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GDP目标

时间:2021-04-09 13:54:26 工资待遇 我要投稿

2017年GDP目标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GDP目标

  以下为直播实录: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有利于引导和稳定预期、调整结构,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衔接。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今年就业压力加大,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比去年多100万人,突出了更加重视就业的导向。从经济基本面和就业吸纳能力看,这一目标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的。

  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注重消费、投资、区域、产业、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1.55万亿元,地方财政赤字8300亿元。安排地方专项债券8000亿元,继续发行地方政府置换债券。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财政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加大力度补短板、惠民生。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增长9.5%,重点增加均衡性转移支付和困难地区财力补助。压缩非重点支出,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中国2017年GDP目标下调至6.5%,旨在推进改革

  专家们对此认为,这一数据更贴近中国经济现实,在引导市场预期的同时也逐渐弱化唯GDP至上的传统思维方式,而3%的CPI目标和赤字率亦与去年目标持平,显示求稳的政策底线下,降速目的旨在为今年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新性改革添柴加薪。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对路透称,“6.5%的GDP增幅也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底线,也是完成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两个翻番目标的基本要求。”他认为,这个目标设定是合理的`,去年中国GDP实际增幅是落在6.5-7%的增长目标区间的中枢,今年将增长目标下移也更符合中国经济仍处在短周期底部的现实。

  此外,中国一直强调不唯GDP至上,但在仍需通过经济增长目标引导社会预期的惯性思维模式下,将GDP目标调到底线附近不仅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底线思维,同时也对社会预期有正面的引导意义。

  马晓河称,“从1-2月的经济数据看开局良好,今年有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今年经济在底部企稳,但回升还有不确定性。”

  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周日在北京开幕,中国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目标为3%左右。赤字率按3%安排。

  中国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为6.5-7%左右,实际增速6.7%;2016年通胀目标3%左右,实际涨幅2%。

  其他经济发展目标

  纵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调降的不仅包括GDP增长目标,M2亦由上年的13%调降至12%,投资消费亦纷纷调降,市场一直预期会扩大的赤字率则仍保持不变,CPI涨幅目标维持在3%左右。

  虽然2017年中国经济指标纷纷调降,但在专家们看来,更符合实际的目标设定反而有助于提升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并为进一步推进结构型改革赢得更多时间和空间。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就指出,关于GDP今年的增长目标如何确定,此前争论得非常激烈,有建议保持在去年增长区间的,也有建议下调的,从最终报告的结果看,将目标调降到6.5%左右,这其实也等于给政府松了绑,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维稳一个数字,那样反而会强化市场对GDP过分关注的预期。

  他认为,虽然GDP目标调低至6.5%左右,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会继续滑坡,相反只是确认中国经济仍处于底部的运行期,还在爬坡过坎。而今年新增新业人数目标反而增加到1,100万人,比较年的1,000万增加了100万人,显示在控底线的思维下政府更着力于民生方面的保障。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的认同。他认为,GDP从以前的保八到保七,再到去年的区间增幅,以及今年的6.5%左右的增长下限,充分体现了中国正在淡化GDP预期,不过分看重经济指标的政策意图。

  而CPI保持去年的目标水准,根据中国以往的惯例,CPI的设定往往会预留一些空间,但考虑到PPI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涨,其对CPI的传导作用有多大仍需进一步观察。

  根据今年工作安排,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虽然低于去年减税5,000亿元的目标安排,但同时扩大小微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年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增值税率由四档简并至三档。

  而从调降的M2目标亦不难看出,相较更侧重服务于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今年更注重金融风险的防范。

  王军就认为,去年m2的目标设定13%,实际上只有11.3%,出于防范金融风险的考量,今年将M2目标调低到12%,但考虑到目前央行有多种调控手段,这个数据的参考意义也在减弱。

  马晓河称,“2017年中国经济不会有太大问题,应该说该防的风险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提到,只是去产能是一项长期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尤其很多僵尸企业是大型国企,如何清理对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是一个考验。”

  九州证券经济学家邓海清等在“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开幕后发布报告称,中国今年GDP目标下调至6.5%,不代表政府认为2017年GDP增速将低于2016年,6.5%是“底线”而不是“中枢”,他预计今年GDP大概率在6.7-6.8%左右。

  他在报告中称,从总量上来看,财政政策的力度不会进一步增强,财政政策更强调效率:一方面,政府基建投资将有所回落,另一方面减税降费、补短板惠民生方面将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