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时间:2022-04-27 19:29:11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一直存在着无法兼容的问题,而我们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篇1

  【摘 要】自2014年始,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要求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各单位对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视,在运行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当前医疗卫生行业不断发展,各级医院同样对内控管理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部牵制;控制制度;有效监督;绩效考核

  内部控制促进组织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需要行政事业单位所有成员参与,包括院领导、管理层和所有其他员工,向着组织的既定目标努力,对行政事业单位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维护专用资产提供者的权益,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战略有效实施,提高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促进整个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内部控制不能过分强调院领导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而应该强调组织中的所有人员都参与及其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而在内控中占主导地位的行政事业单位高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上层领导,掌握着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信息和决策权,其行为直接影响了医院的管理效益。

  1 医院内部控制呈现的主要问题

  不少医疗单位在内部控制方面,领导管理意识淡薄,内控管理混乱等等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内部控制认知淡薄,组织机构设置不匹配

  目前,医院机构内部机构设置虽便于行政管理,但没有考虑到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出现了管理层次重叠、机构职能繁琐、工作效率不佳等。大多医疗单位,表现在组织机构设置中,纵向与横向比例失调,只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忽视横向的协调,导致同级各职能部门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协调性差,信息沟通不灵敏,进而影响医院内控的成效。

  1.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流于形式

  虽然医院的财务管理各项法规、制度已经日益完善,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但无具体到医疗单位的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规定。虽然大多数医疗单位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只是单纯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用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并没有对相关的奖惩标准进行明确界定、职责范围,其考核范围局限于日常业务,严重降低了内控的效果,没有把内控系统完全融合进去。同时,对于医院的各部门及业务部门来说,缺乏与之匹配的相互牵制的规章制度,导致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3 医院领导者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运行效益不高

  大多数医疗单位领导来源于单位骨干或学科带头人,虽在学术上有建树,但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淡薄,对财务管理部门或内部审计部门不重视,使医院内控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即使有些院领导对医院内控工作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也会因其管理能力所限而无法建立和实施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2 内部控制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兴衰成败。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分散管理层权利,使其相互制约,从而防范管理层滥用权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之所以高管能顺利利用职权做出违法利己之事,和失效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关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才能有效的减少高管滥用权力现象的发生。

  3 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必要性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制约违纪违规,纠正弊端,防止资产流失,规范行为,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控制度是衡量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标志。许多医院出现的案例证明: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控制度是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确保财产全安和完整,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正确和有效,对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各道环节和各道程序,提出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分工、相互协作,权责分明的一系列制度的总称。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约束并统一市场主体的行为选择减少舞弊和欺诈,建立安全的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简言之就是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建立的调整、检查、制约系统。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及贯彻实施情况,是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生产或经营成败的关键。如何结合实际,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已成为规范现代行政事业单位行为的当务之急。

  同时,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组织结构优化时,通常需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开展。通过行政事业单位组织结构建设的优化,最终达到行政事业单位科学系统化的管理思维模式。

  总结看来,行政事业单位,应从以下几方面去注意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

  稳定现时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设置的组织机构具有一定时期的稳定性;能将旧的机构平稳过渡到新的机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离职,不会因为个别人员的离职而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负面影响,不会因为个别人的离职带走人员,导致员工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没有信心的思想变化。稳定性是否具备取决于部门优化调整时的设立是否做到了“三适”:

  适应:是否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发展需要和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规模、行政事业单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否产生了内在的调整需求,一般的表现标志是:尽管行政事业单位规模扩大、人员增加,但行政事业单位效率提升速度不匹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不协调、推诿的事情经常发生,内部协调工作经常需要上级领导来协调。原有部门、岗位不能适应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生存的需求,部门经理、岗位人员明显感到工作不知为何为、不知为谁为、视而不见麻木无为、消极或积极乱为。

  适时: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到了不调整就不能取得更好效果的时间;是否在恰当的时机里进行调整或优化;是否在适当的提前量(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准、人员心态、人员素质等)下进行;是否会因为机构调整长时间打乱行政事业单位的原来正常的经营生产秩序;是否能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在今后的发展中踏上新的起跑线;是否能促进快速提升经营业绩、管理水准;是否具有“退半步,进一步或进两步”的效果等等。

  适才:是否有合适的人员或机构来优化调整;是否能广泛发现能为公司所用的人才;是否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是否发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是否能引进行政事业单位急需的人才等等,总之,是否能最大限度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

  第二,要分工清晰,有利考核与协调。

  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不协调的组织关系,预防和避免今后可能存在的摩擦关系,优化的表现结果应该是部门职能清晰、权责到位,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部门间的管理联系、工作程序协调,公司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

  第三,部门、岗位的设置要与培养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空间相结合。

  优化调整部门和岗位时,既要不考虑现有人员,又要综合考虑人员;不能为了照顾人情关系,设立人情部门或岗位;同时,又要综合考虑现有人员的品行、行政事业单位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潜力等,在对品行有保证,具有风险小的培养价值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将部门、岗位和人才培养相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是个人的发展平台”的观念通过具体的员工在部门或岗位的就职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娟娟.如何健全及完善医院内部控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1).

  [2]周文娟.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途径探讨[J].金融经济月刊,2011(16).

  [3]刘小荣.医院内控制度及内部审计探讨[J].企业研究,2012(08).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篇2

  随着就业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而且人才趋高性的特点,决定了人才向经济发达,社会环境好,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流动。位于经济实力欠发达地区、或基层的医院,在人才竞争上处于极大的劣势地位,这些地区的医院是人才流失的重灾区。人才的流动,严重偏向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从单个流动转向了集体的跳槽趋势,这种恶性竞争造成弱势医院人才的日益缺乏,导致医院无形资产的流失,增加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影响了整个医疗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对于人才缺乏的地区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釜底抽薪。

  由于我国各区域资源、地理形势不一致,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我国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等,医疗卫生条件悬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的医疗技术、医院新业务的开展,医院对卫技人员的数量和水平有了新的要求,医疗工作量的加大,病人的相对集中,即使是卫生资源相对丰富的综合性大型医院也面临着卫技人员短缺、普遍超负荷工作的局面。但是现阶段医院编制管理,一直沿用1978年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实行草案》,现在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医疗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对医疗卫生需求层次提高,医学分科越来越专业化,必然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引进,由于医院在人才的获取、调配、使用,更多受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政策的局限,导致卫生技术人员缺编的恶性循环,增加了医疗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降低了医疗工作的质量,严重影响医疗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也严重损害医务人员自身的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医疗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医疗队伍的稳定性。

  医院的竞争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推动力,而竞争力的'形成主要依靠人,公立医院的用人机制必须适应改革的需要,医院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管理的制度也不尽相同,人力资源的管理也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规范,增强医院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体现医院特色,展示医院优势,不断提升医院建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这不仅仅关系到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关乎我国进行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为此,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尊重人的主体性,从员工的出发点来考虑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协调好社会劳动过程中人与事、以及共事人相互关系。根据正确的用人原则和合理的管理制度,应用科学的方法,谋求对工作人员的体力、心力和智力作最适当的利用与最高的发挥,强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尊重人才的选择权和工作自主权,并保护其合法的利益;根据医院行业的自身特点和发展的需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为医院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并站在人才内在需要的角度,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赢得人才的满意和忠诚;根据他们的需要和状态,在人事政策和工作方式上去作适当的改变或调整,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科学使用人才控制人才流失

  现代医院管理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培训激励、引发和增强员工行为的内在驱动,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与员工的薪酬体系建立密切的联系,改变过去的平均主义,根据科室工作量、技术系数、责任度、风险度确定科室总的分配额度,对每位职工的工作量、技术含量、工作能力、积极性、主动性进行考核,实现医院内部的有序竞争。充分体现按劳分配与兼顾公平的原则,形成相互竞争,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激励机制给与员工不断提升自我价值、能力和业绩的动力,以最大的限度避免人才流失。

  (三)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素质为职工制定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医院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队伍除了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所需要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外,还要具备创新精神,树立服务意识。建立医院的人才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人才标准,营造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并与医院的发展相结合,大力倡导公平、公正、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医院要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不同职位建立相应的人才数据库,协助医务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设计、提供其所需的科研设备,制定各种优惠激励政策。创造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渠道,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创造和谐、健康、积极的交流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有利于留住人心,更好的完成医疗工作任务。

  (四)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才梯队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建设金字塔形的人才梯队,适应医院的持续发展。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各专业领军人才都是新时期医院发展的急需人才,应用实践型人才更是医院大力需要和开发的人才。医院管理的决策层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现代管理意识;既要熟悉医院管理规律,又能对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有前瞻性考量,对经济转变方式有较准确的判断力。这种复合型管理人才是决策层最需要的人才,也符合医院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研不断发展,医学的专科分化将更为细化,也将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诊断,医学领军人才必定是科学研究前沿的精英,人才队伍建设应着眼于集聚这些精英,以带动医院的各专科的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应用实践型人才是指与医疗有关的操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如护理、药剂调配、检验、影像及收费、挂号等岗位的技术人员,无需要经过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培养教育。避免人才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也有利于人才队伍稳定和层次、梯队的建设。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 篇3

  医疗收费票据,是指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为门诊、急诊、急救、住院、体检等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取得医疗收入时开具的收款凭证。医疗收费票据是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卫生、社保、审计、监察等部门进行监督检查的依据,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医疗费用报销的有效凭证。做好票据管理工作,既是强化医疗收入监督检查,规范医疗收费行为的必要手段,也是保障医院资金安全,落实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医疗收费票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票据管理重视不足

  部分医疗机构还存在对票据管理重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现象,未充分认识到票据管理是规范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堵塞财务漏洞一项有效方法。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层对票据管理认识不足。存在重钱轻票的意识,尤其对票据存根保管、核销认识存在误区,认为票据用前是宝,收完款后存根管理就不再重要了,就成为了一堆需要占用房屋资源,碍手碍脚的垃圾。二是财务部门对票据管理认识不足。存在重领用发放轻稽核、核销管理问题。往往是领用时签名登记工作做得不错,票据领出后有没有交回财务部门核销,相关票款有没有缴交财务入账缺乏有效控制。三是收费人员对票据管理认识不足。认为票据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认为自己在票据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只是使用票据、交回存根。

  2.票据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是未建立健全票据发放、使用、保管、核销、销毁、稽查等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

  (1)购领环节存在随意性,计划性不足的现象。由于医疗收费票据实行不定期换版并设有有效期缘故,存在多领造成浪费,计划不足,票据少领的情况下,如果紧急请购出现困验证,会客观上造成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借用票据。

  (2)票据购回入库验收手续不全,未进行台账登记,对医疗收费票据缺乏全局性的掌握,心中无数,批次不清。

  (3)发放领用存在随意性,存在领用不办理签收,领用数量随意的现象。

  (4)在票据使用方面存在不按序使用、使用中丢失存根联、使用后不按序整理票据存根等现象。

  (5)在票据保管中存在票据使用人长期滞留票据存根,不及时办理存根入库核销手续的现象,也存在仓储空间不足,场地条件太差导致存根霉烂、毁损现象。

  (6)票据核销时存在不进行票账稽核,因票据量大,无法核实收费金额、作废、空白票据情况的现象。

  二是未建立明确的人员岗位职责制度。部分医疗机构对医院涉及票据管理的各岗位包括票据管理员、票据稽核员、出纳、收费人员未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不清楚各自在票据管理工作中的责任边界。

  三是未制定切实可行的票据管理工作流程。目前,部分医疗机构未建立自领购至销毁各岗位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的工作流程,各项工作互为孤岛,工作效率不高。

  3.票据管理方法落后

  首先是医疗机构目前使用的医疗收费票据仍然是纸质手工票据,未采用电子开票,通常由财政部门一式三联印制好后由开票单位结合HIS收费系统套打开具。其次是部分医疗机构票据管理如入库、领用、发放、核销等主要依靠手工,未进行票据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些医疗机构进行了票据信息化建设,但建设程度不高,票据系统与医院HIS系统未实现对接,未建立起HIS系统收费流水号与票据印刷编号的对接关系,无法获取HIS系统产生的收费金额、作废票据份数及号码等基础信息,此类信息加工仍需人工操作解决。尤其是部分医疗机构将票据核销工作孤岛化,将其作为一项与日常工作割裂开来的独立工作,核销期满才对拟核销批次票据通过重新整理造册,编制票据核销表,此时此项工作费时耗力,核销信息要做到准确难度很大,财政部门核销检查时亦十分头疼。再次是由于处于手工票据阶段,因考虑查询、调阅等原因,《医疗收费票据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妥善保管已开具的医疗收费票据存根,票据存根保存期限原则上为5年。以一家年门诊人次约40万人次,出院院1800人次为例,一年医疗机构门诊(住院)收费票据约820000份。按每箱票据2000份,一年折合410箱,每箱长30CM、高25CM、宽15 CM, 5年期存根存放库房需150多平方米。这样的场地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医疗机构来说都很难实现,由于场地受限,多数医疗机构票据管理人员采取放弃票据存根原箱的做法,存根另行打包存放,这为后续的票据核销工作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二、医疗收费票据精细化管理的改进建议

  1.强化票据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票据管理体系,健全票据管理制度

  要做好票据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这项工作,要将票据管理工作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财务部门要加强与院领导沟通,做好政策解读,让院领导了解票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为票据管理担供必需的人、财、物。要加强票据管理各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票据管理知识,强化票据管理意识。其次是要建立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操作性强的票据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票据管理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责、合理的流程设计。

  2.重视环节控制,规范票据日常管理工作

  首先要做好票据购领工作。一是要根据各地财政部门领购要求依据上一领购期间用票量做好领购计划,以免出现购领票据过多,票据过期失效仍空白未用,导致浪费或出现过期使用的现象,也要避免购领不足出现需要紧急领购或借用的现象。

  其次要做好票据入库验收工作。票据入库时,票据管理员要做好相应的台账登记工作,注明购领日期、票据批次、票据名称、起止号码,数量,按票据种类分类顺号摆放入库。

  再次要做好票据领用工作。票据入库后,票据管理员要按票据种类以最小单位领票量(建议门诊、住院收费票据按箱)制作医疗票据领用登记表,内容包括票据批次、票据名称、购用日期、起止号码,领用人签名等信息。票据领用时要坚持“按号码顺序领用,限量领用,验旧换新,旧的不清,清的不领”的原则,

  另外要做好票据使用管理工作。收费员领回票据后,要妥善保管理票据原箱,包括不损毁箱外粘贴的票据箱号、起止号码等信息,每个结算日结束,收费人员在清点票款的同时,要做好票据整理工作,要按票据号码依序做好票据的整理,对退费、作废票据要做好一式三联对应工作,并在票据上加盖退费、作废印戳。并根据缴款日报表平行填制《医疗票据核销登记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包括收费票据箱号、收款日期、收据起止号码、收费金额、作废、空白票据等基本信息,《医疗票据核销登记工作底稿》后附经出纳签字确认的缴款报表作为附件。每箱票据用完后,使用人全面对票据依号进行清点,对《医疗票据核销登记工作底稿》进行相应的汇总并填制一式四联财政票据核销表。收费人员将票据存根原箱装回,连同《医疗票据核销登记工作底稿》、财政票据核销表交票账稽核人员与票据管理人员办理稽核与核销,相关人员要进行逐一检查,票账核对相符后在财政票据核销表签名确认,收回医疗票据存根。并将财政票据核销表一联贴在票据箱上备财政部门核销时核对查验用,一联封存入箱与医疗票据核销登记工作底稿与票据存根联一起备查,一联作为票据管理员票据核销凭证,一联留收费员存查。票据存根回收时后,要尽量按号码顺序存放。批次票据回收完毕,票据管理人员要整理财政票据核销表,根据整理好的票据核销表汇总做好票据核销登记表,已核销财政票据按规定顺号整理存放,保存期(一般为5年)满需要销毁的,报区财政票据监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办理销毁手续(提供销毁申请函、核销表)。这样一来,医疗票据核销管理工作就能做到有依有据,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核销不再是完全独立的一项工作,而是日常票据管理工作的自然成果。

  3.要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度,大力推行医疗机构收费票据信息化管理

  在现有纸质手工票据阶段,要尽量实现票据系统与医院HIS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收费报表按日导入票据系统,系统实现票据自动核销,从根本上解决票据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票据管理的效率。从长远来说,财政部门应当积极推进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手段,实行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源头控制,提高医疗收费票据管理水平。电子票据具有全生命周期管理、全业务流程覆盖的特性,在保管、查询、调阅时更加方便,既可以减少纸质发票的资源浪费现象,又可以减少原纸质票据存根存放场地的压力。

  参考文献:

  [1]胡悦.浅谈医院票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16年第3期 .

  [2]李瑞锦.王国松.如何加强医院票据管理 [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第2期.

  [3]黄爱忠.医院加强财务票据管理研究[J].《广角镜》2015年3月刊.

【医疗单位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问题研究08-18

财务会计中内部控制管理研究论文07-17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研究论文07-13

路桥施工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研究论文09-0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建设研究的论文12-06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研究分析论文09-08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框架论文06-01

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4篇04-19

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思考11-04

煤炭企业管理层次内部控制体系研究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