不断去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简单明了并且清晰地说明了人类需求的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②

  动机是由于人内在的需求及外部事物刺激的影响下形成的,动机产生于人自身的需要并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③。因此,由于人内在需要产生的动机在一定条件刺激下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引导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对生活和工作的认识。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而言,满足基层行政人员对自身需要的渴望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基层领导干部要想调动大家工作热情,更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就应当从基层人员心理需求出发,想方设法去满足农村基层人员的内在需求。

  激励机制在农村基层管理中的作用

  激励机制是当前社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是促进农村基层单位及我国行政领导管理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励机制对于适应我国行政管理干部以人为本的要求和广大农村基层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有着深刻的影响,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基层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也有助于深化农村基层单位改革。

  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基层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是依据员工的全方面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将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可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点素质和各方面能力。在现实工作中,基层员工的素质和才能并未充分展示出来,通过正确认识和分析影响基层人员才能发挥的诸多因素,然后充分运用合适有效的激励措施,可以更好地激励和鼓舞基层人员继续奋发努力和积极工作。激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个人积极性的心理过程,每个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支配的,需要促使动机产生,动机又不断驱使着人们去探索和创新。由于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当前大部分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对生活条件及工作环境的不满而产生厌倦情绪,对于工作只是简单应付。农村基层领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去满足基层工作人员的需要,引导他们的动机,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促使他们为目标不断前进和奋斗。

  激励机制有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机制包含合理的竞争理念和思想,它的良性运行能够创造出一种合理的和有效的竞争环境,从而促进良性、积极的竞争。竞争机制是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积极性的一大法宝,建立严格的行政人员竞争机制,能给行政人员以动力和压力,有利于调动行政人员积极性,使基层单位更富有朝气和活力。适当的物质激励和精神奖励能够提升基层人员的积极性,使基层行政内部产生一种竞争的氛围,这样在促进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也选拔了优秀人才,促进了良性竞争,也提升了基层单位自身的工作效率,从而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竞争主要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两种形式,正当的竞争就是运用合理的手段正向对比,不正当竞争主要是指采取不合理的手段和方式限制和挤压竞争对手。在农村基层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时刻关注基层人员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杜绝不正当竞争的产生,还要采取措施大力推进正当竞争。农村基层领导还要有完善合理的评估考核机制,要以工作业绩和能力去考核工作人员,而不是根据领导的喜欢和人际关系来评价基层工作人员,从而使基层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更加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

  激励机制有助于农村基层单位深化改革。激励机制是采用现代化的合理措施方法,对于和物力要素相结合的人力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调配等,使人力要素和物力要素时常处在合理的分配比例,同时通过对激励对象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心理进行有效引导和监控,做到人尽其才和事竞功成,从而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人力资源各构成要素效能的发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想发挥效能最大,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激励原则。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但农村经济的发展却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注重基层单位人员的激励有助于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等各种资源,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促使其思想、心理和行为发生积极正面的改观,可以提高行政工作人员的形象,也有助于农村基层单位继续深化改革,促使他们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改善民生,转变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

  农村基层管理中激励方法和途径

  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开始,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以个人为基点来调动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当个人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致力于本地区的共同发展。现如今,农村基层领导仍要重视建立和利用激励机制,并要在激励过程中科学地运用各种激励方式,并且要注重把握激励的程度,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基层工作人员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

  首先,要注重建立创新管理机制。激励工作同人力资源管理中其他工作一样,也有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农村基层管理中要有规范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更有效调动农村基层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单位数量庞大这一现状,农村基层领导可以学习“全民创业”的发展理念,积极鼓励基层工作人员在岗带领大家一起创业,形成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发展体系,营造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发展的和谐氛围。大家齐心共同致力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创造一切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实现农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管理机制创设中还应该包括考核机制,基层考核机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考核结果要做到奖惩分明,突出贡献的要予以适当表彰,还可以起到明显的表率作用,对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员工也要及时处罚。④管理机制还要结合基层行政工作的重点,注重民生和民权的落实,不流于形式,积极鼓励基层一线员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到群众中去,不断引导基层人员积极为地区谋发展多做贡献。基层单位还可以建立基层激励情况评估制度,通过及时有效分析基层单位的激励水平和激励效果,及时对激励体系的内容、结构和过程做出调整。

  其次,要注重对基层人员的全方面激励。在对农村基层人员激励过程中,除了传统经常采用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还可以采用情感激励、期望激励和公平激励等等。情感激励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合理的情感可以提高人的能力和情绪,消极的情感则会减弱和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和情绪,基层领导要善于使基层员工保持积极情感,消除和抑制消极情感。⑤期望激励指是通过调节对所追求目标或结果的期望心理来调动激励对象积极性的措施,如果认识到某个目标的定位过高,而且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也很难实现,那么运用这一目标来激励则会导致失败,因此激励机制中确定目标也非常重要。公平感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在分配过程中存在公平感他们会努力工作,而如果存在不公平感他们则会消极应对。农村基层单位管理者要遵循客观、公正和民主的原则,使员工在工作中产生公平感,从而可以有效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在激励过程中,要少些物质奖励,多注重精神激励,农村基层领导要善于发现基层人员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彰;⑥要利用身边的先进案例教育单位工作人员,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基层领导自身也要注重提高素质和修养,在工作上要和基层人员共进退;要转变领导工作方式,积极走进群众中,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彻底改变办公室命令的管理方式,共同致力于基层队伍的建设。

  再次,要合理掌握对农村基层人员的激励程度。激励程度是激励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励程度和激励效果有着紧密的关系。农村基层管理者能否恰当地运用和掌握激励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基层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激励过度和激励不够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还会对工作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如果激励程度过低就会导致激励对象产生失落感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但如果激励程度过高则会使被激励者感到容易而不珍惜,也会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激励程度一定要恰到好处。总体来看,由于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长期与群众接触,工作压力较大,各种物质津贴补助不能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给予基层人员一定补贴。要制定相应的激励和补贴政策,采用绩效考评的方法鼓励基层人员提升工作热情,努力搞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激励频率在激励过程中也非常重要,只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频率,才能充分发挥基层人员激励的积极性。在激励过程中,激励频率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工作内容、激励目标、工作环境等,在具体的激励机制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环境和个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恰当和合理的激励频率。

  在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涉及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面对农村基层这一复杂的大环境,科学界定基层领导干部职能,适当使用激励机制,能够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及群众的满意度,这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构建都有积极影响。

  【注释】

  ①王宏伟:“浅析基层乡镇政府行政执行力的提高”,《经济师》,20xx年第9期。

  ②③[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年。

  ④王欣东:“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年第1期。

  ⑤陈娜:“行政管理中的激励机制”,《中国集体经济》,20xx年第25期。

  ⑥张松业:“浅论行政管理中的激励”,《地方政府管理》,1998年第10期。

行政管理论文14

  一、高职行政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的高校都属于政府或行业主管,行政管理模式和体制多是参照行政单位,在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运作和管理方式理念等各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行政部门分工不够细化,不够明确,权责不够分明,不够透明,部门(院系)之间配合不够密切,沟通不顺畅,造成了行政效率低下的出现,并严重地堵制了行政工作的成效。学校行政化问题日趋严重,行政领导干部臃肿,副职和虚职不少;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上的分配上不平衡,学术权力远远比不上行政权力,因为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大多数决策都是领导说了算,在决策上不够科学民主,在沟通上也存在不畅优,再者管理方式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没有完全分开,“双肩挑”问题严重,导致工作人员“头重脚轻”,社会压力颇大,行政管理人员担任课程多,从而影响了其行政管理工作,教学与行政都无法全面兼顾。但是行政管理人员如果少参与教学科研活动,而其科研成果少,这与教学科研人员相比,评职称缺乏优势。职称上不去的行政管理人员,就会自我成就感较低,地位不如高职称的员工,使得个别行政人员产生消极情绪,而影响工作能力和效率。行政管理工作是一个辅助教学和服务性的常规事务,看似简单,无需过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行政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不是很高,在一所学校,同个岗位工作多年,机械式的工作程序和老化的工作心态,加之领导不重视员工关怀和发展,不能及时给予员工认同感和先进的职业培训,员工看不到明确的发展,就容易产生一些懈怠厌倦。同时,在国有单位中的员工,由于工作的稳定和存在发展的排资论辈问题,导致多数人缺乏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精神;但实际是所有的行政管理人员都是学校的一份子,是学校这一大机器运转的一部分,他们的辛勤劳动息息相关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等,因此也关系到整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和长远发展。

  二、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的策略

  2.1实行行政管理理念创新,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培养人才理念,改变固有的观念,引进新颖创新的时代精神,确立正确、合理的行政管理目标。根据学校特色,探讨新的培养模式,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学校毕竟是一个公益性服务机构,所以要淡化官本位、防止官僚化和权利过于集中,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不可或缺,提倡一切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理念。科学合理设置机构和定岗定编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实行绩效考核,构建高效节能的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实行垂直管理和延伸管理,特别是多校区的院校,更应摒弃多重领导,重复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的改革,确保行政管理的质量,以增强行政管理的效益,完成行政管理工作的价值,实现高效的服务型的优质高职院校。

  2.2改革管理方式和制度,加强行政沟通,合理平衡权力。我国绝大多数公办高职院校具有副厅或正厅级的行政级别,下设机关机构也具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延续下来的落后管理制度,转变官本位思想意识;考虑成立质量监控办公室,实行规范化及制度化管理。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鼓励员工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丰富创造力,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质量和组织的工作效率。为保障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和平稳运行,各个行政管理机构和各系(部)等必须明确职能和责任,加强沟通和团队合作,防止不必要的误会发生,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学校各部门间责任职能明确的同时,科学处理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正常合理平衡权力,防止官僚化和权力过度集中,可建立教授委员会等教授治学和协助治校,使各种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合理化。

  2.3明确人员职责,提高人员素质,改善行政管理环境。明确分清专职教学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完善人事制度,改变行政人员“双肩挑”现象。因此,严格控制行政人员兼课的课时量,杜绝因兼课而影响行政管理工作现象,而授课质量和科研水平又因行政管理工作繁忙等受影响,造成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三、小结

  合理制定完善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制度,激励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实践,可外派企业学习锻炼和挂职,及时学习先进知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无纸化合网络化办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和行政管理质量。同时,积极改善行政管理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人文氛围。

行政管理论文15

  任何单位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要不断地加强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因为行政管理工作时保证企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行政管理工作不仅仅工作内容十分的复杂,同时还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众多部门,只有集合企业众多部门的力量才能够做好行政管理工作。企业承担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在企业中具有的位置越来越为重要。

  一、对办公室管理工作的内容

  (一)服务性

  办公室作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部门,对于具有的服务职能必须要给予严格的保证,同时也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办公室是单位所有工作汇集的重要控制中心,每天与众多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都是依据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的服务职能实现的。第一就是领导服务职能,行政管理工作是办公室具有的根本职能,是帮助领导人员落实各项决策的关键,所以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一定要具有大局观,能够对领导人员的意识清楚、明确的了解,同时,不断的提升自身具有的责任感,严格做好领导人员的帮手。第二就是部门服务,办公室是单位各项工作汇集的控制中心,所以必须要不断地协调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部门的沟通,使得各个部门能够达到良好的协作状态,并且创建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工作机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加源源不断地动力。第三就是员工服务职能,员工是企业具有的灵魂,是企业一些工作能落得到落实的关键,办公室具有的服务职能在员工身上也有着良好的体现,单位所有的物质资源都在办公室的统筹范围内,所以办公室有责任为单位的众多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切实的解决工作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对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的维护。这样对于提升单位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能够帮助企业员工排忧解难,增强企业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员工对于自身的工作也会存在一定的奉献精神,会将自身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同时也将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具有的服务职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二)复杂性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就非常复杂的,其工作包含的内容众多,并且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复杂,涉及到的人员也十分的防范,行政管理工作的目标也存在一定模糊的概念。首先需要注重的就是工作落实,因为办公室涉及到的工作内容众多,很多的事情都需要派遣专门的人员对事物进行处理,对于上级领导人员的接待,单位内部关系的联络等,甚至关于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生活用品的购买等等,这些内容都在办公室行政管理的范围内,每一方面的内容要给予一定的重视程度,不能够对其进行忽略,不然就会对单位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行政工作与其它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行政工作没有具体的规范的范围,所以不能够像其它的工作一样只要是完成相应的工作计划就可以了。行政工作没有工作时间上的约束,同时也没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很多工作的执行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同时工作的地点也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

  二、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关键

  (一)增强服务艺术,直面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

  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在较为复杂,并且相对繁琐的工作中,相应的办公室人员必须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为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不怕吃苦,本身具有一定的奉贤精神。任何工作的规划和落实要讲究严责,并且持有高度严谨认真的态度,应用各项法律法规和各种制度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于工作而言没有轻重,每一项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单位的正常运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要坚持精细化的做事原则,避免因为人为的事物导致工作与预期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满足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需求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同时也就代表着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岗位需求,并不是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承担此工作的。要求工作人员对于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不仅能够高效的完成,同时还能够做好单位领导人员的协助工作,在协助的过程中不能够存在任何松懈的态度,在被动的服务内容中找寻主动的方式,积极的挖掘做好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断的加强研究力度,在其工作服务范围之内对于各项工作的主动性需要不断的加强[2]。

  (三)提升团队合作意识,与办公室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虽然各自有着各自的子这,但是对于一些工作有些是依靠个人的力量能够独立完成的,但是一些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经过团队的努力,只有集合众多人员的力量才能够将工作良好的完成。要保证整个办公室所有人的力量都能够集合在一起,使得每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目标都能够统一。办公室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要与办公室存在的其他人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一个人的工作分工不同,但是要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身存在的缺点,做好与其他同事工作的良好衔接,集合众多人员的力量,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

  三、结语

  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是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认识到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不断的找寻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的找寻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改善,提升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配合,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保证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行政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行政管理的论文09-16

行政管理专科论文08-27

行政管理本科论文08-27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致谢11-06

行政管理专业的论文提纲02-16

行政管理的毕业论文03-17

行政管理专业的论文范本09-17

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04-04

论文试论高校行政管理08-24

精选行政管理论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