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时间:2020-09-08 10:14:18 论文答辩 我要投稿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论文答辩是学生学习结束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供大家阅读参考。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范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师您们好!

  我叫XX,来自**班,学号**,我论文的题目是《纪念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研究--以重庆为例》。本篇论文是在欧阳桦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欧阳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研究背景。

  纪念空间是传承社会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也是集体记忆的空间体现。它具有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传承历史文明的重要作用。随意翻开一部城市的建设史,纪念空间都占据着非常大的篇幅。从当代纪念空间的建设情况来看,世界各地对于纪念空间的营造都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资金,创造出了许多代表民族精神的优秀纪念性场所。

  一方面,一些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人们出于缅怀或者庆祝而建造纪念性构筑物以示纪念。如在二战时期的南京大屠杀、犹太人大屠杀等事件,涉及世界的和平问题,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和较高的关注度;三峡大坝的顺利截流,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而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也掀起了纪念空间的建设热潮,如云南宁洱县 6.4 级地震抗震救灾纪念园、甘肃舟曲泥石流纪念园、汶川地震纪念园、北川县城地震纪念旅游区、北川抗震纪念园。2013 年的雅安芦山地震后不久,便兴建了雅安 420 大地震纪念馆,由此可见人们对纪念空间建设的重视,并期望这些纪念空间能对后人起到启迪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日益重视,因而出台了许多推动纪念空间建设和发展的措施,比如 2009 年,在南京中山陵举行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出台的《南京宣言》中,就提出将各地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纪念建筑统一打包,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遗。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集体记忆也随之丧失和消逝。导演以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感动观众;历史学家根据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来陈述史实。作为设计师,我们同样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来纪念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纪念空间的建设,再现历史片段和记忆影像,为人们创造感受城市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场地。早期的纪念形式较少,主要是陵墓、纪念碑和记功柱等,其中植物的应用也一般以点缀为主,作用有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念空间的形式逐步增多,植物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当代的许多纪念空间中,如纪念公园、烈士陵园等,植物都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纪念环境的重要构景元素。因为植物本身线条柔和,且与环境的协调性好,应用灵活性强,其自身不但可以形成空间,也可以结合其他景观元素共筑空间,在对空间进行丰富、限定以及点缀上有巨大作用。纪念空间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纪念性构筑物、地形、植物、水体以及环境小品等,由于植物具有最多样的形态和颜色,使其成为纪念空间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元素。

  在纪念空间中,适宜的植物类型和植物配置方式,能充分地衬托出纪念主旨和场地精神。如位于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碑,整个碑墙被置于开阔的草坪中,纪念墙前为一片槭树林,中间夹杂着红枫、白桦和其他低矮小乔木,丰富的植物层次和色彩的和谐搭配充分衬托出了纪念墙的主体性。植物景观因其自身属性及蕴含的象征性,在营造纪念氛围上,发挥着非常重要且独特的作用,纪念空间植物景观配置的效果对纪念性情感的传达也有很大的影响。现今纪念空间的作用已经发生了变化,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植物景观在纪念空间中的作用也更加重要,在供人们缅怀纪念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为人们提供休闲和旅游活动场所的职责。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第一章,绪论,分析与回顾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概述,对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了植物在纪念空间中的主要作用,以此对研究对象进行认知分析。

  第三章,分析,在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功能属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植物的文化内涵因素、植物的观赏特性因素、植物景观的空间营造因素和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的融合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第四章,以重庆为例,选取不同类型的纪念空间进行调研,将上一章总结归纳出的`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要素应用于具体案例中进行分析。

  第五章,基于案例分析,提出纪念空间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设计过程。

  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思考。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我叫XX,是XX级XXX学本科专业学员。我所撰写的论文题目是:《基于环境认知的灾难纪念型景观设计研究--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区为例》,我的指导老师是进修学校的杨柳老师。从确定选题、拟定题纲、完成初稿,到最后定稿,我得到了杨老师精心细致的指导,使我很快掌握了论文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迅速完成论文的写作。

  不管今天答辩的结果如何,我都会由衷的感谢指导老师的辛勤劳动,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批评指正。

  人类希冀世界和社会永远的和平与和谐,然而天灾人祸带来的危机、动乱、死亡古今相随。21 世纪之始,世界经历了 “911”恐怖袭击、印尼海啸、海地地震,我国也历经浩劫。从“非典事件”、汶川“5·12 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到雅安芦山地震,面对这些惨痛教训的史实,面对这些世界或者我国灾难史上的黑暗一页,我们该怎样看待已成为历史的灾难,是召开纪念大会以示重视?是确立纪念日以示警戒?还是复建新城抹去灾难的印迹?我们该如何纪念?纪念是一种精神活动,诉诸人的情感活动,纪念的物化就形成纪念性景观。

  纪念性景观是使人回忆,联想或传承历史的景观场所。作为风景园林学中一种非常重要而特殊的设计类型,纪念性景观因其强烈的政治性、时代性和主题性特征成为社会性思想传达的主要载体,因此往往能够产生重大和深远的社会效应和影响,是风景园林设计创作永恒的研究课题之一。对灾难事件的记录,缅怀逝者、教育等需要促使了灾难纪念景观的兴建。

  我的论文全文分为四部分。

  ①灾难纪念性景观的基本设计问题

  ②环境认知理论背景下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关注的设计要点

  ③汶川地震灾区纪念性景观的空间体验与意象元素调查

  ④基于环境认知的灾难纪念型景观的设计优化

  论文首先从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基本概念入手,追溯其精神含义,历史脉络,类型模式,空间特征,归纳它一般性的设计规律。然后对灾难纪念型景观涉及的认知理论分类进行阐述,找到空间设计和认知理论背景下对纪念性景观设计的关注重点,针对灾难纪念型景观的各类空间进行认知体验分析,发掘现状各设计模式在空间体验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外,在此理论构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研等手段获得认知度较高的汶川灾区三种纪念场所的整体感知,意象要素,认知体验评价,归纳出不同类型的纪念场所的意象要素特点,绘制整体场所意向图;探讨意象要素与场景的组织关系。其次,通过意向度量化、综合评价指数量化绘制的知觉矩阵图,总结灾区纪念性景观存在的问题并分别提出整治对策。

  这篇文章的写作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学识浅薄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但由于识识能力的不足,在理解上有诸多偏颇和浅薄的地方,有些观点是幼稚的;也由于理论功底的薄弱,存有不少逻辑不畅和辞不达意的问题。以上种种,垦请各位老师见谅并提出宝贵意见。无论如何我将继续努力。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虽然不是很尽人意,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自己的认识也有了相当的提高。谢谢大家!

  范文三: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XXX,是XX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XX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研究》。我的论文是在朱捷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半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

  “失去故乡之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流亡者,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提醒建设者们,手下留情,推土机下留情,对历史和未来,多些敬畏。”在中国作家梁鸿的演讲《看不见的中国》中,我们可以读到她的乡愁,同时也看到一个又一个的故乡正被城镇化建设浪潮无情淹没的历史画面。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国每天消失几十个村庄的现实,让“乡愁”成为最近的热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越来越拥挤,而农村地区却面临衰落。根据“六普”数据显示,2000 年至 2010 年,全国六个省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其中包括西南地区的 重 庆 (-6.6%) 、 四 川(-3.4%)、贵州(-1.4%)。人口外流和常住人口空心化的数据意味着西南地区的农村人口在大规模地流失,而大量的乡镇正面临人口流失以及城镇的消失或重组。

  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最新战略是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战略非常重视农村的发展,在“城镇化”的同时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村地区的发展,实现乡村自身的城镇化,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实现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主要内容。

  本文以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通过城市设计的方法,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条件下,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和城镇建设。文章从西南山地乡镇在旅游发展中的困境以及旅游型乡镇规划编制中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地乡镇的特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及旅游发展对城镇的影响一系列的分析,借鉴相关案例,并对相关工程实践进行详细分析和经验总结,提出适合于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策略。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实践分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绪论、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发展及问题分析。主要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确立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实施框架;然后分析旅游型乡镇发展的兴起和发展现状,总结其发展中及规划编制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城市设计对旅游型乡镇规划设计具有适用性”的立论。

  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相关研究辨析与经验借鉴、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特色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先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进行相关性辨析及经验借鉴总结。然后探讨当地城镇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当地城镇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城镇的影响,为解决问题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为第五章: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实践分析。对两个相关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借鉴,并以笔者参与的此类城市设计为对象,从实践层面探讨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

  第四部分为第六、七章: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城市设计方法研究、结语。在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适合西南山地旅游型乡镇的城市设计方法策略。最后对该课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相关文章:

1.自考论文答辩的开场白

2.自考护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总结

3.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4.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5.英语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开场白

6.自考本科论文答辩

7.自考论文答辩流程

8.自考论文答辩技巧

9.湖北自考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