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求职路上“荆棘密布” 无辜遭遇“黑职介”

时间:2021-02-16 12:16:06 求职陷阱 我要投稿

形形色色求职路上“荆棘密布” 无辜遭遇“黑职介”

  新闻背景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社会现状,给职业中介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中介行业可谓是鱼龙混杂,无照经营、欺骗求职者行为频频见诸报端。一些急于求职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一些职业中介所上,可希望背后收获的往往却是被骗的痛苦。

  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一些职业中介机构往往抓住求职者想找高职、高薪工作的心理,先以介绍理想工作,保证薪水高,工作轻松等名义来“套”住求职者,然后再提出收费要求。当然,为了不吓退求职者,这些收费通常都是些小数目的,如体检费、验证费等等,一般不会超过100元。因此,求职者交得心甘情愿,职介所拿得“心安理得”。

  市民周先生一年前去北京打工,由于人生地不熟,他首先找了一家名叫“前行”的职业介绍所。这家职业介绍所看上去比较“正规”,营业执照和政府批文都挂在求职者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求职合同的格式也很清晰。于是,周先生按要求交了200元中介费,工作人员为他填写了合同。然而,当周先生提出想找一个有条件学习电脑知识的单位时,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爽快地答道:“行啊!我们这里有‘专门推荐’,不过介绍费贵了点儿,得再交100元钱。”就这样,周先生又交了100元拿不到任何票据的“专门推荐”费用。之后的几天里,职介所先后给周先生推荐了3个工作岗位,一个是在餐厅里端盘子,一个是在桑拿中心打扫卫生,一个是在维修部修理煤气灶、热水器,结果哪个都和职介所当初承诺的“专门推荐”不沾边。

  不收现金标榜“清白”

  在收费上,每个职业介绍所的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是收取小额费用,而有的干脆注明“本职介所不收取任何费用,待工作落实后,一次性收取月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中介费用”。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近日,市民张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四川省绵阳市打工的一段遭遇。

  2003年5月,张先生独自一人到四川省绵阳市打工。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张先生走进一家职业中介所,想通过职介所找到一份可心的工作。职介所的工作人员非常热心地把某制衣厂的招工启事拿给张先生,并称他们不收中介费,等找到工作后才收取一定的费用。张先生闻听非常高兴。

  第二天,张先生一大早就赶到了该制衣厂,情况和他想像的差不多,前去应聘的人很多,大约有五六百人。工厂的负责人将应聘者带到指定地点后,开始分发报名表,并且每张收取20元费用。张先生开始感到纳闷:“怎么还需要交钱?”但看到其他应聘者争先恐后地交钱,张先生也掏了20元钱领了张报名表。交完钱后,张先生便在报名表上填写自己的简历。

  然而,让众多应聘者没想到的是,报名表刚交上去,工厂的负责人便宣布只录用两人。张某感到不服,便去问工厂负责人为什么不在广告中明确注明只录用两人,而工厂负责人辩称看了报名表后只有两个人合格,所以只能录用两个人。当张某还想争辩几句时,工厂的几名保安员便围过来将他赶了出去。

  事后,张先生才明白,这家中介所是与该制衣厂勾结,在制衣厂收取的费用中得到提成。

  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我市某职业中介所的张经理,据他介绍,目前,有很多职介所与不法公司相勾结,先把求职者推荐到公司去,然后借公司之手收取费用。其实,这些公司提供的职位都是虚假的',待求职者与公司达成意向后,公司就开始以各种借口向求职者收取费用,而当求职者缴纳了全部费用后,公司就会夸大困难来逼退求职者。当然,求职者一旦放弃,前期缴纳的各种费用也就无法索回了。

  “黑分店”害人不浅

  据介绍,正规的职业中介机构需要有工商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和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介许可证。于是,一些非法的职业中介机构便玩起了“买证办分店”的游戏,求职者略有不慎便会上当。

  据市民高先生讲,他下岗后曾在一家职业中介所交了300元服务费,但一直未被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当他找该公司要求退费时,对方却借口负责人没在本市为由,拒绝给高先生退费。过了一段时间,高先生竟然发现这家公司已是人去楼空了。据高先生回忆,他第一次到该公司时,只注意到对方有营业执照,而对其职介许可证是从他处复印来的却全然不知。

  据了解,出卖、转让、转借职介许可证复印件已成为一些合法职业中介机构盈利的主要手段。他们以一定的价格转让自己的职介许可证复印件,允许对方打着自己的旗号开分店,而非法职业中介机构在购得合法职业中介机构的职介许可证复印件后,四处招摇撞骗,坑害求职者。当求职者找到他们时,两家公司就会互相推诿,玩起“踢皮球”的游戏。

  相关链接

  求职者到职业中介机构登记求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是否在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悬挂《职业介绍许可证》原件以及该证件上是否盖有劳动部门的公章。

  2.机构名称、地址、法定负责人等是否与工商执照相一致,特别应该注意登记地址是否与实际经营场所相一致。

  3、是否超业务范围经营。

  4、使用的《职业介绍许可证》是否超过有效期。



  

【形形色色求职路上“荆棘密布” 无辜遭遇“黑职介”】相关文章:

求职高峰期谨防“黑职介”陷阱03-26

求职故事:择业路上06-25

求职路上谨防陷阱03-24

求职故事:求职路上的奇遇03-19

求职故事:求职路上该何去何从03-05

在著名公司遭遇的求职陷阱案例12-08

职场故事:求职路上的奇遇03-12

求职故事之路上的奇遇03-22

求职路上 注意这些招聘陷阱03-19

求职路上的三个问题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