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虚高不利政策制定

时间:2021-03-16 10:46:54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就业率虚高不利政策制定

  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小黄是山东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碰了很多次壁后,前不久,她终于被广东省一家比较有名的装饰公司聘为室内设计助理,聘期半年,其间没有工资,也就是所谓的试用。公司负责人说,如果她在这半年中表现良好,公司就正式聘用她,否则她就得走人。问她这是否算就业,她不太肯定地说,应该算吧。

就业率虚高不利政策制定

  近几年,类似小黄这种情况的,在大学毕业生中并不少见。严格地说,这种没有劳动收入的试用(有的'发给很少的生活费)不能算就业。能否真正就业,还得到半年后再看。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公布的2009年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85%,民间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其《就业蓝皮书》中公布的数据为86.6%.而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自己统计的就业率大多在90%至98%,远高于前两家的统计数据。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如此高的就业率数据难免遭到社会的质疑。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高校就业率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记者采访了几位教育学专家及业内人士。

  把应由社会承担的就业重担压给高校有失公允

  被采访的几位教育专家都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存在造假现象。

  据了解,我国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于高校扩招的1999年,目的是为了将市场机制引入招生办学,对各高校办学质量进行督促。 2003年,教育部出台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原则上要减少招生,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也要控制、减少招生规模。

  教育专家表示,将就业率与招生计划、规模、经费投入、评估等直接挂钩的评价机制,出发点虽是为了督促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更多的能被市场接纳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这种挂钩涉及各个高校的利益,甚至关乎学校的生死存亡,因此,它给学校带来的压力是空前的,由此产生就业率的造假问题,可能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始料未及的。

  华北电力大学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教师说,高校的职责是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学校根据市场需要,适时调整专业方向、规模是理所应当的,但把主要应由社会承担的就业重担压到高校“身上”,这是有失公允的。一方面,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另一方面,保生源、保生存成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在双重压力下,就业率虚高似乎不可避免。

【就业率虚高不利政策制定】相关文章:

就业率高的专业分析03-27

加拿大就业率高的城市08-17

研究生就业率高的五所院校就业情况分析03-27

面试官话术制定03-25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04-02

怎样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08-28

广东高校就业率数据分析03-26

毕业生年底就业率情况04-05

如何制定新员工培训计划04-07

大学生毕业就业率最高的城市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