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时间:2020-10-27 13:59:40 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科学评价人才集聚效应是正确选择人才开发战略的前提,人才集聚效应是多个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综合函数。文章从集聚规模、人才结构、人才流动、人才成长、虚拟人才、人才使用、人才创新、人才联动、人才吸引力、人才满意度十个方面,构建了一套评价人才集聚效应的指标体系,对各产业集聚区的人才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才集聚;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一、引言
  
  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是指人才由于受到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向特定的区域流动的过程。人才群体集聚在一起,利用各自的人力资本要素,可以促进信息与知识的流动和新技术、新思想的创造。会产生出多种人才集聚的效应,如竞争合作效应、学习创新效应、低成本效应、马太效应、示范效应、品牌效应等。那么。如何科学地评价人才集聚效应?牛冲槐(2006)认为人才集聚效应的评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模糊的评判。并用层次分析法对人才集聚效应特征进行了评判。王崇曦、胡蓓(2007)建立了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指标,并运用该指标对全国31个省、市的产业集群环境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价。正确的认识人才集聚效应,构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才集聚效应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此指导产业集聚区的人才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人才集聚效应受到许多因素指标的影响,每一指标与人才集聚效应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每一指标都能反映人才集聚效应,但每个单一指标又不能单独说明人才集聚效应总体。人才集聚效应是多个评价指标及其他的影响因素(Other Factors—O)的综合函数,即人才集聚总体效应(Total Effect—TE)与评价指标因素存在如下函数关系:
  TE=f(S1,S2,M,D,C1,U1,C2,U2,A,S3,O) (1)
  其中:S1代表集聚规模指标;S2代表人才结构指标:M代表人才流动指标;D代表人才成长指标;C1代表虚拟人才指标;U1代表人才使用指标;C2代表创新指标;U2代表人才联合指标;A代表人才吸引力指标;S3代表人才满意度指标;O代表其他影响人才集聚效应的因素。
  1.集聚规模(Cluster Scale—S1)指标。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人才集聚首先表现为人才在空间上的大量集中,人才集聚效应的实现也要求人才集聚首先必须在数量规模上达到一定的临界点,低成本效应、马太效应更是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所以,人才达到一定的集聚规模是评价人才集聚效应的首要指标。人才集聚规模指标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区人才的数量。
  2.人才结构(Talents Structure—S2)指标。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灵魂。人才集聚的结构决定了人才集聚群体的创新能力,所以人才集聚效应在人才规模的基础上更多地要通过人才集聚的结构来衡量。同质人才的集聚只是单一人力资本数量上的改变,相同的背景、经历、知识层次会缺少观念上的冲突,这样便会导致创新的缺乏,所以要实现创新必须实现人才结构上的优化配置,这种配置使具有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才之间增多了冲突。从而也增加了创新的机会。这种结构上的优化配置,不仅是在横向上。组织中要有各种各样的角色承担各种不同的工作职能。在纵向上,结构首先体现在专业能力上(人才的专业结构)。既要有高层次的领袖型人才也要有辅助性的人才,这样便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也有利于工作的高效运转,同时还要有年龄上的差距(人才的年龄结构),年龄上的差距主要是防止组织人才的断层。有利于新老人员正常交替。保证组织的平稳发展。
  经济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人,而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取决于人才总量的增长,还有赖于人才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根据人才经济互动规律,对于产业集聚地区而言。人才资源配置结构必须与当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人才的产业分布结构),否则再多的投入也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通过人才专业结构、人才年龄结构与人才产业结构三个指标可以评价人才的集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