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发布时间:2017-02-01 编辑:莲喜

  真心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快乐身体健康,愿您所有的梦想都能在新年得以实现。以下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带来的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欢迎大家阅读。

  大年初一的习俗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了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便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到本家,初二到岳父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行礼。可以逗留吃饭、谈心。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二是初三到亲朋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际,表示谢忱。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部分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喜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如今,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给压岁钱

  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春节谜语

  春节开支莫奢侈(电影名)过年、小花

  春节来客·卷帘格(电影名)人到中年

  猴年春节同把盏(歌词)过去未来共斟酌

  分别写于春节人日(人名)丁一三

  改旧俗春节不放爆竹(商品名)音响贺年卡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16年春节手抄报的设计版面
 

  春节在外倍想家(诗词句)乡心新岁切

  春节征联选(报刊名)老年文摘

  过春节逢生日(称谓职务)寿星

  春节更换年画(成语)弃旧图新

  春节前营运特点(成语)反客为主

  天天过春节(成语)度日如年

  元旦春节传捷报(成语)节节胜利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