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管理的九大误区

时间:2021-04-08 11:30:04 自主创业 我要投稿

企业危机管理的九大误区

危机管理在中国迅速发展,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越来越强,然而危机意识的增强并不代表对于危机管理水平的提高,以下就是众多的企业危机管理的误区。 谣言就是危机 许多企业觉得谣言就是危机,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 在一个市场充分竞争的环境中,被人造谣企业目标不明确,被人造谣员工对企业不满,被人造谣企业不诚信,被人造谣产品不合格,被人造谣股东撤资,被人造谣渠道商退货……只要竞争对手愿意,从市场、资本、员工、产品等角度入手,要想对企业造谣实在是太容易了。 判断一个谣言是不是危机,要看这个谣言会不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其实有绝大部份是不会的,一个成熟的品牌应该经受得起各种谣言。 对于谣言,企业要做的就是形成自己的免疫力,只要企业自己“身体健康”,就会百病不侵。如果企业“身体不好”,危机管理也是治标不治根,企业首先需要的是治好管理、经营上的“病”——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谣言有时候也是如此。危机管理只管“危”不管“机” 危机是危也机,这话很多人听说过,但未必明白其中的道理。 诚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管理危机必须有这种心态,只有抱着利用危机的心态才能真正解决好危机。碰到危机时,先分析一下危机能带来什么好处,带来什么机会,然后将好处与机会最大会,再衡量一些带来的坏处与挑战,将坏处与挑战最小化。 也就是说,危机管理即要管理“危”,也要管理“机”,只有“危”与“机”一起管理才叫真正的“危机管理”。媒体监测就是监测媒体报道 媒体监测是危机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提到媒体监测,许多企业觉得无非就是要几个员工24小时轮渡盯着搜索引擎,或者就用监测软件来监控……我不得不说,这不是媒体监测,这叫监测媒体报道。 监测媒体报道当然不可或缺,因为它告诉我们危机的进展,对于制定下一步危机管理策略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只有监测到媒体出处,才可以在后期在同样的媒体上有效的恢复企业形象。 但是,监测到的媒体报道意味着信息已经传播,影响已经扩大大,我们不能指望看过负面报道的人一定会看到正面的回复。显然,媒体监测还要提前到媒体发布新闻稿之前,这就需要记者与编辑的配合。也是建立记者圈,在重要媒体安插记者、编辑或者广告合作,从而建立能在发稿之前得到消息的媒体监测体系。拒绝接受媒体采访 媒体有时候确实很可恶,挖人痛处、揭人伤疤…… 但媒体有时候也很可爱,还原客观、为企业鸣不平…… 事实上,媒体并不真正在乎什么危机不危机,媒体在乎是的新闻。媒体都想要点独家新闻,这是媒体的弱点,因此曝一点对企业有利的新闻那-全球品牌网-是皆大欢喜的事,即便没好事也可以哭哭惨,喊喊冤搏点同情嘛! 既然是免费给企业做宣传,免费来缓解一些危机带来的紧张情况,为什么要拒绝媒体呢?这时候,老总先不要露面,让公司发言人或者公关公司去和媒体记者慢慢谈好了。被动应对媒体舆论 媒体怎么说,我怎么应对,完全根据媒体舆论来回应,这种危机管理也是许多企业的典型误区。 应对舆论显然不是危机管理中管理舆论的主要目的,危机管理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引导舆论上,掌握舆论的发言权。 很多企业一出现危机,自己不愿、不敢也不知道怎么公布危机信息。而现在的一些媒体记者还很懒,根本不主动采访,网上查查资料,捕风捉影就长篇报道,然后媒体猜错了,他就出来说哪哪错了…… 所以,企业要主动,一些核心媒体的记者不来找我,我要主动去找他们,告诉他们千万别瞎报道,告诉他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可以新闻发布的方式召集记者。负面新闻都要删掉 负面新闻要不要删,要删,但也要看什么时候。 根据危机的特性,将危机管理按四个时段来划分,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恢复期、危机解决期。显然,只有在危机突发期将负面新闻删掉才有意义,因为突发期也即负面报道高发期,超早发现越早删除,影响也就越小。 但经常有企业会要求删掉几个月甚至几年前的负面报道,这种误区在企业中也普遍存在。说得难听点这是阉割企业的'历史,没有历史的企业是不可能拥有品牌的。退一步讲,删掉这些负面报道根本删不掉人们的印象。 危机管理是要改变人们对企业看法,删掉那些负面能改变人们的看法吗?不能! 反过来说,如果危机管理没有能改变人们的负面看法,那也是失败的危机管理。用某个理论管理危机 这并非贬低国内的某些所谓专家,既然得出一些理论,也必然有一些适用性。但适用性绝不意味着普遍性,尤其是危机管理,生搬硬套某些理论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加重危机。 比如,“喝牛奶对身体有益”句话很适用,如果某病人做完手术,让你送点东西,你绝不能因为“喝牛奶对身体有益”就送牛奶去,因为如果是做胃肠手术的话,是不能喝牛奶的! 危机管理就相当于一个企业“病”了,只有对诊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业界经常有企业发出感叹,本来是个小危机,让专家一搞却成大危机了……这就是因为生搬硬套某个理论的原因,尤其是“坦白事实,告诉真相”这种理论,请问什么叫事实? 领导/权威着急讲话 危机发生时,企业通常会想到专家、领导马上来澄清一下事实。但很多新闻也并非空穴来风,企业如果是以负责任的态度即便是假的,也当成真的处理,这样发现事实真像后反而会获得消费者认可。 所谓“言多必失”,领导/权威当然要一言九鼎,领导/权威如果着急发言,万一说错话则很难有回旋的空间,因为企业/权威本身就代表企业。而让新闻发言人来说,领导还可以出来说他并不代表企业。 即便马云潘石屹这样的魅力领导,某些时候也该让新闻发言人来说,比如这一次捐款危机,马云的危机公关就比潘石屹高明的多。不做正面形象恢复 危机结束了,危机管理是不是也结束了呢?不是的! 危机管理的真正目的是化危为机,最起码也要恢复企业形象。不做正面形象恢复,那危机管理工作只能算做了一半。危机让我们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除了有大量的报道存在于网络,还会有大量的报道存在于人们的脑海,危机的影响是持续存在的。 因此,做正面形象恢复,是消除危机的持续影响,如果不趁热打铁做正面宣传,给个正面说法,过几个月、过几年负面影响还将持续存在。

【企业危机管理的九大误区】相关文章:

企业培训的误区201608-07

后危机时代企业如何应对创业技巧12-09

员工培训的认识和误区09-17

职场人常遇到的危机困难有哪些02-10

职场充电常见误区09-28

论企业人才管理论文09-23

关于企业人才管理论文04-12

职场人充电需避免的误区09-11

如何避免走进创业前的误区07-01

2016年企业员工培训管理制度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