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中郑姓由来

时间:2024-01-31 19:02:33 赛赛 百家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百家姓中郑姓由来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家姓中郑姓由来,欢迎查看。

百家姓中郑姓由来

  郑姓:

  〔姓源〕《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之间,以国为氏。据考,郑姓出自周公族,其得姓始祖是春秋时郑国的郑桓公。周朝时,周宣王封其弟友食采于郑(今河南郑县一带),建立郑国后,称郑桓公。桓公之子郑武公曾跟随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东周。郑国也东迁至郐〈今河南密县)与东虢(今河南荥阳东北)之间,后郐与东虢被武公用武力吞并,使郑国不断扩大,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战国时,郑国被韩所灭,郑人怀念故国,便以原国名"郑"为姓。

  〔郡望〕荥阳郡,现在河南省荥阳县。

  〔堂号〕荥阳堂。

  〔堂联〕郑姓专用堂联:

  诗礼家声远

  荥阳世泽长

  上联指东汉经学家郑玄。经学中的郑玄学派,被誉为"郑学",也作"通学",被后人称为博学之士,其著作甚丰。下联"荥阳"乃郑氏大家族世居之地,出了许多风流名士,郑氏望出荥阳。

  〔迁徙〕根据大埔县同仁区板坑乡《郑氏宗谱》载,郑氏太始祖桓公,传至四十一代孙郑昭,字元质,于东晋初年入闽任晋安县令、建安太守。是为荥阳过江入闽始祖。经传至五十五世勖公,字淑敏,号德晦,生五子:岌、金、铙、迪、遂。五子共生十三孙。其中郑露(迪之子)、郑庄(铙之子)、郑淑(遂之子)三人,于唐德宗时辞官归祖地侯官(今福州),又迁永泰,再迁莆田南湖山构建,“湖山书堂"讲学,被誉为"南湖三先生"。郑露传至十七世仲仁公,迁居福建南靖县和溪郑山,立为一世,至六世三养公,生子文昌,建"三养公祠"于凤林村。文昌公生二子:朝贵、朝宪。朝宪公生五子,次子尊华公于明末由南靖县和溪司凤林村迁大埔同仁甲板坑乡(今湖寮河腰板坑)落户,为始祖。又茶阳文富村《荥阳族谱》载,太始祖桓公传至五十八世郑侠,字介夫,祖籍福建福清县。传至七十世清之公,为南宋理宗丞相,娶九妻生十八子(其中萧氏夫人生五子:子钱、子铨、子铸、子(钅监)、子链),分迁各地。子铸公当宋季之乱时护萧母自浙移迁福建上杭梅溪寨(今永定县龙安寨),立清之公为一世祖。之后,萧祖婆与孙念五郎又避居于潮之小靖(茶阳太宁村)。元朝时,五世鼎(桂兰)公从永定移居小靖。鼎公生五子:有容、有良、有欣、有庆、有忠。长子留居,余外迁。有容公生三子:智甫、信甫、义甫。信甫公生三子。第三子得禄公于明初〔1368—1930)徙茅坪黄富(今文富)村开基。另,光德澄坑郑氏族谱称:上祖在潮州南门下水门巷口开京果店,居于潮城郑家巷,传至十世吉阳公(总六十世)。讳拔城(修省公次子),岁进士,幼失怙,依嫂为养,后因避乱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创居光德澄坑潭角里。

  〔分布〕大埔郑姓分布于茶阳、平原、光德、湖寮、古野等地,农业人口约6000人。

  分布如下:

  茶阳迪麻麻沙湾,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31世,13人。

  茶阳茅坪文富,由永定龙安寨徙茶阳太宁迁入,现传至31世,869人。

  茶阳迪麻麻沙湾,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29世,19人。

  茶阳沿坑,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17世,297人。

  茶阳西湖上村,由茶阳太宁迁入,现传至28世,18人。

  茶阳左弼青坑,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28世,310人。

  茶阳梅林郑下坝,由茶阳大觉迁入,现传至23世,20人。

  茶阳大觉社角,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31世,645人。

  茶阳大觉大常坑,由茶阳古村迁入,现传至31世,555人。

  茶阳群丰富岗、磜上,由茶阳城西迁人,现传至26世,47人。

  茶阳群丰富岗、磜上,由潮州浮阳迁入,现传至26世,47人。

  茶阳太宁团村,由福建永定城关迁入,现传至18世,15人。

  长治长兴,由福建永定迁入,现传至28世,167人。

  青溪溪口木连坪,由长治长兴迁入,现传至28世,130人。

  湖寮黎家坪下坝,由江西迁入,现传至21世,34人。

  湖寮新寨郑屋堂,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0世,124人

  湖寮河腰板坑,由福建南靖迁入,现传至17世,413人。

  湖寮密坑,由何处迁来未详,现传至几世未详,24人。

  双溪上木郑岭,由茶阳茅坪文富迁入,现传至17世,35人。

  三河汇城井下岗,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4代,8人。

  三河五丰大珠坑,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1世,15人。

  大留东片,由湖寮河腰板坑迁入,现传至21世,30人。

  银江坪上旧洞,由梅县西阳迁入,现传至7世,30人。

  洲瑞南村,由高陂黄塘迁入,现传至25世,181人。

  洲瑞赤水,由洲瑞南村下塘迁入,现传至25世,21人。

  古野坪溪上坪坝,由福建南靖迁入,现传至16世,283人。

  古野培美葵江,由洲瑞赤水迁入,现传至16世,47人。

  古野三洲,由洲瑞赤水迁入,现传至20世,40人。

  高陂赤山岭南,由平原平原村迁入,现传至21世,11人。

  高陂黄塘,由平原迁入,现传至18世,51人。

  光德澄坑潭角里,由潮州市南门迁入,现传至24世,174人。

  光德上澄,由平原坑尾窠迁入,现传至21世,110人。

  光德雷峰深富坑,由平原迁入,现传至23世,250人。

  光德下潭梅子坝,由平原迁入,现传至22世,37人。

  光德富岭新田岗,由平原北坑迁入,现传至5代,9人。

  平原长塘、坑尾窠,由福建永定徙高陂迁入,现传至23世,610人。

  平原北坑,由平原坑尾窠迁人,现传至25世,310人。

  平原三岗百丈磜,由平原长塘迁入,现传至22世,98人。

  郑姓起源

  一说:

  郑姓的历史已有三千多年。它的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友即郑桓公。周幽王时,桓公任司徒,见幽王无道,便向当时的智者太史伯询问自保之计。太史伯说,在洛水以东,黄河、济水以南的虢、郐两诸侯之间有一大片土地,交通便利,物产富饶,可以在那里安置家室和财产。桓公依计而行,可惜还没来得及安顿好,就在“犬戎之难“中被杀害了。此后,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帮助周平王巩固了东周,因功被赏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郑国。由此,郑氏子孙便在这里发展繁衍起来,世袭郑公称号。公元前375年,郑被韩所灭。郑国遗族从此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便纷纷改为郑姓。郑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郑幽公生公子鲁,鲁7世孙郑当时在汉代任大司农。郑当时之5 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至河南开封,从此定居在那里。晋时置荥阳郡,逐成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所以,郑姓的主要发源于今河南中部一带,这里在古代曾是荥阳郡的管辖范围。现在,河南中部还有一个荥阳市。

  又说:

  根据《姓纂》的记载,郑之得姓,是开始于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友。 周宣王即位以后,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 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 当时的郑地,就在现在河南郑县一带,也就是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 的一片土地。 现在河南还有一个新郑县,根据考据,这也是一个因郑姓而得名的地方。

  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郑桓公的儿子武公,曾经跟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东迁到洛阳,建立了东周,郑武公自己也跟着搬了家,新郑由此而诞生,郑姓更继续繁荣滋长。 这个由周朝王室所分支出来的郑国,虽然在战国时被韩所灭,子孙流离分散于河南境内各地。但是,到了汉唐之后,却大放光芒,为中华文化平添不少光彩。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专治经学的学者中,有十分著名的“二郑”,指的是郑众和郑玄,而以郑玄所享的名气为盛。 郑玄是东汉人,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经书有易、诗、书、礼、礼 仪、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大学者,不但在兵荒 马乱的东汉末年享有盛名,就是在现在,也备受后人的敬仰。

  郡望堂号

  郡望:

  1、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2、洛 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

  3、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4、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5、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6、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7、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百家姓中郑姓由来】相关文章:

百家姓中祖姓的由来是什么09-14

百家姓中景姓的由来04-12

百家姓之沈姓由来11-01

百家姓排名的由来03-15

百家姓排名由来02-09

百家姓的由来及故事11-14

百家姓陈的由来10-21

百家姓之第五姓由来07-28

百家姓中王姓的来源03-14

传统百家姓中余姓的起源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