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微电子人才短板加强科研实践是关键

时间:2021-03-25 15:12:39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补齐微电子人才短板加强科研实践是关键

微电子人才短缺仍是目前我国IC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当前,在参与企业举办的各种活动过程中,中国微电子专业大学生正通过科研实践提升自己的能力。 进入3月,中国各高校的校园招聘开始升温。对于微电子专业的毕业生而言,此刻的心情估计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即将告别学生生涯,从此走向社会;忧的是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遭遇寒冬之际,又适逢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此时此刻,要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需要他们展示自己在学习和科研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实力。 毕业生面临“再学习”过程 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在微电子领域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比较低。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王志华教授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学工科学科研究的重要目的是解决工业界期望解决而没有解决(至少是没有解决好)的科学和技术问题,这就是工科领域的创新。因此,大学中工科学科的研究水平一定与所在国家相关工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如果国家相关工业水平在世界上处于落后地位,相关工程学科的研究水平整体上不可能领先世界,即便能取得一些世界领先的成果,也一定是凤毛麟角。与此相关的是,高水平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与受教育者在大学中研究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在工业落后的情况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整体水平不可能领先世界。我国微电子产业与教育的现状和趋势恰好印证了王教授的这个观点。 在看清楚差距之后,加大对高校微电子专业科研的投入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高素质的人才一定是通过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出来的。“这必须是国家行为。”王志华教授强调说,“高校的科研不应该是与企业竞争,大学从事的创新性研究可能会面对失败,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常常要面临各种形式的失败,但这种失败所付出的社会成本比在企业中失败要小得多,这是对全社会都有利的;当然,高等院校在国家支持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应该由全社会分享。” 在王志华教授看来,高等院校在工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至少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是基础学科的教育,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和工程知识等;第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工程训练。对于研究型大学,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客观地讲,要完全达到上述目标难度非常大。”王教授略带遗憾地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已经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27万人扩大到2008年的近600万人,对于高校本科毕业生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精英教育,高校所培养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者,他们在大学里掌握的是从事各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继续学习所需要基础知识及思维方法。王教授认为,作为教学机构,高等院校不可能为各家企业量身定制他们所需的人才,因此,即便是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硕士毕业生,在其进入企业以后也将经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个任务,客观上需要企业自己完成。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或许正是为了帮助毕业生缩短这个“再学习”的过程,我国高校积极寻求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合办课程、建设联合实验室以及参加企业举办的设计大赛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开阔视野、积累实践经验。 2005年,电子科技大学与英特尔公司达成关于课程合作的协议,英特尔公司安排专家到该校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简称微固学院)讲授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课程,微固学院则将该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为加深课堂教学的效果,英特尔还组织学生前往其成都工厂参观生产线。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事务的于奇老师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通过该课程的培训,学生普遍反映对行业有了更清晰地了解,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英特尔课程培训对我院学生就业也有显著推动作用,除40%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以外,几乎所有毕业生都选择了与微电子行业相关的企业。” 另外,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也非常重视与中国高校的合作。ADI公司亚太区总裁郑永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DI在中国的大学计划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计划,从2002年开始,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哈尔滨等地与大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的电子设计应用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力求为中国大学的师生提供接触、了解业界先进半导体元器件和技术的平台。”据他介绍,目前中国共有几十所大学与ADI建立了联合实验室,ADI提供了资金资助及技术服务,帮助师生积累大量丰富的工程经验,同时也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的信息已被存储在ADI公司建立的人才库中,并与行业内的顶尖企业分享。” 素质提升重在实践 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十分看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你要是学骑自行车的话,绝对不会去读一本讲如何骑自行车的`书;同样,如果你试图成为一个IC设计工程师,仅仅依靠书本肯定也不行,除非真正去做设计。”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赛灵思公司全球大学计划高级总监PatrickLysaght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曾经是大学教授的PatrickLysaght发现,工科学生的特点是动手实践的愿望很强烈,他们迫切希望能把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之中。 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恰好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而企业举办的设计大赛也受到在校学生的青睐。由飞思卡尔赞助的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恩智浦举办的“恩智浦杯创新设计大赛”、富士通微电子举办的“富士通微电子杯MCU竞赛”以及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举办的“有声有色模拟技术设计大赛”等一系列设计大赛每年都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实践中去。 此外,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也着力于帮助我国高校解决微电子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偏科”问题。德州仪器亚洲区大学计划部经理沈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目前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数字电路”、轻“模拟电路”现象,德州仪器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契机,从2007年开始与中国高校在模拟和MCU方面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学生模拟创新实验室,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突出模拟及模数混合电路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建立相关技术的教学、实验和创新平台,并努力与当前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密切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力和动手实验的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补齐微电子人才短板加强科研实践是关键】相关文章:

什么是人才培养方案09-24

英语面试口语:你是何种人才?09-07

英语面试问题:你是何种人才?09-20

2017寒假打工防陷阱 看清资质是关键09-24

微电子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09-22

创业找项目关键10-17

求职故事:把握关键细节07-17

企业培训关键四要素09-07

艺术人才培训合同09-23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分析09-18