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创业史 男孩走出大学便当“总裁”

时间:2022-08-04 05:12:06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4年创业史 男孩走出大学便当“总裁”

锋芒初试,创业中遭到“碰壁”

年轻气盛的林曾风穿着朴素、得体,个头不怎么伟岸,谈吐却不俗,而且英气的眉宇间透着智者的干练和沉稳。

“年轻人爱冲动,我也不例外,总梦想在年轻时早日做成大事。”林曾风告诉笔者,刚上大学那会儿,他就想创业了,可做什么好,他一直没有头绪。2005年,大二刚开学,想着校园内新生入学时熙来攘往的情景,他头脑中突然萌生了一条“生财之道”——卖钥匙链给新一届学生。钥匙链虽小,可它是生活必需品。校园内有不少个人靠摆摊卖日常生活用品的校友,他走走看看,发现卖钥匙链的少,又想起自己初来乍到时买钥匙链的艰难,于是便决意做大这单“生意”。他还为自己算了一笔账,新一届学生按7000人算,就是7000条钥匙链,一条一人赚一毛钱,就是700元,利润很可观。但考虑到就两天的生意可做,他“动静”大起来,一下为自己招聘到10个人,组成营销团队,管吃外,每人一天还有30元的工钱。

  事实上,一条钥匙链不是赚1毛钱,而是7毛钱,所得利润大大高出林曾风原来计算出的利润。但忙碌了两天下来,结果他发现,除去10个人的工资与开销,他手里只剩下一堆货。钱压在存货上,他吃饭都成了问题。

“事后,我总结教训,自己有这个梦,别人也有这个梦,都在做,都难赢。血的经验是,校园虽小,也是个市场,所以卖东西也要了解求方市场,也要知己知彼。”林曾风说。

大展身手,创业中连连“破壁”

“创业难免要碰壁,碰得头破血流我不怕,问题是自己本钱少。家里穷,迫于压力,我不得不硬着头皮第二次创业。”林曾风说。

第二次校园创业他学“乖”了,不做资金注入,而是靠“投资智慧”——帮人做数码产品推销,要的是多动嘴、多跑腿。“校友中有不少消费数码产品的,而校园内就有超市,有摊位。”林曾风说,“这仅仅在超市与商家之间连‘一条线’而已,或者说是在学生与商家之间搭一座桥。做了两个月,结果,小赚了一笔。钱不在赚多少,关键在于它让我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

  这次小小的成功过后,林曾风创业的梦想扬帆起航了。在农村,一般的家庭,要供出个大学生,实属不易,何况是一个处在贫困线以下的家庭?林父勉强拿得出供儿子读书的钱,读书以外的钱,就是想给,也拿不出。林曾风很明白这些,所以他更多地做起“动嘴、跑腿”的营生。同寝室有几个要好的室友要与他合伙开饭店,他想了想,摇摇头拒绝了,开饭店得入股,可他没钱。但他并没有“退出”,而是答应做营销策划,自己什么也不要,只让白吃饭就行。他给饭店取名“糊涂斋”,生意兴隆。

“开饭店,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而我还要为学分努力学习,因此‘糊涂斋’仅开了半年。不过半年下来,3个入股的室友各分得七八千元。这次称得上成功的尝试,有两点宝贵之处,一是使得寝室的创业氛围更浓了,二是它让我明白,我要创业但不要做实体,而是卖知识,学着让知识转化成经济。”林曾风说。

这个念头一经萌生,林曾风便放不下了,吃着饭想,走着道儿想,就是在梦里,也在细致设想,周密谋划。大二寒假后开学,他决心要做“大学生联盟”。他为自己这次创业慎重地谋划好三大块,第一块是组织大学生旅游;第二块是组织大学生放假返乡;第三块是做教育。这三块可以同时进行,不冲突。但考虑到校园内组织大学生旅游的小团队太多,而且精力和时间投入得多,回报少。他决定放弃这一块儿,专攻组织大学生放假返乡和做教育。大二下半学期的“五一”小长假,他坐上一辆开往永城的大巴。上车后,他便有意跟车主套起近乎,有意往包车的话题上聊,等时机成熟,方跟车主透出底牌:暑假时他打算包下这辆大巴。

“我就是个学生,我深知放假时学生买车票的辛苦,要跑到车站去买,来回开销不少,而且离校时带的东西多,很不方便,所以都想着由学校直接坐车回家该多好。我所做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说着,林曾风又算起账来。他包车的费用是1200元,车上有40个座,到商丘一张票卖到40元,虞城45元,夏邑55元,永城65元。他那次除了自己和几位同学的车票钱,还赚了400元。

路子走开阔了,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林曾风“胆子”大了。在大二的暑假里,他做起教育来。林曾风事先考察过大山外语的办班方案和利润空间,试图模仿他们的路子。当年放暑假前,他便在校园里公开招聘教师,80人应聘,14人入选。他带着他的14人团队回到虞城,在一家闲置的院子里,挂起“友爱高校教育联盟”的牌子,收学生170人,补习数学、英语,一个月后就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带动学生思维、创新、互动,旨在让他们知道自爱,懂得敬爱,理解关爱。那次做教育后,我新学期的学费赚够了,而且深刻感受到,教学是一件愉快的事,用自己的思想影响别人,把自己的优点与别人分享。”林曾风说。

大三那年,他决意自我“补血”

转眼就到了大三,林曾风突然感觉到大学生活过得太快了,而他在创业的体验中,一次比一次觉得自己的知识太过贫乏。所以大三这一学年,他决意什么都不干,而是为自己充分“补血”,努力学习,完成学业。

林曾风开始放眼社会,为的是大学毕业后能尽快融入社会,他开始了解社会需要什么,而他能为社会做什么。大学毕业后他打算自主创业,创业的理念有了,但他突然发现,要创业,而他所学的计算机专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有很大局限,于是决定另外选修工商管理学。大一、大二的工商管理课很浅显,他便跟着工商管理系大三、大四的学生旁听。课余的时间,虚心求教和泡图书馆。林曾风说,“从早8点到晚8点,整整一年的时间,我记得关于工商管理的书,我全看了,而且全作了笔记。”

  这其间,林曾风说他听了余世维的一次讲座,更是受益匪浅。余世维,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国际经理人协会特邀讲师,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几十年的商海搏击,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使余世维不仅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成了一位著名的企管顾问。余世维擅长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经营管理,从企业战略制定到方针目标的量化展开,均有其独到之处。

听了几次余世维的讲座,林曾风感觉自己的思想开放了,开阔了:“我开始冥思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我觉得我有些想通了,就是大学生整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就业观需要重塑。”他说到他身边的一些大学生,心态太浮躁,大学给个平台,他们只顾了享受交友、恋爱、喝酒、聊天的时光,没有长期目标,压根忘了自己还需要“充电”,需要如何抓住机会创造实际的价值。

“不是放你到发达的地方你就发达了。许多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设想,往往具体到某个城市,某个位子,只想着自己需要什么。我们不妨换个思维角度想问题:哪里需要我,我能为大家做什么,我能擅长做什么。”林曾风说。

大学毕业,选择了坎坷征程

当前,大学生就业这一块,出于种种原因和局限,上至国家,下至地方,问题一年比一年严峻。而林曾风的就业抉择,却充满自主和创意。

林曾风告诉笔者,他的父母和大多数大学毕的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大学毕业后,能获取一份稳定而踏实的工作,而后成家立业,万事就大吉了。临近大学毕业,林父便托关系,目的让一位当权的熟人把儿子弄进县高中教书。林曾风知道了,就劝父亲罢手,他的路他想自己走。

至于自己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林曾风早已胸有成竹。大三暑假,他找到设在郑州的“海文考研”机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想做商丘区域的总代理。他被拒绝了,对方不想改变“直投”的运营体制。而他想全权代理,从而将自己的经营理念“投”进去,根本不在意得到一份工作,外加一个月1800元底薪+提成的优厚条件。

他的父母和亲友都说他疯了,27岁的人了,不考虑婚姻大事,三十而立,立什么?他只能小声嘟囔一句:“立什么?立事业!”

林曾风很清楚自己,他现在创办的一家教育机构,2012年3月份,已经拓展到永、夏、虞三个县27个点,他已经是自己所开创事业的“总裁”了。

采访最后,林曾风向笔者透露,2012年7月1日后,他会去郑州,那里有一家企业决定为他投资100万元,发展他的事业。

【4年创业史 男孩走出大学便当“总裁”】相关文章:

大学生,请走出就业的心理误区04-13

蒙牛全球招聘总裁是炒作还是战略04-02

上海就业形势正走出低谷08-05

装酷行不通 大学生求职如何走出个性化之路?07-31

正确定位走出职业动荡期07-31

55岁任天堂总裁岩田聪病逝08-06

500强总裁卫氏跳槽启示录07-31

百安居总裁跳槽启示录_综合指导08-17

“双剩女”:如何走出“双失”怪圈?08-01

知名大公司总裁招聘面试题集锦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