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初涉职场需多问为什么

时间:2021-02-20 19:05:13 求职陷阱 我要投稿

毕业生初涉职场需多问为什么

  时值暑期,人才市场如天气一样“高温不退”,许多还未找着工作的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频繁地穿梭于各大人才市场。而一些黑中介和不法企业往往就在此时如小丑一般“粉墨登场”,他们抓住毕业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抛出一个个圈套让涉世不深的毕业生去钻,或骗钱、或剥削廉价劳动力。

毕业生初涉职场需多问为什么

  盗取创意:一些不法企业以高薪招聘为诱饵,以考察真才实学为幌子,骗取应聘者的创意后,再用各种借口将应聘者拒之门外。

  刘苹是美术学院高才生,毕业后想在广告设计领域大展拳脚。临近毕业时,恰逢一广告公司高薪招聘策划人员,刘苹信心十足地前往应聘。考官要求她为一饮料产品模拟设计一个广告,作为是否录用的首要条件。刚涉职场的刘苹也没多往坏处想,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了答卷。结果,考官对她的创意爱不释手,该单位的经理也不厌其烦地与刘苹讨论很多细节问题……此种情形下,刘苹满以为录用不成问题。但没想到的是她落聘了。事隔不久,刘苹在电视上看到了一则广告,与自己的创意一模一样,她这才恍然大悟:该广告公司招聘目的不是招员工而是在“招创意”。

  点评:有些公司由于规模不大,或是刚刚开始创业,没有资金实力招收高水平人才,但往往敢接“大单”!像刘苹遇到的就是这样的公司:接了一单百万元的广告业务,却拿不出优秀的创意,不得已,便想了以高薪招聘骗创意的歪招,利用招聘骗局轻松赚下百万元。所以,毕业生在求职时遇到录用单位要求交创意、工艺设计作品、策划案等的时候,要坚持一个前提:签了录用合同后再交作品创意,否则就可能上当受骗。

  偷梁换柱:招聘单位挂羊头卖狗肉,招聘时说的是此岗位,上班时却是彼岗位。

  陈欣是江西一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四学生,暑假来临之前,她在一家有名的人才招聘网站上发布了求职简历,还留下了联系电话。不久,一名自称某科技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刘经理就给她打来电话,称小陈的条件十分符合公司的招聘要求,随后又通过在网上简单地答题,便通知小陈已通过考核被公司录用:每天工作8小时,月薪2500元,具体负责电脑软件开发,并通知小陈尽快到某地报到进行岗前培训。小陈按电话要求赶到某地后,便被一年轻男子带到一间破旧的平房内,该房内有十几名人员正在上课。听了一会小陈才明白,所谓的岗前培训,其实就是传销前的“洗脑”。讲课人宣讲如何把握良机轻松、快速赚钱,并要每人尽可能多地发展下线加入这个团体。小陈知道上当后想离开,但被该公司用各种方式软禁,最后小陈在被骗了将近4000元后,总算逃了出来。

  点评:毕业生上班时一旦发现招聘单位给出的职位与之前的承诺不符时,便要马上询问原因,如果变换的职位明显有违法的倾向,就应当坚决拒绝;之前对用人单位不甚了解的话,第一次前往时最好有家人或朋友陪伴;如果对方强留,你就要表面顺从,暗地找机会脱身。值得提醒的.是:脱身后要立即报警,以避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假意录用:网上招聘的一种陷阱,先录用你,再用岗前培训等理由骗取培训费、体检费等费用后消失。求职者受骗后大多找不到招聘单位,无法维权。

  湖南某大学应届毕业生袁勇在网上求职时,相中了一家在深圳的公司。他按照该公司提供的电子邮箱投递了简历并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该公司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称他才思敏捷,机智过人,该公司决定破格聘用他。但公司提出由于他所学专业与该公司从事的业务不太吻合,需要培训,袁勇可以先在家学习他们提供的有关教材后,再到深圳参加培训,以节省费用。于是,按该公司规定,袁勇汇去了教材费、服装费等各类费用共500元。钱汇出后,该公司却如人间蒸发,销声匿迹了。

  点评:求职者在网上求职时,万万不可先汇款后培训、上班,应当在进一步确认公司地址、公司的合法性以及收费的合理性后,才能交付款项。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报名费或保证金。如有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其目的就值得怀疑了。

【毕业生初涉职场需多问为什么】相关文章:

初入职场需谨防哪些求职陷阱04-04

大学生初涉职场如何避开求职陷阱03-24

初涉职场面临的五大困境12-26

毕业生初入职场小心“试用期陷阱”03-05

初入职场必须了解的职场问题10-28

2015毕业生初入职场小心“试用期陷阱”03-03

初入职场自我介绍11-17

职场人充电需避免的误区03-24

初入职场先长本事再谈待遇职场故事06-18

2017初入职场避免求职陷阱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