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手抄报 > 手抄报图片 > 小学生讲文明手抄报图片

小学生讲文明手抄报图片

发布时间:2017-08-14来源:手抄报资料网

  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象形文字――突然出现难解之谜

  如果你到过埃及,不管是旅游还是访问,接待人员一定会领你到著名的纳尔美尔法老石碑前参观。该石碑高64厘米,一面刻有戴着下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王冠的法老画像;另一面是戴着上埃及(尼罗河中游地区)王冠的法老画像。这是为了纪念埃及统一而制作的,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石碑上还刻有文字,这些文字除记录埃及王朝时代始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外,还记载着纳尔美尔法老的名字。如像一条鲶鱼一样的文字表示“纳尔”的读音,它下面像一把凿子一样的文字表示 “美尔”的读音,这就是埃及象形文字的初期形态。

  然而,出现在这块石碑上的所谓最初期的文字,其实已经相当规范了,完全没有幼稚粗劣的印象。这就是说,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以一种成熟的状态突然出现的,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目前还是一个谜。

  另外,在那块石碑上,还有一些像文字一样的不能正确释读的符号。前面所提到的法老名叫“纳尔美尔”,这种读法究竟是否正确,也没有确切的依据。所以,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时间产生的?研究古埃及的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

  有人会说,在象形文字出现之前,不是还有一个更古老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文明吗,不是也有文字吗!不错,是有。从苏美尔文明的最古老城市乌卢克发现的图画文字,大约要比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早一两个世纪。但是,这种图画文字还处于非常幼稚的形态,完全是一种初期文字的印象。

  专家学者经过研究认为,美索不达米亚文字是从记录数量逐渐发展起来的。随着商业活动的出现,需要记录和保存一些计算数据,于是形成了一条从图画文字向楔形文字发展的轨迹。

  但是,埃及文字没有这种发展历程,它一开始就是作为“成品”使用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以一种成熟的形态出现,并在以后的年代沿用的。

  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埃及王朝诞生前夕有过激烈的社会变动,而且可能受到美索不达米亚的某种文化刺激。由于古埃及象形文字正好出现在这一时期,自然会使人联想到这种可能性,那就是受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而产生的。但是,以英国大英博物馆埃及部的V·戴维斯为首的一批学者的最新研究结论认为:“很难确认这两种文字体系之间有什么互相关联之处。”与同时期的苏美尔文字相比,古埃及象形文字在标音性方面要发达得多。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