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时间:2020-10-12 12:51:2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试析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探讨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语文 改革

  论文摘要:语文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当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改革是当务之急,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具有文化基础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高职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同整个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相比,与生产一线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则显得步子太慢、力度过小、效果不够明显。深化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前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是人们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和媒介,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学却陷入停滞不前、无足轻重的窘迫境地。从目前大多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无论是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实践环节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1.认识片面,定位不准

不少高职院校一味地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忽视包括语文在内的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人为地割裂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联系。在课时安排上明显不足,有的学校甚至把语文列为选修课或者干脆取消。在开设语文课的高职院校中,有的学校偏重语文知识教学,有的学校偏重文学教学,有的则偏重写作或阅读教学。这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松散局面使学生厌学、教师应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法单调,教学效果欠佳

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方法单一落后,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脱节。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讲台上靠的就是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按作者—写作背景—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模式对课文做死板生硬的讲解。程式化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语文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3.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

  高职语文教学不应局限在单一的、孤立的课堂教学中,而应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大多缺乏实践性教学环节,没有专门的教学实践基地,偶尔开展的活动涉及的范围也比较窄,效果不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认为语文课的实践没有专业课那么重要。

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许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或职业高中改制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参差不齐。现有语文教师队伍中,缺乏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许多教师处于知识半衰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二、深化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语文教学放在与专业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真正让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密不可分,学好语文,终身受益。

1.立足院校实际,确定课程类型,合理设置课时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原则主要是突出应用性、实践性。语文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从事某种岗位奠定语言文字及书面交流表达能力。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和教学实际需要,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将(应用写作)定为语文课程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应用文的根本特点和实用性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确定教学重点。如文秘专业应将其作为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重点掌握一般公用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巧;经济贸易专业重点掌握合同、招标投标书、广告、市场调查和预测等经济应用文写作;法学专业重点掌握起诉状、上诉状、答辩状等法律文书写作。不应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当然也不能武断地认为《大学语文》没有学习的必要,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角度出发,可将《大学语文》拆分为文学欣赏、诗词赏析、文学评论等选修课,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时的设置上,一般文史类、经管类专业以每周4学时,总学时72为宜;理工类专业以每周3学时,总学时54为宜。另外根据各专业实际,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实习之间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