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发布时间:2017-01-30 编辑:莲喜

  祝福你:新年大吉,一如既往,二人同心,三口之家,四季欢唱,五福临门,六六顺意,七喜来财,八方鸿运,九九吉祥,十分美满!下面应届毕业生网小编带来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报,欢迎大家阅读。

  春节歇后语

  寒冬腊月打雷——成不了气候

  寒冬腊月的马蜂窝——空空洞洞;空洞

  寒冬腊月喝冰水——肚里有火;心都凉了

  腊月的井水——热乎乎

  腊月底看农历——没日子啦

  腊月二十三的灶王爷——离板了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腊月里吃黄连——寒苦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腊月里扇扇子——火气太大(比喻脾气十分暴躁。)

  腊月里送蒲扇——不识时务

  腊月里遇上狼——冷不防(比喻意料外的。)

  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春节前具体习俗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16年简单的迎春节手抄报

  史料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腊月二十四“扫房”,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可见,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