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双证融通教学分析论文

时间:2020-09-21 14:24:37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酒店管理双证融通教学分析论文

  一、构建质量标准

酒店管理双证融通教学分析论文

  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确定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制定教学计划应以适应与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并贯穿始终;要在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具备较为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酒店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服务技能,有较强服务意识与较强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能从事酒店管理和接待服务的中层管理人才与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制订的教学计划既应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完全融通,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拓展性;既满足当前岗位要求,又体现未来岗位变化要求;既确保当前就业能力,又为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既包含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又保证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既符合教育部门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学历培养要求,又符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酒店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我们在构建该专业质量标准时,参考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最新提出的分层化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1]。该体系由特定职业技能标准、行业通用技能标准、跨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和核心技能标准构成。根据这一思想,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尤其是针对三星级以上的酒店进行了专业调研,召开了来自旅游业和酒店业的老总、部门经理专业座谈会,听取来自企业一线的意见,以“产学合作”方式进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开发。我们以酒店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将酒店管理专业所有的课程分为四大板块:酒店行业通用技能板块、酒店行业特定技能板块、核心技能板块、跨行业职业技能板块。对于其中的酒店行业特定技能板块,其适用范围包括: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鉴定的餐饮服务师、客房服务师、前厅服务师和由江苏省旅游局组织鉴定的饭店服务英语等。其教学质量标准与相关岗位职业标准一致,但四个板块的有机结合,再加上酒店通用技能与跨行业职业技能板块的设置,使学生毕业时的择业面和综合素质要远远高于相关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重组课程体系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行“双证融通、产学合作”模式的关键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课程体系的模式,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综合课程为基础、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在重组课程体系时,以胜任酒店管理相关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落脚点,力求形成体现综合职业素质要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平行、互补、融合、相互支撑的高职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中,核心能力模块、通用能力模块和拓展能力模块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路;特定职业技能模块凸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职业资格的标准要求。新课程体系涵盖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和鉴定标准,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培训鉴定指导的要求,融入了鉴定要求、培训要点、培训方法、课时建议等,并将鉴定重点考核表和教学重点挂钩,从真正意义上使学历要求和职业资格要求相融通。与此同时,为保证“双证”水平,我们采取双纲指导教学(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大纲覆盖高级工职业标准中的所有知识点,确保内容的实用性、综合性和适度的前瞻性;实践教学大纲覆盖中级工职业标准中的所有技能水平要求,部分覆盖高级工职业标准中技能要求,内容力求规范化、标准化。由于使用“双纲”教学,使学生在理论和技能上达到并部分超过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保证了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

  三、改革教学模式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专业主干课程的理论教学以案例教学法为主,体现高职教育理论够用的改革特色,侧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课则根据职业定向、岗位技能和行为规范,设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地排列、组合技能课程,从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到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借助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如我院酒店管理专业计划中,先上“餐饮服务技能”课,再讲“餐饮管理”课。在“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礼仪”等课程教学中,我们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穿插、互渗进行,寓理论于实践教学之中。对两年制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而言,鉴于学制的缩短,我们在进行课程组织和编排时以实用和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对某些课程进行综合化,做到既拓宽学生知识面,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从而加强了原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我们将原来教学计划中开设的“食品营养卫生”、“菜肴知识”、“烹饪常识”等课程合并为一门“餐饮基础知识”,将“酒水知识”课并入“调酒技能课”,高级餐饮服务师考证中要求的`插花技能,放入选修课中。选修课的设置更为灵活并形成板块,如开设导游资格证书的系列课程、茶艺课等,主要起到拓展学生职业能力,扩大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和转岗能力。

  四、创新评价方法

  在评价环节中,我们突出了职业资格标准的导向作用,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实物制作、口头与书面问答等,并引入社会评价,在以职业标准取向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互动统一。我们对该专业拟定了以技能鉴定中级工要求为标准的训练目标,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目标性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实训中的每个技能点进行测试和过程性考核,使学生在掌握好每一个技能点的基础上,最后达到职业技能鉴定中级工的标准。在毕业实践环节,我们把企业的管理、企业的文化、企业的规范引入课堂,把企业对学生的评价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评价方法的创新,旨在促进学生的进步,促进教师的提高,促进课程的改善。

  五、建设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实施“双证融通”工作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学生的服务操作技能,必须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为此,我院设立了客房实训室、中西餐饮实训室、会展实训室、茶艺室、前厅实训室,购置了酒店前厅接待软件。在管理上,学校把这些实训场所对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练习,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以保证必要的实训时间。学院将对外接待餐厅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接待餐厅,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氛围进行专业实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服务员,教师是领班或经理。在真实的对客服务中,学生边工作边学习。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指点或现场示范,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校注重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与多家四星级以上酒店签署协议,为学生提供大型宴会的钟点工实习岗位、周末实习岗位和寒暑假的短期工实习岗位或挂职锻炼岗位。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将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连接起来,引进先进的酒店管理和培训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职业角色,感受酒店的考核、激励、管理机制,认识酒店业所需的职业态度,体会职业竞争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熟练度的认识,积累酒店基层管理经验。

  六、提升师资队伍

  提升师资队伍是落实“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双师执教是实现“双证融通,产学合作”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的保证。我院通过下列措施,建立了一支能够实施接轨方案的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1、形成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锻炼的制度;所有专业教师均需到四星级以上酒店一线岗位顶岗实习或挂职锻炼,参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在现场实践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2、对专任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和技术培训,要求参加并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旅游局的职业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

  3、已经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还须参加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考评员或高级考评员的培训,加深对国家职业资格考评体系和考评标准的理解。

  4、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于酒店行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员或资深管理人员、行业权威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训练。

  5、选派专业教师到香港职业训练局参加酒店专业教师培训,拓宽视野,加强与国外的合作办学,引进西方成熟的酒店管理教学经验。

【酒店管理双证融通教学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酒店管理论文-浅谈酒店细节管理

2.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3.新创企业薪酬管理分析论文

4.医院绩效薪酬管理分析论文

5.科研劳务薪酬管理分析论文

6.酒店管理方面的论文范文

7.医院薪酬管理现状与分析论文

8.格力电器薪酬管理战略分析论文

9.国企薪酬管理问题分析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