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还是人才吗

时间:2021-02-22 09:56:41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还是人才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一项涉及面较广的调查显示,时下农民工对月工资的预期已超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预期100多元。尽管,从发展的角度看,两者还不能作简单类比,但“预期”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市场依据的。大学生起薪低于农民工这个前所未有的“市场认可”,毕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

信号一:学历不等于人才

有人说,高教大众化以后,大学生多了,物稀为贵,物多必贱,薪酬降低,势所必然。也有人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在于就业教育不到位,就业服务跟不上,信息渠道不通畅。但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尽管“大众化”以后大学生的量得到迅速扩张,但适用人才的紧缺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变,“就业难”和“求才难”的状况并存。许多行业、许多岗位渴求人才,甚至高薪求才而求之不得。至于“硕士诚可贵,技工价更高”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更为普遍。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必须接受市场的考问:我们能及时提供这些人才吗?什么是人才?被需要的就是人才,适用的就是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是人才。教育恰恰在培养实际意义上的人才、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上存在着很大差距,这才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身价下跌的真正原因。

信号二:教育不等于能力

首先要反思的是能力教育普遍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弱。现在的用人单位特别注重人的能力,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希望对聘用的大学生支付很高的适应期成本。对于仅仅卷面上得高分、只会黑板上开机器、图纸上造产品的学生兴趣不大。尽管人才需求旺盛,但经过理智选择,矛盾来了: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养成的倾向几乎成为顽症。评价学生,偏重于知识量的考查,一份笔试成绩几乎决定一切。而且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标准件来加工,忽视学生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发展,满足于制造平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外语教学,我们的学生在整个求学期间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可说是太多太多,而得到的评价是“擅长考试但不实用”。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表示出深深的忧虑。清华大学一位资深教授甚至为此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众多著名企业家和人才学家的实践、研究表明:人的成才、成功因素中,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仅占25%,而自身的情商等综合能力占75%。即使是认知,不仅要有“学会”的能力,更要具备“会学”的能力。 【您现在阅读的文章来自“中国人才指南网”,请记住我们的永久域名:www.cnrencai.com

信号三:市场的要求“很实际”

教育作为知识产业,不能不面向市场。即使是研究性大学,相当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也要从事某项应用性职业。甚至,我国顶尖大学北大的校长许智宏也持这样的观点,而大量的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更要面向市场设置专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就业岗位尽可能实现“无缝对接”。现在的问题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普遍雷同,特色越来越弱化;不少专业脱离实际,市场疲软的“产品”不断推出,市场急需的又不能及时提供。而且,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新行当不断涌现,国家有关部门已公布了第六批新型职业,而高等教育跟进的步子很小。教育行政部门市场意识淡薄,制定并规定执行的专业目录计划色彩浓厚,多年一副老面孔。这样势必造成人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人的要求是“实际、实用、实效”,具有鲜明的功利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适合的,牌子再硬,头衔再多,光环再亮,也不感兴趣。市场是无情的,无情在于它严格选择,拒绝“泡沫人才”;市场是有情的,有情在于谁主动适应它,它就青睐谁。因此,高等教育要紧紧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统一,树立新的发展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行政部门要更加敏锐地感知市场,改进管理,对高职类教育的专业,不妨减少审批,让学校自主地、迅速地反应社会需求。

信号四:素质培养落实在教育系统的每个环节

当然,如果把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适应看成是实现成功就业的`一切,那是片面的。国内外一些教育专家认为,21世纪教育工作的重点,已经由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转移到“人”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产物。这不仅是现代大学教育本义的回归,对于今天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顺利就业,进而成才成功,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今天的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的理性突出表现在对人的素质的关注上。几乎所有的招聘单位都把责任、敬业、诚信、友善、合作等品质放在首位,那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自以为是,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的,即使牌子很硬也不受欢迎。因此,高校一定要牢牢抓住“育人”这个办学的根本,紧紧把握“知识、能力、素质”的统一,把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上。我们培养的学生有知识、有能力、专业适应市场,人格健全高尚,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社会如何不欢迎?身价如何缩水贬值?这些问题,与就业靠得最近的大学教育应当反思研究,小学、中学教育也不可置身局外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还是人才吗】相关文章:

为什么就是找不到好工作03-24

裸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04-09

学生狂揽65证书仍找不到工作03-17

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应该怎么办02-18

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04-03

企业人才工作创新案例04-13

人才培养工作方案04-01

为什么总觉得自己找不到方向03-24

人才培养的方案04-03

为什么你的创业计划书找不到风投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