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业大学生“漂族”调查

时间:2022-11-11 11:21:32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待业大学生“漂族”调查


他说,父母在农村,找不到工作感到压力很大,回家在乡里乡邻面前也觉得抬不起头来,现在只好尽量避免与外界接触。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准备考研,用他的话说就是“赌一把”。对于以后怎么办,他也“心中无数”。

    其实,像宋涛这种由于没有合适的工作而漂在都市里的大学毕业生为数不少。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国民经济结构性调整造成的传统就业渠道萎缩,“白领”就业岗位日益成为“稀缺资源”,毕业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找不到理想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随着新一届大学生的毕业,大学生求职大战又将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据了解,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338万,比去年增加58万,增幅达20.71%。“漂族”还将会不断壮大。

    大学生“漂族”知多少

    中国有多少待业大学生?迄今为止尚无真正准确的统计数据。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说,目前国内关于待业大学生的统计口径有两个。一个是教育行政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另一个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失业人口中“毕业后暂未找到工作”的比重。前者依据的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和发出的派遣证、报到证数量;后者依据的是“登记”失业人数。

    张华教授认为,这两种统计口径的缺陷都是显而易见的:就业协议和报到证可能掩盖了某些“隐性就业”而夸大了待业大学生的比例,登记失业率则可能遗漏了“隐性失业”而难以表明实际的失业水平。尽管如此,这两种统计口径提供的基本数据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作为推论的参考。

    张华说,参考以上两种数据及其他有关因素,大学生待业率应该在8%—10%,这个比例表面上看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70%多的就业率所对应的近30%的未就业率差距很大,但是,考虑到近年来出国、考研比例逐年上升的实际情况,加上许多用人单位不需要“派遣证”、“报道证”带来的“隐性就业”,该数据的“水分”则不会太大。

    那么过去3年实际上正在待业的大学生数量应当介于劳动部门登记的“毕业后未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数量和教育部门统计数量之间,即2001年约17万人,2002年约15万人,2003年约21万人,2004年约27万人。

    “谁给我们第一次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漂着”的生存状态使大学生“漂族”对社会发展前景的预期多了几分悲观,对自己的人生前途也增添了几分迷茫。

    沈阳某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高伟,曾经有过求职和工作经历,由于接收单位各方面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而放弃。目前,他档案自带,生活靠朋友接济。

    “我目前感觉不是很好。工作没有找到,经济紧张,再好的朋友也不能总让人家来接济。”高伟说,“求职时,有人像看待乞讨的人一样轻视你。”

    他坦言,“毕业后,没想到会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一直以为‘失业’、‘待业’这两个词和自己联系不到一起,现在只能不断降低所求游弋于这个繁华的都市之中。”

    “缺乏工作经验”也经常成为应届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理由。

    21岁的史强是沧州某高职院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去年毕业后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一直“漂”着。他说,市里一些专业对口的单位要求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县以下单位条件要求低一些,但是父母不同意他下去。好不容易看到开发区某单位招工海报上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去了以后才知道“被涮了”。

    史强说,用人单位不给“磨合期”,来了就叫独当一面。他不解地问:“用人单位都要‘工作经历’,可是谁能给我们第一次机会?”

    不少大学毕业生对此都深有同感。山东一家化工学院的毕业生张勇说:“在求职过程中,我最受不了的就是他们张嘴第一句话肯定是‘有工作经验吗’,这个口形我都记住了。”

    毕业于沈阳某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的高职生李韶辉,在2003年毕业后,曾经有过自己创业的打算。但大学期间,他只有一些简单的兼职经历,如发广告传单、产品推销、发放问卷等,这些简单的社会实践很难帮助他走上创业之路。

    他认为,创业教育应当融入高等教育之中。“既然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就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一些市场动态、融资、法律等知识,让学生慢慢地树立起自己创业的意识和信心。通过创业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办法。”

    李韶辉说,对于创业资金问题,可以通过实行小额贷款政策、设立创业基金等办法解决。“听说江苏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财政局、物价局联合发文,规定大学生创业免收16项费用。”





    “漂着”却少有衣食之虞

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游走在职业生活的边缘,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如何?其心理承受能力是否具有足够的弹性?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抱有怎样的期待?

    山东省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张华教授2004年主持进行了一个大学生毕业不就业问题的课题,他们对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进行了一次调查,发出问卷3000多份,并访谈了漂在山东、上海、辽宁等省市的30名待业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待业大学生中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朝不保夕的只是极少数;多数待业大学生对暂时找不到理想工作持“理解”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职业期待有所回落,多数人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

    待业大学生与下岗失业人员最大的差别也许在于,暂时没找到工作对于他们往往并不意味着生活来源的“中断”。长期延续下来的供养关系依然可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没有签约单位也不等于没有收入。

    2003年山东省城市青年状况调查课题组对济南市历下区失业青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失业青年都有“自己的收入”。没有“固定收入”的比例不超过1/3。

    在张华主持的调查中,接受访谈的30名待业大学生,有17人表示可以自食其力,6人接受父母给的基本生活费、同时自己打工补贴,6人仍然靠父母亲友供养,1人享受社会低保,基本生活均有起码的保障。

    从地域差别看,上海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既接受父母给的生活费,也自己打工;沈阳的待业大学生多数接受父母亲友供养;青岛、济南、沧州等中小城市的待业大学生多数已经能够自食其力。这可能与所在城市职业竞争激烈程度、家庭供养能力,以及待业原因不同有着密切联系。但无论属于哪种原因,待业大学生的生存状态“优于”其他失业青年群体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人们通常认为,待业是一件既尴尬又无奈的事情,但凡能有个就业岗位,谁也不会“干耗着”。但是,对于今天的待业大学生来说,上述观点似乎成了“翻不得的老皇历”。

    在上面提到的访谈的30名大学生中,由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而“待业”的不足一半;多数人找到了接收单位,但认为“不理想”主动拒绝;在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待业大学生中,也有1/3表示自己“并不着急”要“看准了再说”。

    日前,上海一所大学团委调研部发起了一次“‘异类’群体:校漂族”的调查。调查显示,有54.88%的同学认为“校漂”形成的原因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有54.35%的学生表示要做“校漂族”,直到找到合适的工作为止。

    对自己目前的生存状况,待业大学生也非常坦率地表示不满。张华教授主持的调查显示,这些不满相对集中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发展机会等几个主要变量上。

    综合分析,待业大学生能够接受半年以上待业期的占63%,近半数待业大学生有一年内找不到工作的心理准备。张华认为,需要予以特别关注的是待业大学生中表示只能忍耐3个月以内、毕业后立即面临生活困难、随时可能心理崩溃的那部分。访谈显示,这一部分待业大学生大约为20%。

    张华教授说,值得注意的是,“待业”这种特殊的生存状态明显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乐观预期。他们将2004年初进行的2003年山东城市失业青年状况调查的情况,与2000年进行比较。总体而言,城市失业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感到“前途光明、充满信心”的比例下降了18.3%,其中待业大专生降幅7.1%,待业本科生降幅为26.3%;感到“前途渺茫、悲观失望”的比例,失业青年上升了3.5%,其中待业专科生上升了5.1%,待业本科生上升了12.2%。

    调查还表明,待业大学生比其他失业青年更需要人生的精神支柱。认为人应该有信仰的比例,从初中文化程度到本科,上升了53.5个百分点;认为有没有信仰无所谓的比例从初中到大专直落17.5个百分点。

    合力助推大学生充分就业

    大学生“漂族”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如果规模继续任其随意扩大下去,其悲观失望情绪也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将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从中国现阶段的实际和待业大学生的紧迫需要出发,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首先要靠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毫无疑问的。

    此外,有关专家指出,从具体工作层面出发,还应在以下3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首先,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张华教授认为,政府应首先为各级各类高校准确定位。研究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分工必须十分明确。既要对作为国家队的重点大学重点扶持,又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把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作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攻方向。要严格控制盲目“升格风”,使高职教育真正为三百六十行培养“能工巧匠”。

    在给高校准确定位的同时,要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张华说,专科院校套用本科院校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套用普通专科评价标准的做法应当废止。评价研究性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当有各自的指标体系。学生就业率、职业适应能力、用人单位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满意率等,应当逐步进入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更紧密的结合。

    第二,推行全新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善民说,与发达国家伴随教育全过程的生涯教育相比,中国中小学开设职业生涯指导类课程才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也基本上停留于举办供需见面会、推荐优秀毕业生、传授应聘技巧等表面层次,关系到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深层次指导还无从谈起。在用人单位更为关注的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团队概念、职业能力等方面,大学生常常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杨善民举例说,有的大学生要求太高、牢骚太多;有的始终不肯放弃“骄子心态”;有的喧宾夺主,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面子工程”上,只求简历“好看”;有的不讲诚信,应聘时信誓旦旦,毁约时一走了之;也有的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想做,眼高手低,只强调单位应当给我创造成才环境,不注重自己应当为单位作出什么贡献。

    针对大学生就业观念、职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杨善民认为,要把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高等教育教学计划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此外,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给大学生创造“实战环境”,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学生就业市常山东社会科学院副教授王晓明认为,构筑低成本高效率的大学生就业市场,既是降低大学生就业成本的需要,也是促成人才有序、有效流动的当务之急。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构筑大学生就业的全国统一大市常各地人才交流中心举办招聘会也要逐步进入制度化运行轨道。动辄数万数十万人的人才大集,既有安全隐患,成交量也常常并不理想。

    30名接受访谈的待业大学生中,没有一个人表示愿意离开所在的城市到基层去。他们提到的几点理由是:第一,到基层去工作虽然能锻炼人,但也容易使刚毕业的大学生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比如贪污、腐败、弄虚作假等等。漂在城市虽然艰辛,但逆境也许会出人才。

    第二,对于大多数从农村考进大城市的学生来说,留在城市是他们惟一的选择。寒窗苦读16载就是为了能够摆脱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第三,大城市工作不好找,小城市工作就更不好找。而且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肯定比小城市要多。

    第四,有些专业本身只能在城市和特定的领域找到工作,比如物业管理、港口物流、房地产开发、艺术类专业等。

    第五,有人愿意下基层,那是个人选择,不予评价,反正自己选择留在城市。

    访谈结果显示,在待业大学生当中,千方百计找工作而不被接受的大约占1/4;主动选择待业,而且心态比较平和的比例大约为45%;已经有了工作岗位,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工作的大约30%。

    “漂族”引发关注的社会原因

    待业大学生的绝对数量和待业比例较之下岗职工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社会流动问题等,严重程度还属于比较低的。但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待业问题的关注程度却相当高。原因如下:一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如果大学生充分就业问题解决不好,新一轮“读书无用论”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因此失去最重要的支撑。

    二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消费资金的投资方向。教育费用已经成为工薪家庭第一位的消费项目。高投入期待的是高回报,如果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难点,大量的教育投资就会选择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关系到社会稳定。在人才严重不足的形势下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特别容易动摇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乐观预期。如果父母下岗失业、家庭天灾人祸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降临在一个普通家庭,其后果是不难想像的。 




【待业大学生“漂族”调查】相关文章:

就业难造就毕业生校漂族03-29

漂一族必看的生存发展实用攻略08-01

“月光”族+“啃老”族=“月老”族08-12

跳槽,我们是“漂一代”08-05

多数大学生频繁跳槽成“跳蚤”族08-02

时评话题:求职傍老 待业大学生都在做什么?08-02

职场打卡制度调查:近4成上班族痛恨打卡08-17

调查:中国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 京沪居前列08-18

大学生频繁跳槽 “跳早族”让谁尴尬?07-31

调查:重择就业地 87.7%蚁族考虑去二三线城市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