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民夫妇的创业情结

时间:2022-11-11 11:10:56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对农民夫妇的创业情结

   田溪河如一条绿色的腰带缠绕在湖南安化县雪峰山脉中段的伊坚山上,溪水潺潺、绿树葱葱、瓜果飘香、高楼林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河的上游,住着一对青年夫妇,他们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优秀事迹犹如田溪河里的朵朵浪花流遍千家万户……这对夫妇丈夫叫罗朝晖,今年29岁;妻子刘彩云,28岁。 
    
    创业之路十八弯
    
    罗朝晖是安化县职业中专畜牧专业毕业生。1995年毕业那年,很多同学都到大城市工作去了。罗朝晖却扛着行李回到了家乡―――安化县梅城镇伊坚村。 
    罗朝晖准备搞生猪养殖。他瞅好了,市场上生猪供不应求、价格高,绝对有利可图。看到一门心思想挣大钱的儿子,父母忧心忡忡:“你读书借的几千块钱还没还,现在又搞养猪场,万一亏了本,咱拿啥还人家呀!”罗朝晖安慰父母:“光靠种地咱啥时候能还清债啊!再说,我这几年学的就是养猪、放羊。只要科学配料,每头猪每天可长一斤八两肉,一斤猪肉至少能挣一块钱。” 
    
    父母说不过他,只好由他去。罗朝晖跑到乡信用社软磨硬泡,又立下“军令状”,终于借来了2500元贷款。建了一个面积为150平方米的猪栏,从益阳购回50余头仔猪,罗朝晖彻头彻尾底地当上了“猪倌”。他利用所学知识,打破传统喂养方法,按比例配料,猪的生长速度大大超过以往,每头猪每天长膘0.95公斤。眼看着胜利在望,罗朝晖干劲十足,喂猪时都要高歌几句。 
    
    谁知市场太无情,当年年底生生猪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忐忑不安地卖完最后一头猪,一算账,净亏了1000元。如梦初醒的罗朝晖这才明白,自己一时赶潮流只顾往前冲,忘了浪尖下的漩涡与礁石。 
    
    罗朝晖急了。他又尝试种大蒜、百合、天麻,还养上了鸡和兔。可是,由于土壤条件,销售渠道等原因,几乎血本无归。信用社不停地催还贷款。父母唉声叹气,乡亲们也议议纷纷,还有人甚至骂他是败家子,做啥亏啥……这一切,几乎击垮了年轻气盛的罗朝晖。
    
    并蒂花开格外香
    
    就在罗朝晖最倒霉的时候,刘彩云出现了。刘彩云在安化县农业学校学的也是畜牧专业。她在梅城镇畜牧站工作时,曾给罗朝晖养的猪看过病。罗朝晖那股敢闯敢干、锲而不舍的劲让她挺有好感。听说罗朝晖失败了,她抛开了少女的羞涩来到罗朝晖家,鼓励他总结经验教训,看准了再出手。两颗年轻的心靠在了一起。 
    
    罗朝晖与刘彩云幸福地结合了。婚后第二天,夫妻俩便忙开了。他们以自家5亩田为基础,把养猪作为重点,将原来的猪栏扩建到600平方米,购回仔猪,按照科学方法喂养。并隔三差五到猪市看行情,了解销售信息,还在益阳、东坪等地建立了专门的销售点。当年年底,罗朝晖的养猪场出产生猪300余头,创产值20余万元。罗朝晖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儿。 
    
    1999年3月,罗朝晖在村里小河边堤岸上放牛时,见到岸边的几处地方特别光滑。他找来一根小树枝,轻轻扒开泥土,里面窝着一堆白胖胖圆滚滚的甲鱼蛋。他听母校老师讲过,只要将甲鱼蛋放在沙子里面,温度适中,定能孵出甲鱼来。为此,他将甲鱼蛋放到自家院子里的那堆沙子里。一个月后,拇指大的稚鳖破壳而出。望着一只只小精灵,罗朝晖夫妇激动不已。以后的日子里,罗朝晖夫妇精心照顾着,六个月后,他养的甲鱼一售而空,净赚6000多元。 
     
    夫妇俩喜出望外,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00年春天,还是天寒地冻的季节,夫妇俩便开始修建甲鱼池,他们一镐一镐地刨,一锹一锹地挖,干了将近半个月,终于建好了200多平方米的甲鱼池。从那以后,夫妇俩每年都能从甲鱼池里“捞”上五六万元钱。 
    
    俗话说,一业兴,百业兴。就在生猪养殖和甲鱼养殖蒸蒸日上之时,夫妇俩又把目光瞄向了荒山。1998年12月,他们在村里承包了400余亩荒山,种植杜仲、厚朴、板栗、柑桔,建起了一个“绿色银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至去年11月底,罗朝晖夫妇已拥有猪场、甲鱼池等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每年能创产值150多万元,盈利110余万元。
    
    带着乡亲奔小康   在罗朝晖的带动下,乡亲们也纷纷搞起了养殖和种植业。夫妻俩无偿地为乡亲们提供饲料配方,加工饲料,让全村人改用先进的喂养方法。乡亲们的牲畜有了病,他们总是随叫随到,帮助诊治。家里猪多,每年可产7万余斤猪粪,乡亲们向他讨要猪粪作肥料,他也毫不吝惜。为了让大家不再挑水受累,2001年3月,他捐款5000元建起了自来水池,让家家都喝上了自来水。1998年至今,在罗朝晖的带动下,村里人均年纯收入增加了1800余元,家家有了存款,户户有了余粮。 
    
    罗朝晖所在的村庄和外界的联系仅为一条一尺来宽的羊肠小道,多年来村民们一直过着肩挑肩负的生活,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01年10月,罗朝晖又做了一件人人称赞的大事儿―――带领村里的年青人将羊肠小道改建成了三公里长的宽阔的马路。 
    
    农民朋友感慨地说:“以前总觉得呆在农村没出路,总是怨国家政策不够好,怪地里长不出金子,多亏罗朝晖夫妇帮助我们,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朴实的话语包含着真诚的赞美,也包含着对明天的美好期盼。

【-一对农民夫妇的创业情结】相关文章:

农民在家创业好项目08-23

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08-04

农民女状元创业五步曲07-31

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08-08

反乡农民工创业好项目08-22

王麒诚和吴艳夫妇是如何靠创业白手起家的11-15

宁海县:三举措推进农民创业就业08-10

贺州一残疾农民创业启示:逆境谱就“自强曲”08-18

山东汶上:“四招”助推农民工就业创业08-10

河南新密开启农民工就业创业绿色通道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