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手抄报 > 元旦手抄报 > 元旦手抄报:公历新年

元旦手抄报:公历新年

发布时间:2017-03-06来源:手抄报资料网

  元旦,也称为公历新年、新年、阳历新年、新历新年或国历新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1911年之前,“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元旦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如美国、英国、中国大陆、香港、澳门、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等。放假日数则依各地民情而有所不同。庆祝方式上,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涵义

  “元”是开始、最初的意思。“旦”表示太阳刚出地平线之际,即一日之始;因此“元旦”就是一年之始、一年的第一天。需要注意的是,在民国建立改采公历前,“元旦”指的是农历新年(春节)。

2

  历史

  虽然“元旦”表示一年之首日的意思从未改变,但在中国历史上,“元旦”的具体日期随朝代更替的改正朔而不同:

  夏代为夏历正月初一

  商代为夏历十二月初一

  周代为夏历十一月初一

  秦王朝时期为夏历十月初一(参见农历)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创立了“太初历”,重定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改称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

  公元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改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三天,新加坡休假一天,日本休假六天,从年前的12月29日一直到第二年的1月3日。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