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找工作前的心理调适

时间:2021-02-22 09:53:52 综合指导 我要投稿

大学生找工作前的心理调适

  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心理压力和焦虑。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心理问题值得关注。在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及有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引导他们减轻就业压力、克服心理焦虑,尽快适应社会竞争形势,顺利实现就业。

  [关键词] 就业 大学生 焦虑 心理调适 

  大学生是社会生活中最敏感、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表现最能反映社会的时代特点,因此,大学生的行为表现通常被人们称为社会的“晴雨表”。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心理上具有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不少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诸如压力过大、焦虑之类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择业和就业。

  心理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个人遭受挫折以及可能要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就像挫折难以避免一样,焦虑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过度的焦虑会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会产生消极影响,它不仅会抑制大学生的正常思维,而且使大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明显减退,从而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焦虑心理在所难免,但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必须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把握就业机会。

  首先,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至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至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发改委官方网曾经发布消息说,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2006年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而同时预计今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因此,如何应对今年的就业压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只有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方能做到心中有数、处惊不乱。

  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对选择职业这一人生大课题产生焦虑心理属于正常现象。在现实社会中,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固然重要,但他们的个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更加受到招聘单位的关注。而考研、恋爱分合、突发事件、经济拮据等不愉快的经历,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焦虑。事实上,部分大学生也存在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相对滞后的弊端,面对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一改以“统”、“包”为特征的分配制度为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不能正视就业形势,产生了素质恐慌,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顺利择业和就业。在一些地区,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人才需求也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再一个是在一些地方大学生就业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造成大学生产生就业压力和焦虑的因素。

  只有正视就业压力,大学生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适度的心理焦虑能够使大学生产生压力,这种压力可以变成动力,它是对大学生自身惰性的进攻,它可增强大学生的进取心。但是,如果心理过度焦躁、不安,自己又不能在一定时间内调整这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成为心理障碍或者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甚至会埋没大学生的潜能,给就业带来额外的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焦虑心理的评估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面临就业,有充分理由让我们相信,自己正处于严峻的形势之中,这时的焦虑心理是一种正常反应,我们可以提醒自己正视就业;如果我们对就业形势做出不切实际的评估,即不能正视就业形势,则产生的焦虑心理就不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就会使我们自己感到异常紧张,给情绪造成较大困扰,严重时会导致焦虑障碍。

  第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

  大学生群体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集多种特殊性于一身,多重价值观、人格的再构成等心理内在原因,同时存在着环境中诱发因素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个体一生中的其他阶段人群及处于这一时期的其他群体明显要低,一般的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特别是挫折心理,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心理学上有一个斯万高利效应,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效应。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博览会上曾展示出一副名叫“斯万高利”魔牌,这是一副简单又叫人着迷的牌。表演者先将牌摊开让你看清楚,让你知道每一张牌都是不同的。接着让你随便抽出一张,假若你抽到的牌是红心Q,你没有告诉表演者所抽到的是什么牌,然后又把红心Q放回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当牌摊开时,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心Q。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在遭受心理挫折后,如果不设法排解,而是任挫折感在头脑中繁殖蔓延,最终就会使自己所做的事情都带有挫败的`阴影,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斯万高利”效应。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往往受到“斯万高利”效应的影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加强自我理解与分析的能力培养,以平常心面对就业形势,以保持冷静的思维来进行生活中所谓重大的抉择;要孕育真、善、美的感受,持有良好心境,构筑完善情绪情感;要排除诸如不满、愤感、嫉妒、焦虑、恐惧等负性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一锤定终生”的陈旧就业观念,建立新型的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应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回避的应对方式虽然可以缓和焦虑程度,但作为一种消极的方式因为没有真正解决就业问题,长此以往是要付出较大代价的,焦虑源并不会因此自动消失,反而会对本人纠缠不休,不定期还会出现,所以必须随时戒备。在有些时候回避虽然是一个诱人的方法,但决不是一个积极的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一味地自怨自悔,只能继续滋生失望的心理,戕杀自己的自信心;如果我们反复玩味挫折,咀嚼挫折带来的痛苦,只能使自己更加心灰意冷,举步不前。面对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心理挫折不可避免,但因噎废食,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徘徊在失败的阴影中的做法不足取。

  观念决定行动。大学生要进行心理调适,克服焦虑心理,关键是要转变就业的思想观念。应届毕业生要打破传统的事事求稳、事事求顺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就要伴随自己一生。应届毕业生求职过程就是竞争过程,即使你得到了比较理想的职业,如果缺乏竞争意识,不再继续努力,也还会失去这个工作。有竞争就会有风险,确立竞争意识,不怕风险和挫折,焦虑心理就会得到缓解。面对就业焦虑,进行理性思考是基础,根据情况的变化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是关键。

  第三,引导大学生把握就业机会,顺利实现就业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是大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在许多的情况下,当良好的就业机会到来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机会,导致就业机会丧失。一个方面,许多学生自我认知不准确,有的产生自负心理,主要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往往会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浮躁虚夸”的不良印象;有的产生自卑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另一方面,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对环境估计不足会出现坐等心理,坐等就容易失去机会,如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信息类等一类乐观专业和金融、财经、政法类二类职业前景专业的学生思想不切实际,只注重经济意识和区域观念,讲究金钱第一、环境条件第一,不愿到待遇差、条件差的地方,结果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具有理想化趋向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便会出现决策犹豫心理,从而错过一些良好的就业机会。

  焦虑心理会让大学生觉得紧张和担忧,良好的心态有利于他们把握就业机会。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既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又要注意把握机会,不能让就业的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把握机会并不是越紧越好,就像我们手中的沙子,你把握得越紧,留下得就会越少。放松心情的有效方法有多种:一种是深呼吸法,放松的方法应集中于注意自己的呼吸、心跳等身体反应,以身体反应当作放松的提示有个好处,就是觉得随时都有充分准备克服焦虑;第二种是运用想像的方法来减轻焦虑,我们可以想像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焦虑情景,进而放任自己体验焦虑心理,同时随时提醒自己,焦虑心理虽然让自己不舒服,但没有多大危险性,至少不会致命,在想像中,我们就可以与焦虑共存了,另外,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也能够调整紧张情绪;第三是接受专业治疗,如果自己的焦虑心理已经严重到了干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自己无法得到调解,就得求助于正规咨询机构的治疗,如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或者辅助药物治疗等。 

  我国目前的毕业分配制度,有利于拓宽职业选择面,使大学生求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大,择业心理压力也相应地越大。把求职的自主权送到学生手中,他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和各种信息的刺激,反而往往感到无所适从,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就业的危机感、恐惧感。实施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以来,总有一部分人暂时找不到工作,这是正常现象,要找到本人求职愿望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需要时间。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不能放松自己的心态,面对笔试时感到紧张,等到面试时感到更加紧张;有的毕业生对自己向往的高待遇岗位,参加竞争的人越多,录用条件越严格,他就越失去了被录用的信心;有的女生怕求职困难,有的学生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而烦恼,有的学生因自己有违纪前科而紧张,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影响顺利就业的桎梏,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解决。

【大学生找工作前的心理调适】相关文章:

怎么进行心理调适进入工作状态04-18

就业前心理准备03-11

大学生找工作的故事03-17

大学生找工作故事多07-02

大学生找工作常见网络陷阱03-14

大学生暑期找工作常见陷阱03-02

大学生在深圳怎么找工作04-05

2016大学生找工作故事02-26

大学生找工作如何识别招工骗局03-19

大学生找工作误落就业陷阱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