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浙江 新商业伦理体系初现

时间:2021-02-22 10:19:35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诚信浙江 新商业伦理体系初现


曾一度遭遇过诚信危机的浙江商人,在市场经济初期一路摸爬滚打中,更加珍惜诚信的品质,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能一直流传下去。

    在浙江,有一个逐渐壮大的阶层正在发挥他们的作用力——那就是大大小小的企业家们。他们寻找并实践新商业伦理,坚守新商业道德。在这新一轮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的新发展中,诚信成为了重中之重。

    诚信,来自众多浙企的切身经验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接受采访时,很坦诚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华立创立于1970年,虽然在发展的历程中,华立始终遵循着诚信理念,但是,我们是从1995年开始,才真正意识到,诚信应该成为企业的立身之本。

    汪力成的说法,本身就表现出了一种坦荡大气的诚信气质。

    眼下,走访任何一家浙江企业,翻看任何一家浙江企业的宣传册,都可以看到醒目的“诚信”标语。诚信,似乎已经渗透到了浙江企业的血液当中。但是,正如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会副会长郑明治所说,创业期的小企业最关心的往往是温饱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初,确实有一大批浙江企业靠各种手段积累了第一桶金。

    提起诚信这个话题,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进华的话语中就充满了激动:“确实,浙江企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企业家都在发展中渐渐地发现,有许多东西,比利润更重要。”

    杭州新力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隆忠也认为,企业的发展同样暗合马斯洛的七种需要理论,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能在创业之初就把诚信看得高于一切的。

    但是,也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在创业之初就发自内心地坚守诚信的企业,往往会发展得出人意料的迅速。

    在创业之初就坚守承诺,决不弄虚作假的盾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新义,终于为一家小厂赢得了未来; 1986年就拾11万元巨款而不心动的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中都留下了诚信佳话,他的客户自然遍及天下;对伙伴及员工极讲信义的李如成,为雅戈尔集团聚拢了值得骄傲的精英团队,虽然今天他所持的股份只有5%,但他所做的一切为雅戈尔打开了无尽的上升空间……诚信,来自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有些地方遇到了招工难题。不少民工宁愿在家里闲着受穷,也不愿意到“名声不好”、“不熟悉不了解”的企业去务工。可以说,“信任危机”是“招民工难”的直接根源。相反,许多来自义乌、温州等地的浙江企业非常诚信,把吃苦耐劳的农民工看作“伙伴”、“兄弟”和“家里人”,切实维护他们的各项劳动权益,使他们心里产生了一种归属感,为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人力基矗的确,浙江企业用创业的敏锐触觉,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诚信的精髓——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他们,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注重并实践着自己的新商业伦理。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告诉记者,在华立,大家倡导的是,把诚信看得比能力更重要,华立人将“诚信”始终作为在工作中评判是非的标准。

    而通策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明认为,小型企业靠人治,中型企业靠制度管理,大型企业靠文化管理。因此,要加强员工诚信管理,就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用企业强大的文化去影响员工的个人行为。

    金都房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勇民首先严格要求自身,他认为,要员工诚信,首先就要老板诚信。

    正是针对发展中的新情况,以温州吉尔达鞋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及时拓展了以质量管理为根本、以信用管理为支柱的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吉尔达鞋业共出台了18项有关信用管理的程序控制文件,使企业的信用价值和品牌价值获得了一次全面提升。

    诚信,来自持续发展的企业内核

    如今的浙江企业家已经十分肯定,诚信也是核心竞争力。今年年初,中国经济时报的一位记者带着这样一个选题而来——“浙江经济的先发优势失去以后,浙江企业靠什么保持发展的先进性?”他在对浙江10多天的考察与采访后,在手记中这样写道:“浙江民营企业家并没有单纯的在商言商,特别是那些已经上规模的民营企业,它们的经营者无一例外地表现出较高的思想境界,浙商的品牌不光是建立在勤劳、精明的基础上,更重要的一点,它是一块诚信的金字招牌,是一种理想和抱负铸就的丰碑。”

    可以说,对文化等软实力的重视,正是浙江企业持续保持发展优势的一大主因。

    诚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不再是说说而已。据浙江证监局局长王宝桐透露,截至目前,浙江省共有85家企业在沪深股市上市,有10家企业在香港首发上市,另有4家企业在新加坡首发上市,浙江省GDP与上市公司家数同时跻身全国第四。“浙江板块”的`优势不仅在于坚韧不拔、不断创新的浙江精神,还在于诚信守法、稳扎稳打的规范的市场主体,弘扬浙江精神,规范市场主体是“浙江板块”快速成长的秘诀。凭着逐渐建立起来的诚信金字招牌,浙江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发展了自身,带动了关联企业的成长,并通过示范效应和聚集效应提升了地方经济区块在资源、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认为,道德、价值观、爱心等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一定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一些愿意、勇于走在前面的企业领袖,以他们的成功和商业道德来引导整个中国的商业伦理建设。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曾特别告诫企业家们要谨防滑入“坏的市场经济”的泥沼。而“好的”和“坏的”市场经济之分,全在于法制和信用的建立和健全与否。正是商场本身给予企业家们以深刻的经验,浙江企业终于摆脱了“坏的泥沼”,走上了新的发展层面,在诚信精神的指引下,走得更快更远。

    诚挚是金失败不失信

    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与1986年的11万

    那是在1986年,20出头的王振滔因家境所迫,往返于福州和温州之间做生意,为的是赚点钱贴补家用。一次,他背着一个装有2000元现金和一些衣物的皮包,跟车从温州往福州运货。货车路过苍南县境时,一名老人坐进了驾驶室,搭他们的便车去福建。

    到达福州的时候已是晚上,道别之后,王振滔住进了一家旅社。夜里,等他打开自己的包一看,一下子惊呆了:里面竟有厚厚的一沓钱,一数,整整11万元!王振滔明白过来:是那位乘便车的老人拿错包了!家境并不宽裕的王振滔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他二话不说,马上拉上司机去找那位老人。但福州那么大,怎么找呢?王振滔没办法,便和司机一起到各旅馆一家一家地去问。

    当欲哭无泪的老人看到这位小伙子拿着皮包站在他眼前时,一下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当即拿出1000元表示要奖给他。但王振滔谢绝了:“我如果想要你的钱,就不会来找你了!我只想取回属于我自己的2000块钱和皮包。”

     10多年之后,各类荣誉集于一身的王振滔对这件事总结说:“对于我来说,当时的11万元比现在的11个亿更具有吸引力。但如果我当时拿了这11万元,自己良心不安不说,很可能会抱着这11万元去过快活日子,也不会想到去创业了。那么,我也不会有今天!”

    盾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新义安度诚信关盾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姚新义从创业一开始,就经历了一嘲诚信”的考验,他最终安然度过了“诚信关”,并掘到了第一桶宝贵的金子。

     1992年,姚新义敏锐地看到空调配件行业有很好的前景,毅然从原来的生产拖拉机配件转产做起了制冷配件。那时候,他的工厂就设在老家店口里次坞村的几间破瓦房里,设备简陋、资金不足,只能零打碎敲地做一些小生意。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碰到了杭州一家知名空调厂在寻求空调配件截止阀的配套厂家,要求截止阀的阀芯是进口材料,并严格按照合同期交货。姚新义向该空调厂承诺可以办到,但是空调厂对这家乡村小厂缺乏信任,又选择了另两家单位。不料,这两家单位一家用国产阀芯冒充进口阀芯,另一家交货拖拖拉拉,惟有姚新义严格按照厂家要求选购优质进口材料,带着一班工作人员日夜赶工,靠着简陋的设备按时赶制出了第一批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姚新义又悉数剔除了不合格产品,把全部优质的截止阀送到了空调厂。从此,这家空调厂和姚新义开始了长期业务合作,姚新义的事业也从那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了。

    康奈集团总裁郑秀康飞机场中等付账

     1995年春节前夕,广州客商陈先生来温州结算货款。由于临近年关,他来之前就购买了当日往返广州的机票。不巧那天广州飞温州的飞机起飞晚点,陈先生担心到温州后时间太短,不能把事情办完而影响返程,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康奈公司打来电话,说了他的担忧。

    接电话的康奈采购部经理立即将事情告诉了总经理郑秀康。郑秀康听后马上决定,一定要帮客商这个忙,并与陈先生直接通话,让他放心来吧。郑秀康当时就安排有关人员带上账本与他一起到温州机场,专等陈先生飞机一到就为陈办理结算手续。当陈先生乘坐的飞机飞抵温州机场时,郑秀康和康奈的财务人员已在刺骨的寒风中等了两个多小时。接到支票时陈先生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你们这样讲信用,我走南闯北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碰到!”

    这个感人的故事经陈先生在广州传开后,那里的皮鞋原料供应商中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康奈没有钱,就怕康奈不要货。

 




【诚信浙江 新商业伦理体系初现】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04-15

浙江统计联网直报平台12-14

新职员培训总结03-25

如何建立一线员工培训体系03-28

2016浙江省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03-02

新媒体运营笔试题03-11

美国通过新就业法案04-02

新护士岗前培训总结04-02

新职员工培训总结03-27

对于就业导向课程体系设置与创新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