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故事:两块钱

时间:2021-04-05 14:17:33 求职故事 我要投稿

求职故事:两块钱

  在一次招聘会上,某外企人事经理说,他们本想招一个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让他们改变主意的起因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个学生当场拿出了两块钱。

求职故事:两块钱

  人事经理说,当时,女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在面试一关即遭到了拒绝,但她并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就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她颇有好感,因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唯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不是他们的预期,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女孩从座位上站起来,向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经理对这个女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取,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请告诉我,在什么地方我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您一定打。”经理也笑了,“请你把两块钱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仅凭两块钱就招了一个没有经验的人,是不是太感情用事了?”经理说:“不是。这些面试细节反映了她作为财务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人品,人品和素质有时比资历和经验更为重要。第一,她一开始便被拒绝,但却一再争取,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第二,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第三,即使不被录取,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评价,说明她有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上进心。员工不可能把每项工作都做得很完美,我们接受失误,却不能接受员工自满不前。第四,女孩自掏电话费,反映出她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从一滴水可以看到太阳的光芒,从一个人的细微行动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因此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延伸阅读:

  与公司"一见钟情"

  面试当天,我早早地来到该公司,发现其无论是办公环境还是公司员工的精神状态都很不错,他们非常热情,跟每一位面试人员都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具体情况。比如,获过什么奖,有多少知名专家,媒体进行了多少报道等等,还说公司的总部位于美国的旧金山,让我们觉得真是势力雄厚,非同一般。(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在老板的警告下,将我们每一个应聘者都当作是潜在的客户,所以,招聘的另一个目的是发现更多的客户。所以,我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次面试做到最好!

  难以完成的笔试

  面试的第一道程序是考试,看似非常严格的考试。他们分别给每一位前来应聘的`人出一道有阅读材料的论述题和一道命题作文,论述和作文都要求在2000字以上,做完这些题目就要花掉近一个上午的时间。这还不算,等做完题目以后,他们又会从你的文章中找出一篇让你全部都用英文翻译过来,等翻译完了还要将这些用POWERPOINT的格式做成幻灯片。这一圈下来,就从上午10点到了下午3点,中间连午饭也顾不上吃。所以,好几个应聘者因为受不了而中途撤离。为此,我心里还暗自窃喜,毕竟,少一个竞争者就多了一份成功的希望。

  杀入最后的面谈

  匆匆吃了一点饭,我们又开始了第二轮面试:面谈。

  面谈分为两次,一次是与人力资源部的专职人员(实际上是刚刚招进去不久的员工),等这一次通过了才能进入老板的办公室,老板的办公室与员工的办公室截然不同,显得十分神秘,凸现了他的特殊地位,也让我们这些初到者以为是何等的专家在里面坐阵,弄得我还有些紧张。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进入总经理办公室的机会。老板的打扮俨然一幅专家的模样,戴着黑边眼镜--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获得客户的信任而做的平光眼镜,笑容可掬--后来再也没有对员工们露出过一丝微笑--与我交谈,显得温文尔雅、彬彬有礼。面谈结束时,我终于听到他说:"你明天来见习吧!"我一高兴竟然忘记了要问何时签约,更没有问薪水多少的问题了。最后,我和几位可以见习的应聘者一起接受了相关的短暂培训,一直到晚上近10点才完全结束。

  小结

  那天面试的许多应聘者都毕业于各大名校,如复旦、南开、华中理工等,因为,他们的招聘简历上就有一条要求是名校背景。等后来到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才知道,这一套复杂的程序完全是为了达到三个目的:第一,给应聘者一个公司非常正规的印象,以掩盖其不正规的事实;第二,让应聘者知道你的工作机会来之不易,来了一定要好好干活;第三,培养潜在的客户群,让没有被录用的员工也以为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他们对于应聘者的文章根本就没有读过,更不用说看翻译成英文的文章了,不过,这些文章会被他们利用在自己的网站上冒充是自己的原创作品,或者经过修改以首席专家(即老板)的名义发表于沪上各大媒体作为公司的宣传之用。


【求职故事:两块钱】相关文章:

两块钱进外企的求职故事09-25

求职故事:大学生凭两块钱进外企07-27

求职故事:女大学生两块钱进著名外企08-08

求职故事:"短路"求职08-05

求职故事:“短路”求职08-03

求职故事之求职奇遇07-09

求职北京移动求职故事10-04

狐狸求职故事10-28

关于求职故事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