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酒店管理论文

时间:2020-09-21 17:56:14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职教学酒店管理论文

  第一篇

  1酒店服务类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特点和变化趋势

高职教学酒店管理论文

  相比其他类职业技能大赛而言,酒店服务类技能大赛开办时间较短。由行业协会主办的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于2009年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主题为酒店服务技能比赛,每2年一次;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2008年在天津举办了首届比赛,但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被正式纳入大赛则在2012年。对比近几年大赛的赛项、比赛内容和细则,不难发现酒店服务类技能大赛除了延续着一贯的“与实际结合、与行业接轨”的特点,很多赛项要素都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1.1考察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

  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的考察环节主要涉及理论和实操部分,大致有口语测试、理论考核、仪容仪表和现场操作4个部分组成。考察形式均是选手独自完成比赛内容,即个人比赛形式。2011年全国旅游院校饭店服务技能大赛首先对赛制和赛项进行了改革,增设了团队比赛项目———饭店服务情景剧表演,客房服务赛项则增加了开夜床的项目等。随后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在设置时将现场操作部分深化为两个环节———选手技能操作和现场互评。可见,大赛的考察方式正逐渐从单一走向多元,尽可能地从多个层面去考察选手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及应用能力。

  1.2考察内容重技能更重应用

  以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服务技能大赛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现场操作部分竞赛内容指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的中餐宴会摆台之外,还需要进行台面中装饰物的现场制作、主题设计思想的陈述以及菜单的分析。这一部分除考查学生基本业务素养之外,还测试了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能力、创意菜单设计能力以及餐饮成本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此外,选手还要抽签去评价场内另外一名选手的主题创意及菜单设计。这一现场评价环节的设置则是来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为体现引导教学、密切与行业联系的指导方针,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在第二届比赛时对赛制进行了变革,以2010版饭店星评标准为指南,在传统中式铺床比赛项目中,增加了开夜床的竞赛内容和体现意外处理的饭店服务情景剧比赛,在考察学生的技能水平的同时更侧重考察学生的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3考察要求重规范更重创新

  从两大比赛的赛项名称来看,一为中餐宴会摆台,一为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仅字面含义就足以显示出饭店服务技能类比赛在关注选手服务规范操作的同时更关心选手们的创新思维、设计能力和执行能力。从具体的赛项规则来看,中餐宴会摆台的操作评价指标中摆台标准和台面综合印象分值悬殊,更多地是侧重规范的评判;而中餐主题宴会设计比赛规则明确了摆台标准和主题设计并重,重规范也重创新;同时,主题宴会设计比赛中需要选手提交宴会创意说明稿,这更是检验了选手基于饮食文化对宴会主题及服务方式的创意创新设计能力。

  1.4考察目标重引导更重推广价值

  2012年首届中餐主题宴会设计赛项中“主题创意”评分细则中就明确要求“主题设计应具有可推广性”,“菜单设计”评分细则要求“菜品设计能充分考虑成本等因素,符合酒店经营实际”;随后,2013年旅游教育协会举办的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比赛中对评分细则进行修订,增加了“有推广价值”的内容。可见,随着比赛的越来越成熟,职业技能大赛越发关注其成果是否能迅速转换并为酒店实际服务。因此,职业技能大赛不是为了比赛而比赛,突出引领教学的同时还要强调服务企业的宗旨,归根结底是要通过“竞技”之举为职业院校提供发展指引,为行业企业提供创新思路。

  2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正如前文所述,技能大赛对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意义深远。跟踪行业前沿,反应行业动态的大赛内容是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如何依托大赛平台将这些内容转化为教学成果,让少数人参加的大赛变为大多数人享受的教学成果,这是继续深化教学改革的体现。因此,分析和研究技能大赛内容,重新审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以区域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规格为依据,以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地调整和设置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市场匹配度,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

  2.1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作为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评估制度,技能大赛让不少院校了解到了各自在人才培养上的差距以及与行业需求的错位,更是意识到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与设定目标的不匹配。然而,人才培养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石,人才培养定位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应该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更加确立“能力本位、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定位,将传统的技能型人才定位创新为培养符合岗位需求、技能熟练、理论扎实、职业态度良好且具备在酒店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重组延伸式课程体系

  作为一项专项技能比赛,大赛不仅要求学生技能娴熟,而且要求学生理论扎实。以酒店类服务技能大赛为例,看似简单的比赛过程既考查选手的摆台、折花等技能基本功,又考察选手对主题宴会设计能力、审美能力,而且历练了选手的现场服务心理素质以及突发情况处理能力。技能大赛由于具有常规教学所不可及的特殊的新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应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抓手,借助竞赛的示范教学作用,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对课程体系重组,构建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线,职业能力养成为补充的延展性课程体系,形成技能训练不松懈、创新能力多培养、拓展知识勤补充的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基于大赛的改革的重要方向。笔者在多次参加和观摩比赛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院校的选手各单项技能娴熟且能够较好地完成既定创意展示,但由于缺乏对宴会服务的整体性设计和系统性考虑,在比赛中突发问题处理能力较弱,表现慌张、不自信。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强调能力的延展性和迁移性。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服务礼仪、美学基础、饮食文化以及服务心理学等相关课程的.研修,并积极参与工学交替等实践活动,从而推进专项技能培养向职业能力开发的转变。

  2.3改革和创新课程设计

  优秀的课程是设计出来的,依托大赛平台将反映行业动态的大赛内容提炼并序化成可复制推广的方法和流程,提高学习的转化率,辐射更多更广泛的学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最值得关注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参照竞赛内容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常规教学内容重构,并邀请企业一线人员一起按照岗位任务和能力迁移规律进行教学任务分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惯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缩短学生对岗位认知和技能熟练过程。以《宴会组织与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以竞赛项目作为教学实施的载体,邀请酒店一线服务人员共同设计,将竞赛项目先分解为若干“宴会摆台”技能训练单项任务,再将技能大赛中考查的“中餐宴会服务流程”和“餐饮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主题及菜单设计评价”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的内容融入课堂,创设真实情境并整合任务,要求以小组为团队完成既定主题的宴会设计与组织以及现场评价,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夯实专业技能、历练职业能力。

  2.4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技能大赛虽然是对学生技能水平的检验,但实质上也是对指导老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测验。作为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团队,教师们首先基本功要过硬且熟知国家职业考核标准,其次还要掌握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指导教师的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大赛中的表现力。以中餐主题宴会设计为例,通常教师们首先要讨论主题的设定,其次要创新地运用与之相呼应的餐巾、餐具、菜单等使创意符号化、生动化并契合烘托主题,从而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掌握常规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有美学鉴赏能力、创新能力等。近年来,随着技能大赛举办经验的不断丰富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加速师资队伍从传统型向教练型转变,尤其要注重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使其明确高职教师职责是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持,以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创造力。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改革观摩学习、专家讲座等单一且陈旧的培训方式,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参与企业项目,积极投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实践活动,要求专业教师既要知理论、通传授,又能晓行情、精技艺。

  2.5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耦合

  酒店类职业技能大赛反映的是酒店业对人才的最迫切和最新需求,因此以大赛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和酒店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多停留在口号层面上,合作停留在参观企业、邀请企业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等,仍属于传统的“学校负责培养,酒店负责用人”的浅表性合作模式,合作流于形式。如何借助大赛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耦合是职业院校发展至今普遍面临的课题,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内涵的必解之题。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学校和企业之间应该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重视人才培养生产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强调在生产链的起始端上行业企业的参与度,将岗位调研结论和行业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其次是注重教育过程的双向开放互动,即学校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学习、企业兼职教师进学校课堂教学,实现学校课堂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实境耦合,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最后,可以借大赛契机组建由学校老师和企业专家或员工构成的项目团队,定期研讨,共同备课,共同对学生学习进行考核和评价,确保人才培养的成效性。

  3结束语

  职业技能大赛是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体系中的有益补充,是对职业教育改革成效及其职业性特征的一次重要检验。因此,以酒店类服务技能大赛为契机,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评价体系、拓展与企业合作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是当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最迫切的需要。

  第二篇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主要定位在培养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及中基层管理,在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环节、课程开发、实训实习和相关课题研究主要针对星级酒店开展的,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提及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环节给予的关注度不够,明显滞后于经济型酒店大发展的行业现状。无论是理论研究、教学实践还是校企合作方面都需要加强研究,加大力度,满足行业需求。

  二、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统筹建议

  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做好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人员和中基层管理者人才培养的同时,应统筹兼顾经济型酒店中高层管理者人才培养。比较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的相同之处和差异之处,充分考虑酒店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能够胜任酒店行业不同层次的岗位需求,建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兼顾星级酒店与经济型酒店人才需求特点,明确培养目标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国内星级酒店岗位设置完善,分工明确,为客人提供高标准服务的特点,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定位在适应星级酒店管理与服务第一线工作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岗位主要是星级酒店的前厅、客房、餐饮等一线服务与管理岗。而经济型酒店一般为客人提供有限服务,大多数只提供“住宿或住宿+简餐”式的服务,而且经济型酒店基本采用扁平式的管理结构,只有店长、值班经理和员工三个层级,以减少人力资源成本,这就要求经济型酒店管理者和员工要掌握多个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员工需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结合经济型酒店的人才需求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我们认为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应将经济型酒店人才培养定位在培养经济型酒店店长助理或店长,能够熟练掌握一线服务部门的各种操作技能和技巧,具备组织、规划、协调、决策等管理能力。

  (二)增加经济型酒店知识模块,完善课程体系

  酒店专业可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结合行业需求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经济型酒店知识模块。如可尝试把原有的《前厅客房管理及实务》课程分解成《前厅服务与管理》和《客房服务与管理》,在《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中增加适合经济型酒店客房特点的客房设备设施与维护、客房布草管理等内容,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客房服务与知识。另外,为了让学生掌握经济型酒店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可增加《经济型酒店管理实务》《酒店网络销售和管理》等课程。

  (三)增加对经济型酒店的专业认知和实践环节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基本都会设置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环节,会与当地的一些星级酒店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拓宽学生专业实习的领域,在保持原有星级酒店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今后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如家、7天、汉庭和驿家365等国内、省内知名经济型连锁酒店展开校企合作,开展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教学活动。酒店管理专业还可以与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建立“管理培训生”培养机制,在实习的学生中挑选优秀实习生,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既给学生提供了发展机遇,又解决了经济型酒店连锁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缺失。

  (四)鼓励教师加强对经济型酒店的教科研学术研究,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应多关注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动态,参加经济型酒店学术会议,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深入企业了解经济型酒店经营实际,和企业合作开展相关研究,将研究成果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始终与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相一致。

  第三篇

  一、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式较为单一、滞后,一般上采用“理论讲解”为主的方式,即直接向学生讲授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途径与注意事项等等,虽然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或是一头雾水,或是将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养成抛之脑后,这不但与学校着重培养学生完善、全面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驰,同时也让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工作难以实现飞跃性的发展与进步。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式

  1.开设人际沟通课程,树立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沟通认知理念

  为进一步推进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进程,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沟通认知理念,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可尝试开设人际沟通课程,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在今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融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酒店管理专业必须具备与拥有的的人际沟通技巧与方法,并引入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等等教学方式,在学生模拟情景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语言、表情,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与缺陷,从而让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方式更为灵活、直观,使学生全方位认识到提升自身人际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调动学生参与人际沟通能力培养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效果

  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将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具体来说,教师在班级中创新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方式,通过设置“生活委员”、“学习小组”等等方式,让学生加强沟通与联系,给予学生自主处理问题、协调人际关系的机会与平台。这样一来,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大大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际效果。

  3.举办多种多样竞赛与活动,拓展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内容

  为凸显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工作的积极作用,促使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要举办多种形式、丰富多样的竞赛与活动,比如朗诵比赛、文艺晚会、文学创作竞赛等等,让学生在新颖独特的活动中规范自己的普通话技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以此方式拓展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内容。另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的人际沟通专家为学生召开专题讲座,现场解决学生的各种人际沟通难题,为学生介绍更多实用、高效的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的方式与技巧,让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

【高职教学酒店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酒店管理论文-浅谈酒店细节管理

2.高职院校薪酬管理思考的论文

3.高职院校薪酬管理的科学原则论文

4.高职商务英语教学路径论文

5.高职院校薪酬管理问题及对策论文

6.酒店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7.高职商务英语驱动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8.关于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监控论文

9.高职院校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